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领导谈话(第二更)
推荐阅读:剑宗外门 重生华娱,95小花养成日记 世子逼我做妾?转身嫁纨绔王爷 大夏境内,诸神缄默 次元入侵:我能垂钓诸天 小小书童,给我马踏长安金榜题名 锁神纪 重生须尽欢 都重生了谁还打网球啊 我被京圈大佬亲肿后, 渣男疯了
“按照计划来吧,以后咱们厂主要就是民航客机还有通用直升机。”
“其余型号的飞机,数量都有限。”李松看着测试进度,开口说道。
“知道了,老板。”马工之前就听李松说过了。
民航客机还有直升机才有很大的市场,至于说其他的AB型号的运输机,涡桨运输机,这些飞机的市场有限。
军用飞机为什么价格高,就是因为数量导致成本高。
涡桨运输机主要是为航母服务,最多装备数十架。
AB型号的运输机也是一样的,最多几十架。
而且这类型号的运输机使用寿命太长了,一架就可以用几十年。
但是飞机的设计,制造,还有工艺流程,人员培训这些成本一点也少不了。
所以军用运输机的价格高,就是这个原因。
价格高,平时用的也不多,但是还没办法不装备,万一战争呢?
就像阿美的航母舰队,那么多航母舰队,哪怕阿美收割全世界,每年被这些军事装备吞掉了多少的资金。
这些航母舰队参与的战争又有多少?
但是阿美还不能缩减航母舰队,因为这是他们实力的象征。
哪怕是用航母舰队威慑别人,也不能一天到晚都去威慑吧,航母舰队运行一定时间需要维护保养什么的。
而且李松还知道肥熊也是被军备拖垮的,巅峰时期500万军队,6.5万辆坦克,4.8万枚火炮,上万架飞机,4万多蘑菇蛋,舰艇1000多艘,100多艘核潜艇。
别说维持这么庞大的军费开始,就是制造这些东西要多少钱。
所以武器装备,这些东西是一把双刃剑,内地在后面很长时间做的地区防御策略,是正确的。
然后李松又看了看涡桨运输机,已经有三架成品进行测试了。
“星辉客机每年产能能达到多少?”最后来到星辉客机生产厂区。
“现有的产能每年大概30架左右,要是扩产的话,可以达到50架左右,如果还想再增加,就需要新开生产线了。”马工开口说道。
飞机的脉动式生产线,有最高产能还有最低产能,最低产能就是要维持整个生产线的运转就是了。
“欧洲那边最近订单增加不少,你这边做好扩产的准备,我回港岛看看再说。”李松开口说道。
“好的,老板。”马工也是很高兴。
然后李松没继续看了,隔壁的火箭制造厂也没去看,今年厂子就会建造完毕并且投入使用。
火箭制造李松要用内地官方的产业链。
说实话,现在火箭回收技术还不十分可靠,材料本身没问题,关键是电子技术。
火箭回收主要的就是要让火箭知道自己是什么姿态,在什么位置,要执行什么操作。
离不开芯片,离不开高精尖的各种传感器,还离不开地面辅助设施等等。
几十年后,阿美有个姓马的搞火箭回收,而当时内地还没搞火箭回收,很多人就说落后什么的。
其实这是因为层次不一样,姓马的私人公司随便怎么搞,但是国家层面一方面是求稳,另外就是保证产业链的完整。
第一级火箭回收,那么对产业链的影响很大。
国家层面主要是肩负国家安全,因为火箭与导弹的产业链重合非常高。
维持火箭的产业链,人员工厂,也就是保证导弹的产业链。
所以哪怕明明知道火箭回收效率高,但是还是要采用一次性的技术,当然还有就是内地成本的原因。
如果只是讲成本,讲效率,那么一旦发生意外,产业链没人怎么办?
几十年后阿美的很多军事装备供应商都倒闭了,比如蒸汽弹射器,后来三当家想买这种弹射器,都买不到,因为破产了。
阿美有没有能力再次搞出蒸汽弹射,有!
只要钱给的足够多,恢复产业链也没问题。
同样在80年代阿美的航天飞机等等产业,后面为什么恢复不起来,就是产业没有了,工人也没有了,哪怕是拿出一堆技术,也要有人研究,试验,然后应用。
阿美登月在几十年后为什么那么困难,也是因为这样。
所以在国家层面来说,某些技术一方面要成熟,另外要保证产业链,不会单纯的追求性价比。
李松就在长安飞机制造厂,一直等到星期四。
星期四的下午,李松看着两架私人飞机降落在跑道上。
“欢迎领导莅临指导工作。”李松来到飞机舱门口,双手与主要领导握手。
“还要谢谢李先生啊,私人飞机坐的就是舒服。”主要领导笑呵呵的说道。
“多谢领导们的支持,才有长安飞机制造厂的今天。”李松开口说道。
“好啊!”主要领导看了看不远处停的飞机。
然后李松与其他领导握手,马工跟在李松后面,还有一些部门的负责人。
然后李松就与领导们一起向不远处的停机坪走了过去,首先就是通用直升机。
“领导,这是我们公司新研究的通用直升机。”李松就开口介绍。
“长度19.8米,高度4.05米……。”李松开口介绍,这些东西数据早就汇报上去了。
“已经完成了部分飞行测试,很快就会进行高原测试。”李松继续说道。
“好,我们就需要这种直升机,一旦通过验收,我们会订购的。”主要领导当然知道通用直升机的数据,比国内现有的直升机强太多太多了。
而且比世界现有的直升机都优秀,这主要是李松的二手平台的工程师进行了优化,有自己独特的专利技术。
上级部门已经讨论了,以后在李松这边采购飞机改装成军用直升机,因为改装的技术李松一起拿给了内地。
武装直升机的动力部分,也在长安飞机制造厂采购。
长安飞机制造厂虽然是外资,但是里面所有人都是内地的,与国有企业没啥分别,没有一个外国人,只是属性不一样。
“谢谢领导们的支持。”李松开口说道。
领导们不但仔细观摩了直升机,还上去坐了坐,感受了一番,当然不会起飞的。
“这是我们制造的涡桨小型运输飞机。”然后就是涡桨运输机。
领导们看到这种飞机,就知道是干什么的,航母运输机,航母预警机,航母加油机,航母反潜机的平台。
这这种飞机是属于特种飞机,数量不多,但是必须要有。
在场的领导纷纷上飞机查看,这些领导只是在汇报中看到,现在看的是实物。
最后就是CA201,也就是长安201。
“李先生,多谢你们为国家做出的贡献。”
“有了这些飞机,我们的航空安全就有保障了。”领导们看完之后,就坐车离开了机场,主要领导邀请李松一起。
“也多亏了官方的大力支持,不然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就取得这样的成绩。”李松谦虚的说道。
领导承认李松说的是真的,但是没有李松他们提供的技术,厂子也建立不起来。
“李先生,你们下一步有什么计划没有?”领导直接开口了当的问道。
“下一步就是半导体,我们现在就等芯片量产,到时候我们会制造电脑,手机,各种自动化设备。”李松开口说道。
“哦?你们已经有了相关的准备了吗?”领导知道这是前沿科技。
“嗯,手机,电脑设计已经做好了,只要芯片量产并且测试合格,我们就会申请专利。”李松肯定的回答。
“那么贵方是准备采用什么样的模式,是自己建立公司,还是合资?”领导开口问道。
“半导体系列涉及到的东西很多,手机电脑我们倾向于自己制造,因为这些东西面向西方市场,风险比较大。”
“至于说自动化设备,这个我们倾向于技术授权,当然我们要在内地建立相关的研究机构。”李松说的这个模式,主要是因为国内有现成的机床厂家,自己要是再建立,就会形成竞争模式。
所以李松决定采用技术授权,自己这边提供技术服务。
而且这样还可以降低成本。
“嗯。”领导听到李松这话,以为李松也做不了主。
于是领导问道:“李先生,您觉得我们是要TU22M3还是要TU160好?”
“从技术层面来说,根据我得到的消息,TU160还没有首飞,不过应该快了,但是可能存在一些问题。”
“M3技术相对成熟。”
‘当然从实用来说,160要先进很多。’李松想都没想的说道。
“李先生,那么从世界格局来说,哪个好呢?”领导又问道。
“这个当然是160好,现在我们的确不合适拿出太让世界刮目相看的东西,160拿回来,等我们完善技术,吃透技术,试验,生产,优化,也需要一定时间。”李松开口说道。
“那么国土防御呢,我们国家的国土面积太大了。”领导也想要M3,因为可以带蘑菇蛋,一发就可以毁灭一个舰队。
“领导,我个人建议在阿美购买战斗机,另外我们公司会购买DC10,还可以改装成加油机。”
“这对咱们周边国家就足够用了。”李松开口说道。
领导对于李松这边有加油机技术,一点也不意外,而且也知道阿美就是DC10改装的加油机,今年3月服役的KC10。
“芯片量产之后,我们公司还想发展民用卫星通讯,还希望官方大力支持,我们可以授权给官方自己使用卫星技术。”李松知道卫星通讯是必须要上马,于是也直接开口说道,李松不想再给领导建议了,有些话点到为止。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4030/28375440.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