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婚后各自飞
推荐阅读:惊悚典当铺,阴当失魂活当送命! 从火影开始成为忍者 重生老太一发威,三儿一女齐下跪 攀金枝 国运火影手游:你懂笼子加火吗? 诸天之笑傲第一剑 大明皇孙 边总别虐了,夫人她真是豪门千金 七零军医娇又美,西北全军争着宠 横推高武,从推演功法斩妖除魔!
“多谢张秘书的肯定,我会更加努力,争取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不是社会,你现在做的,是为国家而做,国家需要像你这样的人才。国家要想长治久安,必须要培养人才,不能空想,也不能做梦,要实打实地干起来。”
“谢谢张秘书提醒,我更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了。需要不断调整,以适应工作环境的变化。”
“你跟我客气啥?大家都是为了工作,又没有个人恩怨,冤家宜解不宜结,大致上过得去就行,何必斤斤计较呢?我尊重张秘书,张秘书肯定也不会对恶言恶语。”世和说道。
婚期已经定了,刚好是世和收到入伍通知书那一天。
家人再三再四催促,世和架不住了,为了自证清白,证明自己不是陈世美,证明自己没有变心,他将婚事告诉了东方朔和其他同事。
大家纷纷表示祝贺,因为交通不方便,不是全部的同事都去老家祝贺。只是一部分人去。
世和也不在乎,他喜欢安静,不喜欢欠人人情,他只想安安静静结个婚,安安心心过小日子,没有其他的奢望。
他的目的就是完成任务,生儿育女,至于爱情,从不奢望,因为父母辈没有爱情,而是利用。当然这个词也没有提及,事实如此,说出来伤人感情,干脆不提。
爱情就是奢侈品,不是人人都有,这个也是可遇不可求。
大概不少人,都渴望爱情,但获得爱情的如凤毛麟角,大部分都是一地鸡毛,过着蒜皮一般琐碎的日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往返反复,周而复始,直到耗尽生命的最后时光。
在郭任庄那片黄土地上,世和从小看到的便是父母忙碌操劳的身影。
清晨,第一缕光还未完全照亮村子,父母就已扛着锄头,脚步匆匆地走向田间。
父亲弯着腰,用力挥动锄头翻地,干涸的泥土被翻起,扬起一阵尘土,模糊了他那满是皱纹的脸。
母亲跟在后面,熟练地撒着种子,风吹乱了她的头发,她也来不及去捋一捋。
两人之间,没有甜蜜的言语,只有偶尔几句关于农事的简短交流。
农忙时节,烈日高悬,晒得大地滚烫。
父母在田里收割庄稼,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紧紧贴在背上。世和心疼父母,跑去给他们送水。
到了田边,看到父母疲惫却仍不停歇的模样,他眼眶泛红,默默递上水壶。
父亲接过,大口喝了几口,喘着粗气说:“娃,好好学习,别像我们一辈子困在这地里。”
母亲则在一旁叮嘱:“照顾好自己,别操心家里。”
他们质朴的话语里,饱含着对生活的无奈与对世和的期望,却独独不见爱情的影子。
长大后,世和离开了郭任庄,在城市里打拼。
夜晚,他独自坐在宿舍的窗前,望着窗外闪烁的霓虹灯,脑海中浮现出父母为生存奔波的画面。
他苦涩一笑,心想:爱情对我来说太遥远了。
他深知自己的使命,结婚生子、延续香火,是他从这片土地传承而来的责任。
为了能给未来的家庭更好的生活,世和每天早早出门,在拥挤的公交车里被人群挤得几乎窒息,到了公司又马不停蹄地工作。
加班到深夜是常事,走出公司大楼,街道已空无一人,只有昏黄的路灯陪伴着他疲惫的身影。
他不怕苦,不怕累,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子女,哪怕要付出自己的全部。
回忆起当时郭任庄以及周边大部分的村子,男女结婚,双方条件相差无几,贫富分化不严重,大部分人都求稳,冒险是年轻人的事,人到中老年,都要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结婚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艰难,是在结婚之后才有。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巨大,风马牛不相及,也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当时农村结婚,如果有缝纫机、手表和自行车这“三大件”,那是非常有面子的事情,世和有这些,当然,缝纫机和自行车都在城买好了,先在单位里放着,婚礼之前,找人用车将缝纫机送回去,然后他骑自行车回老家,也有手表,手表对外宣称是借的,为了面子,别人不问就不说,问了才说。
结婚的婚礼很简单,就像大多数普通家庭的婚礼一样。基本程序是:新郎、新娘共唱《东方红》或《大海航行靠舵手》;学两段领袖的“指示”;向领袖像三鞠躬;向家长三鞠躬;新郎、新娘互相鞠躬,也是三次;向来宾敬礼;分发喜糖(当时的硬水果糖是0.96元一斤);婚宴基本上是没有的,大多是请帮忙的人吃碗面条,面条里需放鸡蛋两个。
浩楠的奶奶早就准备好了糖果。
其他的都有,例如鸡蛋,这段时间攒下的鸡蛋就不拿去换盐了,专门用来待客吃面用。鸡蛋很珍贵,可以换盐,或者换其他商品,有的人家鸡鸭都有,就是没有鸡蛋鸭蛋,因为这些东西拿去换东西了。
一般是在家人过生日的时候,才会有鸡蛋吃,量很少。
世和结婚后,就离开了郭任庄,到了县城继续上班,他觉得夫妻在一起,新婚几天还行,时间长了,就乏味了。男女之间,就是那点事,过了新鲜劲儿,就没了兴趣。有的人兴趣消退早一些,有的晚一些,要是一直保持对配偶的兴趣,这样做,非常困难。要说花心,男的较多,女的也有,相对较少,女的出轨的少,男的多,就像茶壶和茶盅一样,茶壶有一个,茶盅有数个,这是男人出轨找的借口和比喻。
1969年,郭任庄被一片萧瑟的冬日景象笼罩,土坯房错落分布在黄土地上,屋顶覆盖着薄薄的积雪,在黯淡日光下泛着冷光。
寒风呼啸着穿过狭窄街巷,扬起一阵尘土,打在人们脸上生疼。
世和站在自家门口,望着远处刘冰玉走来的身影,心中满是期待与愧疚。
刘冰玉嫁过来这天,没有华丽的花轿,也没有丰厚的嫁妆,她身着一件洗得发白的碎花棉袄,头发简单地束在脑后,手里仅拎着一个藤条箱子,那便是她全部的家当。
“冰玉,你来了。”世和迎上前,声音因为紧张微微发颤,他搓了搓冻得通红的手,想要帮刘冰玉拿布包,又有些不好意思。
刘冰玉抬起头,脸上露出一抹羞涩的微笑,“嗯,以后咱们就一起过日子了。”
她的眼神里透着温柔与坚定,尽管她清楚这个家一贫如洗。
走进屋内,狭小昏暗的空间里,摆放着几件破旧的家具。
一张摇摇晃晃的木床,上面铺着打着补丁的棉被;墙角的衣柜,柜门合不拢,露出里面几件单薄的衣物。
世和看着这一切,心中一阵刺痛,他握紧拳头,暗暗发誓:“冰玉,我一定会让你过上好日子,再等等我。”
夜晚,窗外寒风依旧,屋内冷得像冰窖。
世和和刘冰玉坐在床边,世和轻轻握住刘冰玉的手,手心里全是汗,“冰玉,委屈你了,跟着我吃苦。等以后,我一定想法子多挣工分,给你买新衣服,让家里吃上白面馍。”
刘冰玉靠在世和肩头,轻声说:“我不怕吃苦,只要咱们一起努力,日子总会好起来的。”她的声音轻柔,却给了世和无尽的力量。
月光透过窗户纸的缝隙洒在屋内,映照着两人坚定的脸庞。世和望着熟睡的刘冰玉,眼神中满是心疼与决心,他知道,实现让妻子过上好日子的想法,前路漫漫,但为了这份承诺,他愿意拼尽全力。
刘冰玉结婚的嫁妆,就是一口藤条箱子,其他的啥都没有。
当年,结婚就是这样简单,要是放到现在,没有几十万是不可能娶到妻子的。
世和婚后就重回工作岗位,他感谢刘冰玉,因为她带来了好运,不是因为婚姻,他也不会走到这一步,不是因为刘冰玉,他也不会到城里工作。
刘冰玉嫁过来,看到任世和对他妈妈不冷不热,劝他说:“你的父亲不在了,只剩下一个妈妈了,你对你妈妈的态度咋这么差呢?为什么不能好好说话?”
“你不懂,以后你能好好跟她说话,我就服了你!我先上班去了,你别和她发生矛盾,有话好好说,有什么情况,写信给我!我请假不容易,要交流也只有通过书信。另外,你看自己有没有能力做农活,如果没有,你可以申请不干,干别的。”世和说道。
“我咋不懂?你妈妈没有了丈夫,我奶奶没丈夫,寡妇的日子难过,指望儿女孝顺,谁也不想受气,谁知道给气受的是儿女,这个谁受得了?”刘冰玉说道。
“我去上班,眼不见心不烦。”
“你不回来了吗?问题不解决,躲出去,不是办法,要解决问题,不能逃避问题。你眼不见心不烦,我咋办?”
“你会做人,肯定和婆婆关系处理得好,我不行,肚子里有话憋不住,一定会说出来。”
“你说出来了,你痛快了,我们难受了。你在单位上是不是这样?有话憋不住,比方说,要是同事惹你生气,你会不会憋着?”刘冰玉问道。
“当然忍了,单位里面都是外人,对外和和气气,大家过得去就行,不必太认真,在家里面就不一样,没有伪装,是啥就是啥,黑白分明,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所以会生气。太直的人往往受气较多。”世和说道。
“那就不说话才好。说话,总有说错的时候,说错了,就有问题了。”刘冰玉说道。
“不说话就是哑巴,现在很多人生怕别人把他当成哑巴,总要表明自己的存在。不说话不能交流,时间长了容易得病。我在亲人面前话多,在陌生人面前话不多。能不说就不说。两三句话一出来,就知道是不是谈得来的人。有句话叫,一句话说得好,寒冬暖人心,说的不好,利剑刺人心。”世和说道。
“你说得对,我尽量和婆婆搞好关系,万一不行,你回来处理,试试看能不能不分家,实在不行就分家。这样对谁都有好处。我在家里也没受过啥委屈。”刘冰玉说道。
“作人不容易。我们结婚是到了结婚的年龄,不结婚不行,要不然,就影响很大。”
“什么影响?”
“影响自己老了没人管,对未来没有希望。你知道我们村的五保户,孤寡老人,晚年凄凉,没人管,自生自灭,村委会管,但村委会的人也有自己的老人,逢年过节,就是送点慰问品,不解决问题。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找谁解决?”
“是的,人人都会老,在还没老之前,准备好养老,就要有人,没有人,就是住进光荣院,也会受欺负,因为没有家人来撑腰,没人可以依靠。”
“有道理,我看情况,农活干不了就不干。”
“那你干啥呢?”
“我干点和文化有关的。”
“具体什么?”
“例如记工员,或者民办老师。只要不下地干活,又能挣工分的都可以。”刘冰玉说道。
“这些都可以,你都能做,能认字,会读,会写,就比一般的妇女要强得多。”
“过奖,离开学校开始学戏,要背词,每天都和文字打交道,这些年都没断过,时间长了,就觉得读文字也很累了。现在不想看书了。”刘冰玉说道。
“我走了,家里的事就交给你了。”
“好,你走吧。”
“家里有啥需要,给我写信。我每月都会寄回来五元钱作为生活费。”任世和说道。
“好,现在没分家,吃用都是共同的,有啥需要会直接说的。”刘冰玉说道。
“你才来我们家,好多事你还不清楚,慢慢来,能在一起过就在一起,不能在一起也别勉强,好说好散,要是分家就分家,千万别吵架,免得外人看笑话。家和万事兴,本来就有不少人唯恐天下不乱,想要看别人家有事,才开心。”世和说道。
“我知道,人心复杂,也很诡诈,都想背后害人,背后说人,想要占人家便宜,还要人家说他好,这样的人在戏里有,戏外也有。”
“你说的对,我要走了。你在家多保重。我到了休假的时候,自然会回来,没啥重要的事,不能请假。现在是非常时期。”世和说道。
(https://www.shudi8.com/shu/743780/35549046.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