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514:拿捏
推荐阅读:归墟仙国 全职法师:血族始祖,血魔大君 成亲不圆房,改嫁你又强闯我暖帐 志怪书 斗罗绝世:我的舍友叫王冬 未寄出的17岁 幽魂骑士王的地下城工程 完美世界:开局签到赤明九天图 断绝关系后,冷血家人后悔了 我不是文豪
正式的会议议程在副局长总结性的发言中落下帷幕,但与会者们并未立刻离去,而是三三两两地聚拢,低声交谈,烟雾与茶香在会议室上空交织,酝酿着合作、竞争与探听。
毫无疑问,王盛是这小小舞台中央最耀眼的焦点。
他刚在正式会议上以不容置疑的姿态为行业“立了规矩”,此刻,无论是真心求教,还是意图试探,亦或是寻求合作分羹者,都自然而然地围绕在他身边。
首先凑过来的是华宜的王忠军。
他脸上堆着生意人惯有的圆滑笑容,手里端着一杯清茶,仿佛与王盛是多年老友。
“王董,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王忠军开口便是奉承,随即话锋一转,切入实质,“咱们京圈这边,以前有些做法,可能确实格局小了点儿。主要是冯晓刚、王蒴他们那套东西,市场还认,我们也就跟着赚点小钱。”
他刻意将“京圈”和“冯晓刚、王蒴”点出来,既是表明自己的基本盘,也是一种隐晦的试探,观察王盛对这批人的态度。
毕竟,王盛与冯晓刚因《甲方乙方》项目结下的梁子,以及后续在舆论和排片上的压制,圈内人尽皆知。
“王董您放心,”王忠军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些声音,显得推心置腹,“以后呢,华宜这边,肯定是以王董您定下的大方向为准。要是您觉得我们某些项目,或者跟京圈某些人的合作,不太合适,影响了行业风气,您言语一声。
利润方面,我们华宜愿意让出一部分,算是支持盛影系引领行业健康发展。”
这番话可谓姿态放得极低,几乎是暗示愿意缴纳“保护费”来换取在王盛新秩序下的生存空间。
华宜目前虽靠冯晓刚的贺岁片能赚几千万票房,但其主要利润来源,严重依赖电影中的广告植入。
与盛影系动辄数亿的票房和全产业链收益相比,完全不在一个量级。
王盛瞥了王忠军一眼,语气淡漠:“王总说笑了。市场行为,自有市场规律。华宜怎么做,是王总自己的事。盛影没兴趣,也没必要干涉别人的利润分配。”
直接、干脆的回绝,甚至连一点迂回都没有。
王忠军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瞬间明白了王盛的意思:人家根本看不上你这点“让利”,也懒得为你和京圈那点人脉关系费神。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小圈子的那点算计,不值一提。
王盛要的是制定行业规则,而非具体去分某一块小蛋糕。
王忠军讪讪地笑了笑,识趣地不再多言,心中却是五味杂陈,既有被轻视的恼怒,更有对盛影这座大山的无力感。
紧接着上来的是董坪。
相较于王忠军的圆滑,董坪显得更直接一些。
他的华亿被保利集团收购后,背靠大树,资本运作的野心更大。
“王董,久仰了。”董坪开门见山,“不知道王董对电视台业务有没有兴趣?”
他稍微停顿,观察了一下王盛的反应,见对方依旧平静,便继续道:“我们保利华亿目前正在运作收购琼州旅游卫视的运营权。这可是块肥肉,卫星频道,覆盖全国,
对于文化产业的宣传和衍生开发意义重大。如果王董有兴趣,我们可以一起合作,把这个平台拿下来。”
董坪的话,勾起了王盛脑海中关于前世这段公案的记忆。
琼州旅游卫视,成立于2002年,是中国唯一一家专业旅游卫星电视频道。
由于其独特的定位和潜在的广告价值,成立不久便吸引了多方资本觊觎。
2003年至2004年间,围绕其运营权和股权,发生了一场复杂的争夺战。
最初,拥有京城背景(京城国资委)的资本率先拿下了股份,结果不付钱,被踢出了局;随后,实力雄厚的保利集团通过其旗下的保利华亿也加入了战团,并一度占据上风。
然而,电视台作为重要的舆论宣传阵地,其控制权极其敏感。
最终,在多方博弈和地方保护主义等因素作用下,这场收购未能被外部资本完全主导,运营权在经历波折后,于2006年左右实质上回归了琼州本地的国有资本巨头——海航集团手中。
后续,等华宜上市钱多的没地方花的时候,也想过收购,但同样挨了重拳。
王盛心中了然,这场收购案水深得很,涉及地方利益、国资背景和行业政策的多重博弈。
保利华亿看似势在必得,但最终不过是徒劳一场。
他无意卷入这种注定耗时耗力且结果难料的纷争。
“董总好意心领了。”王盛摇了摇头,语气果断,“盛影的核心是电影和影院,电视台业务,尤其是卫视运营,牵扯太多,非我所长,也没那个精力去碰。”
再次被干脆拒绝,董坪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但也能理解。
毕竟王盛的理由很充分,电视台的水,确实比电影圈要深得多。
星美的覃宏也凑了过来。
与其他几位不同,覃宏的星美在影院投资上颇有建树,他更关心的是王盛主导的“中影盛世院线”那庞大的扩张计划。
“王董,‘百城百院’计划气魄惊人啊。”覃宏笑着恭维了一句,随即切入正题,“不知道在影院建设资金方面,王董是否还需要合作伙伴?我们星美在几个重点城市有些资源,可以帮忙解决一部分多厅影院的建设资金,方式可以很灵活。”
覃宏所说的“灵活方式”,王盛心知肚明。
星美背景复杂,覃宏本人更是与名噪一时的“天上人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资金渠道未必完全阳光。
王盛对于这种来源不清不楚的资金,向来是敬而远之。
盛影自身现金流充沛,根本无需外部资金,尤其是可能带来麻烦的资金。
“覃总费心了。”王盛语气疏离,“‘中影盛世’的扩张资金,目前由盛影和中影共同解决,储备充足,暂时没有引入其他资本的计划。”
覃宏碰了个软钉子,也不意外,笑了笑便不再多说。
这时,一位带着浙省口音的中年男子走了过来,正是橫店集团的创始人徐永安。
橫店集团以其庞大的影视拍摄基地闻名,但显然不满足于只做“场地出租”的生意。
“王董,您好。我是橫店集团的徐永安。”
徐永安态度谦和,“听说您和中影集团正在规划‘中北盛数字电影基地’,这可是功在千秋的大项目。
我们橫店在影视实景基地建设和运营方面有些经验,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在这个数字基地项目上,参与一股,共同为中国的电影工业出份力?”
橫店集团实力雄厚,且是实体产业出身,背景相对清晰。
王盛对此人的观感比前几位要好一些。他沉吟片刻,没有立刻回绝,而是给出了一个更具建设性的回应:
“徐总,数字基地项目目前还在前期规划和论证阶段,投资巨大,涉及方面很多。后续,中影集团可能会牵头,为整个项目进行专项融资。届时,欢迎橫店集团这样的行业伙伴参与进来,共同探讨合作可能性。”
这话留有余地,既没有关上合作的大门,也没有做出任何承诺,将具体事宜推给了未来的融资阶段。
徐永安闻言,脸上露出笑容,要的就是这个态度,他连忙递上名片:“太好了,那我们保持联系,期待后续能与王董和中影深入合作。”
与其他几人或明或暗的资本合作试探不同,也有一些规模稍小,但更专注于内容创作的公司负责人,趁着这个机会向王盛请教创作方向。
“王董,您看接下来几年,哪种类型的电影更有市场潜力?”一位来自南方的制片人虚心求教。
王盛对此倒是不吝分享,这本身也是引导行业走向的一部分。
“现实主义题材,扎根生活,反映普通人情感和命运的作品,永远有市场,也符合政策导向。”王盛明确点出,“中小成本的喜剧、爱情片,只要剧本扎实,表演到位,能满足观众的娱乐需求,票房基本盘会很稳定。”
他顿了顿,强调道:“关键是真诚。不要刻意去模仿所谓的‘冲奖片’,也不要为了所谓的‘高大上’脱离群众。
我们的观众在成长,审美在提高,他们需要的是能打动内心、引发共鸣的好故事。
历史、奇幻题材可以做,但一定要尊重文化传统,做好考据,不能胡编乱造。
那些涉及敏感历史时期、容易引发争议的题材,我个人建议,暂时尽量避开。”
他虽然没有明说,但意思很清楚:鼓励现实主义和健康的商业类型片,不鼓励脱离实际的“艺术片”和可能触碰红线的历史题材。
这与他之前在正式会议上强调的“文化自信”、“社会效益”一脉相承。
一番交流下来,众人心思各异。
有人得到了模糊的承诺,有人碰了钉子,有人获得了方向性的指引。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51496/28375361.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