书帝吧 > 老巷书店的旧书笺 > 第六十六章 深秋的柿子与暖汤

第六十六章 深秋的柿子与暖汤


入秋之后,老巷的风渐渐带了几分凛冽,唯有巷尾那棵老柿子树愈发精神。枝桠上挂满了橙红的柿子,像一串串小灯笼,把灰瓦白墙的老巷衬得格外鲜活。这天清晨,周先生刚推开书店的木门,就闻到一阵清甜的果香,抬头望去,只见李叔正踩着木梯,小心翼翼地摘柿子。

“李叔,这柿子熟得正好啊!”周先生走过去,帮着把摘下的柿子放进竹筐里。李叔笑着抹了把汗:“可不是嘛,今年雨水足,柿子结得又多又甜。我想着摘些下来,给街坊们分分,剩下的晒成柿饼,冬天当零嘴正好。”说话间,小宇背着书包跑了过来,看到满筐的柿子眼睛都亮了,伸手就要去拿,却被周先生轻轻按住手:“刚摘的柿子要放软才甜,急不得。”

小宇吐了吐舌头,转而帮着递竹篮。不一会儿,张婶提着菜篮子路过,看到这热闹场景,也凑了过来:“我家还有个旧竹筛,正好用来晒柿饼,等会儿我就回家拿来。”陈爷爷也拄着拐杖来了,手里还拿着一张泛黄的纸:“这是我老伴以前晒柿饼的方子,要先把柿子表皮擦干净,再用绳子串起来挂在通风的地方,晒的时候还要每天翻一翻,这样柿饼才会有糖霜。”

大家说干就干,李叔负责把柿子蒂剪平,张婶用软布仔细擦拭柿子表皮,周先生按照陈爷爷的方子,找来细麻绳,把柿子一个个串成串。小宇也没闲着,踮着脚帮着递绳子,还时不时把掉落的柿子叶捡起来,说要夹在书本里当书签。不一会儿,巷口的晾衣绳上就挂满了柿子串,橙红的柿子在风里轻轻摇晃,像一串串会发光的玛瑙。

晒好柿子,张婶忽然提议:“这天越来越冷了,晚上我熬点萝卜排骨汤,大家都来我家喝碗热汤暖身子吧。”街坊们纷纷应和,李叔当即说要去集市买最新鲜的排骨,陈爷爷则说家里有晒干的香菇,可以拿来增香。周先生笑着说:“我书店里还有去年存的红枣,拿来给汤里加几颗,甜滋滋的更暖。”

傍晚时分,张婶家的烟囱就冒出了袅袅炊烟。萝卜的清香混着排骨的肉香,在老巷里慢慢散开,引得小宇时不时跑到张婶家门口探头探脑。张婶系着围裙,在厨房里忙碌着,把焯好水的排骨放进砂锅里,加入切好的萝卜块、泡发的香菇和红枣,再倒上满满一锅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这汤要炖够一个时辰,排骨才软烂,萝卜才入味。”张婶一边搅动砂锅,一边跟旁边帮忙剥蒜的小宇妈妈说。

天黑的时候,排骨汤终于炖好了。张婶把砂锅端上桌,掀开盖子的瞬间,热气裹挟着香气扑面而来,萝卜炖得晶莹剔透,排骨上的肉轻轻一抿就脱骨。街坊们围坐在桌旁,每人捧着一碗热汤,喝一口下去,暖流从喉咙一直暖到胃里,驱散了深秋的寒意。小宇捧着碗,连喝了两碗,还把碗底的红枣也吃得干干净净,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这汤配着刚蒸的白面馒头才香。”张婶说着,又端来一笼热气腾腾的馒头。李叔咬了一口馒头,喝了一口汤,满足地说:“还是老辈人说的对,秋冬喝萝卜汤,赛过吃人参。以前我冬天总咳嗽,喝几碗萝卜汤就好了。”陈爷爷也点点头:“我年轻的时候在北方待过,那边冬天冷,家家户户都爱炖白菜豆腐汤,现在喝着这萝卜排骨汤,倒也想起以前的日子了。”

周先生喝着汤,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忽然想起什么,起身回书店拿来了笔记本。他翻开本子,在纸上写下:“深秋柿子红,暖汤驱寒浓。街坊围坐,笑语满堂,一碗热汤,一口馒头,便是老巷最暖的秋夜。”写完,他把笔记本递给大家看,小宇凑过来,在旁边画了一个歪歪扭扭的柿子,还在旁边写了“甜”字。

夜深了,大家喝完汤,帮忙收拾好碗筷,才各自回家。周先生走在回家的路上,抬头看到巷尾的柿子串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光,心里满是暖意。他知道,老巷的温暖从不会因为季节的变冷而减少,反而会像这碗热汤一样,在每个寒冷的日子里,给人最踏实的慰藉。


  (https://www.shudi8.com/shu/752712/35392586.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