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 改立汝为太子
推荐阅读:遮天:开局圣体,不死道人来偷袭 斗罗之神火轩辕 修行从技能点开始 巫师:从漫威开始的超脱之路 离婚后,我成了东京文豪 射雕:我靠抽卡成了五绝 开局药铺少东家,潜修二十年刀法 古代末世的文弱书生 半岛:我,财阀!绝不潜规则 极度恐菌
李逸在内侍引领下,来到武德殿。
殿外脱靴,唱名入殿。
大殿里人不多,一眼望去皆是紫袍。
李逸被引到一个蒲团前,他发现旁边便是齐王、司徒李元吉。秦王李世民的位置则在最前面,彰显着他天策上将位在王公之上,仅在太子一人之下的特殊。
李逸的位置也挺靠前,他的位置仅次于李世民、李元吉,以及司空、尚书左仆射裴寂,
在杜伏威暴毙长安后,李逸在大唐百官中现排名第五。
第一自然是太子李建成,他是储君,真正的皇帝以下第一人。
第二则是天策上将、太尉兼司徒、尚书令兼中书令,左右十二卫大将军、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雍州牧的秦王李世民,位在王公之上,仅在太子之下。
第三是司徒、并州大总管、侍中、齐王李元吉,也有三公头衔的亲王。
裴寂排在第四,是因为他也有三公头衔的司空。
李逸也有三公衔,故排第五。
而如右仆射萧瑀、中书令杨恭仁、封德彝,侍中陈叔达等,虽都是宰相,且有国公之爵,但没有三公,或东宫三师三少之衔,
其宰相的品级,也只是三品,自然得在有三公衔的几人之后。
太子不在,
拥有三公衔的李世民、李元吉、裴寂、李逸那就是四大天王了。
做为百官第一梯队,李逸却是瞧不起李元吉和裴寂二人的,李元吉自不用说,不仅长的丑,能吓哭小孩子,尖嘴猴腮的,关键还无能。
不仅无能吧,还喜欢胡搞,镇守太原的时候,尽搞些没名堂的事,这种人说实话就该圈禁起来,放出去就是作乱。
偏偏李渊还挺喜欢这嫡出的老四,到现在都还兼着并州大总管,还挂了个大将军衔,又兼宰相侍中。
李逸只能说,这亲儿子确实就让李渊放心,尤其是这亲儿子还无能,就更让李渊放心了,太有能力的李世民,就让李渊很不放心。
至于裴寂,
除了会讨李渊欢心,能经常陪皇帝弹琵琶跳舞喝酒,还有什么本事?
宰相里,随便拉一个出来,萧瑀、陈叔达、封德彝、杨恭仁,哪一个不比他强呢,就是当初李渊把妻族窦家的两人拜相,也要比裴寂强。
裴寂更适合当个殿中监,
四大天王坐在大臣们前面,
可却都没有打招呼的意思,李世民更是低着脑袋似在打盹,李元吉则东张西望,目光数次在李逸身上打量。
李逸却没有理他。
其它几位宰相,也都是在静静等候。
终于,
皇帝到来。
“诸卿,
朕刚接到的八百里加急,
西北吐谷浑又来犯边,这次伏允老贼亲自统兵袭击岷州。总管李长卿大败,岷州城正被围攻中,岌岌可危。”
李元吉接话,“这该死的吐谷浑,甘愿做突厥人的走狗,每次突厥入寇,吐谷浑也跟着袭扰陇右,
当初就不该把吐谷浑太子慕容顺放回去。”
李渊没理会这个长的丑的老四,“诸卿,吐谷浑如今不仅屡屡入寇,还要向我大唐请婚,
入寇而复请婚求和,你们以为该如何应对?”
裴寂答道:“战则怨深,不如和利。如今当务之急,还是当先安抚突厥,
对于吐谷浑,暂无精力应付。
倒不如选一宗室女,册封为公主,送到吐谷浑和亲,如此便可不费一兵一卒,解决陇右之危。”
李世民直接出言反驳裴寂,
“裴相以为突厥人还能安抚吗,颉利言而无信,根本不能讲和,朝廷当放弃幻想,跟颉利打。
唯有战场上击退突厥,才有可能和议。”
裴寂举着笏板,
“陛下,上次朝廷已经与突厥达成和议,颉利也如约撤兵。是有人故意无视朝廷大局,擅启边衅,破坏和议,这才引的颉利再次大举入寇,
臣以为,当追究其责任,把这破坏和议的罪魁祸首交给突厥人处置,并尽快把长平公主送到汗庭,以重修两家之好,让突厥再次撤兵。”
李渊没有出声。
封德彝暗里察颜观色,却是看到刚才裴寂提出妥协时,皇帝一直在皱眉。
皇帝明显是不赞成裴寂的这妥协之法的,
于是举起象牙笏板,
“陛下,臣以为,突厥倚仗兵多马肥,轻视我大唐。尤其是上次入寇,抢掠得许多,又得到我大唐许多赏赐。
如今秋高马肥,便借着黄花岭一役为由,再来入侵,本质还是来抢掠,甚至要借机再敲诈我大唐,再提高赏赐钱帛数量。
不管他们打的什么旗号入寇,现在突厥得势,朝廷便不能跟他们马上议和,否则他们只会越发狂妄,
还是得先战,取胜以后再谈和,那才是恩威并重。”
李渊问,“那吐谷浑呢?”
“陛下,吐谷浑趁火打劫,不能轻饶,若是轻易答应吐谷浑的无理请求,那只会助长他们的贪念,也会让突厥颉利更加轻视我中原。
可立即从陇右、巴蜀调兵,救援李长卿,反击吐谷浑。”
李渊对此提议赞同,
连吐谷浑都趁火打劫,若是对他们也百依百顺,那还得了。
“诏益州行台右仆射窦轨、渭州刺史且洛生、岐州刺史柴绍,发兵救援岷州。”
李逸跪坐蒲团上,
已经看出来了,皇帝今天上来就定下了基调,
要战。
裴寂这个皇帝心腹,居然没事先得知消息?
“陛下!”
就在此时,李世民举笏出声。
“儿臣愿意前往陇右,率兵救援岷州,讨伐吐谷浑!”
一语惊人。
殿中大臣们都很意外,连李逸一开始也很意外。
秦王这是要以退为进?
李逸瞄了眼御榻上的皇帝,嗯,看到李渊微微皱眉。
“区区吐谷浑,有窦轨他们足以。”李渊说道,“如今当务之急,还是击退突厥,秦王可有何良策退敌?”
“陛下,颉利可汗要战,那我大唐便陪他战到底,水来土淹,兵来将挡而已。”李世民很干脆的道。
李渊又问,“可突厥势大,这次东西两路皆突厥边塞关防,长驱直入,形势很不利。”
“陛下,突厥越是深入,越好击败。”
“若让你统兵,你要多少兵,有几分胜算?”李渊也终于打开天窗说亮话。
“现有河东之兵河北之兵足以,儿臣不需再添兵,只想请陛下能派几员大将。”
李渊起身,“兵任你调,将任你选,朕只有一个要求,必须击退颉利。”
最起码也要以打促和,让颉利回到谈判桌上来。
李世民也没客气,
“儿臣举荐武安王无逸为行营副帅、并州道行军总管,并州大总管。”
“举荐淮阳王道玄为幽州道行军总管、幽州大总管。”
···
李世民在殿上立马推举了刚被夺职召回京的李逸、李道玄二人。
然后是陕东道大行台、秦王府的一众将领,
举荐罗士信为晋州总管,举荐秦叔宝为代州总管、
举荐尉迟恭为朔州总管,
程咬金、段志玄等为行营总管。
李逸看到李渊有些犹豫了,他自己刚回来,其实更愿意留在长安。但如果李世民能挂帅河东,他也愿意助李世民一臂之力,早点把突厥狼崽子赶回去。
李渊在殿中踱步,
许久后才道:“打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次颉利来势汹汹,不能轻敌大意,须全力以赴。
二郎啊,这次你们三兄弟一起上,大郎为元帅坐镇蒲州,你和老四为副帅,前往太原指挥。
无逸为行军长史兼并州道行军总管,屈突通为行军司马。
燕郡王李艺,授幽州道行军总管,淮阳王道玄为雁门道行军总管···”
李世民猛的抬头,望向父亲。
没想到刚刚还答应的好好的,什么兵任你调,将任你选,结果这转头就变卦了?
仍是要让太子继续为帅,让他去打下手,跟元吉一起为副帅?
都到这种时候了,皇帝都还不忘要继续扶太子。
李世民脸涨红,
一口气憋在胸中难受无比。
“陛下,儿臣突感身体不适,请许儿臣告退。”
李渊愣在那。
没想到秦王反应如此激烈。
“二郎,”
“陛下,儿臣要去看医,”
说完,李世民便起身退出武德殿,
满殿的紫袍宰相、重臣们,都惊讶的看着这一幕。
连李渊都怔住了。
“二郎!”李渊回过神来,呼喊。
可李世民已经退出了武德殿,头也没回的走了。
这突然的一幕,
使得殿中一片死寂。
李逸也有些意外,李世民这次这么刚,估计既是心凉,也是以退为进,毕竟如今的局面,李渊也没有其它的办法,更无其它人的人可用。
这正是李世民可以给皇帝施压的时候。
主角都撤了,
这戏也就唱不成了,
李渊无奈的摆手,廷议提前结束。
“无逸,”
李渊叫住了他,“陪朕去弘义宫看看二郎去。”
李世民称病,李渊就去看病。
父子俩倒是飙起演技来了。
两人出了太极宫,经西苑西门,来到弘义宫秦王府,李世民还真就躺榻上了。
是真气到了,气的肝疼,浑身颤抖。
李渊进来,见李世民躺在那脸色惨白浑身冷汗,也很惊讶。
问了几句后,李渊让李逸先出去,
屋里就留下父子两人。
“我已决定,让太子出镇豳州,负责原州陇州入寇的突厥军。河东,全权交由你来节度。”
李世民躺在那,“陛下,儿臣可能暂时无法统兵上阵了。”
李渊在旁边坐下,拉起李世民的手,“二郎啊,此次突厥入寇,东西两路,直指长安,
大唐江山社稷都已经岌岌可危。
我也知道大郎担不起这个重担,如今能拯救大唐的唯有二郎你了。
若你能领兵击退突厥,则李唐江山都因你而保全,待你凯旋,立你为太子!”
此话一出,
李世民的瞳孔都不由猛的收缩。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4624/28375294.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