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 第609章 李世民的三个条件

第609章 李世民的三个条件


大雪纷飞,

    天地白茫茫一片,李世民顶着一身白进入太原。

    李逸准备了紫铜火锅接风,

    这寒冷的天里,没有什么是比吃一顿羊肉火锅更让人温暖的了。

    “颉利终于是坐不住了,主动请和了。”李世民涮着羊肉,吃的很爽快。

    阿史那思摩前来请和,可惜他们自以为很好的条件,李逸看不上,李世民也看不上。

    “还是六月议和的条件,那我们这几场大胜仗不是白打了?颉利梦还没醒呢?

    谈可以,但得按我们的条件来。”

    晋祠之战,已经过去了一个月,

    李世民在冷静的寻找战机,可惜颉利缩在三关后面,天天下挑战书,却远离太原,想偷袭都没机会,颉利也不来会战。

    双方都在等对方露出破绽,都想让对方主动来攻,

    可都很能忍。

    这忍的大雪纷飞,天寒地冻了。

    李逸往锅里又下了一盘羊肉,

    两人都很能吃,没谁一片一片的涮,都是一盘一盘的涮。

    “颉利老狗挺能忍的,叫的响却缩的远,这仗看来是打不成了。”

    “嗯,议和就议和吧。”李世民点头,这次晋祠之战,已经够出乎意料的好了。

    等颉利撤兵,唐军也还可以趁机北军把苑君璋灭了。

    这几次和颉利代北大战,突厥人损失不小,但损失更大的其实是苑君璋,不仅兵马几次损兵折将,马邑城都还丢失过。

    大唐和突厥这两神仙打架,夹在中间的苑君璋却是先被磨灭了。

    这也是必然的。

    刘武周死后,代北这个小割据势力,丢失了雁门、楼烦等地,就剩下云朔两州,人口稀少,钱粮不足,夹缝里挣扎,又能挣扎多久。

    “我听说苑君璋的儿子苑孝政早前来投降了?”

    “嗯,苑孝政劝他爹投降大唐,苑君璋犹豫不决,于是他就单独南下来投。苑君璋派兵把他追回,软禁云中城。前不久,他寻机逃出云中城南下来投,此人倒是有些见识的,知晓大势难逆,可惜苑君璋却还执迷不悟。”

    “不过我跟他聊过几次,感觉苑君璋也有些动摇,只是在颉利眼皮子底下,一时有些身不由己,若时机成熟,他也不会顽抗到底的。”

    这些割据者,到了如今,大势所趋,要么顺势归降,要么逆势抵抗被灭亡,不可能还能割据下去。

    锅里加汤,

    下些蔬菜,可惜这里是太原,此时也没什么新鲜蔬菜,只有冬瓜、萝卜、白菜,再下点木耳、香菇,

    豆腐、腐竹、豆皮、豆芽,

    还有李家的特产的红薯粉丝、土豆粉条。

    将就着吃吧。

    阿史那思摩,被李逸晾了三天了,这位土门可汗的曾孙,颉利的族叔,也挺憋屈的,来了连李逸面都见不到,递上颉利可汗的信,附上突厥谈和条件,

    接下来就只能一天天等候。

    同样是颉利叔叔辈的,沙钵罗设阿史那苏尼失,就能建牙灵州西北,拥有部众五万帐。

    而阿史那思摩,却一直以来只是个夹毕特勤,几任大汗,都不曾封他为设,不能建牙。

    现在甚至还得在这受这鸟气。

    听说秦王李世民到太原了,

    思摩也是赶紧前来求见,结果是坐了一个多时辰的冷板凳,思摩倒不是很怕冷,

    可这冷遇实在让人难堪。

    “阿史那思摩!”

    终于有人叫他了。

    他赶紧上前。

    那名唤他的唐军武官,上下打量了他几遍,“你是阿史那思摩,突厥夹毕特勤,颉利可汗的求和使者?”

    “我便是夹毕特勤阿史那思摩,突厥开国大汗伊利可汗的曾孙,当今颉利可汗的族叔,奉大汗之令前来与唐和议。”

    那唐将道:“你这长的一点也不像狼家的人,一副粟特胡相呢?”

    思摩这辈子就毁在这类胡上了,因母亲是粟特女奴出身,被他父亲咄陆设临幸,可生下的他却一脸胡相,从此他就被突厥人骂为杂种。

    这些年,这成了他心中挥之不去的痛,甚至就因为这个长相,他在汗庭被边缘化。

    哪怕曾经始毕可汗很信任他,却也始终没让他出镇建牙。

    思摩捏拳隐忍着。

    “秦王和武安王要见你,随我来吧。”

    思摩来到温暖的屋内,

    闻到了香喷喷的羊肉味道,

    屋中一张桌案上摆着个铜锅,下面还有燃着炭,锅里煮着肉。

    不过看样子,

    李世民和李逸刚吃饱。

    “思摩,颉利天天下战书,又不敢来战,是何道理?

    你回去告诉颉利,就说我李世民已经到了太原,带着十万大唐精锐来的,

    前来应战。

    颉利要战便战,如若不敢战,也别再一直狂吠,赶紧滚回草原去吧。”

    思摩站在那,被这一通话弄的不知如何作答。

    李世民说完,却是不再理他,挥了挥手,“退下吧。”

    思摩咬牙,

    “尊敬的秦王殿下,我家大汗也有意化干戈为玉帛,欲两家重修旧好···”

    “停,”李世民扭头,打断了他的话,“说那些废话没用,颉利想战,那便来战,我在这等着他。

    他若想求和,那就按照我大唐的条件来。”

    李逸这时笑着起身,

    “夹毕特勤,我也不让你白跑一趟,和议的条件,其实也很简单。

    其一,突厥不得再越界入侵我大唐,其二,突厥不得再干涉我中原内政,代北苑君璋、朔方梁师都,这都是我中原自家内政,突厥以后不得再包庇他们,不得阻拦大唐统一代北和朔方。

    这其三嘛,”

    李逸拿起茶壶,给李世民和自己各倒了一杯,没给思摩倒。

    “这其三,就是突厥交还河套丰胜二州,交出前朝萧后和杨政道等,并将历年掳去塞外的汉家子民放还。”

    “以后突厥每年给大唐进贡一万匹马,大唐赏赐给突厥二十万匹绢,唐突可以在边界开放互市。”

    “条件就这三个,要谈,颉利只要能做到,那就会盟、立誓、签立盟约、勒石刻碑。”

    思摩眉头紧皱,

    这李唐开出的条件,跟颉利开的条件,相差太远了。

    甚至他们都没提和亲之事。

    提不提也不重要了,

    思摩觉得条件相差太大,颉利不可能答应的。

    “秦王、武安王,我突厥真心诚意想和谈的,还请大唐能够开出真心诚意的条件。”

    李逸打断他,“我知道你做不了主,所以马上回石岭关去禀报颉利吧,

    今年冬天比往年更冷一些,你们这十几万人还留在这喝西北风呢?赶紧让颉利来谈好,然后撤兵回塞外猫冬去吧。”

    “再呆下去,到时能不能回去还不知道呢。”

    思摩无奈退下,

    当天就带着手下顶风冒雪赶回百多里外的石岭关。

    颉利等了五天,

    才见到思摩返回,

    “谈的如何了,李世民可答应了?”颉利见面便问。

    思摩身子都冻僵了半边,

    热奶茶都来不及喝一口,“大汗,我在太原等了三天才见到李世民和李逸,

    可是见面却还没一盏茶功夫,

    李世民和李逸态度很强硬,说要战便去战,要和则按他们的条件和。”

    说着,他转述了李逸所提的条件。

    颉利本来还抱有一线希望,希望借坡下驴,就此和谈,收兵返回。

    “唐人好嚣张狂妄,真当我不敢开战吗?”

    阿史那咄苾怒喝连连,气的一脚把旁边匍匐着的一名奴婢踢飞。

    “既然他们要战,那便战,传令,明日便南下太原。”

    思摩赶紧劝谏,“大汗,李世民已经集结了十万兵马,云集太原一带,如今天寒雪大,实在不适合会战。

    各部思归,军心厌战,士气低昂,请大汗三思。”

    颉利气的发抖,

    “欺人太甚,李世民、李逸二贼,太嚣张了!”

    让颉利答应那些和议条件,

    那岂不是刚被狠扇了左脸后,又把右脸凑过去让唐人再扇一巴掌?

    这样的议和,

    以后他颉利的威望何在?

    “大汗,不如以天寒为由,直接撤兵,不用跟唐人和谈,等到明年,我们大可重整兵马,卷土重来。

    其实和谈不和谈的对我们来说,并不重要。

    现在占据的忻代蔚诸州,我们也不可能留兵驻守,就算交给苑君璋他都守不住。

    咱们直接撤回,李世民敢越过长城追击吗?

    他要真敢追击,那反倒是我们的机会啊。”

    思摩这一番话,让颉利不由的眼前一亮。

    确实如此啊。

    突厥每次入侵中原,

    就算打下城池,也不会长期占领,他们是游牧民族,南下是为了抢掠,不是为了占领。

    那些中原的坚城重镇也不好攻打。

    南下抢掠,然后回草原,这才是突厥各部上下的共识。

    现在既然谈不成那就不谈,不想打就不打,他们撤回去便是了,反正他们突厥天然占据优势,进退自如。

    李世民敢追到长城外来吗?

    颉利还真希望他们出塞。

    这次吃了大亏,可回头休整过冬,明年便可再来。

    到时再找场面子便是。

    “还是思摩足智多谋。”

    思摩连撤兵的台阶都给他找好了,天寒大雪、将士思归。

    “思摩,你率粟特、奚、契丹等诸部一万人,与苑君璋一起留守三关。本汗先率兵返回汗庭,待大军出塞,你再率兵出雁门。

    然后就驻扎马邑,在那过冬,以备唐军出关袭击马邑。”

    “思摩啊,你对汗国忠心耿耿,我父兄都曾对你很是赞赏,好好干,明年我率军杀回来,到时拿下太原,赐封你为咄陆设。”颉利给族叔画下一张大饼。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4624/28375269.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