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咋还不结婚
推荐阅读:惊悚典当铺,阴当失魂活当送命! 从火影开始成为忍者 重生老太一发威,三儿一女齐下跪 攀金枝 国运火影手游:你懂笼子加火吗? 诸天之笑傲第一剑 大明皇孙 边总别虐了,夫人她真是豪门千金 七零军医娇又美,西北全军争着宠 横推高武,从推演功法斩妖除魔!
世和找到了邮筒,将信投进去,就像是一本书,书上写着安慰的语句,也说明现在的情况,在安慰家人的时候,自己也得到了安慰。
世和站在新单位的大楼前,仰头望向那高耸的建筑,阳光洒在玻璃幕墙上,反射出刺眼的光芒,晃得他眯起了眼。
深吸一口气,他理了理身上那套崭新的制服,衣角被他反复抚平,连一丝褶皱都不放过,随后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进大楼。
新办公室里,同事们来来往往,整理着文件,调试着办公设备,一片忙碌景象。
世和找到自己的工位,桌上摆放着整齐的文件和崭新的笔记本,他轻轻坐下,手指轻轻划过桌面,像是要把这一刻牢牢记住。
“世和,过来开个短会。”东方朔的声音从前方传来。
世和立刻起身,步伐迅速又沉稳,赶到会议室。
会议上,东方朔着重强调了单位作为纪检机关的重要职责与使命,每一个字都像重锤,敲在他的心坎上。
“监督别人自己先做好榜样”,这句话在他脑海中不断回响。
从那之后,每天清晨,世和总是第一个到达办公室。
他打开笔记本,认真梳理当天的工作任务,每一项都在笔记本上详细记录,条理清晰。
在审查文件时,他的眼神专注得近乎苛刻,逐字逐句地斟酌,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放过。
遇到疑问,他会立刻查阅相关资料,或是向经验丰富的同事虚心请教,直到完全弄清楚为止。
有一次,在核查一份重要的账目文件时,世和发现了一处极其细微的疑点。
那只是一个数字的小数点位置稍有偏差,如果不仔细看,根本不会注意到。
他立刻停下手中的工作,眉头紧锁,反复核对账目明细,又调阅了大量的原始凭证。
同事路过,劝他:“可能就是个小失误,差不多就行了。”
世和却严肃地摇了摇头,“这关乎公平公正,绝不能马虎。”
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他终于查清了问题的根源,成功避免了一次潜在的重大失误。
下班后,办公室的人渐渐走光,世和却还坐在工位上,认真总结当天的工作。
他轻轻翻开笔记本,用黑色钢笔写下工作中的经验与不足,一笔一划,写得极为工整。
暖黄色的台灯照亮了他的脸庞,眼神中满是对这份工作的珍视与坚定。
第二天一早,他们就来了,先安排早餐,简单用过早餐,就到了会议室。
在会议室里,已经有了十五个人。
“大家都请坐,我是队长,今天到场的十五个人,都是组织推荐,优中选优,经过层层遴选产生的骨干分子,之所以请你们参加到队伍中来,是因为现在形势比较紧张,迫在眉睫要解决大问题,工作比较艰巨且复杂,你们是政治过硬、思想正派的经得起考验的退伍军人,之所以选择你们,不仅因为你们是党员,更因为你们为人正直,敢于担当,而且比较灵活和聪明,能够完成这项光荣、复杂和重大的任务。”队长说道。
世和想弄清楚队长姓啥,注意听他说,说来说去就是不自报家门。让人着急,但也毫无办法。
“哦,忘了,我忘了自我介绍,我复姓东方,叫东方朔。”队长说道。
世和一听,吓了一跳,以为自己穿越了,咋就遇到东方朔了呢?东方朔(前154年-前93年),和队长一样,复姓东方,名朔,字曼倩,平原郡厌次县(今山东德州陵城区神头镇)人,西汉时期文学家、辞赋家,相当于现在的教授级别。
东方朔博学广识,能言善辩,善于以诙谐的语言和方式,陈说国政大事,甚得汉武帝赏识。其事迹在《史记》《汉书》中均有记载。武帝时东方朔上书自荐,诏拜为郎,后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职。生性诙谐,言辞敏捷,滑稽多智,常在武帝前谈笑取乐,能时时察言观色,直言切谏。曾反对武帝起造上林苑,又曾上书言治乱得失,陈农战强国之计。但武帝只以俳优视之,政治上不得信任,故作散文赋《答客难》以发泄牢骚。如果被重用,可能在工作方面出色,但是文章就稍逊了。总要有一头可以用来炫耀。要不然,果然是默默无闻一生。
东方朔一生著述甚丰,有《答客难》《非有先生论》等名篇。诙谐风趣,义理精辟,言辞才辩,独树一帜,文采风格,卓然一家。司马迁在《史记》中称他为“滑稽之雄”。亦有后人假托其名作文。明朝张溥汇为《东方太中集》。可以说著作等身,只是可惜当代再无东方朔,眼前这个东方朔,不是汉武帝时代的东方朔。
东方朔介绍完自己,他让每个人都介绍一下自己,轮到世和介绍,他说:“我叫任世和,很高兴认识大家!以后在工作上生活上等方面请多多关照!”
他介绍完后,向大家鞠了一躬。
大家拍手鼓掌,他的话简单易懂,不拖泥带水。
“我姓朱,叫朱义成。”
“我叫江平。”
“我叫邵力。”
十五个人依次介绍完,最后东方朔队长总结说道:“因为现在各个单位存在较大问题和隐患,再不整治恐怕有问题。上级层层传达中央精神,要求工作重点就是要查清楚存在的问题,大家有没有信心?”
“不知道怎样开展工作?”
“具体工作由张秘书负责讲解和安排。”
张秘书是男的,戴着一副眼镜,镜片就像酒瓶底,一圈又一圈。
在公司那间宽敞明亮,却总透着几分严肃氛围的办公区里,张秘书的工位格外引人注目,却又让人觉得神秘莫测。
每天清晨,张秘书总是准时出现,脚步匆匆却又沉稳。
他身形清瘦,脊背挺得笔直,一套熨烫得没有一丝褶皱的深色西装,衬得他愈发干练。
鼻梁上那副眼镜,镜片厚得如同啤酒瓶底,将他的眼睛缩小了好几圈,让人难以看清其中藏着的情绪。
他的办公桌上,文件堆积如山,却摆放得整整齐齐,每份文件都被分类标记,条理分明。
电话铃声此起彼伏,他总能迅速接起,简短回应几句后,便开始忙碌地记录或是安排工作。
“好的,我马上处理。”“明白,半小时内给您回复。”话语简洁明了,从不拖沓。
张秘书很少主动与人交流,大部分时间都埋首于办公桌前。
偶尔起身去茶水间,也是脚步匆匆,目不斜视。
同事们和他打招呼,他也只是微微点头示意,嘴角扯出一抹极淡的微笑,算是回应。
最让人惊叹的,是他的文字功底。
东方朔的每一份重要发言稿、报告,都出自他手。
每次接到任务,他便会陷入长时间的专注。
他坐在办公桌前,身体微微前倾,伏在办公桌上写字,偶尔停下来,扶一扶眼镜,凝望着窗外,陷入沉思。
那模样,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他和眼前的文字。
会议室内,东方朔站在台前,拿着他精心撰写的稿件侃侃而谈。
台下掌声雷动,东方朔脸上满是自信与满意。而张秘书,却只是静静地坐在角落,手中拿着笔记本,不时记录着什么,眼镜后的眼睛里,看不出丝毫情绪波动,仿佛这一切荣耀都与他无关,他只是那个默默在幕后,用一支笔支撑起大局的人。
他面无表情,东方朔介绍他的时候,他的脸上的肉抽动一下,像是被电击了一下,不过,马上恢复正常,像石子投到平静的湖面,荡起涟漪,一圈一圈,马上恢复平静。
张秘书安排的工作有点摸不着头脑,让人觉得很难做,特别是思想工作,更是不好把握。
世和仔细琢磨,才找到一点工作切入点,慢慢工作,开始得心应手。
因为这个工作其实就是安抚,对于困难时期和一些冒进造成的遗留问题,一点一点解决。工作其实一旦步入正轨,就不算难。
只要工作就有收入,工资有保障,手头有结余,就开始考虑婚事,浩楠的奶奶托蔡支书写信给世和,问他咋还不结婚。世和回信说,工作才顺手,等稳定下来后再说。
蔡支书在这次工作当中,没有被清查,世和早就给他提了醒,蔡支书赶紧查漏补缺,安抚村民,到了工作队下去了解情况的时候,他没有问题,不少村里的支书都受到影响。
蔡支书对世和非常感激,不是世和的提醒,估计这次就有麻烦,恐怕说不清楚,加上无聊的村民一些流言蜚语,造谣中伤,恐怕够他吃一壶的了。
世和决定请假回去完婚,已经定下日子。
当他向东方朔提出请假时,东方朔说道:“不是不批准,是因为工作需要保密,你要是回去结婚,肯定有人来找你通融通融。我们队伍中已经出现了收人家三斤猪肉十条烟的案子,现在正在核实,查清楚后就会处罚。你看这种情况,特殊时期,要忍耐一下,估计很快就会批准,等形势好转的时候,现在正在高峰期,多少人在找关系,想通融通融,我们不能开口子,要坚持原则,要不然,要我们来干什么?我们是来做安抚工作,反腐工作,我们倒需要安抚需要反腐,这不是笑话吗?你别小看这工作,这工作能决定一个人一辈子的好坏,对前途是希望还是绝望,去取决于我们。”
“我知道了,那什么时候才行呢?”
“现在不好说,要看上面的意思,也可能一年之内,也可能一年之后。如果这次工作成效明显,就会很快结束。如果不行,那还要等,全国的工作步入正轨,思想改正了,也就可以请假回家完婚,我估计你的家人一直在催促吧?”东方朔问道。
“那好吧!我就再等等。”
“工作不能停,工作顺利,一切都好说,想想看,我们的工作多么重要,不能因小失大,大家好,小家才好。大家都不好,也会影响小家的。你说是不是这个理?”东方朔说道。
世和只有点头称是。其实他的心里在想,小家不好,大家怎么会好?
大家都是小家一个一个组合起来的,如果小家不好,就会影响大家,这个顺序不能乱。
他心里想的不能说,否则,东方朔会不高兴,结果很不好。东方朔和他没有任何关系,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作人员,东方朔是队长,身份地位不同,说话也不同。
世和觉得在农村种地太苦,没前途,生老病死都在这块黄土地上,好处是有些自由,到城里工作,有前途,旱涝保收,生老病死都可以报销,但没自由。在农村有时候也没自由,例如出义务工,要么出工,要么出钱,哪一个都不好。在城里,有好处就是不用担心没收入,只要工作就有,或者请假不工作也有,农村就不一样,今天不做,今天就没有。
要知道好坏,先进行比较,比较之后,效果立马显现。
家里来信又催婚,当然,是世和母亲的意思,蔡支书代笔。
“你一走就不晓得回了。刘冰玉还在等你回来办婚事。你别学陈世美,到了城里就变心。我和你弟弟妹妹都想让你早结婚,你弟弟妹妹都想要有一个嫂子。我想要大儿媳妇,我还想抱孙子。你别只顾工作,别忘了结婚成家。你知道,在村里没人不行,有人说话都硬气。没人说话都没力气。你还是请假回来把婚事办了吧!”
这是浩楠的奶奶说的话,蔡支书代笔写的信,到了世和手里,已经是三天后了。
世和已经习惯了工作环境和工作手段以及模式,这要归功于自己的阅读和在部队的锻炼,话是开心符,只要会说话,工作就好做,人的工作需要语言来交流和沟通,思想通了,就有好的行为,一切行动都听大脑的指挥。
不管怎么样,这是一个工作,只要工作,就有报酬。再说,一旦走上工作岗位,就相当稳定,相当于进入国有单位,端上了铁饭碗,只要国家在,工作就在。
东方朔看到大家最近都辛苦,果然架不住要行使探亲的权利的不断申请,答应放探亲假。
世和突然想到,既然有探亲假,就有婚假,两个假日一起来申请不是一箭双雕吗?想到这里,他就向张秘书说了自己的想法。
“我当不了家,我先问问吧!”
“好,那麻烦你和东方队长好好说说。”
“尽量吧!现在是非常时期,很多人人心惶惶,不知道啥时候查到自己头上,日夜担心,提心吊胆,弄的紧张兮兮的。你做的不错,需要得到肯定。”
(https://www.shudi8.com/shu/743780/35549052.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