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1968:从养殖开始奋斗 > 第372章 好好干!把特区这条路,给我踩实了

第372章 好好干!把特区这条路,给我踩实了


二楼。

    “并且还会吸引一部分高端客人过去,毕竟客人去了不可能只吃一道菜。”

    “这才是这些高端餐饮机构过来的原因,真要没好处人家也不可能捧咱们。”

    “这也是我们会给他们预留出利润空间的原因,只有人家挣了钱才会一起来抬这个轿子。”

    对方笑了笑。

    “难怪都要拉你去负责外交工作,说你不负责外交工作,是外交方面的一大损失。”

    苏文宸立刻谦逊的摆手道。

    “领导,您别埋汰我了!”

    “我就是平时喜欢瞎琢磨,而且从月华兔出口之后,就想着赚外汇,这想把东西卖给人家,你不就得琢磨人家的喜好吗?”

    “我就是想着人民群众需要什么,我就搞什么,人民群众想吃肉。”

    “那我就大力发展速生鸡,白猪,这种出肉率多的。”

    “粮食产量不够,那就研发治碱肥,引进化肥厂。”

    “外汇不够,那就看看人家外国人需要什么,然后想办法把他们需要的卖给他们赚外汇。”

    说话间,苏文宸语气恭敬中带着感怀。

    “领导,我那时候都不敢想得这么具体,都是一步步看情况尝试出来。”

    “当时只是一心想把东西卖出去,换外汇,引进设备,用来发展咱们特区。”

    “能发展到今天,说实话连我都有些意外。”

    听到这话,对方摆了摆手。

    “我倒是觉得你说的有道理,人民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得解决什么困难。”

    “不然怎么能是为人民服务?我觉得不少同志都应该跟你好好学学。”

    “连人民群众想吃肉,这个简单的问题很多人都想不明白。”

    苏文宸被说得有些赧然,连忙道。

    “领导你可别夸我了,再说我都要不好意思了。”

    领导顿了顿,语气转为更为郑重的探讨。

    “不过文宸啊,我今天来看这场拍卖,重点不在这几只鸡能卖多少钱。”

    “这是个很好的窗口,一个展示我们的成果,树立国际品牌形象的窗口,它的意义不亚于当年总统的访问。”

    “通过这个窗口,后续我们很多东西都可以让别人看到,让别人知道。”

    “我们国家不是只有一个特区,还有各地区的人民群众。”

    苏文宸精神一振,点点头道。

    “领导我明白后续我们会带动周围发展!”

    这时候拍卖师正激情洋溢地介绍着下一件拍品。

    端起茶杯又喝了一口,目光望向窗外繁忙的特区景象。

    “你们特区这块‘试验田’,看来是种对了。”

    “成绩不小,但担子也更重了。”

    “文宸同志,你想过没有,特区下一步要往哪里走?以后一直靠卖治碱肥?够不够支撑长远发展?”

    苏文宸对此自然早已深思熟虑。

    “领导,这正是我们近期研讨的重点,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提前超额完成!”

    “治碱肥,金羽鸡,月华兔是我们的第一桶金,但这种不可能吃一辈子。”

    “后续我们规划了几步走。”

    “第一步,利用现有外汇收入和技术积累,初步涉及深加工产业。”

    “我们们正在加快新饲料厂的扩能,目标是不仅能满足自身治碱兔的巨量需求,还要向国内其它养殖大省输出高品质、低成本的复合饲料,一方面形成新的增长点。”

    “另一方面,也实现让全国人民吃的起肉的承诺。”

    他手指在玻璃上虚点着远方规划的新工业区的方向。

    “第二步,利用引进的设备和技术,大力发展支农、惠农的轻工业。”

    “比如,我们正在规划的新项目,就准备利用苏鲁豫皖交界地区盛产棉花、苎麻的优势,建设现代化的纺织印染厂。

    “这些既能吸收富余劳动力,又能为周边提供生产资料和支持。”

    “第三步,”苏文宸的语气带着憧憬,“我们希望最终能依托不断积累的人才,技术和市场经验,向精密制造和高新技术领域试探性延伸。”

    “当然这肯定是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的,这也是一个愿景。”

    “我们在引进设备时,就有意识要求搭配人员培训和技术消化条款,为未来打基础。”

    “毕竟我们不可能总是引进国外设备,还是得发展自己的才可以,哪怕落后一点,不然什么都依靠别人,到时候别人一卡脖子,我们呼吸都困难了。”

    “最后就是大力发展贸易,不仅要卖我们的特产,也要利用特区的窗口优势,帮内地兄弟省份的产品走出去。”

    老人听得非常专注,眼中不时流露出赞许的光芒。

    “深加工,轻工业,瞄准基础材料,再伺机向高精尖摸索……嗯,思路是对的,要稳扎稳打。”

    “尤其是发展贸易这个思路,很好!特区,不仅要‘特’在政策灵活上,更要‘特’在作为桥头堡的战略价值上。”

    “要当好‘两个扇面’的枢纽——对外的窗口,对内的辐射源。”

    他放下茶杯,站起身,走到另一面的窗边,背对着苏文宸,眺望着远处新建的厂房和更远处广袤的原野。

    声音不高,却充满了力量和对未来的深远思考。

    “文宸啊,你这里搞的这个模式,这个路径,非常重要。”

    每一个字眼都让苏文宸瞳孔收缩。

    就在这时,包厢门被轻轻敲响。(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3704/28375502.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