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民国:王牌飞行员 > 第530章 方文的狙击手口诀,除奸行动

第530章 方文的狙击手口诀,除奸行动


看着满满一墙的武器装备,三位除奸队成员被吸引住了。

    他们也用过很多军用武器,但没见过这么多种类摆在一起展示的。

    而且很多武器样式,他们见都没见过。

    “这把是什么?看起来像98k,但枪身短了。”除奸队队长潘素怀问道。

    方文将枪从墙上取下,顺便将配件也拿过来。

    “这是泰山军工改进的98k,枪身缩短并不影响射程和精度,并且加装了狙击瞄准镜,可以远距离精确杀伤敌人。”

    他一边说,一边将狙击4倍镜装好,然后递给潘素怀。

    潘素怀接过枪的瞬间整个人精气神发生了微妙变化,方文甚至感觉到无形的杀气。

    这是在战场上的精锐老兵才有的临战状态。

    他食指自然搭在扳机护圈外,枪托抵住肩窝,以身体来感受这把枪。

    “比98k轻一点,但手感还行。”

    说着,他瞬间举枪,单眼瞄准。

    用单眼瞄准可不是个别士兵的特别嗜好,而是生理性的。

    绝大部分人的左右眼视力都不是一致,有主眼副眼之分,想要知道自己哪只眼是主眼,很简单,竖起一根手指轮流闭上左右眼看前方标志物,然后再双眼观看,如果双眼看到的标志物位置和单眼看到的位置一致,那主眼就是那只。

    因此,用主眼瞄准会更精准。

    但这次,枪身上的瞄准准星被4倍镜替代,潘素怀明显不适应了。

    毕竟这里是室内,4倍镜在短距离瞄准没有用,反而影响射击。

    方文出声道:“一会我们出去试枪,你们先选。我的建议是,带好应对各种情况的武器,不要嫌多,有备无患。最好是步枪,冲锋枪,手枪各带一种,爆破武器也要有,再配上通讯器材。”

    3人商量下,由潘素怀出声:“远距离武器我们就用98k,两个款式都试射下再确定。其他的,我们并不是都了解,你来决定。”

    方文点头,看向墙上挂着的冲锋枪。

    汤姆逊冲锋枪火力猛,可以挂100发弹鼓,相当于一把轻机枪的。

    但它重量大,体积也大,不适合隐藏携带,并不适合香港那边的环境。

    而捷克  ZK383冲锋枪,是去年的新品,方文原本是还准备给独立团换装用的。

    这款冲锋枪,采用了折叠枪托和伸缩枪管使其便于携带和隐蔽,未来会被德国党卫军和空降兵大规模列装,倒是更适合香港之行。

    是以,他帮三名除奸队员选了捷克  ZK383冲锋枪作为巷战压制武器。

    手枪方面则选了勃朗宁,毕竟有冲锋枪的情况下,手枪只是一个补充,只会在极个别情况下使用。

    还有爆破武器。

    方文没有选单兵火箭弹,那不适合在香港用。

    而是选了破片手雷和泰山遥控炸弹。

    破片手雷用来对付无法直线射击情况下的敌人,遥控炸弹则是用来破开坚壁房门,进行破袭行动。

    最后的通讯装备,那就没得选了,方文拿了3部泰山步话机。

    武器弹药以及各种装备装进三个提袋中,方文和警卫员龚修能带着三名除奸队员离开办公室,下楼驱车前往飞机制造2厂。

    在那里,有一个保卫科的打靶场,正好用来给他们试枪。

    靶场里,潘素怀重新拿起泰山狙击步枪。

    他举枪,透过瞄准镜扫过百米外的树梢,突然偏头问道:“这个四倍镜是不是可以调节的?”

    方文点头,指尖点在镜筒侧面的微调旋钮:“是可以调节,这个就是风偏调节器。在野外的远距离狙击过程中,不同的风向和风速都会对子弹射向产生影响,射距越远,影响越大。因此,如果碰到强风环境,需要判断风的影响,然后根据判断调节,从而保证命中率。”

    三名除奸队员,都是百战老兵,对方文说的,很有感触。

    赵零露出声道:“我射击的时候,也会测风,一般来说与射向相左的风对子弹影响很大,我会因此做出调整。但这全凭感觉来操作,我也说不清楚,你这种调节,可以让镜子里的目标根据风向风速重新对准吗?”

    “是的。并且这涉及一套计算公式,我们独立团的狙击手正在学习如何利用公式快速调整瞄准镜,从而在远程精确射击。这次在香港,如果你们要在很远的距离射击的话,也可以用这种调节方式瞄准。”

    三人蛮有兴致的向方文学习。

    原本以为学习数学公式会很复杂麻烦,却没想,方文早就将这套操作改成了适合普通战士的操作口诀。

    他拿出一本《泰山独立团狙击手和炮舰机枪炮手操作手册第二版》。

    里面有一章是专门讲解狙击手关于风阻调转的,就分六步骤,以口诀形式简便学习。

    为了让三人能够理解,方文很一边操作,一边讲解。

    第一步,风速判断

    口诀:

    零级无风烟直上,一级轻烟斜着飘;二级树叶响,三级旗飘飘;四级尘土起,五级小树摇;六级强风折小枝,七级狂风大树倒。

    由不同等级的风来定风速。

    第二步,风偏修正:横风全算,斜风减半,顺逆看速

    口诀:

    横风九十度,偏差按全幅;斜风四十五,修正减半数;顺风逆风看速度,远射需调初速差。

    这意思是,横风(90°):风速  10m/s时,100米外子弹偏移约  20cm,按“全幅”修正;斜风(45°):偏差为横风的  50%,10m/s斜风下  100米偏移约  10cm;顺/逆风主要影响射程(顺风增距、逆风减距),强风(>10m/s)时需补调垂直瞄点。

    第三步,旋钮调节:左风右调,右风左调,一格一量

    口诀:

    风从左来弹右偏,旋钮左旋修正点;风从右至弹左飞,右旋瞄具调回位;刻度对换记清数,百米偏差二点九。

    这话意思是:风向与弹着点偏移方向一致(左风吹,弹右偏),调节旋钮需向反方向旋转(左风向左调瞄准点,抵消右偏);1刻度对应  100米处约  2.9cm偏差,如  100米横风  5m/s(偏差  10cm),需调节  10÷2.9≈3.5刻度。

    第四步、距离换算

    口诀:

    百米偏差若为基础,二百米时四倍加;密位算法更简便,百米一格十厘米。

    第五步,实战应急

    口诀:

    瞄具失灵莫慌张,估风偏瞄记身位;百米横风十速下,偏准半肩把枪压。

    第六步,综合应用

    口诀:

    观烟看树测风速;风向距离算偏差;旋钮反调对应格;预瞄锁定再击发。

    如此这般下来,方文给三名除奸队员讲解完了。

    听了方文的讲解,他们再结合自身的经验,竟然以自己的方式掌握了风偏调节器的使用技巧。

    不得不说,3位在射击上非常有实力。

    方文不禁感叹,在军事领域,从来就没有天才一说。

    只有一次次生死考验下的突破,才能深刻体验学习到战争的技巧,3人能有如今的实力,可不是凭空得来的。

    随后,他又与三位讲解了其他武器和辅助设备的操作。

    经过一番学习和实弹后,他们倒是熟悉了如何使用这些装备。

    下午六点,太阳西下。

    在夕阳映照下,方文和龚修能,还有三名除奸队员各自提着一个大包,登上了一架可以超距航行的水上飞机。

    飞机起飞,直接横穿中南半岛。

    这个过程中,最需要注意的就是飞跃泰王国领空。

    方文与此国空军有过两次不愉快的遭遇,可不想这个节骨眼上走漏风声。

    为此,他特意将飞机沿着泰王国边境线绕飞,从泰缅老挝三国交接的金三角地区穿过。

    穿过了金三角,飞机进入老挝高原,又飞跃了越南,进入北部湾海域。

    而当飞机飞抵雷州半岛上空时,方文检查了下油料情况。

    副油箱中油料已经用的只剩下五分之一。

    他打开油路转换装置,关闭副油箱油路,使用了主油箱油路。

    随后出声道:“龚修能,副油箱空了,去加油。”

    接到命令的龚修能跑向后舱,将输油管插入油桶,用人力泵将油桶中的油料压入副油箱中。

    等他完成加油后,方文才切换回副油箱。

    而这一切,一直是在飞机匀速飞行状态下进行,完全没有影响飞行。

    此时,已经过去将近6小时,时间到了深夜12点。

    接下来还剩下500公里的航程抵达香港,预计2个小时。

    因为即将进入日海军控制区域,方文开启了雷达索敌装置。

    从雷达反馈看,阳江外海并没有日海军舰队出现。

    更远的距离,雷达暂时探测不到。

    一小时过后,飞机飞过了阳江附近海域,即将抵达澳门上空。

    雷达索敌装置发现了情况。

    在香港东北方向,应该是日军登陆的大亚湾区域,有三艘军舰在近海停泊。

    至于其他地区,如此深夜,倒是没啥发现。

    可以说,现在飞往香港,是没安全问题的。

    方文出声道:“龚修能,用那个特定频率发报,告诉他们,飞机将在半小时内抵达元朗。”

    选在元朗降落,而不是油麻地码头,方文主要是考虑到飞机降落后的隐蔽问题,他这次准备跟除奸队一起行动,完成行动后再带他们回去。

    龚修能立即发报,电报发出去后没多久,就收到回电。

    他用密电本转译后,报告给方文:“团长,他们回电:已经准备好接应,接应人潘正心。”

    潘正心就是方文上次在香港元朗降落时接应他的人,这次有他来接应很好,不用多费手脚验明身份了。

    随即,方文控制飞机稍微偏向,飞过离岛,抵达了元朗流浮山附近海域。

    抵达目标区域上空后,方文用机械感知观察下方情况。

    下方偏西方向的海岸边,有几个火把点燃,作为降落指引。

    而他们所在区域,是一个天然海湾,方文知道海湾的名字叫做稔湾。

    稔湾附近还有个村庄,叫做稔湾村。

    在未来,因为这里考虑要建立新机场,海湾填埋了,村子没了。

    但现在却是个不错的飞机降落和隐蔽处。

    方文让龚修能发射照明弹。

    接到命令的龚修能向下射出5发照明弹,划过天空的白光,将下方照亮,水上飞机也依此调整机位,降落在稔湾中。

    平稳降落后,方文调转方向,开向岸边。

    水上飞机靠岸,龚修能透过观察孔观看外面的情况。

    外面有七八个人,打着火把。

    他看到最前方那位面孔后,“团长,是潘正心。”

    “去开门。”方文吩咐道,自己也起身,他早就通过机械感知知道外面的情况。

    舱门开启,龚修能先出来,踩着浮漂筒,将踏板搭好,快步跑上岸,找个一颗树绑好缆绳。

    随后,方文和三名除奸队员提着大包上岸。

    潘正心过来,“方先生,还记得我吗?”

    方文伸出手,微笑道:“当然记得,谢谢你上次接应我们。”

    潘正心握手道:“这次上级安排我来接应,我就在想,会不会是你,果然。”

    寒暄完,方文问道:“飞机就藏在这里,能行吗?”

    “可以的,我们弄来了竹竿和渔网,盖在上面,再铺上布,就没人看得出是飞机。”潘正心回道。

    “行,伪装的时候,请注意下螺旋桨,别把渔网缠到螺旋桨上了。”

    “好的,我会让他们将架子搭高点。”

    随即,几名元朗地区的村民,现场开始搭设竹棚,对飞机进行隐蔽。

    而方文5人,则跟着潘正心前往附近的村子。

    在村子里稍作停留后,几人就趁着夜色继续出发,穿过一片山区,来到了荃湾。

    此时的荃湾,还很偏僻,房屋建筑并不多,空旷一片。

    另一位接应者在此等待,说明情况。

    “据我们的同志调查,大汉奸汪就在香港岛那边,我们的人在暗中盯梢,但因为对方保护很严密,根本无法接近。

    方文没有出声,这次行动的指挥不是他,而是除奸队队长潘素怀。

    潘素怀问道:“那我们要多久才能到?”

    “从这里再往前去,就是深水埗,过了深水埗就是油尖旺,经由那里坐船前往香港岛。需要步行10公里,坐船倒是只要十几分钟就可以了。”

    距离倒是不远,随即一行人即刻出发,要赶在天亮前乘坐渔船过海。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4272/28375348.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