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你们可以反对,但朕不接受你们的反
推荐阅读:糟糕!她们好像都不正常! 电子哪吒 我的天道版本太低,所以全是漏洞 我具现了蜀山游戏 从大金刚神力开始纵横诸天 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 我在网购平台薅的全是真货 我的哥哥是高欢 我一权臣,扶持几个女官怎么了! 万剑归宗!
最近朝臣们察觉皇帝对于赈灾的事情好像不太上心,只是一味地屯粮。又有内阁众臣张瑞图因言获罪、罢免官职,众人对于皇帝的态度捉摸不定,还是有些紧张的。
第一个上奏的是通政使田珍,他是代替地方官员念奏,怎么样也不会牵扯到他的头上,所以他一点都不紧张。
臣通政使田珍谨奏:陕西巡抚洪承畴飞章急报“陕地连岁凶荒,恳请圣恩赈济事”。该臣奏称:自天启七年秋冬无雨,至崇祯元年春夏,延安、榆林赤地千里,草根树皮皆尽,民多相食。
肤施、安塞、甘泉、安定、保安、延川、延长、绥德、米脂、神木、府谷十一县,自今岁以来滴水未下,以至于颗粒无收。祈求陛下蠲免逋赋,正额钱粮量行停征。
西安府属州县夏粮绝收,秋禾未播,饥民流离至省城者数万,请允许西安府开仓平粜,发西安府仓储粟米二万石,在延安、榆林等地设置粥厂赈济灾民。
田珍念完,躬身退回班列,众臣沉默,都看向皇帝。其实类似的奏章洪承畴不是第一次呈递了,从去年到今年就没有停过。但去年朝廷也就拨了二十万两,今年灾情更严重,却直接不管不顾了。
不得已,洪承畴只能贿赂通政使田珍五百两银子,希望他在朝堂上当众提及陕西灾情以及赈灾事宜,这样皇帝就不能再继续装作看不见了。虽然这样做有可能会得罪皇帝,但是洪承畴是真的支撑不住了。
毕自严眉头皱起,作为大明的财神,赈灾就是由他负责的。他看向皇帝,等待着皇帝的询问,结果皇帝却并没有叫他,只是缓缓地说了两个字:“准奏!”
“然后呢?!”众人心中一沉。
吏科左给事中李遇知先坐不住了,他是陕西籍官员,又在户部,于情于理都不应该对家乡的灾情置之不理。
他顾不上朝仪,轻咳一声,站到御道上开口说道:“陛下,《大明会典》言‘凡地方水旱,有司即奏,户部速议赈恤。’陕地大灾,臣恳请陛下着户部速拨钱粮,给与赈恤!”
工部左侍郎南居益站了出来,恭声道:“启禀陛下,大灾之年,危中有机。陕地干旱,黄河水浅,正宜‘束水攻沙’,疏浚河道,行以工代赈之法,如此两难自解,一举两得!”
兵部给事中马懋才也出列说道:“陛下尝以李唐太宗自比,其言‘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今灾民嗷嗷待哺,若不速赈,恐饥民相聚为盗,小则劫掠乡邑,大则啸聚山林。
昔黄巾乱起巨鹿,黄巢变于曹州,皆因灾荒失赈,遂成燎原之势。今大灾初起,正当防患于未然,若任由灾祸蔓延,恐陕北震动,关中危殆,还望陛下三思!”
马懋才是延安府安塞县人,他的家乡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南居益是西安府渭南县人;反倒是李遇知是陕南洋县人,灾情暂时没有祸及他的家乡。
众人见皇帝沉默,转而把目光投向首辅毕自严。毕自严无奈,也只能起身说道:“启禀陛下,臣以为诸臣工言之有理。陛下方才言‘天行有常,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陕北灾事急峻,确实不是陕地自己可以解决的,朝廷当予以赈济。”
“可……诸位回去写好奏疏,详细描述赈济的方法、所消耗的钱粮,朕会视情况选用你们的计策。”朱由检终于松口,可是众人的眉头却依旧紧皱着。拖字法嘛,说得好像谁不会一样。
不过让大家有些理解不了的是,皇帝难道跟陕西有仇吗?为什么要推三阻四不愿救济?难道山西的百姓就不是陛下的子民了?!陕西籍的官员有些伤心了。
如果是吏部官员留意过的话,甚至会发现皇帝把新科进士派遣各地,偏就是陕西籍的没有派,而是留在了京师。有挂念家乡、心急如焚的,甚至顾不上自己好不容易得来的进士功名,直接辞官跑路了。对于这些人,朱由检倒是保留了他们的功名,不予追责。
多少陕北的人想方设法逃难,做梦都想离开,这些人却非要做逆行者。可是他们赤手空拳回去又能怎么样呢?!没办法,朱由检只能规定:真想回去的就上报,可以领个县令的职位;跑路的也追补一份任命书,最后能不能活下来就靠他们自己了。
河南、山东处于黄河下游,当地官员上报黄河下游已经断流,请求免天启七年拖欠钱粮,缓征崇祯元年正赋。
“开封、河南二府自元年春无雨,蝗蝻蔽天,禾苗尽毁,民食草根,逃亡过半。”
“南阳府属淅川、内乡等县,五月暴雨连旬,丹江、白河决堤,淹没农田万顷,溺死千余人。”
“济南、兖州自元年正月至五月不雨,飞蝗蔽日,禾稼无收,民多鬻子为食。”山东巡抚请求“发常平仓谷 2万石”赈济,同时允许灾民“采野菜、树皮免罪”。
“顺天府所属州县春旱,夏五月雹如卵,损麦禾十之七;保定府真定、河间等县旱蝗并发”,顺天府尹请求“查勘灾田,减免部分田赋”。
“河间府属州县连岁无收,至元年秋,人相食,盗贼蜂起”,请求赈灾和派兵剿匪。
“应天府属江浦、六合等县,大雨,长江泛溢,圩田尽没”,请求减免赋税。
“凤阳府自元年春至夏不雨,蝗蝻食禾,民多流亡,祖陵所在之地亦成赤地”,请求拨款赈灾以及修缮皇陵。
太原府、平阳府,武昌府、荆州府,长沙府……
朱由检越听越不对劲,真的是奇了怪了:明明各地大丰收,怎么突然间全国上下各个州府都遭了灾,伸手找朝廷要钱了呢?!毕自严也感觉到了不对劲,拳头紧紧攥住。谎报天灾抗税,可是各地传统啊,有人想要他死啊!
毕自严出列奏道:“陛下,各地所报灾情,水、旱、蝗诸灾不一,轻重亦有别,赈济之策自当因势利导。若一味泛泛赈济,一则朝廷钱粮有限,二则恐难收实效。臣恳请陛下简派钦差大臣,亲往灾区踏勘灾情、核验虚实、安抚百姓,再据实地所查,量情施以赈济之策。”
“准。令保定巡抚卢象升,自巡保定、真定、河间、顺德、大名、广平六府,及紫荆、倒马、龙泉等关灾情。令英国公张维贤率神机营选锋八百,巡视北直隶其余受灾州府。令御马监太监曹化淳率神枢营骑兵选锋三千,巡视南直隶。”
“陛下不可!!!太监贪暴无度,陛下欲再兴税监,重蹈‘高淮乱辽’之覆辙乎?!”礼部尚书来宗道大声疾呼。
“陛下!祖宗法度,文臣巡按地方,例由都察院差遣;武臣掌兵,不得干预民政!今命保定巡抚卢象升自巡六府,又令英国公张维贤、太监曹化淳分领京营巡视南北直隶,此乃以武干政、以宦乱权!
卢象升虽为巡抚,然提督三关乃武将职掌,今令其兼巡民政,是欲使边将手握地方生杀大权乎?英国公世掌京营,若以勋贵巡视州府,置按察司、巡按御史于何地?
至于太监……阉宦监军已是祖制弊端,今又令其率骑兵巡视南直隶,岂不闻‘缇骑所至,鸡犬不宁’?前年苏州民变,正因税监纵兵抢掠!”吏部尚书房壮丽帮腔。
王在晋也出列说道:“陛下,英国公部八百选锋,日耗粮百石;曹化淳三千骑兵,需战马三千匹、草料千束。太仓库现存银仅四十三万两,若再支京营巡视费用,恐陕地赈银无着!
且北直隶、南直隶相距数千里,令勋贵、太监分巡,必致南北文书往返延误,反使灾情加剧。臣请陛下收回成命,仍依旧制,令南北直隶巡按御史速查灾情,三日内造册奏闻,所需兵丁可由各府卫所抽调,无需惊动京营!”
朱由检无视他们,继续说道:“令阁臣李国棤领兵八百巡河南;令前五省总督张鹤鸣起复,任两湖巡抚,加都御史衔,巡视湖广;起复前礼部主事刘宗周为珠江巡抚,加御史衔,率孝陵卫八百,巡视两广;令袁崇焕巡视闽浙;命石柱宣慰使马祥麟率白杆兵五千巡视云贵川,核查灾情,督促赋税,震慑宵小!!!”
“陛下,此乱命也!”兵科给事中刘懋激动地说道,“恕臣难以从命,请陛下收回成命。若是陛下一意孤行,臣必予以封驳!”
吏科给事中孔闻诗出列说道:“陛下所设珠江、两湖巡抚,未先例、乃闻所未闻!还请陛下谨遵祖制行事,切勿私设官职。况要害之臣应当廷举得之,选出德才兼备者方能服众,还请陛下三思!”
右都御史单明诩说道:“陛下,大明各道本就设有御史,巡视天下、风闻奏事本是御史之职。陛下如今另设巡使,令得都察院无所适从,还请陛下收回成命,派遣御史巡视地方。”
朱由检目光扫向内阁众臣:兵部大佬朱燮元眼观鼻、鼻观心,好像睡着了;毕自严面沉如水,没有出声;其他大猫小猫几个看到皇帝目光看来,竟然不自觉地低下了头。看来内阁是被皇帝整怕了。
勋贵这边,秦良玉目光坚定,张维贤好像有些兴奋。如此,朱由检就安心了。果然把害圈之马丢出去,就不会再发生群臣逼宫的事情了,前首辅黄立极开除得对!
既然没有朝廷百官跳出来辞职,那么朱由检就当他们通过了。至于给事中,那是什么玩意?朱由检淡淡道:“太祖设给事中,是为了行‘掌侍从、规谏、补阙、拾遗、稽察六部百司之事’,不是来给朕添堵的。你们可以反对,但朕不接受你们的反对!!!”
下朝之后,朱燮元找到朱由检,语重心长地说道:“陛下你太心急了,长此以往,恐君臣离心!”
“朕急需钱粮。”朱由检淡淡道。
朱燮元点了点头,说道:“陛下需谨防宵小。”
“朕晓得了,朱卿,朕给你派遣一营禁军吧。”朱由检继续道。
“也好。”朱燮元笑了笑,说道,“臣老咯,若是臣年轻之时,何惧宵小?陛下尽管放手施为,关内但有乱臣贼子,老臣自会替陛下一一剿灭!”
好狂妄!朱由检为之侧目,这老头此刻在他眼中,像是会发光一样,大家都姓朱,难不成是一家人?!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4314/28375756.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