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汉风烈烈起南洋 > 第940章 潜藏的危机

第940章 潜藏的危机


第940章  潜藏的危机

    南海之珍号豪华游轮上,齐王莫洲栴白龙鱼服,带著十几个侍卫和一些家眷,处于游轮最安全的第二层豪华包厢中。

    莫洲栴排序老九,母亲是庄妃郑素素,而郑素素的同父异母姐姐,正是这些年疾病缠身,很少露面的皇后郑诗诗。

    本来在最开始的规划中,莫洲栴是被封为宋王,就藩吕宋的。

    不过这位慈航普度尊佛郑信的外孙却是皇室中出了名的绣花枕头,长得师,很博学,擅交际,但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一点没有。

    就连他的博学,也是在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这些方面,是个很有艺术天赋,很会玩的皇子,算是个弱化版的宋徽宗。

    因此选定就藩之后,差点没把他母亲郑素素给急死。

    知子莫若母,吕宋的汉人最早是大明隆庆时期就过去了的,内部盘根错节。

    历史上遭遇过多次大屠杀后还能生存下来的,要么是极端能忍的狠人,要么就是灵活多变的老油子。

    同时西班牙人统治吕宋一百多年,也留下了大量的暗中势力,天主教影响更是深入到吕宋的方方面面。

    此外吕宋南边的苏禄岛等地还有大量顽固的天方教徒,最喜欢闹事,他们利用吕宋国那密密麻麻的岛屿,负隅顽抗,很难剿灭。

    这要是莫洲栴去了马尼拉,别藩国治理不好不说,还把命给丢了。

    因此郑素素只能前去求封地在丹那沙林地区的皇三子,原齐王莫洲榆,希望两人能调换封地。

    皇三子莫洲榆的母亲,是出自孟族的苏氏,属于皇帝早年政治联姻的产物,不但去世的早,还不受宠。

    因此在内宫没有支援,非常希望有一个人能在父皇耳边为他言语几句的莫洲榆,很快就同意了庄妃郑素素的请求。

    毕竟父子再是亲近,年长后的往来也不会太频繁,比不得身边人对皇帝的影响。

    从另一方面来说,吕宋虽然问题多,但总是一个大国,不是只有一个府大小的下缅甸丹那沙林能比的。

    而莫子布也很快同意了,因为莫洲榆原本是预备放到北美洲去的,让他以兄长名义压一压皇五子燕王莫洲桢。

    不过现在莫子布改变了想法,要在北美造个新华夏之后,莫洲榆就用不著去北美了。

    另外别看莫子布有二十二个几子,但真正能用,可以独当一面的也就七八个。

    莫洲榆正是其中之一,把他用在丹那沙林就太可惜了,用在吕宋正好。

    事实证明,莫子布的意见正确无比,莫洲榆在吕宋干的很不错,几年下来就把形势给稳住了。

    而莫洲栴即便被换到了苏门答腊岛做齐王,依然贪恋两京的繁华不愿意就藩O

    一催就是头疼脑热装病,催的急了就跑到郑诗诗和郑素素姐妹面前哭诉。

    皇后郑诗诗不能生育,把妹妹的儿子当做了自己亲生的,有她在中间反复阻拦,莫子布也不好说什么。

    反正苏门答腊岛能搞事的亚齐人已经基本被搞定了,少莫洲栴一个大王去坐镇也没什么。

    「德元已经决定了吗?」齐王莫洲栴笑呵呵的对一个略显稚嫩,穿著白泽赐服的男子问道。

    白泽是传说中可以驱邪避灾的智慧型神兽,还有逢圣王才出的吉祥说法,因此在大虞朝,白泽服往往赐给皇家科学院的学士和院士。

    「科学院做个学士也很不错,以后有了重大发明,以父皇爱才之心,再加上本王相助一二,做个科学院院士也不是不可能。

    我大虞尊重科学,重视科学,皇家科学院的院士那都是新时代的大儒,不说科学发明应用到生产后带来的财富,就是这地位,那也不比勋贵差。」

    齐王莫洲栴没等别人回答,他又自顾自的说了下去,言语中颇有种把对方完全当自己人,甚至子侄晚辈看的心态。

    而这位被齐王看中,一脸春风得意,十九岁就中了二甲十一名进士,已经选择进入皇家科学院做院士的年轻人,正是珀兰岛龙啸镇赵亚谢的儿子赵贞葳字元德。

    「回禀大王,下官也是这么想的,在下自幼就喜欢化学之道,这是一门研究世间万物本质的科学,其千变万化,十方世界的奥秘皆在其中,值得用一辈子去探索。

    此外,这门学科又干系著我大虞,我华夏未来千秋万代的鼎盛,于国于民都极为重要,正是尽忠于陛下,报效于祖国的最好途径。」

    原来十九岁就能考中进士的赵贞葳,竟然是一个化学界百年难遇的天才。

    光中三十年(1810)时,十四岁的他就考入了洪武太学化学院,隔年就被步入生命最后几年的拉瓦锡看中,按照中华的规矩,收了他做关门弟子。

    1813年,七十岁的拉瓦锡在南京去世,临死前指定赵贞葳为他的衣钵传人,负责整理拉瓦锡这些年的研究成果,为拉瓦锡出个人传记,并且继承拉瓦锡在南京那间在全国都排的上号的实验室。

    而那时候,赵贞葳才十七岁而已。

    这确实是个超级天才,一个搞化学的抽空学学还能把八股文写出花来考中进士,懂行都知道该有多么恐怖了。

    听到赵贞葳这么说,穿著襕衫男扮女装的临淄郡主忍不住笑出声来了,活像一只偷鸡成功的小狐狸。

    齐王莫洲栴也很是高兴,对于他这样身份的人来说,女婿是个当官的反而没多大意思,就算做到三品、四品那又如何。  

    对他没多少帮助,反而还因为不能带家眷上任,累的女儿形同守活寡,同时还会成为被攻讦的破绽。

    除非能有一个一二品大员做女婿,但大虞朝能到这个位置的,基本都四十岁朝上早就娶妻生子了,郡主当然不可能去做后妈乃至做妾。

    如果年轻时候就去投资,那不又是一条六七品到四五品的折磨之路嘛。

    反观皇家科学院的学士和院士,这就很好了。

    他们一般不会离开京城比较稳定,官场上那种纷扰也少,同时父皇和太子大哥都十分推崇科学,科学院的学士都能跟一般勋臣相提并论了,院士更是光芒璀璨,属于皇家最喜欢的接亲对象。

    「十五弟,我看你别自称下官,应该称一声晚辈,等回去知会九叔之后,那就要称呼大王为父了!」脸上笑意不断,显得有些兴奋的,正是珀兰君子赵贞敬。

    他是第一任珀兰君男赵亚山的儿子,赵全望和赵亚谢的侄子,刚刚结束每三年一次在两京的番上宿卫,也就是去京城给皇帝做侍卫。

    临淄郡主今年十七岁,正是脸皮薄的时候,闻言娇嗔一声,跺跺脚就离开了房间,屋内几人则哈哈大笑了起来。

    齐王莫洲栴笑的更是大声,他干实事不行,但观人之术还是有一些的。

    前年拉瓦锡还没有去世的时候,他在聚会中,一眼就相中拉瓦锡身后的赵贞葳,随即就开始了不断的示好和培养,终于网罗成了自己的女婿。

    笑声过后双方关系更显亲近,莫洲栴摸著下巴上稀疏的胡子,缓缓问道:「君子也算是孤之近亲了,正好孤对南洋还不太了解,有些事情,君子可否为孤王解惑?」

    珀兰子爵赵贞敬心里忍不住吐槽,齐藩已经建国十年了,但齐王从未实际就藩,导致现在藩国还属于托管状态。

    藩国长史由复兴公司南洋分公司驻苏梅岛(苏门答腊岛)的襄理兼任,亲军卫和藩国三近卫则是由南洋舰队派出海军陆战队充充数。

    基层的治理,甚至都还没彻底确认,齐王直辖的土地是复兴公司代为经营,其余地块由听命于齐藩的封臣统治。

    莫洲栴下面连一个自己任命的官员都没有,仅仅是个每年等著收钱的空头大王而已。

    「我赵家世受皇恩,珀兰子爵领几经起落,没有陛下就没有我赵贞敬的现在,能为大王解惑,是在下的荣幸。」心里是在吐槽,但嘴上肯定还是要恭敬的。

    不过莫洲栴却开始欲言又止,他要问的问题很简单,那就是复兴公司还值不值得信任。

    因为这些年复兴公司交给他的收益,与苏梅岛(苏门答腊岛)的产出,是严重不符的。

    一个面积四十四万平方公里,人口九百二十万的大岛,齐藩占据著东边,大约有二十七万平方公里,人口三百七十万上下。

    这么大的地方,这么多的人口,复兴公司一年给莫洲栴的收益仅仅十五万银元,明显是不对劲的。

    哪怕就是下面有一大堆藩国和朝廷直辖的府县,也不可能就这点钱。

    而且就这点钱,齐藩拿什么去养亲军卫、藩国三近卫,拿什么去养亲王府的文武?

    但莫洲栴最终还是没有直接问赵贞敬,因为他心里明白,这其实是父皇对他长时间不就藩的惩罚,就是要让他自己去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他连复兴公司南洋分公司驻苏梅岛的机构都拿捏不了,他这齐王的爵位,估计就要换人了。

    赵贞敬则已经做好了豁出去说些真话的准备,毕竟赵贞葳娶了临淄郡主后,珀兰子爵领上下就已经和齐藩绑定了。

    是以他等了会之后,却见齐王莫洲栴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不由得奇怪了起来。

    「赵兄,父王这是担心我的安全呢。」就在这时,莫洲栴身边的齐藩世子莫弘说话了。

    他笑呵呵的看著赵贞敬,「父王有意让我跟著赵兄到泗水和珀兰游历一番,看看这南洋的风貌,赵兄如果不急的话,想请你做个陪客。」

    「对对!」莫洲栴赶紧点头附和,「想来君子的归期还有几个月的空余,若是方便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

    赵贞敬悄悄松了口气,看来这位世子爷要比大王有数的多,并不打算道听途说,而是要实际看看南洋的情况了。

    至于归期,则是按照大虞宗人府对于勋贵的法令,凡是镇藩封君,无令不得离开封地,即便得令可以离开,也有明确的时间限制。

    「世子愿意与在下同行,求之不得,泗水府这些年颇为繁荣,乃是南洋一等一好地方,想来世子定能尽兴游玩。」

    齐王莫洲栴呵呵笑道:「有君子陪同,孤就放心了,明日孤就在巨港下船,阿你带上妹妹,去泗水好好游玩一趟吧。

    入夜,赵贞敬窜到赵贞葳房间,两兄弟看著月光下波光闪烁的海面,有些心神不宁。

    「十五弟,你决定要娶临淄郡主了吗,其实在南京时,有几位贵人派内侍来找过我,如果你愿意的话,娶到一位公主,也不是什么难事。」

    皇帝一共二十二个儿子,十九个女儿,其中年龄最小的兰陵公主才十一岁,没出嫁的公主还有六人,以赵贞葳的前途,娶一位公主,确实不难。

    「郡主有些许小刁蛮,但与我志同道合,她曾获准进入先师的实验室,可见在化学一道上是有天赋和追求的。

    小弟是搞研究的,深知这样一个兴趣相投的妻子有多难得。」

    赵贞葳笑了笑,嘴角不经意间露出了甜蜜的弧度,「更何况事情已经到这一步了,我们赵家敢悔婚,恐怕就要遭受雷霆之怒了。  

    齐王再是个逍遥王爷,可他毕竟是陛下血脉,天潢贵胄,不是我们可以得罪的。」

    赵贞敬缓缓点了点头,很坦然的承认了自己思虑不周,「看来是我猪油蒙了心,被某些许诺迷住了眼睛,齐王殿下确实不是我们能得罪的。」

    「可是,苏梅岛的水不是一般的深啊,齐王十年不就藩,下面的好处早就被分食殆尽,这事不好做啊!」

    「兄长的心情我能理解,咱们赵家起起伏伏实在不易。」赵贞葳知道赵贞敬在担心什么。

    齐王看著就不是一个干事的人,这次来就藩的心也不是很坚定。

    如果他到苏梅岛一看,觉得难办又跑回神州大陆去了,那跟著他的人就要遭殃了。

    赵家还没有从之前的亏损中完全恢复过来,一旦参与进去,不知道这小身板能不能撑得住。

    「但我感觉,南洋一百八十七藩国,陛下最看中的还是忠诚与否,哪怕齐王到时候又畏难而走,但只要咱们支持皇子皇孙的忠心被陛下看在眼里,就是值得的。」

    赵贞敬思考片刻,点头承认赵贞葳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这从赵家的起伏中,就能看得出来。

    当年陛下号召开发瞻洲,南洋许多封臣都不愿意继续向南拓荒,只拿出三瓜两枣应付了事。

    而赵家的上一代藩主珀兰男爵赵亚山积极响应,拿出藩中大半的人力物力去支持,结果亏损严重,被债主逼的几乎要卖爵位还债。

    这个时候,是皇帝命令复兴公司负担了藩中绝大部分债务,随后改珀兰岛为柏林岛,以托管的形式让复兴公司代为管理。

    等到建设好之后,再次交给赵家,赵家自负盈亏还上复兴公司的欠债之后,又恢复了珀兰岛的名字和珀兰男爵领,并以赵家开发瞻洲有功,提升男爵为子爵。

    「我听你的,不管齐王如何,咱们赵家永远是陛下最忠诚的臣子!」

    南暨省,泗水府。

    这个南暨岛上的第二大城市,几乎完全由华人所建,不管这个时空还是原本的时空,都一样。

    卢阿四带著妻妾刚一下船,就直奔泗水城中心而去,所有招揽汉人移民的衙门,基本都在那边。

    不过很快,卢阿四就有些垂头丧气的出来了。

    朝廷目前在南洋一般是靠三套班子来搭建的治理体系,镇守地方的封爵,代表朝廷的衙门,以及管理皇庄的复兴公司。

    卢阿四先去的是最近的封爵招募处,但里面的情况跟珀兰子爵领的情况差不多。

    好田、熟田基本早就被其他人占据了,后来的移民要进入封爵土地上耕种,就要去相对艰苦的地方。

    在珀兰岛就是这样,卢阿四直接就被分去了没多少良田的龙啸镇,且去这种地方的华人移民必须要承担控制五到十户农奴的责任。

    因为没有华人的控制,这些农奴可不会好好干活,他们几乎没有工资,唯一能得到的就是口中食和身上衣,劳动积极性极低。

    可卢阿四已经用五年时间,证明了他不适合干这种工作。

    然后他去了朝廷的招揽处,结果也不尽如人意。

    地方太偏了,全是婆罗洲内陆,舞象岛(苏拉威西)、新澳岛(帝汶岛)、

    香料群岛(马古鲁群岛)以及生番群岛(纽几内亚岛等)和小瞻洲(纽西兰)这样华人少见,当地人也少见的地方。

    泗水县衙的书记员甚至直言不讳的表示,只要愿意去这些地方拓殖,朝廷还愿意提供资助。

    具体包括一户爱尔兰雇农,一户归化人(指荷兰、葡萄牙人留下的南洋混血儿)以及枪枝弹药、粮食、药品和拥有十五户合法农奴的指标。

    卢阿四头都大了,他要是能干的了这件事,还犯得著从赵家出来嘛,于是他表示自己只愿意种地,手艺还不错。

    于是书记员立刻建议他去复兴公司的农垦处,并热心的把他送到了对面,给他找好了接洽的复兴公司员工。

    过程很顺利,原本需要再衙门排队等候至少半年的熟地屯垦指标,在复兴公司这半天就基本确定了。

    卢阿四拿著资料,凭他那三百个认字的小学成绩仔细看了又看,确实是熟田,六十亩耕种了三年的水田,就在三宝垄南边的平南府(日惹)。

    皇庄这么缺人吗,应该不至于吧?

    卢阿四以前只在复兴公司附属的矿场尝试干过矿工监督,不知道具体情况,但直觉告诉他,南暨省这种地方的熟地,绝对没有多到好像生怕没人耕种的地步。

    >

    福


  (https://www.shudi8.com/shu/744466/28374926.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