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 第747章 后记一长孙无忌

第747章 后记一长孙无忌


第747章  后记一·长孙无忌

    七月下,秋色凉爽。

    乾元殿中,一身黑底金丝衮龙袍的李承乾,将手里的奏本放在桌案上,然后才看向一侧的李勣,杜正伦和赵元楷三人,神色淡漠的说道:“传旨刘仁轨,从即刻起,封锁倭国往大唐的一切水道商路,安东,还有天下诸州,俱不得与倭国来往。”

    封禅之事已经过去两月有余,李承乾去了曲阜,祭拜了孔圣人,然后又去了亳州谒老子庙,最后又回到了洛阳。

    然而倭国却趁着这段时间,悍然纠结三国余孽,攻伐滨海都督府,最后却被刘仁轨,薛万彻,黑齿常之和沙叱忠义,在百江口一战烧毁上千艘船只,烧死数万人。

    一战大破倭国。

    “陛下,不进军倭国吗?”尚书左仆射杜正伦忍不住的抬头,诧异的看着李承乾。

    “不进。”李承乾摆摆手,道:“大唐如今的重心在于发展自身,对外战事消耗太大,尤其是倭国,封锁航道,不得让任何货物,人员,乃至于文字往来大唐和倭国就足够了。”

    “是!”李勣肃然拱手。

    李承乾笑笑,对于日本,他有自己的打算。

    倭国虽然有大量的金矿,但是大唐和倭国往来,杜绝一切贸易,还有文化交流,才是对倭国最大的打击。

    等到将来倭国产品匮乏,最后必然会来求大唐,到时大唐高价售卖货物,从而换取倭国的金矿。

    这才是最大唐最好的。

    同时,他要极大的控制大唐和倭国的文化交流。

    什么佛门东传,这类的东西,能免则免。

    只有这些,有些东西才能在千年之后避免。

    “倭国的事情,让刘仁轨去处置吧。”李承乾神色严肃起来,说道:“自封禅以来,百官享乐懈怠,多是多有不便,传旨御史大夫,整饬吏治,察查不法。”

    “喏!”李勣和杜正伦,还有赵元楷全都肃然拱手。

    自从封禅之后,朝中发生了大变。

    长孙无忌虽然还是太尉,还是领政事堂,但基本政事堂他很少去了,朝政也很少管,一心在家中修养,反而是李勣,虽然辞了尚书左仆射,但却以司徒实领政事堂。

    中书令杜正伦进授尚书左仆射,中书令于志宁致仕,侍中孙伏伽进中书令。

    黄门侍郎许敬宗进侍中,黄门侍郎李义府同中书门下三品,刑部侍郎柳奭进黄门侍郎。

    中书侍郎马周致仕,中书侍郎高季辅同中书门下三品。

    吏部尚书阎立德致仕,吏部侍郎李乾祐进吏部尚书,大理寺少卿戴至德进吏部侍郎,中书舍人张文瓘进大理寺少卿。

    礼部尚书李百药致仕,工部尚书长孙祥迁礼部尚书,岐州刺史阎立本迁工部尚书。

    兵部尚书崔敦礼进中书令,兵部侍郎韩媛进兵部尚书,中书舍人岑长倩进兵部侍郎,给事中上官仪进秘书少监。

    其他,李敬玄进吏部考公司郎中,欧阳通进中书舍人,裴炎进给事中、检校起居郎,长孙延任起居郎等等。

    封禅之后,大量的官员调动,尤其是年轻官员开始充斥朝堂。

    ……

    “告诉众臣,封禅虽然是一时高峰,但高峰之后,更有高峰,汉武帝封禅泰山之举还在前面,众卿不可懈怠。”李承乾微微抬头,神色感慨的说道:“多年来,大唐虽然内外顺遂,但很多地方百姓生活依旧困苦,只是勉强活着罢了。”

    李勣,杜正伦,赵元楷三人神色顿时凛然。

    “农种革新之事要继续,天下河工要统帅,刑部大理寺要察查讼狱,天下学堂要加强学子招收,兵部要对整个府兵体制进行修建,年纪到的府兵转入地方官廨,同时补充新的府兵,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要增加,”

    稍微停顿,李承乾神色认真的说道:“总之一句话,今年年底,朕要看到天下赋税和人口有相当的增加,明年年底同样要有增加,户部度支司要根据各地实情,给朕列一个计划出来,朕要看看,二十年后,朕能不能有机会封禅泰山。”

    李承乾最后一句话,说的很深沉。

    李勣三人认真拱手道:“臣等谨遵圣训。”

    “好了,去忙吧。”李承乾微微抬手。

    李勣三人拱手道:“臣等告退。”

    李承乾稍微放松,封禅之后,整个朝廷的风气莫名的有些懒散,现在是时候给这些人紧紧弦了。

    李承乾起身,走出乾元殿。

    还需要有根胡萝卜在前面吊着,但是封禅泰山,李承乾是不想了,大不了第二次再封嵩山。

    坐上御辇,李承乾侧身问道:“瑶光殿那边还好吧?”

    “还好。”徐安躬身,说道:“贺兰美人刚刚过去了。”

    “嗯!”李承乾点点头,说道:“走吧,去花光院。”

    “是!”徐安躬身。

    御辇过烛龙门,大业门,贞观殿,转向花光院。

    花光院在整个后宫最西面,紧邻九州池。

    御辇刚靠近花光院,隐约的婴儿啼哭声从院中传来。

    李承乾的神色顿时温和起来。

    就在这个时候,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身后传来,李承乾诧异的回头。

    一名内侍脚步匆匆地从后方而来,然后对着李承乾拱手道:“陛下,太尉病倒了。”

    “嗯!”李承乾猛然起身,难以置信的看着徐安道:“即刻去太尉府。”

    “喏!”

    ……

    太尉府内院,主卧之中。

    李承乾坐在短榻上,看着躺在床上的长孙无忌道:“舅舅,真的确认没事吗?”

    “没事!”长孙无忌笑笑,道:“就是昨夜没有注意,喝了酒,冷风一吹,就感染了风寒,太医已经看过了,没有事的。”

    “这样就好。”李承乾稍微松了口气,然后看着长孙无忌,说道:“舅舅还是得回去,舅舅不在,朝中的那些人一个个都懒散了起来,做事都提不上精神。”

    “这很正常,当年先帝灭东*突厥后,也有一阵是这样的,不过百官贤能,用不了多久就能自己调整过来。”稍微停顿,长孙无忌说道:“而且臣相信陛下自己也有办法的。”

    “能有什么办法,无非就是杀鸡儆猴罢了,真要那么做,反而不好看了。”李承乾摇摇头,感慨道:“还是得舅舅在朝中,一句话,满朝凛然。”

    “现在陛下也是如此了。”长孙无忌看着李承乾,说道:“御史台的那些人只要稍微动动,就没有人敢懈怠了,不过话说回来,陛下自己能够察觉到此点,而没有陷入自满之中,贤明如陛下,就更不需要臣操心了。”

    “呵呵!”李承乾微微笑笑,摆手道:“总不能事事都由朕亲自出面,还是舅舅回来帮朕看着点好,而且如今朕在洛阳,皇后和太子在长安,长安那边怎样还不知道,少不了要舅舅多忙碌些的。”

    “陛下如此,让臣不知道不知道该说什么好。”长孙无忌满脸苦笑,道:“那好吧,等臣身体稍好,便回洛阳伺候太子。”

    “有劳舅舅了。”李承乾放松了下来。

    就在这个时候,张大安从外面走入,低声在李承乾耳边说了几句。

    李承乾猛然抬头:“什么,大食使者到长安了?”

    长孙无忌神色顿时肃然了起来:“陛下!”

    李承乾微微抬手,说道:“舅舅先养病,长安的事情,让鸿胪寺少卿相里玄奖先应付着,大食人来长安,还是为了波斯的事情,朕正好和他们说道说道,而且他们来了,说明大食内部不想动兵!”

    “陛下英明!”长孙无忌眼睛不由得一跳。

    “好了,舅舅先养病,朕回去了。”李承乾起身,看向一侧的长孙延说道:“大郎,好好照顾你阿翁!”

    长孙延拱手道:“喏!”

    李承乾对着长孙无忌点点头,然后才大踏步离开。

    这天下,永远没有彻底安定的一天。

    ……

    长孙无忌看着端药过来,拿起汤匙喂药的长孙,问道:“延儿,在陛下身边如何?”

    长孙延如今任起居郎,随在皇帝身边记录皇帝起居。

    “学到了很多,陛下为人沉稳,多谋善断,目光敏锐,宏志长远,非常人能及。”张孙延点点头,然后低声道:“阿翁,喝药吧,陛下身边都是能人,孙儿跟着一起,成长许多。”

    “这样就好。”长孙无忌不由得笑笑。

    长孙延是长孙一家第三代长孙,还是皇帝的亲外甥,仕途根本是不需要担心的,但是他能够走多远,还是要看他自己。

    就在这个时候,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房外传来,随即管家已经迈步进入房中。

    长孙无忌有些疑惑的抬头,白发苍苍的管家立刻停步,笑着拱手道:“郎君,恭喜郎君,恭喜小郎君,小夫人刚刚确诊有孕了,恭喜郎君,家族传承延续。”

    “什么!”长孙无忌顿时忍不住的脸上满是笑容,随即他侧身看向坐在一侧的长孙延。

    长孙延神色平静,稳稳的举着汤匙说道:“阿翁,先喝药。”

    看到这一幕,长孙无忌先是一愣,随即,他已经忍不住的大笑了起来:“哈哈哈……”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4906/28375120.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