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老巷书店的旧书笺 > 第一百二十七章 菜园蔬香溢 书声伴晚风

第一百二十七章 菜园蔬香溢 书声伴晚风


春日的阳光愈发慷慨,像融化的金子般倾泻在老巷的每一个角落,把青石板路晒得暖洋洋的,也把李叔的菜园滋养得生机勃勃。经过一个多月的悉心照料,菜园终于迎来了今年的第一次丰收。翠绿的黄瓜藤顺着竹架攀爬,藤上挂着一根根鲜嫩的黄瓜,顶着嫩黄的小花,表皮带着细密的白霜,看着就脆嫩多汁;一畦生菜长得水灵灵的,叶片肥厚饱满,透着清新的绿意;樱桃萝卜埋在土里,只露出半截通红的根茎,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娃娃;还有那畦香葱,长得郁郁葱葱,风一吹,满菜园都飘着沁人心脾的蔬香,让人闻着就心生欢喜。

清晨天刚亮,李叔就扛着锄头来到菜园,露水还挂在菜叶上,晶莹剔透。他小心翼翼地摘下一根根黄瓜,放进竹篮里,又拔了一捆生菜、一把樱桃萝卜,还有一些鲜嫩的香葱,不大一会儿就摘了满满一篮。“今年的头茬菜就是鲜亮,”李叔看着篮子里的新鲜蔬菜,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嘴里念叨着,“先给街坊们分一分,让大家都尝尝鲜。”

他提着篮子先去了张婶家,送了几把生菜和黄瓜;又给陈爷爷送了些樱桃萝卜和香葱,陈爷爷牙口不好,最喜欢吃这种脆嫩的小萝卜;路过张伟家时,也给正在修理工具的张伟递了几根黄瓜。最后,李叔提着还剩大半的篮子,走进了老巷书店。

“周先生,快尝尝鲜!”李叔一进门就大声喊道,脸上带着爽朗的笑容,把沉甸甸的竹篮放在门口的八仙桌上,拿起一根带着露水的黄瓜,在衣服上擦了擦,就递到周先生面前,“刚从菜园摘的,还带着露水呢,脆甜多汁,你尝尝就知道了。”

周先生正在整理“春日读书角”的书籍,闻言转过身,笑着接过黄瓜:“多谢李叔,看着就好吃。”他咬了一大口,清甜的汁水立刻在舌尖散开,带着淡淡的草木清香,没有一丝苦涩味,脆嫩的口感让人回味无穷。“这才是春天最本真的味道,”周先生忍不住赞叹,“带着阳光和露水的气息,配着新书读,再好不过了。”

此时,苏晚正坐在读书角的长桌旁,和几个街坊家的孩子围坐在一起。她带来了几本关于植物的绘本,有《蚯蚓的日记》《一片叶子落下来》,还有几本介绍春日蔬菜的儿童读物。苏晚的声音温柔动听,正绘声绘色地给孩子们读着绘本里的故事,讲到蚯蚓如何帮助植物生长时,孩子们都睁着好奇的大眼睛,时不时举手提出天马行空的问题。

“苏姐姐,蚯蚓真的能在土里造隧道吗?”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问道。

“苏姐姐,黄瓜为什么会长在架子上,而不是长在土里呀?”另一个小男孩挠着头问。

苏晚耐心地一一解答,用孩子们能听懂的语言解释植物的生长规律,还结合李叔菜园里的蔬菜,给他们讲解黄瓜藤如何攀爬、生菜如何吸收养分。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小脸上满是专注,原本对植物一无所知的小家伙们,此刻都对身边的草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看到李叔送来的新鲜蔬菜,孩子们立刻被吸引了过来,纷纷围到八仙桌旁,好奇地打量着篮子里的黄瓜、生菜和樱桃萝卜。“这是黄瓜!我认识,张奶奶用它做过凉拌黄瓜!”“这个红通通的是什么呀?看起来好可爱。”

李叔看着孩子们好奇的模样,心里乐开了花,笑着拿起一根樱桃萝卜,剥掉薄薄的外皮,露出里面雪白脆嫩的果肉,递给最前面的小男孩:“这是樱桃萝卜,脆甜可口,你们尝尝。”他又给每个孩子递了一根小黄瓜,“吃了黄瓜,长高高,以后也能像苏姐姐一样,多读书、多学知识,成为有学问的人。”

孩子们拿着黄瓜和萝卜,一边小心翼翼地啃着,一边回到读书角,继续听苏晚读绘本。清脆的书声伴着孩子们偶尔发出的笑声,从书店里飘出去,顺着晚风穿过老槐树的枝叶,和菜园里飘来的蔬香、书店里的墨香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温馨动人的画面。

周先生靠在书架旁,看着眼前的这一幕,心里忽然生出一股莫名的感动。他想起前店主留下的那叠旧书笺,其中一张就写着“蔬香满庭,书声入耳,便是人间好时节”,当时还不甚理解,此刻却豁然开朗。这大概就是生活最本真的美好吧,没有波澜壮阔的情节,只有平凡日子里的一餐一饭、一书一语,还有邻里间的和睦相处。

他转身回到柜台后,拿出一个崭新的笔记本,拿起笔,在扉页上工工整整地写下了那句诗,又添了一句:“邻里和睦,岁月静好,亦是老巷真滋味。”写完后,他把笔记本放在柜台显眼的位置,打算以后把街坊们的故事、书店里的趣事都一一记录下来,就像前店主记录春景那样,为老巷留下更多珍贵的回忆。

苏晚读完绘本,看着孩子们拿着蔬菜在书店里四处打量,对一切都充满好奇的样子,忽然有了一个想法。她走到周先生身边,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周先生,萌萌,我有个提议。”她指了指萌萌放在一旁的画板,又指了指桌上的旧书笺,“我想把萌萌画的老巷春景和这些旧书笺结合起来,在书店里做一个‘老巷春事’的小型展览。这样既能让来书店的人看到老巷的美,也能让更多人了解老巷的历史和民俗,你觉得怎么样?”

周先生眼睛一亮,立刻赞同道:“这个主意太好了!既新颖又有意义。我可以把书店西侧的另一半空间腾出来,专门做展览区,那里光线好,也足够宽敞。”他早就想为老巷做些什么,让更多人了解这里的故事,苏晚的提议正好契合了他的心意。

萌萌一听要办展览,更是高兴得跳了起来,手里的画笔都差点掉在地上:“太好了太好了!我现在就去把之前画的春日巷景都整理出来,还有张奶奶炸春卷、李爷爷浇菜园的画,都能展览!”她拉着苏晚的手,兴奋地说着自己的画作,小脸上满是期待。

街坊们听说书店要办“老巷春事”展览,都纷纷赶来帮忙,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热情高涨。张婶当天下午就带来了几块干净的素色桌布,是她特意从家里找出来的,质地柔软,正好用来铺展览区的桌子,“展览区得弄得干干净净的,才配得上萌萌的画和那些旧书笺。”张婶一边铺桌布,一边说道。

李叔从家里找来几根粗细均匀的竹竿,又劈了些木板,在书店西侧搭起了简易的画架,虽然简单,却十分稳固。“这样萌萌的画挂上去就不用担心掉下来了,”李叔拍了拍手上的木屑,满意地看着自己的成果,“要是不够,我明天再找几根竹竿来。”

张伟也主动赶来帮忙,他带来了工具和一些柔和的暖光灯,仔细地安装在展览区的天花板上,还特意调整了灯光的角度,确保每一幅画、每一张书笺都能被清晰地照亮,又不会显得刺眼。“这样一来,晚上看书店也能欣赏展览,暖光看着也舒服,有春天的暖意。”张伟一边调试灯光,一边说道。

陈爷爷则搬来了自己珍藏的几张老照片,有几十年前老巷的全景图,还有前店主和街坊们在书店门口合影的旧照,“这些照片能让展览更完整,让年轻人看看老巷以前的样子。”陈爷爷抚摸着泛黄的照片,眼里满是怀念。

孩子们也不甘示弱,纷纷拿出自己的小手工作品,有用彩纸做的迎春花、用黏土捏的小黄瓜,还有画的老槐树,非要放在展览区的角落,说是要给“老巷春事”添点童趣。苏晚笑着把这些小作品一一摆放好,小小的物件点缀在展览区里,果然多了几分活泼的气息。

忙碌到傍晚,展览区的雏形已经显现。素色桌布铺就的展台上,旧书笺被整齐摆放,旁边点缀着新鲜的艾草和迎春花枝;竹竿画架上,萌萌的画作已挂上几幅,色彩鲜亮;暖光灯亮起,柔和的光线笼罩着整个空间,墨香、蔬香与草木香交织,让人仿佛置身于老巷的春日时光里。周先生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满是期待,他知道,这场展览将会是老巷故事的一次美好呈现。


  (https://www.shudi8.com/shu/752712/35354918.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