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五代风华 > 第152章 谏言

第152章 谏言


算盘发出一阵清脆声响之后,魏仁浦停下动作,目露思量。

    萧弈捧起茶盏,饮了第三盏茶,耐心等待他开口。

    终于。

    “此事,我做不了主,随我去见陛下。”

    “是。”

    萧弈这才知道,原来魏仁浦见郭威都不需要提前通传。

    一路进宫,到了紫宸殿,又闻到那种火烛、炭火烧了一夜留下的气味,以及浓重的酒气。

    郭威正在用早膳,在殿西侧多摆了一张御案,上面的吃食确实很俭朴,粟米粥、芥末酱、炙羊肉、腌菜,还有两壶酒。

    他昨夜大概忙到很晚,就在这前殿睡的,因为御榻上还堆着被褥。

    想来也是,天冷,老寒腿也不方便,宫城那么大,后宫也没甚嫔妃,自是懒得来回。

    这皇帝当得,不好财,不好色,除了喝酒也没别的享受,远不如富家翁舒坦,想来,只能是为了心中志向。

    “陛下,岂好一大早就饮酒?”

    “道济也来两杯?”

    “臣尚有要务禀报,怕醉了。”

    “不急,等安排好了百官任职,再颁布新政。”

    萧弈听着两人对话,目光瞥去,御案上多是发给吏部的折子,可见郭威近来在忙的还是任官。

    “你小子,过来,拘着作甚?”

    “臣遵旨。”

    萧弈便到殿西侧,站在郭威用膳的桌案前叙话。

    郭威招招手,示意他也站到火盆边。

    “大相国寺的田亩,很多吗?”

    “明面上就有百顷,此外,印诚私吞的至少还有五百亩,挂在他几个私生子的名下。”

    “和尚也有私生子?”

    “是。”萧弈递上账目,翻出一张舆图,道:“据别的和尚检举,开封城中这十一处宅院,皆是印诚的外室、私生子所有。”

    “嗯。”

    “陛下再看,这些是私自剃度的僧人名单,是名册数目的三倍。此外,还有寺田的佃户,全都不纳税。”

    “做得好,有了印诚的罪证,颁布法令,禁止私度,没收部分寺田,可谓名正言顺了啊。道济以为呢?”

    “陛下,萧弈有本奏。”

    “折子呢?”

    魏仁浦侧头看来,眼神示意。

    萧弈沉吟着,开口道:“臣想给陛下算一笔账。”

    “今日倒算个文官,算来听听。”

    “京畿寺庙至少有一百多座,虽不是座座都如大相国寺富裕,但战乱数十年,罪犯、逃兵、奴婢、流民、百姓纷纷避祸寺庙,故天下愈凋敝,寺庙越昌盛,已到了无关于佛法,而成‘国中之国’之地步。臣以为,只是颁布法令,解决不了问题。”

    说到这里,萧弈故意顿了顿。

    郭威搁下筷子,用手捉起酒坛,自顾自地饮了一口。

    “依你之见,如何?”

    “拆!”

    萧弈果断吐出一个字,先表明他的态度。

    “百姓要祈福,那就保留合适数量的、由朝廷认可的寺院,其余全部拆毁,并禁止民间私造,建寺须由朝廷审批,度牒也必须由朝廷发放。唯有如此,才可使逃税的人口无处匿藏,还俗归籍,重新成为田户。”

    “田从何来?”

    “全部没收,把寺院土地全部收回,清丈划分,给无田的百姓耕种。依照大相国寺的田产推算,可得至少一百万亩原本不缴任何税赋的田地。”

    “一百万亩?”

    “至少百万亩,以及数十万的人口,按三人一户,每户一年缴税仅一贯计,也可每年新增十万贯税赋。此外,拆除的寺庙的铜佛、铜钟、铜磬,可铸造为钱,也有数十万贯。”

    说完,萧弈揖礼道:“这便是臣要为陛下算的账。”

    “道济,他算得对吗?”

    “大周寺庙至少已逾两万,虽大多不如大相国寺富裕,若寺田均五十亩,则是有良田近百万亩。”

    “每座寺庙当然不止五十亩。”

    “是。”

    郭威又饮了一口酒,喃喃道:“这是与佛家为敌啊。”

    “岂是与佛家为敌?乃与那些利用佛祖,违法乱纪之人为敌。”

    说辞是早都想好了的,萧弈义正辞严,道:“我佛慈悲,不忍见生灵凄苦,必愿舍金身而度苍生,此方为佛法真谛。”

    他知道,若要辩,有很多可辩的,郭威肯定也有很多顾忌。

    但郭威什么都没说,想了很久,方才开口。

    “退下吧。”

    “陛下可是有顾虑?臣以为早做晚做,阻力都是一样……”

    郭威抬手一挥。

    “道济,你留下。”

    “微臣告退。”

    萧弈知道,这事郭威需要考虑,毕竟现在百官职位都还没安排妥当,可以理解。

    出宫回营,路上遇到傥进、刘廷让,都说张永德不在,少了被请吃饭的盼头,怪想张永德的。

    之后无非是操练、吃饭。

    张满屯过来,道:“将军,阎晋卿来找你哩。”

    “让他到值房……算了,我到辕门迎他。”

    “将军迎他作甚?打从俺认识他,他就到处巴结人,越混回去了。”

    萧弈心想,这是因为阎晋卿巴结的总是张满屯追随的人。

    出辕门,见阎晋卿的表情隐隐有激动之色。

    “将军,成了。”

    “哦,恭喜阎公起复为官。”

    “倒是还未起复,是王相公收下了房契,还邀我明日到史宅相见。”

    “好事,他会起复你。”

    “此事多谢将军出力,这是我给将军的一点谢礼,还望笑纳。”

    萧弈本待推拒,再一想,与阎晋卿不必客气,遂让张满屯去接。

    竟是九匹棉布,玄色、靓青、淡灰,都是萧弈常穿的颜色,足见用心。

    “将军,这送得有点意思,正好给你裁春衣。”

    “多谢阎公了。”

    “将军不必客气,只是,不知给王相公送何见面礼合适?”

    “王相公好彰显特权,送礼不在贵,在于尊贵,最好有关于他的功绩。”

    “如此,请名家写一副字,书‘经邦济世’,可乎?”

    “他会喜欢。”

    说到此处,萧弈心念一动,道:“明日,我随你一同去见他。”

    阎晋卿大喜,连忙揖礼。

    “多谢萧将军。”

    萧弈本来不想带礼物,但王峻也算乔迁之喜,遂派人去东市买了一块安阳绣,花了五十钱。

    “下官得知王相公是安阳人氏,特意挑选了这块刺绣,贺王相公‘福地呈祥’。”

    “有心了。”

    王峻冷眼扫过那安阳绣,闷哼了一声,负手走进史府大堂,四处端详,不时摇头,似嫌弃史弘肇的品味。

    萧弈与阎晋卿跟上。

    再回史府,物是人非,让人唏嘘。

    王峻抬头望着堂上“柱石干城”的牌匾,叹道:“史弘肇刚愎自用,骄纵自傲,落得身死下场,应有之意啊……撤了这牌匾,把阎晋卿送的‘经邦济世’字样刻成匾挂上。”

    “是。”

    萧弈见这“后人哀之而不鉴之”的一幕发生在眼前,只觉荒谬。

    当事人却丝毫不觉,确可谓刚愎自用,骄纵自傲了。

    阎晋卿浮出笑意,道:“王相公‘有佐命立国之勋,居代天调鼎之任’,草民只恨四个字难以尽述相公功绩。”

    他引用的这句话是郭威亲口说的,王峻听得满意,摆了摆手。

    可惜,没把“代天调鼎”四个字也刻上去。

    “你原是内客省使,通晓礼仪,暂且起复为鸿胪寺丞,兼判四方馆。”

    “谢王相公厚爱,下官定不负重托。”

    萧弈心想,这个官职确实安排得适合阎晋卿。

    接着,王峻转头看来,淡淡道:“竖子难得来拜会我,何事?”

    “晚辈也是有事相求。”

    “自称‘晚辈’,是私事,可老夫与你无私谊。”

    “晚辈想问一问,能否把安审琦之女从太平宫迁出来?”

    “好大的胆子!”

    王峻突然发怒,一拍桌案,叱道:“色胆包天!我顾忌朝廷颜面,不曾寻你的错处,你倒蹬鼻子上脸?反了天了!”

    萧弈看到阎晋卿被吓得不轻,嚅着唇似想帮忙说话,给了个眼色,示意自己能解决。

    他故意沉吟了好一会,才再次开口。

    “王相公息怒,我并非因为好色,此事……与寺庙有关。”

    “说来。”

    萧弈便将自己昨日的提议说了,末了,道:“我想着,若陛下采纳了我的谏言,也许安氏就不宜再住在太平宫。”

    “牵强!”王峻叱道:“太平宫是皇家尼寺,必不在拆毁之列,你好色便是好色,不成体统!”

    “是。”

    “陛下采纳了你的谏言?”

    “还没有。”

    “陛下不会采纳。”王峻很笃定,且自有理由,喃喃道:“他并未与我提过此事。”

    好像郭威做一切决定都得先问他。

    萧弈道:“此事利大于国,王相公何不劝劝陛下?”

    “你如何算的?算给我听听。”

    “是。”

    萧弈遂又把推算的田亩、人口、钱财数额仔细说了一遍。

    目光瞥去,王峻眼神渐渐锐利,最后果然坐不住了,倏地起身。

    果然,这人好权利,以“代天调鼎”自居,行事又比郭威没顾忌,必对此事感兴趣。

    而刨除性格上的问题,王峻做事确实很有手段。

    只来回踱了两步,几乎没怎么考虑,王峻就开口了。

    “此事,我会催促陛下,让他尽快下决心。”

    “王相公以苍生为己任,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让人佩服。”

    “萧弈,没想到你有些见识,文职确也该补了,先兼个通事舍人。”

    “谢王相公栽培,那安氏之事?”

    “还问,烂泥扶不上墙!”

    “我是考虑到她毕竟是安审琦之女,不能只以‘前朝皇后’视之。”

    “允你以别的名义将她悄然带出太平宫安置,但不许让她离开京城一步,否则,唯你是问。”

    “可听说安审琦已经归顺……”

    “那又如何?”

    “是,下官明白。”

    如此,达成了与王峻的合作。

    目标相同则合,不同了就分道扬镳,没甚大不了的。

    出了史宅,阎晋卿主动开了口。

    “萧将军,我在城东有一座宅院空置,房屋嘛,正是‘久空则颓,人住则兴’,不知将军可否帮忙请人过去小住一阵?”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51350/28375726.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