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初四的扫尘与老巷的焕新
大年初四,按老规矩要“扫尘”,寓意着扫去晦气,迎来好运。老巷里的街坊们早早地就忙活起来,家家户户都传出扫地声、擦窗声,热闹非凡。
张婶一大早就起来了,她先把家里的窗户打开,通风换气,然后拿起扫帚,从客厅开始扫起。她扫地很认真,连墙角的灰尘都不放过,扫完地后,又拿起抹布,蘸着肥皂水,开始擦窗户。窗户上积了些灰尘,她擦得很用力,不一会儿,窗户就变得干干净净,阳光透过窗户照进屋里,格外明亮。“扫尘就要扫得彻底,这样新的一年才能顺顺利利。”张婶一边擦窗户,一边念叨着。
李叔家也不例外,他和老伴一起打扫卫生。李叔负责打扫院子,他拿起扫帚,把院子里的落叶、纸屑扫在一起,然后倒进垃圾桶。老伴则负责打扫屋里,擦桌子、擦椅子、整理书架,忙得不亦乐乎。“每年初四都要扫尘,这是老规矩,不能破。”李叔擦了擦汗,笑着说。
张伟和刘芳也是早早地就起来打扫卫生。刘芳负责擦家具,她拿着抹布,把家里的桌子、椅子、柜子都擦了一遍,连抽屉里都收拾得整整齐齐。张伟则负责拖地,他拖得很仔细,地面拖得锃亮,像镜子一样能照出人影。“第一次在老巷扫尘,得跟街坊们学,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张伟直起腰,看着干净的屋子,满意地笑了。
周先生的书店也需要扫尘,他先把书架上的书一本本拿下来,用鸡毛掸子把灰尘掸掉,然后再把书放回书架,按类别摆放整齐。接着,他又擦了柜台、门窗,还把书店门口的共享书架也打扫了一遍,给每本书都擦了擦封面。“书店是街坊们常来的地方,得打扫干净,让大家看得舒服。”周先生一边整理书架,一边说。
陈爷爷年纪大了,打扫卫生有些吃力,张伟和刘芳知道后,主动来帮忙。张伟帮陈爷爷扫院子,刘芳则帮陈爷爷擦窗户、整理“老巷回忆录”。“真是谢谢你们,每年扫尘都麻烦你们。”陈爷爷坐在椅子上,看着忙碌的两人,心里满是感激。“陈爷爷,您别客气,街坊之间就该互相帮忙。”刘芳笑着说,手里还在不停地整理着照片。
赵阿姨和孙叔叔则是分工合作,赵阿姨负责打扫屋里,孙叔叔负责清理屋顶和墙角的蜘蛛网。孙叔叔搬来梯子,爬上屋顶,用扫帚把蜘蛛网扫下来,赵阿姨则在下面接应,把扫下来的灰尘清理干净。“屋顶的蜘蛛网最难扫,每年都得费好大劲。”孙叔叔从梯子上下来,擦了擦汗。
扫尘的过程中,街坊们还不忘互相帮忙。张婶擦完自己家的窗户后,又去帮王奶奶擦;李叔扫完院子后,又去帮周先生搬书架;大家你帮我,我帮你,扫尘的工作很快就完成了。
中午,张婶煮了一锅饺子,邀请街坊们来家里吃。大家围坐在桌子旁,吃着饺子,聊着天。“今天扫尘真顺利,多亏了大家互相帮忙。”张婶笑着说。“是啊,人多力量大,一会儿就能扫完。”李叔点点头,夹了一个饺子放进嘴里。
下午,大家又开始给老巷“焕新”。赵阿姨从家里拿出窗花,给每家每户的窗户上都贴了一张——有的是福字,有的是鱼纹,有的是喜鹊登梅,红红的窗花贴在干净的窗户上,格外喜庆。孙叔叔则在巷口挂了一串灯笼,灯笼是新的,比之前的更大更亮,挂在巷口,让老巷更有年味了。
周先生则在共享书架上摆了些新到的书,还在旁边放了一个意见箱,上面写着“欢迎大家提建议,让共享书架更贴心”。“大家常来借书,肯定有自己的想法,设个意见箱,能更好地为大家服务。”周先生笑着说。
陈爷爷则把整理好的“老巷回忆录”拿出来,放在院子里,邀请街坊们来看。回忆录里有老巷的旧照片、街坊们的故事,还有今年过年的各种趣事。大家围在一起,翻看着回忆录,时不时讨论几句,“这张照片是十年前拍的吧,那时候老巷还没有这么多灯笼呢。”“这个故事我记得,当时我还在场呢。”
傍晚时分,老巷焕然一新,干净的街道、红红的窗花、明亮的灯笼、整齐的书架,处处都透着新气象。小宇和萌萌在巷里跑着玩,看着新贴的窗花,笑着说:“老巷真好看,比以前更漂亮了!”
街坊们坐在老槐树下,看着焕新的老巷,心里满是欢喜。“扫尘扫去了晦气,焕新迎来了好运,新的一年,老巷肯定会越来越好。”张婶笑着说,大家都点点头,脸上满是期待。
(https://www.shudi8.com/shu/752712/35382583.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