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一线生机
推荐阅读:斗罗:委托小店,从扮演萨姆开始 超神:日常修仙的我,加入聊天群 斗罗:逆天神瞳!帝皇铠甲武魂 仙阳 海贼:从东海开始高筑墙 全职法师:沙奈朵真的太可爱啦 庆余年:吃瓜太子,识破范闲假死 穿进甜文后成了霸总的恶毒前女友 同时穿越:反派竟是我自己 美漫:这个超英世界不对劲
就像是被强行推动着前进一般,江阳下意识的开始了快速思考。
这一刻,他往日持续不知道多少天的学习再度发挥了作用,让他能在科学框架之内,就这个问题展开较为严谨的思考。
“首先第一种可能性是……确实就是忽然出现的。
收割者文明可能掌握了某种远程制造黑洞的科技,他们可能间隔不知道多少光年的距离,直接在地球周边从无到有,硬生生的造了一颗黑洞出来。
这便可以解释为什么之前一秒还风平浪静,下一秒黑洞便骤然出现,撕裂地球的事情。
第二种可能性么……跨空间传送。”
江阳慢慢的说着,大脑在高速思考之中思路愈发清晰:“他们原本已经控制了这颗黑洞,此刻所做的仅仅只是通过某种投送手段,譬如我们想象之中的空间折叠、空间通道等,直接将这颗黑洞传送到了指定的位置。”
空间折叠、空间通道传送之类的手段,虽然只属于人类的想象,现阶段连任何具体的科技原理都未能知晓,更没有建立一套哪怕仅仅只是概念性的理论框架,但至少,现有物理学体系并未否认这种可能性。
它和人类已经彻底否定的,真空环境中有质量物质超光速运动不同。
掌握了超级科技的外星文明有可能通过种种手段绕过这种限制,达成事实上的超光速航行,但无论如何,在真空环境之中让有质量物体超光速运动,超级外星文明也极有可能做不到。
“第三种可能性则是,引力屏蔽。
这颗黑洞仍旧有可能是通过常规手段被投送到地球周边的。它之所以未能被我们提前发现,也没有与其余星体产生引力相互作用,仅仅只是因为它的引力被屏蔽了。
它周边有可能存在一个‘包膜’将其包裹,将它的引力完全限制到了一个较小的区域之内。
在到达地球周边后,包膜解除,引力瞬间释放了出来。
只是这样的话……”
江阳眉头微微皱起:“这颗黑洞的运行速度其实并不快。
要在较短时间内将其投放到地球周边……收割者文明就在我们附近?!”
这颗黑洞相对于地球的速度不过才3公里每秒左右。就算从上一次末日刚刚结束之时,这颗黑洞就被投放了,那么40余年的时间,这颗黑洞总计才航行出不到40亿公里的距离而已,连冥王星轨道都没有越过。
他们就在太阳系之中?
“以及,他们为什么要让这颗黑洞到达地球附近后才解除包膜?一颗黑洞,就算是明晃晃的过来,我们也不可能有任何抗拒的手段,他们这样做,不嫌多此一举?”
还有第三点,江阳并未说出来。
屏蔽引力这个词汇说起来简单,做起来有多难,任何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人都能知道。
引力的穿透力比中微子还要高出无数倍。屏蔽中微子已经不可想象,更何况屏蔽引力?
但第一次末日之中,己方已经证明收割者文明掌握有反重力技术。既然有这项技术,屏蔽引力似乎也不是不可能做到。
说完这三种可能性,江阳看向孙长河。
孙长河默然思索片刻,看向了那位天体物理学家。
他也同样思索了片刻,才道:“江阳同志说的很全面。
在我们现有的科学体系之内,这三种办法确实是仅有的可能了。
至于哪种可能性更高,我无法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我只能说,单纯从实现难度来看的话,第一种可能性,也即现场生成黑洞的可能性,难度最高。
想要在虚空之中生成一颗三倍地球质量的黑洞,这些质量全部来自外界,那么依据质能公式,收割者文明至少需要投入1.61*1042焦耳的能量才能做到。
这些能量太大太大了。
太阳的引力结合能也才2.28*1041焦耳而已。生成这颗黑洞的能量,足以将太阳完完全全炸碎,让其从一颗恒星变成最为细小的分子和原子尘埃,7次。
这还没有考虑到能量转化过程中的损耗问题,毕竟任何能量转化都不可能做到100%,这是铁律,也没有考虑到能量投送的问题,仅仅只考虑到了能量规模而已。
第二种可能性的难度次之。
这毕竟涉及到了跨越不知道多少光年的类空间通道技术传送,我们根本无法想象。
但相比起第一种可能性,它至少减少了对如此巨大能量的直接利用,所以难度较低。
第三种可能性的难度最低,它只涉及到引力屏蔽技术,而现有证据已经证明收割者文明掌握有反重力技术,不涉及空间传送,也不涉及超高能量利用。”
江阳补充道:“如果是第三种可能性的话,这似乎意味着收割者文明就在太阳系之内。
如果不在太阳系之内的话,他们所使用的传送过程便是,先将黑洞通过空间传送传递到地球周边,再让它通过常规手段到达地球周边,这似乎没有必要。”
“这……”
那位天体物理学家不再说话,开始思考。
孙长河则道:“我们无法知晓收割者文明的具体行事逻辑。
从这两次末日都是骤然发生的来看,或许收割者文明对突然性有一定要求?必须要让我们在没有预兆的前提下快速死亡,才能满足收割要求?
又或者存在一些我们未知的原理,导致收割者文明必须使用略显麻烦的方案来完成黑洞投送?
这都是有可能的。现阶段的我们无需在这方面纠结过多。就先以这三种方案为基础展开后续思考即可。”
他的神色愈发严肃:“我们的最终目的不是摧毁那颗黑洞,而是延续文明,是阻止那颗黑洞到达地球周边。
既然现在已经明确了这三种可能性,那么,这其中有没有我们可以利用的地方?
这……就是我们人类文明的一线生机所在!”
江阳神色也骤然严肃起来。
他终于跟上了孙长河的思路,知晓了孙长河问出那个问题的真正目的。
就像他说的那样,人类的对手不是那颗黑洞,所以不要被黑洞的强大吓倒。
人类的真正目的仅仅只是延续下去而已。
而延续下去,不需要摧毁黑洞,只需要阻止它来到地球周边即可!
呼……
看着满是严肃庄重,神色如同钢铁一般坚毅的孙长河,江阳心中油然泛起一抹敬重。
能在如此绝望的局面,如此强大的对手面前,仍旧能保持如此卓越的战略眼光,进而如此敏锐的,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找到那一线生机所在,将基本已经被打击到消散的士气再度凝聚起来,能拥有这样的领导者,是整个文明的幸事。
这一刻,视频会议室之中终于不再死气沉沉。众多专家的神色也渐渐活泛起来,再度进入到了思考状态。
“首先考虑第一和第二种可能性,也即,如果那颗黑洞是在地球周边直接生成,或者通过传送直接抵达的,我们有没有对抗,或者干扰、破坏这一进程的办法?”
那位天体物理学家思考片刻后道:“可以确认的是,对于生成黑洞、空间传送这两种技术,我们全部一无所知。
除了通过质量来施加空间曲率这一种方法外,我们也没有任何对空间施加影响的办法。
但我想……
无论是空间传送,还是现场施工制造黑洞,极有可能都对环境稳定性有一定要求。就像我们进行高精度工业生产之时,同样会要求环境恒温恒湿,无尘无振动一样。
这样的话……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那颗黑洞最终出现的地点,那么,能不能通过破坏环境稳定性,来实现对黑洞制造和传送的阻挡?”
无论成与不成,无论有没有效果,在听到这个方案的第一时间,江阳便意识到这是以己方此刻科技水平能使用的唯一手段。
一个词汇瞬间出现在江阳脑海。
氢弹。
如何尽可能的破坏环境稳定性?很显然需要动用人类世界威力最大的武器。
除了氢弹之外,不做他想。
孙长河微微点头:“那么,假如黑洞是通过常规航行手段来投送的呢?”
“这样的话,就意味着黑洞周边必定存在可以屏蔽引力的包膜……
请您稍等。”
那位天体物理学家再度匆忙下线,与众多同事一起,展开了江阳看不太懂的模拟和计算。
片刻后他匆匆上线,神色之中多了一点激动。
“破坏掉包膜,就能阻止它来到地球周边!
假设我们可以在火星轨道之内,唔,距离地球大概一千万公里的地方破坏包膜,导致它和其余星体,包括太阳和八大行星发生引力交互,那么依据我们的模拟,最终这颗黑洞的轨道会被偏转。
虽然无法太过精确模拟,但就算是最差的可能,它也会在距离地球140万公里之外掠过。
以它的质量来说……140万公里的距离,它虽然同样能对地球造成巨大影响,包括偏转轨道、引发地质不稳定等,但短期内的影响完全在我们可接受范围之内!”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50108/28375682.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