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我在北美发癫,癫佬们都当真了 > 第224章 懂了,狱BA是美利坚人的救亡图存

第224章 懂了,狱BA是美利坚人的救亡图存


“狱BA”电影首部曲在法国取得了巨大成功,一夜之间,法国报纸上尽是关于“狱BA”的讨论。

    “欧洲豪杰业务介绍所”紧锣密鼓地让其接连登陆英伦三岛、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所到之处,其以无可比拟的“癫狂”气质,长驱直入,势不可挡。

    从伦敦西区的豪华影院到柏林地下啤酒馆的简陋幕布,从罗马古老的广场放映点到阿姆斯特丹运河畔的咖啡馆,这部来自美利坚的“怪胎”电影,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自诩见多识广、品味高雅的欧洲人。

    无论是正规影院,还是那些隐藏在市井角落的地下放映点,只要挂出“狱BA”的海报,几乎场场座无虚席,许多地方甚至需要加开午夜场以满足需求。

    “狱BA”引发了现象级的社会关注,成为咖啡馆、沙龙、乃至家庭餐桌上最炙手可热的谈资。

    人们不是讨论比赛的规则,而是激烈地争论着电影中呈现的种种“离经叛道”,更对影片中惊鸿一瞥、穿着大胆的啦啦队女郎那晃动的长腿念念不忘。

    欧洲人不得不承认,他们从未见过如此有活的体育联赛!

    它粗暴地撕碎了体育竞赛关于“公平”、“友谊”、“卓越”的温情面纱,赤裸裸地展示了暴力、欲望、科技与资本的混合体,颠覆了他们对体育竞赛的认知。

    欧洲人自认对美利坚人的“能整活”是有相当心理准备的,毕竟“美利坚崩溃论”已经成为欧洲人耳熟能详的概念了。

    但他们万万没想到,美利坚人竟然能把“整活”的精神如此彻底地灌注到体育赛事中,搞出这种特色极其鲜明、元素极其混杂的“大活”!

    欧洲人既感不适,又欲罢不能!

    最有意思的是,以往美利坚社会出现任何“发癫”迹象,欧洲舆论几乎清一色嘲讽“美利坚药丸”;这次却截然不同,欧洲社会的评价竟然以好评居多。

    究其根源,或许跟美利坚人对于监狱里出现黑人明星的心理一样。

    人们对“正常人”和“监狱囚犯”的期待值本就天差地别。

    正常人发癫,会被视为社会失序、文明堕落的危险信号;而囚犯发癫……嗯,癫得好,麻烦更癫一点,爱看!

    观看一群罪有应得的囚犯,在独特的规则下进行着如此激烈、荒诞的争斗,带给欧洲观众的,是一种带着道德豁免感的黑色娱乐体验,既安全,又刺激。

    于是,伴随着电影的上映,欧洲社会迅速催生出了一大票“狱BA”的云球迷。

    他们热切地争论着“天赋派”、“豪杰派”和“穷人派”孰优孰劣,争论着球员和观众究竟谁更能整活,争论着后续还能怎么整活……并对彩蛋中透露的后续电影翘首以盼。

    特别是欧洲体育界,与他们在美利坚同行的如临大敌、口诛笔伐截然相反。

    许多欧洲体育界人士,尤其是那些致力于商业化改革的先锋,在看完电影后,对“狱BA”的种种“创新”赞不绝口!

    “上科技”?这分明是对人类体能极限的科技赋能和坦率探索!是未来体育发展的必然方向!

    “观众充分互动”?这是革命性的沉浸式体验!极大提升了观众的参与感和比赛的戏剧张力,是门票保值增值的秘诀!

    还有将商业赞助无缝植入比赛各个环节的运作方式……这是球队老板梦寐以求的商业运营形态!

    这一切都是领先于时代的“版本答案”啊!

    没办法,“狱BA”电影的吸金能力证明了一切。

    据一些媒体估算,发行方光是在欧洲各国出售电影拷贝,总收入就至少达到五十万美元!

    这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哪怕“狱BA”联盟只拿最低分成,起码也能分到十万刀吧。

    这要靠卖门票,得打多少场爆满的比赛才能赚到?

    体育界人士掐指一算,眼睛都红了。

    人家这是比赛照打,门票照卖,广告照接,电影还能额外捞一大笔!这简直是躺在金矿上跳舞!

    羡慕死了好吗?!

    然而,羡慕归羡慕,欧洲体育界毕竟还是有点数的。

    他们也意识到,不是什么比赛都能通过拍电影赚大钱的。

    起码,你的比赛本身,要有故事性,简称,能整活!而且最好是每一分钟都充满意外,每一个人物都有故事。

    所以,欧洲体育界能不能学习呢?

    经过一番深入研究,欧洲体育界得出了一个让他们颇为沮丧的结论:很难直接照搬“狱BA”的模式。

    要学习“狱BA”,你首先需要一个像狐狸河那样,以利润为导向、敢于突破一切常规的私营监狱体系作为基础;你需要一个对暴力、药物、灰色地带拥有极高容忍度的社会氛围;你需要资本毫无底线地介入和操纵……

    总之,要完成“狱BA”这艘文化航母,你需要一个处于崩溃边缘、日益发癫的“伟大”国家!

    欧洲体育界人士无不扼腕叹息,老欧洲还是太正常了!学不来学不来!

    当然,也并非全无机会。

    一些头脑灵活的有识之士已经在行动了,监狱篮球联赛我们学不了,但正常的篮球联赛难道不能趁机发展吗?

    “狱BA”电影在欧洲越火,对篮球这项运动感兴趣的人就会越多。哪怕我们搞的是规规矩矩的比赛,也能吸引到那些被电影勾起兴趣的新观众,分一杯羹啊!

    然而,有一个国家觉得自己真能照搬“狱BA”!

    那就是德国。

    战争失败的创伤,凡尔赛条约的屈辱,经济濒临崩溃的绝望,魏玛共和国社会的持续混乱……这一切让德国民众承受着比其他欧洲国家更甚的身体与精神双重痛苦。

    德国人一开始也跟着欧洲主流舆论,抱着看笑话的心态围观美利坚的“发癫”,坐等这个暴发户国家崩溃,以在麻木的痛苦中找到一些乐子。

    但渐渐地,为了偿还巨额债务,当局疯狂开动印钞机,从而引发恶性通货膨胀。到现在,42亿马克的价值仅仅相当于1美元。

    这时,全社会的道德观念也像纸币价值一样,一落千丈,不再有任何底线。

    许多德国人从嘲笑美利坚的精神状态,变成了开始理解美利坚的精神状态,学习美利坚的精神状态。

    既然现实如此痛苦,不如发癫!

    美利坚人能搞“狱BA”,我们德国为什么不能?

    有一个德国人看到的还远不止于此。

    在柏林的一家烟雾缭绕、播放着“狱BA”电影的酒吧地下放映厅里,一个小胡子看完电影后,要求其组织的成员,全力搜集关于“狱BA”的一切资料——从狐狸河私营监狱的管理理念,到近来流行的“监狱文化优越论”,事无巨细。

    经过一番“深入研究”,这个小胡子得出了一个让始作俑者都想不到的结论:

    “我懂了!‘狱BA’根本不是简单的体育娱乐,而是美利坚人的一场深谋远虑的‘救亡图存运动’!”

    他在一次组织内部核心会议上,激动地阐述了他的“领悟”:

    “美利坚最大的危机,就在于它正在被那些劣等的‘杂质’种族所污染、所稀释!之前发生的南方第二次内战就是最好的证明!”

    “而‘监狱文化优越论’,其本质就是一套高效的社会筛选和净化机制!它将社会上这些无用甚至有害的‘杂质’人口——罪犯、堕落者、不受欢迎的少数族裔——系统地识别、集中起来,投入监狱,全方位、最大化地压榨其剩余价值,直至耗尽他们最后一丝能量!”

    “‘狱BA’真是一个天才的、伟大的创新!”

    小胡子用力捶打着桌面,

    “我们过去只想到让那些‘杂质’去工厂做苦工来勉强压榨。看看美利坚人!他们愣是能花样翻新,把这些社会渣滓包装成受人追捧的体育明星,让他们在球场上为了一点点好处拼搏至死,同时还能吸引全世界的目光,赚取巨额的金钱!这不仅是经济上的榨取,更是精神上的驯化和展示!”

    “不仅如此,这套体系能让社会普通民众在娱乐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并认同这种‘废物利用’模式,同时让精英通过参与和运作这套模式,锻炼其冷酷、决断的‘超人’心智!”

    就一个字,服!

    更让小胡子佩服得五体投地的,是美利坚人的宣传手段。

    “明明是最残酷的压榨与剥削,在他们的包装下,却变成了充满‘人道主义’关怀的‘人性化’管理,变成了激励‘救赎’与‘重生’的感人故事!这种操控人心的能力,不得不让人叹为观止。”

    “美利坚的版本,在宣传和实操上,还是领先我们德国太多了。”

    深感“差距”与“时不我待”的小胡子,随即做出了一个重大决策:他要从组织中,挑选出最忠诚、最有潜力的精英,远渡重洋,前往美利坚,去深入学习这“救亡图存之道”!

    其中,一位名叫保罗·约瑟夫·戈培尔的年轻知识分子,就这样怀揣着“取经”的使命,踏上了前往纽约的轮船。

    在横渡大西洋的旅途中,戈培尔与其他乘客交流,惊讶地发现,船上竟有超过八成的乘客,都自称是“狱BA”的“球迷”。

    有来自英国和法国的富裕旅客,去美利坚旅游,顺便希望能亲眼看看“狱BA”那传说中让你意料不到的精彩的现场比赛;

    有人是怀揣着篮球梦想,想去尝试参加“狱BA”的选拔;

    有的是体育经理人,想去学习“狱BA”的运营模式;

    而最多,也最让戈培尔印象深刻的,是一批来自德国本土的药厂代表。

    ——此时的德国,拥有全世界最顶尖的化学工业,而制药业,正是其支柱产业之一。

    这些精明的商人带着样品和说明书,雄心勃勃地准备去“狱BA”这个他们眼中的“终极试验场”和“科技博览会”上,为里面的“科技流”球队赋能,并从中分得一杯巨大的羹。

    这一切,让戈培尔深深地陷入了沉思。

    他在日记中写道:“这仅仅是一部电影!一部被精心包装出来的宣传品!就像一块强大的磁石,吸引如此多背景各异、目的不同的人,怀着各种各样的憧憬、欲望和算计,义无反顾地涌向那个国家。这种操控集体意识、引导社会流向的力量……我们必须掌握!”

    当轮船终于缓缓驶入纽约港,映入他们眼帘的,是那尊依旧处于修复状态的自由女神像的残骸,无声地提醒着每一位抵达者:欢迎登陆“癫狂”之国!

    前来取经的欧洲人尚未从这种带着破败感的震撼中回过神,一上岸,岸边报童尖利的叫卖声和最新报纸的头版标题,就给予了他们第二轮冲击:

    《死亡的盛宴:狱BA科技流巅峰对决!双方主帅宣誓:无送命,不篮球!》

    刚刚踏上美利坚土地的欧洲人们,面面相觑。

    不是,你们美利坚人打个比赛真玩命啊!

    这美利坚的体育版本,疑似进化到过分先进的地步了呀!

    ……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50932/28375654.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