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继承道观,开局武媚娘来上香 > 第411章 感谢完颜老铁打赏的军粮!【求月票

第411章 感谢完颜老铁打赏的军粮!【求月票


汴梁城东南角粮仓院内,扛着扫帚的王友直呆呆的看着一处空地,不敢相信那么一垛粮食,居然就这么凭空消失了。

    今天一大早,两人换上民夫的衣服,混进劳作的人群中,进入粮仓内部干活儿。

    自打完颜亮将开封定为南京,整座开封城就开始大张旗鼓的修缮,尤其是金朝太监梁铳通过巧言令色,负责督建南京的修缮工作,征集了大量人力物力,重修的宫殿,比推倒重建的花费还多出好几倍。

    梁铳是北宋太监,靖康后被掳到金国,先是在金国将领大抃(biàn)家中为奴,后又跟着大抃之女陪嫁到了完颜亮家中。

    完颜亮推行汉化、吟诗作对,带头学习汉字,迁都幽州,修缮开封等行为,跟梁铳的影响有很大关系。

    而将开封设为南京,也跟梁铳锲而不舍描述当年的汴梁城有关。

    对于一辈子没见过好东西的完颜土包子来说,汴梁城的繁华和富庶,真的超乎他们的想象……弱宋能有这么好的都城,我金朝也得有。

    完颜亮当初是想一步到位迁都到开封的,奈何朝中官员反对,再加上开封破败,无法担任都城之职,完颜亮就退而求其次,迁都到了幽州。

    不过他定都开封的心思却没变,他以南下进攻大宋为由,将尚书省、枢密院以下的部门,尽数迁往开封,为下一步迁都做准备。

    而梁铳自诩见过汴梁之繁华,受命担任了修缮官,但这家伙的心思却根本没在修缮之上,而是借修缮的名义大肆敛财。

    宫殿修了拆,拆了修,瓦片铺好了揭掉,接着再重新铺,完颜亮在幽州都翘首以盼了,他这边还没完工,反而上书请求再支援一些建筑材料,否则就无法恢复宫殿的全貌。

    得益于梁铳在开封的折腾,辛弃疾的借粮行为才能顺利进行……这个太监不懂粮食堆放的原理,认为避火防潮的小垛不够气派,下令开封城内的粮仓全部设为小山一样的大垛,这样看起来更威武。

    这正方便了辛弃疾,他伸手摸着一个垛头直接原地消失,一粒粮食都没撇下。

    这时候,巡视的金兵将领骑马而来,王友直赶紧拎着扫帚向另一侧跑去,一边跑还一边大喊救命,打算将巡逻的人马都吸引过去,免得辛弃疾一过来就陷入重重包围之中。

    这是两人定好的计策,王友直负责大喊大叫吸引火力,辛弃疾继续偷粮食。

    很快,辛弃疾就揣着勾陈大帝的树叶来了,他发现周围没有看守,便小跑着来到另一垛粮食前,手摸着垛头,连人带粮食再次消失不见。

    混元宫内,第二垛粮食的出现,直接将三清殿门前的小广场给占了严实,周易估算了一下,两个垛头的直径至少三十米,高度超过了十米,看起来比大殿还要高一截。

    霍去病已经傻眼了:

    “师尊,这有多少吨粮食?”

    周易也估摸不出来:

    “少说也得几千吨,金国屯这么多粮食,看来是铁了心要进攻南宋了。”

    历史上,完颜亮自上位开始,就在忙活两件事:迁都、南下,结果金国在蓄力阶段被辛弃疾偷了粮食,不知道会不会推迟南下的时间。

    辛弃疾得手之后,小跑着过来,将勾陈大帝的树叶递给周易:

    “师尊,弟子马上要带着王友直离开汴梁,免得全城大搜捕……这些粮食您看着处理就行,等离开汴梁,我看别的地方能不能再寻摸点儿。”

    辛弃疾不担心根据地没粮食吃,一来是因为根据地人数少,二来则是有赵煦兜底,大宋有多富庶,他心里一清二楚,根本没有发愁过粮食短缺的问题。

    回到南宋世界,辛弃疾扛着扫帚一路小跑,混到干活儿的人群中,一边清扫地上的落叶和杂物,一边往门口靠近。

    王友直这时候也脱身凑了过来,低声问道:

    “坦夫,你是神仙吧?”

    辛弃疾说道:

    “我不是,我师尊是神仙,那些粮食全囤在了师尊的神仙洞府,这几天开封应该会乱起来,九哥可愿随我一起建功立业?”

    王友直眼前一亮:

    “推翻金鞑,迎回王师?”

    辛弃疾摇了摇头:

    “迎什么迎,咱们自己就是王师……师尊说,自打赵宋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岳武穆,宋朝就不值得救了,咱们应该建立自己的国家,真正为老百姓着想,有异族攻打过来便迎头反击,而不是带头跑路。”

    这大逆不道的话,听得王友直心潮澎湃:

    “好,为兄就跟你干了,我那还有几百个弟兄,届时全部带去你的根据地……先说好,咱可不能像南边那样憋屈了。”

    王友直虽然不止一次有过南下的心思,但彼时南宋正在朱熹的号召下搞认知作战,人为的把百姓分为四等。

    南宋治下的百姓为一等,原北宋治下、如今被金国占据的为二等,出身自燕云十六州的为三等,余者为四等。

    这四等人,连称呼都不一样。

    沦陷地投奔南方的被称为归正人,燕云十六州投奔南方的为归朝人,其它地方以及异族投奔南方的,为归明人。

    家国沦丧,原本应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抵御外侮,结果南宋可好,居然来了一波反向操作,直接把百姓分为四等。

    这就是腐儒误国的表现,南宋灭亡后,腐儒们又将这套制度带到了元朝,不过那个时候,南方人又成三等人和四等人了。

    王友直迟迟没有南下,就是因为他觉得归正人这个称号不好听……本是弃暗投明,结果却成了自首罪犯,这搁谁受得了?

    历史上他抓住机会,率领数万人马南下,直接带资进组,算是归正人里面混得不错的。

    不过现在,他已经决定追随神仙弟子辛弃疾了……南宋给的官职再高,跟神仙相比也不过是土鸡瓦狗而已。

    更何况赵宋但凡争气一些,也不会沦落到偏安一隅的地步了。

    两人正忙着,终于有几个巡视的人发现粮食垛少了两个……倒不是他们眼瞎,实在是不敢相信,那么大的粮食垛会失踪。

    这下,金兵一涌而入,整个粮仓瞬间大乱,辛弃疾和王友直趁机逃了出去,然后没命的向城外跑去。

    两人混入粮仓时,王友直的随从已经牵着马离开汴梁,在城外接应。

    等辛弃疾和王友直跑出去,汴梁城开始关闭城门,各部官员全都调动起来,开始彻查粮食垛失踪之事。

    王友直觉得非常痛快:

    “坦夫,接下来咱们去哪偷粮食?”

    辛弃疾用马鞭指着商丘的方向说道:

    “去归德府吧,听说金鞑在归德修了几个军械库,看能否借一些军械……我师兄霍去病即将发动河西之战,身为师弟,我得送他一些武器装备。”

    一听要给霍去病送装备,王友直当即来劲了:

    “坦夫,我家有万亩良田,粮食颇丰,若冠军侯不弃,也可送给他。”

    辛弃疾哈哈一笑:

    “现在有金鞑提供粮草军械,咱自家的就先省着吧,等时机一到,便推翻金鞑,按照我师尊的要求,建立一个体恤爱民、自强自立的新国家!”

    混元宫内,周易对霍去病说道:

    “你舅舅不是希望筹集粮草进攻河西地区吗?这些粮食应该够了,你先回去一趟,给他说一声,看这些粮食运到何处比较合适。”

    现在卫青还在平阳县,粮食转到这个地方,回头还要重新运到关中,路上会有不小的损耗。

    周易觉得凭卫青的见识,应该能找到一个可靠的地方。

    霍去病拿着勾陈大帝的树叶匆匆回到西汉武帝世界,将买来的各种豆制品放在院中的石桌上,对正在刷牙的卫青说道:

    “舅舅,咱们有粮食了!”

    卫青吐掉嘴里牙膏沫,看了眼石桌上的豆制品:

    “你说的是这些?”

    霍去病掏出手机,打开拍摄的视频播放给卫青看:

    “我师弟辛弃疾从金国那里偷了两垛粮食,师尊说可以全给咱们……这些粮食,应该足够河西之战的消耗了。”

    霍去病打河西之战的速度很快,骑兵部队每天行进一百多里,动辄就来个数千里的大迂回,别说古代了,哪怕鞍具齐全的现代,纯靠畜力也不容易做到。

    只能说,霍去病真是上天赐给汉武帝的一张王牌。

    视频还没看完,卫青就做出了安排:

    “去病,马上赶往关中,到达长安后,将这些粮食转运到校场,给陛下和百官看看,等我到达长安,便直接出征河西……时不我待,趁着有仙长扶持,咱们要一鼓作气,尽快打垮匈奴!”

    这会儿两人已经不管豆腐什么味道了,只想赶紧把粮食倒腾到长安,然后率军出征,拿下河西走廊,让匈奴提前唱起那首歌谣:

    “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霍去病告别父亲,骑马出城,渡过汾河,又来到混元宫,将卫青的安排告诉了周易,然后看向了院中停着的摩托车。

    骑马什么的太慢,还是摩托车赶路比较快。

    周易提醒他说道:

    “路上小心点,没油了就回来加,不好走的地方可以先把摩托车骑回来,等过去了再赶路。”

    等霍去病离开,周易围着两个粮食垛左看右看,嘴里啧啧说道:

    “河西之战提前爆发,全靠完颜老铁打赏的军粮,真是多谢了!”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4368/28375467.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