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我们真没见过这世面
推荐阅读:首富从租车行开始 挟明 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谋反审问 谍海青云 港综:无间行者?不,我港岛枭雄 复活全人类 网游之仙侠传奇 斗罗:契约女神,改造机娘世界! 囚禁公主?逼我当反派是吧! 一剑九州雪
世界上从来不缺识货的人。
在“狱BA”电影系列计划宣布后,不少电影发行商想要拿下其欧洲发行权。
然而,出乎许多人意料的是,这份将“美利坚天赋”输往旧大陆的重任,被一家“欧洲豪杰业务介绍所”一举拿下。
法国军火商托马斯和某人成立的“欧洲豪杰业务介绍所”,之前送了一大波欧洲豪杰来美利坚发财,然后全军覆没,声誉自然受到了不小的影响,业务量也大减。
托马斯本打算暂时蛰伏,以待风头过去再折腾豪杰业务。
没想到,他很快便接到了来自法国当局的私下约谈。对方委婉而明确地表示,希望他的“豪杰业务”要加大力度,往美利坚输送更多“豪杰”!
这看似荒谬的要求背后,是政府当局已经尝到的甜头。
战后欧洲各国普遍面临一个棘手的社会难题:大量从战场归来的青壮年,在经济恢复未达预期的情况下,无法找到稳定工作,成为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托马斯的“豪杰业务介绍所”,让政府当局看到了另一种解决办法的希望——将这些精力过剩、惯于暴力、难以管束的“豪杰”送往大洋彼岸!
一来减少了本土的恶棍数量,缓解了治安压力;二来,可以欣赏美利坚社会如何消化这些刺头,坐看美利坚的乐子;堪称双赢!
不仅法国当局这般表示,参加战争的各国,特别是饱受经济动荡和社会撕裂之苦的德国魏玛政府,都不约而同地、以各种或明或暗的方式,对托马斯的“豪杰业务”表达了高度的理解与支持。
要做军火生意,就绝对不能无视各国的政治压力。这迫使托马斯更加密切关注美利坚的动态,为欧洲“豪杰”们寻觅开辟新的业务增长点。
“狱BA”的横空出世与持续爆火,一下子让托马斯来劲儿了!
一个绝妙的构想在他脑中成型:假如能打通一条让欧洲豪杰直达美利坚监狱的“专属通道”,那岂不是构建了一条史无前例的风险对冲体系?
欧洲豪杰此后再去美利坚“闯荡江湖”,成功了,自然财源滚滚,衣锦还乡;万一失败了,也不再是死路一条,而是可以“无缝衔接”地进入“狱BA”系统。
他们完全可以在球场上继续拼搏,赚钱积名,甚至可能成为明星!这简直是零风险、高回报,必将极大刺激欧洲豪杰的赴美热情。
不仅如此,托马斯的商业头脑进一步扩展:他的“介绍所”还能在欧洲提前开展篮球培训业务,为有志于投身“狱BA”的潜在豪杰进行“岗前培训”,再赚一笔培训费。
这盘棋,怎么看都是赢麻了!
因此,即便暂时不赚钱,托马斯也决心要在欧洲不遗余力地宣传“狱BA”,提升其知名度,为未来的“豪杰”输送铺平道路。
当然,不赚钱是不可能的,托马斯本人也极其看好这些电影内容的吸引力,坚信它们能引爆市场。
毕竟,在整活这方面,全欧洲的人加起来,恐怕也比不上现在的美利坚人!
在某人的暗中助推下,最终被他顺利拿下了欧洲的电影发行权。
这也不全是某人的“假公济私”,相比于传统的电影发行商,托马斯的“豪杰业务介绍所”拥有其独特的优势——
除了正规的电影院外,他还能利用其招揽豪杰的、遍布欧洲各大城市的“地下网络”,将影片推广到无数地下放映厅。
在这个时代,电影娱乐并非完全由正规影院垄断。
尤其是在欧洲,存在着大量地下放映场所。
譬如法国,很多咖啡厅就兼做电影院的工作。
因为这年头在电影院看电影,特别是夏天,并不是一个多么爽快的事情。
想想看,在一个封闭且坐满人的地方,你要忍受汗臭、吸烟、高温来观看一部电影。想一想都是一种折磨。
于是,法国人开始在自家通风良好、环境优雅的咖啡馆里放映电影,提供舒适的座椅、香浓的咖啡和美酒。这种“咖啡馆影院”的观影体验,远胜于传统影院,迅速风靡起来。
巧合的是,这些场所往往也是各路“豪杰”聚集和交流的地方。
在托马斯的精心运作下,“狱BA”电影系列的第一部《奇迹之地:诞生》,首先在法国登陆。
他无师自通地打出了一系列极具挑衅性和煽动性的宣传口号,精准地瞄准了不同群体。
在正规的电影院,就打出口号:
“这是你绝对没见过,甚至不敢想象的真实监狱体育电影!”
“美利坚人总能让欧洲人高呼离谱!”
“没看过这电影,你等于没见过世面!”
在地下电影厅,就宣传:
“美利坚豪杰的稳赢人生!”
“通往美利坚的另类发财通道——狱BA!”
体育电影?
这个概念本身对欧洲人来说颇为新鲜。
因为这应该是世界上第一部以体育赛事为核心的电影。
然而,对于宣传口号中“不敢想象”的论调,大多数法国人,无论是普通市民还是潜在的豪杰,都报以嗤之以鼻的态度。
体育电影我们或许没看过,但什么体育比赛我们没见过?
欧洲出现有组织的“体育联赛”时,美利坚还是一片荒原呢!
篮球比赛?好吧,这项运动确实相对陌生。
但只要是体育比赛,不就是在规则下竞技吗?还能有什么是不敢想的?难道美利坚人还能骑着喷火的龙打球不成?
哼,美利坚人,一贯的浮夸与浅薄!
然而,人类的心理就是如此奇妙——越是轻蔑,好奇心就越是被勾了起来。
在一种“我倒要看看你能有多离谱”的心态驱使下,大量法国观众涌进了电影院,准备看看这帮美国佬又能搞出什么新花样。
……
电影的开场,并未如观众预想的那般直接展现肌肉的碰撞与篮球的飞舞。
它另辟蹊径,以一段传奇越狱故事作为开篇:
越狱之王伊森,带领同伴从防守森严的州立监狱成功越狱,却并非为了远走高飞,而是主动投奔了狐狸河私营监狱!
这一反套路开场,马上让法国观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人依稀记得看过相关报道,更多人则是首次听闻,但所有人都对这座能让越狱之王心甘情愿前来“投诚”的狐狸河监狱,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电影通过伊森的视角和旁白,极力渲染了狐狸河监狱的“与众不同”:干净的囚室、丰富的伙食、人性化的管理……接下来就进入了“爽文”剧情。
影片描绘了狐狸河监狱那些“富有理想主义情怀与人道主义精神”的管理者,为了拯救迷失的灵魂,帮助他们重拾人生价值,顶住内外部的巨大压力,提出了创办“狱BA”这个石破天惊的设想。
过程中,他们遭遇了保守派的质疑、外部媒体的嘲讽,但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灵活的手段”,他们逐一克服困难。
影片中穿插展现了天赋派、豪杰派、穷人派三大派系的早期形成与争端,还有商业赞助、医药科技、地下势力的介入,为后面的比赛做足了铺垫。
看到这里,法国观众还是笑嘻嘻的,大家就一副“就这?我看看你们还能怎样吹牛逼”的心态。
然后,电影的后半段,完全进入了揭幕战的时间。
从裁判一拳KO闹事球员的雷霆执法开始,观众们的嘴巴就张大了!
——经过宣传,大家已经知道了这是真实的比赛。
等到观众席上千人“模拟枪决”的心理压迫,再到“黑豹”那记如同上帝附体的篮板后拉杆绝杀……所有在美利坚引发轰动的元素,被电影语言放大后,以更加密集的节奏、更强烈的戏剧冲突,如同连环重拳冲击着法国观众的感官神经。
影片最终在球迷陷入狂欢、“狱BA”一炮而红、星条旗在聚光灯下猎猎作响的宏大场面中结束。
一场监狱篮球赛的起源以及揭幕战,愣是被运用史诗片的拍摄手法——缓慢的升格镜头、恢弘的配乐、充满仪式感的画面构图——拍出了一种筚路蓝缕、草根逆袭、开创历史纪元般的厚重感与崇高感!
哦,电影最最后还有彩蛋。
彩蛋快速闪回了第二场比赛中的几个标志性镜头:
中场休息时,汽车人队球员和观众公然服用“活力丸”那“坦诚”至极的画面;
穿着清凉的啦啦队们白花花的“长腿风暴”;
还有芝加哥街头一闪而过的大学生入狱“指南”……
“M……Mon Dieu!(我的上帝!)”
大大小小的放映厅里,几乎所有的法国观众嘴巴都变成了O型。
大意了!
我们还真他妈没见过这种世面!
……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50932/28375655.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