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继承道观,开局武媚娘来上香 > 第410章 河北王九郎!【求月票】

第410章 河北王九郎!【求月票】


公元1158年,金国正隆三年,辛弃疾牵着一匹班超送的汗血宝马,拿出祖父辛赞的身份文牒,走进了阔别数年的开封城。

    几年前,辛赞担任开封知府,带着辛弃疾走遍了汴梁的所有街道,也见识到了天下繁华之都的破败模样。

    如今再次踏上这片土地,辛弃疾感慨万千,脑海中不断回放着祖父去世前的话:

    “我辛氏乃国之爪牙,莫要忘了家仇国恨!”

    辛弃疾的父亲辛文郁曾因为偷偷组织人马练兵,被金兵一箭射死,这便是家仇国恨的由来……杀父之仇不共戴天,辛弃疾一生抗金,也与此有关。

    进入城门,辛弃疾发现开封城的破败感少了一截,不管街道还是两侧的房屋,都有明显修整的痕迹,远处的皇宫,能看到一群民夫正在更换琉璃瓦。

    自打完颜亮将开封府定为南京,就开始对这里进行大规模的翻新,同时还迁了不少百姓过来增加人气,妄图重现京畿景象。

    辛弃疾四处看了一圈,觉得金国人有种沐猴而冠的愚蠢。

    大宋废弃的都城,他们宝贝似的抓到手中,还迁来不少贵族,希望将开封打造成北宋时期的景象。

    可惜,整个开封此时已经彻底废了,再加上黄河改道,擦着开封的边直奔东南方向的淮河,让开封彻底失去了漕运中枢的地位,衰败和落魄,自然也就无可避免了。

    来到一处酒楼,辛弃疾刚要住店,正好碰到几个商贾打扮的男子从里面出来,为首那人二十八九岁,见到辛弃疾的汗血宝马,顿时眼前一亮:

    “公子这匹马,漂亮得紧呐!”

    辛弃疾笑着说道:

    “此乃恩师所赐,让兄台见笑了。”

    对方一听,拱手行了一礼:

    “在下博州高平县人氏,姓王名友直,字圣益,因家中排行第九,朋友们都唤我王九郎……在下自幼喜欢结交豪侠之士,阁下这匹马一看就不是凡品,敢问高姓大名。”

    王友直?

    听到这个名字,辛弃疾顿时喜出望外,他来开封本想弄点粮食,没想到居然在这里碰到了历史上同为起义军的河北王九郎。

    公元1161年,完颜亮大举南下进攻南宋,山东河北等地的义士纷纷起兵,其中就有王友直。

    这家伙不走寻常路,先是谎称自己是南宋朝廷册封的承宣使,聚众数万,然后又按照学到的军事知识,将起义军分为十三部,每部都按大宋正规军的规格设置都统制、提举、提点、提辖、训练等将官,跟耿京那边乱哄哄的起义军相比,他等于直接在后方拉起了一支架构完整的正规军。

    为了试验这支大军的成色,王友直直接从博州率军西进,一举攻破大名府,并在城中开仓放粮,一时间从者无数。

    趁着士气正旺,他派人跟南宋接触,希望南下勤王,然后获得了赵构亲封的检校少保、天雄军节度使等官职,可以自由行事。

    而这个时候,耿京他们还在沂蒙山深处搞啸聚山林那一套,没有第一时间南下,错过了封官的最佳时期。

    完颜亮南下时,赵构吓得瑟瑟发抖,生怕再来一次靖康耻,王友直主动勤王的行为,让赵构很感动,直接封他为节制一方的节度使。

    可惜还没等王友直赶到扬州,完颜亮就被手下杀死,赵构的危险解除,对北边来的就没那么上心了……这个时候,耿京才在谋士的建议下南下接触朝廷,错过了风口。

    除了南下的节点选择得到位之外,王友直还擅长给自己造势,比如他南下勤王时,就背负两面旗帜,上书【大宋忠义将,河北王九郎】,很骚包的出了一路风头。

    现在这个骚包的家伙带着几个随从来到开封,打算寻找有志之士,结果寻摸几天也没收获,刚准备离开,就碰到了辛弃疾。

    见到辛弃疾的第一眼,王友直就觉得这个年轻人不简单。

    十七八岁的年纪,牵着一匹价值万贯的坐骑大摇大摆的进城,连个随从都没有,但脸上却没有丝毫紧张的神色,反而有种俯视众生的超然感。

    为了试试辛弃疾的深浅,他以马为借口,跟辛弃疾搭上了腔。

    辛弃疾正想拉拢个人才呢,现在碰到王九郎,当即决定将这家伙拽到沂蒙山根据地……这么好的统兵人才,就别在南宋那边蹉跎了。

    王友直跟辛弃疾差不多一起南归,但官职却比辛弃疾高一大截,最高做到了殿前都指挥使,总领宿卫禁军,算是南归将领中级别最高的。

    辛弃疾自我介绍道:

    “我来自济南历城,姓辛,名弃疾,字坦夫。”

    闻言,王友直一拍大腿:

    “前不久我听说书人提到过你,说你沂蒙山里招贤纳士,不想居然在此处见到了你……若坦夫不弃,可愿与我等痛饮几杯?”

    辛弃疾从坐骑的褡裢中摸出两瓶杜康:

    “九哥年长于我,应该我请你喝酒才对……小二,将我的马牵到后面,再切几斤熟肉上来,各色果子只管准备,不差你的钱。”

    王友直看着玻璃瓶的酒,有些惊讶:

    “居然如此清澈,这琉璃瓶里装的难道是酒?”

    辛弃疾点点头:

    “九哥等下一尝便知。”

    很快,一个小二将辛弃疾的坐骑牵到后面,卸下嚼头和鞍具进行喂养,辛弃疾几人在另一个小二的带领下,来到楼上的包房中准备喝酒。

    王友直问道:

    “坦夫来开封所为何事?”

    辛弃疾开诚布公的说道:

    “山中粮食不够吃了,听闻这里囤积了大量粮草,打算借一点。”

    借粮是黑话,意思是抢粮,经常跟三教九流厮混的王友直很清楚:

    “就你一个人,如何借?难不成城外有你的人马?”

    辛弃疾卖了个关子:

    “明日你可以随我一起去,届时一看便知。”

    这还真勾起了王友直的好奇心,他笑着说道:

    “好,明日我便跟你去看看,若有需要帮忙的尽管吩咐,王某从小习武,冲击三五十人的军阵不成问题。”

    很快,小二将各种肉菜果子端过来,大家聊起了别的。

    同一时间,混元宫内,周易给孔子的平板电脑里下载了一些历史相关的电子书,又准备了一堆物资和各种资料。

    孔子谢过后,拿着勾陈大帝的树叶返回春秋世界,并将树叶递给了西施:

    “仙长惦记你,仙子可返回混元宫了。”

    说完,孔子又把子贡喊过来,拿出了自己的黑铁令牌:

    “明日一早,你便和子我出发去吴越两国,将荷花仙子的家眷接来,此物你带在身上吧,切记,得饶人处且饶人,莫要乱劈。”

    子贡没想到自己居然可以执掌令牌了,当即打算翻翻史书,看顺路能不能劈几个乱臣贼子帮仙长赚取功德。

    西施给父母写了封信,将自己的一张照片夹带到信封中,让子贡带过去,她父母见到后,自会跟着来云雾山的。

    准备完这些,西施回到混元宫,见到了朝思暮想的周某人。

    周易刚把晚饭做好,对西施说道:

    “有你最爱吃的红油米线和肉饼,洗洗手准备吃吧。”

    西施笑着答应一声,大家围坐在一起开始吃晚饭。

    武媚娘说道:

    “明天工地需要晾墙面,停工一天……整天叮叮咣咣,猛一停还有些不习惯呢。”

    赵蕊笑嘻嘻的问道:

    “那明天是不是可以去县里吃好吃的了?”

    赵嫣把碗中的肉夹给妹妹:

    “真武大帝的神像还需要供奉,不能离人……你我即将去往学校,一定要将知识学扎实,不能给仙长脸上抹黑。”

    赵蕊一听,乖巧的答应一声,继续吃晚饭。

    第二天一早,霍去病匆匆来到混元宫,对周易说道:

    “阿光没吃过豆腐,想尝尝啥味儿,师尊能买一些吗?”

    周易说道:

    “没问题,等会儿我开车去镇上,多给你买一些,让你家人都尝尝……对了,要不要买一台商用豆浆机,让你生父在家里做豆腐?”

    霍去病有些不好意思:

    “这会不会太麻烦师尊了?”

    “有啥麻烦的,商贸发展对社会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他做豆腐赚钱,需要买黄豆和燃料,这无形中就会造成资金的流通,是好事儿来着。”

    周易看了看时间,懒得做早餐,干脆拿着大号密封保温桶,开车载着霍去病来到镇上,买了一桶胡辣汤,还买了不少油条包子菜角等主食。

    等把大家的早餐买好,他又开车来到农贸市场,买了豆腐、豆芽、豆筋、豆泡、豆皮、豆干、豆粉、腐竹、人造肉、假鸡翅等豆制品,看得霍去病眼花缭乱,没想到黄豆能做出这么多食物。

    全部采买妥当,两人开车回到山上,武媚娘说道:

    “若是霍光对豆腐感兴趣,可以在长安开一家豆腐坊,到时候把卤豆腐和酱豆腐也做出来,丰富大汉百姓的饮食。”

    霍去病答应一声,刚要带着这些豆制品回去,给弟弟阿光增长一下见识,武成王殿外面的空地上,就突兀的出现了一座小山似的粮食垛,直接将二排大殿和前排大殿之间的空地占满了。

    咦,这不是舅舅心心念念的粮食吗……霍去病心里一喜,又可以出征了啊!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4368/28375468.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