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大宋文豪 > 第268章 拜码头

第268章 拜码头


张方平重重叹息一声,随即,他看向陆北顾。

    “懂经济、知实务、敢建言的人才,实乃三司之亟需!”

    “陆北顾,你方才所言河北军粮之策,虽有凶险,却乃破局之良方!其精思妙想,非洞察时弊者不能为,我与晋公,皆深以为然。”

    他看了一眼旁边的范祥,范祥也正色点头,眼中期许更浓。

    张方平郑重说道:“下月春闱,你只管放手一搏!若能金榜题名,老夫必当以三司事务急需为由,亲自向官家要人!”

    张方平顿了顿,直接开出了具体的价码,不再是范祥此前那种模糊不定的邀请。

    “别的不敢妄言,这盐铁司下属七案——兵、胄、商税、都盐、茶、铁、设,无论最后定下来是哪一案,案主官之职,必有你陆北顾一席之地!这位置,便是你施展才华、为国分忧的起点!”

    “案主官”三个字一出,厅堂内的空气似乎都凝滞了一瞬。

    炭火噼啪的声响,在陆北顾的耳朵边上变得格外清晰。

    盐铁司下属七案,分别是负责军需物资的兵案、负责兵器制造的胄案、负责商业税收的商税案、负责食盐专卖的都盐案、负责茶叶专卖的茶案、负责铁矿与铁器专营的铁案、负责工程营造的设案。

    个顶个,全是手里掐着经济要害的肥缺,真正的“要权有权,有钱有钱”。

    这绝非寻常进士初入仕途的清贵馆阁亦或地方小官之选,而是直接踏入“三司”这个掌管帝国经济命脉的超级部门,成为实权中层,手下管着数十名官吏,每年经手海量财富,直接参与国家财政政策的执行!

    总而言之,其权责之重,晋升之快,远非寻常路径可比!

    而若是要想借机发财,还是那句话,动动笔改个数字,指头缝里随便漏出来一点,就足够一个人几辈子吃不完了。

    ——这就是权力的魅力。

    可以说,在盐铁司案主官这种位置上任职,是非常考验道德操守的。

    至于有多少人会登门拜访,有多少人想送礼结交,那更是一想可知的事情。

    “不错!”范祥适时接话,带着信任的语气,“盐法革新乃当务之急,而无论是都盐案主理盐引盐课,还是茶案梳理茶利,皆需得力人手。你既有胆识,更有谋略,正是我盐铁司急需的干才!待你登科之日,便是我盐铁司添一员虎将之时!”

    陆北顾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对于他来讲,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春闱就要到了。

    在经过宋庠悉心教导和大量应试资源堆积后,陆北顾的科举实力目前也确实足以支持他通过礼部省试。

    所以,现在的他也不得不去思考,自己将来的路怎么走。

    他认识的这些大佬,赵抃已经外调,宋庠暂时还在赋闲,欧阳修文坛影响力虽大但却是馆阁清贵之位。

    真正手里有实权的就是张方平和范祥。

    陆北顾与两人在四川时便有交集,两人都非常欣赏陆北顾的才华,而且这两位今天也已经对他发出了明确招揽,开出的条件更是诚意十足。

    说实话,一个年轻人,刚一进官场,就能担任实权主官,手下管着四、五十名官吏,而且还是那种“有能力就非常容易出成绩”的位置,很难不让人心动。

    如果不是三司真的缺人才,如果不是张、范二人确实赏识陆北顾,这种特殊情形是不可能出现的。

    更何况,案主官还只是起点!

    有着张方平和范祥这两位三司系统内的顶级大佬当靠山,只要陆北顾能在眼前大宋财政危局的情况下干出实打实的成绩来,将来不管是外调地方的转运使司系统,还是继续留在三司系统内,前途都是一片光明。

    这种机会,可以说是可遇而不可求!

    要是陆北顾真的不给面子,那就是过了这个村没有这个店了,以后都不见得再会出现这么好的机会。

    此时的他,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头顶,连窗外凛冽的风雪寒意都仿佛被驱散了。

    “学生陆北顾,何德何能,蒙张公、范公如此青眼,期以重任!”

    他整了整因久坐而微皱的丝绵袍,神色庄重,后退一步,对着端坐于上的张方平与范祥,深深一揖,直至腰背与地面平行,动作一丝不苟,尽显恭敬。

    “张相公刚正不阿,力挽狂澜于既倒;范公雷厉风行,涤荡积弊于西南!能追随二位左右,为朝廷分忧,为生民解困,实乃学生平生之志!”

    陆北顾直起身,目光迎向两位重臣,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今日,学生在此,愿拜于二公门下!他日若能幸登金榜,必当竭尽驽钝,不负所托!”

    张方平与范祥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欣慰,以及对未来的期冀。

    国朝重臣,没有哪个是不靠贵人提携能登上高位的。

    每个人,都有衣钵传承。

    而眼下能继承张、范这两位经济方面技术官僚衣钵的年轻人,并不多。

    毕竟在这个时代,读书人里真正能搞懂国家经济的人,本来就少之又少,绝大多数人,都是只会读死书的。

    所以,陆北顾这样一个既对经济有深刻理解并且思维还很活跃的年轻人,在他们的眼中,显得格外珍贵。

    更何况,陆北顾还不是那种需要长时间锻炼才能堪用的人,而是一个“即战力”,属于是直接拿来就能用的人才。

    或许他会因为经验不足而显得不够成熟老练,但为挽救财政危局冲锋陷阵,负责执行某项具体的改革事务,绝对是没有问题的。

    这对于张方平和范祥来讲,就足够了。

    毕竟更高层次的博弈,以及更深的考量,是由他们来做的。

    他们现在需要的,是一柄锋利的剑。

    “好!好!”

    张方平抚掌,脸上终于露出今晚第一个真正舒展的笑容。

    “得此良材,幸甚至哉!”

    范祥也含笑点头,亲自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自家人,不必如此拘礼。从今往后,你便是我等门下之人,安心备考,我俩静待佳音!”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4006/28375609.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