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泰山秋雨
推荐阅读:督公 斗罗:武魂烈空炎链,禁封诸神 得罪资本后,我的歌越唱越红 斗罗绝世:开局具现黑渊白花 斗罗:我,唐舞麟,一个假面骑士 封神:我是比干,阳谋大师 无限,我们中洲队都有光明的未来 斗罗:元素天使,传承七大元素神 洪荒人祖:开局带领人族归隐 四合院之阎解成的悠闲生活
正说着的时候,屋外传来了话语声。
田安先是看了看公子,又看了看跪伏在地上且现在名叫徐福的徐市,而后他快步走到屋外问话,“怎么了?”
“这位博士要见公子。”
“你是哪位博士……”
屋外传来了话语声,田安再一次走入屋内禀报道:“公子,有一位叫韩终的博士求见。”
扶苏重新坐下来,道:“徐福,你站着说话吧。”
闻言,徐福缓缓站起身,但也不敢抬头,低着头,躬着身。
面对公子扶苏,徐福是真的心虚。
是因公子原本就是一个十分磊落的人,与其相比,徐福自觉得他不过是说着一些他都不能确凿的故事,说着说着,他自己都信了……大概诸如此类的人。
得到公子的眼神示意,田安颔首将人领了进来。
扶苏道:“你也坐吧。”
闻言,徐福在自己刚坐的位置上重新跪坐下来。
田安领进来的这位齐鲁博士也是一个中年人,其年纪看起来与徐福相仿,其人走入屋内十分恭敬地行礼道:“臣韩终见过公子。”
扶苏道:“我知道你,你也是以方术士入秦任职博士的人之一。”
韩终道:“臣师承邹衍。”
自诩师承阴阳家邹衍的人太多了,先前的卢生也是这么自称的,只不过韩终入秦的年月很早,是与叔孙通那一批齐鲁博士一起入秦的。
当初没有将韩终送去上郡的原因,是因其人还挺本分的。
扶苏道:“你们齐地的博士中,师承邹衍的人还挺多,我也没想到阴阳家的学说,在齐地相传如此之广。”
“公子,非是阴阳家学说在齐地相传甚广,是在稷下学宫有不少学子都学过阴阳家之典籍。”
扶苏反问道:“齐地的寻仙之风很重吗?”
闻言,韩终沉默了片刻,不知道该如何作答,目光求助的看向了徐福。
徐福回道:“公子,寻仙之风只在我等学子与当年的旧贵族之间有所盛行。”
“田安,赐酒。”
闻言,田安端来了酒壶。
韩终发现公子扶苏十分平易近人,而且公子见识似乎很广。
在寻仙一事上,韩终察觉到,公子似乎带着些许鄙夷与轻视的态度,他便不再多言。
尤其是身侧的徐福,他在面对公子的问话时显得十分谨慎,对东海之事不敢多言。
韩终不知这种诡谲的气氛是怎么回事,但还是陪笑着。
扶苏道:“我觉得知识是好的,但首先知识应该对社稷有用。”
徐福忙行礼道:“公子所言极是。”
既然公子赐酒,徐福与韩终不得不多喝几碗,却见公子滴酒不沾,两人也不敢有二话。
直到公子让两人可以离开了,这两位博士走到这处宅院外,才长出了一口气。
午后,秋日里的泰山,每当山风吹过时,还能听到山林的沙沙声,在泰山有一种花岗岩,眼前就有一块漂亮的花岗岩,听说是从泰山的顶上抬下来的,它被制成一块石壁,此刻就镶嵌在墙中,被父皇与丞相观察着。
这块石壁在阳光下竟然还泛着青铜的光泽。
见到是公子来了,李斯停下了话语,而是看向公子道:“公子与徐福谈得如何?”
扶苏解释道:“谈得不少,说起了当年阴阳家的邹衍,还说了五德与九州之见,或者是黄老之术。”
李斯解释道:“臣还记得,当年的燕昭王的老师就是邹衍。”
嬴政的目光依旧看着石壁没有开口。
扶苏想起了老师所说的这位燕昭王,邹衍有一个好弟子,这个好弟子是燕昭王,燕昭王重用苏秦,乐毅,联合数国伐齐,是造就燕国最鼎盛时期的国君。
邹衍有这么一个好弟子,他在稷下学宫的声望自然是高。
或许李斯是看不上阴阳家的学说。
但李斯向来是敬重政治高手的,在当年列国纵横之时,燕昭王能够重用苏秦与乐毅,在列国之争中让燕国强大的起来的燕昭王,是值得他敬重的。
扶苏没再多言了,也没有再提仙山的事。
父皇望着眼前的泰山石壁,正出神,多半是在考虑着泰山封禅之事。
扶苏觉得这样就挺好的,没有卢生与侯生来向始皇帝宣扬长生,徐福也没有请命始皇帝出海求仙。
至于余下的齐鲁博士,扶苏觉得不足为虑。
“将士们一路走来,辛劳了。”
始皇帝低沉的话语声传来。
李斯与扶苏一起行礼。
嬴政又道:“扶苏,你安排将士们好生休息,一切所需不必禀报朕,你可自行安排。”
“儿臣领命。”
“李斯。”
“臣在。”
“你告诉那些齐鲁博士,朕最多给他们半月,回泰山观礼。”
李斯道:“臣领命。”
回到车队的徐福与韩终走在一起,当车队一到此地时就有不少齐鲁博士离开,这些齐鲁博士说是探亲也好,还是探望朋友,又或者是为秦寻找愿意效命的博士,这些人离开之后接连几天都没有回来。
而现在的齐鲁博士队伍,也没什么人走动,只有十余人坐在这里。
徐福抬眼看去,他见到这些博士当年在博士府时都还很安分,但到了这里的之后,这些博士一个个各怀心思。
相较于李斯与始皇帝手下的臣子,还有公子扶苏手下的那些人,似乎得到重用的人都有一样的目的,那些人都能齐心协力为秦战斗。
而这些博士呢,他们或多或少都有想着自己。
徐福自嘲一笑,他当初与皇帝说那些话,难道就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念吗?
又看向身侧心情不错的韩终,当初在大家一起在博士府任职,韩终就是一个极其擅长察言观色之人。
以至于,韩终在其余齐鲁博士之间,被尤为孤立。
秦征辟六国博士,与当年列国时期的各国不同,秦请六国博士入咸阳,不会看对方的身世与背景,只看会做什么,擅长什么。
徐福道:“你往后莫要再向公子与皇帝说寻仙与长生之道。”
韩终压低嗓音,小声道:“你可还记得被派去上郡,逃亡之后又被军法处置的侯生与卢生。”
徐福微微颔首。
韩终小声道:“听说这两人死得很惨,你说起长生求仙,我才想起来,我与他们当初是一起混迹在齐地的方术士,此二人以前就颇沉迷此道。”
徐福看着余下的齐鲁博士,低声道:“以后公子让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他们这些齐鲁博士要做什么,与我无关。”
韩终小声道:“那我们是否要帮助公子,对付他们。”
“听公子吩咐。”
言罢,徐福坐在一旁不再言语了。
韩终追问道:“公子扶苏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徐福道:“公子是一位学识十分了得之人。”
在知识的广度上,徐福是这么猜测的,或许自己所懂得且知道的,公子都懂。
再甚者自己不懂的,公子说不定还能作出解答。
当公子说出黑潮暖流以及东海岛屿时,徐福便没有再面对公子的勇气了。
所谓渡海,徐福也不过是知道一些星象与节气,海洋暖流的关系,他所知道的仅此而已。
这又不是什么玄而又玄的仙术,只不过是每年的节气到了,就必然会发生的暖流与天象。
公子扶苏想要拆穿自己很简单。
可能公子不屑于这么做,才让徐福更觉得不敢冒犯且不敢自以为是。
或者说,公子说过的那句话,知识该是对社稷有用的。
军中开始用饭了,这一次每人一张饼,至于肉食要不自己去寻,要不就是吃自己带的肉干,饼中夹了一些葱以及有一些盐味,这是一路儿来的吃食。
相较于以前军中,现在的军中有饼吃,都算是很好的吃食了。
徐福吃着饼,他看到了有几个齐鲁博士正在收拾,他们好像要将一些竹简与书运出去,但又被秦军拦下了。
徐福漠然地看着这些人,当初他应该与这些齐鲁博士一样,一起反对始皇帝的郡县制。
现在,徐福该为他自己考虑。
夜里,扶苏与妻子坐在一起,儿子就躺在田安所造出来的婴儿车内,王家婆婆尤其喜欢这个婴儿车,她觉得这才是造福社稷的好东西。
眼前生着火,扶苏道:“还有多余的竹子吗?”
田安打磨着婴儿车的边沿,又道:“有的。”
“多准备一些竹子,我想做伞。”
“伞……”
田安想了片刻,就让人去拿竹子。
只要是公子吩咐的事,不用等第二天,即便是晚上也要连夜将竹子带来。
近日来,扶苏一直在研究防水的材料,又想到了自己上辈子,伞不难做,大秦的公子想要做一把伞可以调动巨大的人力物力。
现在扶苏也想送始皇帝一把伞,以及现在的人们。
听说伞是鲁班发明的,而且还有典籍记载,扶苏也能够合理地拾人牙慧了,想必鲁班他老人家在天之灵,不会错怪的。
过了五天,齐鲁博士们陆续回来了,接着就连淳于越也跟着回到了队伍,不过这些人并没有得到始皇帝的召见。
今天却发生了一件事,皇帝派兵前往山上,似乎做好了登山的准备。
徐福看了看天色,意识到现在是雨季。
但当徐福急匆匆去寻公子,才听太尉王贲说公子扶苏与皇帝,丞相正在泰山上走动,今天并不是要正式登泰山,而是去山上走一走。
徐福抬眼看向泰山,他想要来告诉公子,现在正值雨季,这天就要下雨了。
过了一个多时辰,也没见公子与皇帝下山,而正如徐福担忧,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天空已是阴云密布了。
在走上泰山的小径上,这里有一片银杏树的树林,每当风吹过是,这里的落叶就像是雨水那样落下。
嬴政身边的儿子与丞相,他停下脚步道:“要下雨了。”
秋雨初霁,云漫南天门,说得就是泰山的秋雨。
几滴雨水落下,落在手掌上还能感受到雨水的冰凉。
李斯望着四周,他想要寻一个躲雨的地方,可是放眼望去,只有四周护卫的甲士,却见不到一处能够躲雨的地方。
不过,扶苏不紧不慢地从身后的田安手中接过竹竿,分别给了一旁的父皇与丞相。
而后扶苏撑开竹竿的机括,便是一把伞。
嬴政与李斯各自撑开了雨水,最后田安也撑开了他的伞,四把伞在山间小道上打开。
正好秋雨落下,这些雨水都落在了伞面上。
扶苏道:“这雨伞是儿臣从鲁班典籍中学来,平日里无事便会想着做出来,曾有人在典籍记录,鲁班常常外出劳作,他将竹子劈成细条,做了一种避雨之物,传闻收拢如棍,张开如盖,不过这些都是传闻,儿臣按照典籍中所记录的传闻,做出了此物。”
田安知道,这把伞其实很精巧,公子在分水与防水的巧思上,颇为了得。
嬴政一手提着伞,听着大雨落在伞面上的声音,雨水顺着雨伞的边沿而下,落在眼前成了水帘。
大雨覆盖了整座泰山,唯有这条山间的小径上,四把漆黑如墨的雨伞,立在雨中。
站在伞下的嬴政迈步从小径走下山,只有衣袍的下摆湿了些许。
扶苏挺满意自己做的雨伞,就是重了一些,大了一些,也好在又重又大,谁能想到泰山的秋雨也会这么大。
随着始皇帝开始走下山,四周的甲士也纷纷下山。
正顺着石阶走着,嬴政道:“上山的路可都修好了?”
李斯回道:“先前送祭器上泰山时修了一段路,如今祭器是在山上了,这大雨下过怕是刚修好的山路又会毁坏,臣会再安排人上山修缮。”
嬴政道:“等雨季一过,就登山封禅。”
“臣领命。”
几人从小径走下了山,刚到山脚下,就有内侍脚步匆匆而来,行礼道;“禀皇帝,博士们回来了。”
嬴政颔首,径直朝着不远处的宅院走去。
站在路边,正淋着雨的徐福痴痴愣在原地,他见到撑着黑伞在雨中闲庭散步的始皇帝,心中升起肃然敬意,在雨中躬身行礼。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3942/28375760.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