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这位大佛怎么来了
推荐阅读:透支未来,修出个绝世武神 西游:从金兜山开始修炼 从修炼毒功开始无敌 从摸鱼刷广告开始修仙 无限恐怖:中洲队全员轮椅级强化 道心不稳?不,贫道初心一直不变 我靠吃妖成尊,杀出长生不死 让你养狗,你养成了恒星级巨兽? 冠军都拿腻了,居然还要青训? 海贼:不是幻兽,是幻神哒!
童言无忌,一个十六岁小家伙的请求,自然很难让人拒绝。
最终袁新毅还是留下来一起吃了这顿饭。
“师爷爷,这烤鸭真好吃,不比京城烤鸭差,不,我觉得比京城烤鸭更好吃!”
“那当然了!”
“这金陵烤鸭源于南北朝民间,历史悠久,京城烤鸭不过是明代宫廷御膳而已。”
田阳骄傲的昂起头颅,若是别人说这话,他必定认为这人是在奉承他,但这话出自陈辉的口,听了却格外让他高兴。
“怪不得,皮脆肉嫩,没有京城的烤鸭肥腻,好吃!”
“哈哈哈哈……”
田阳笑得像个孩子一样高兴,“你小子也是个吃货行家啊!”
“不过我告诉你,这金陵烤鸭,鸭子不算什么,烤得好不好,大抵看看卖相便可以揣测出来,真正的行家,看的是店里奉送的那一兜红卤!
明炉烤鸭在鸭腔子里面必得灌水,外烤内煮,一旦鸭肉熟了,这一包汁水也鲜透,再趁热把酒酿蜜卤倒进汤汁,浇上糖色、米醋、精盐,考究起来也可以加一滴酱油,端出去的红汤老卤才叫地道!”
办公室中充满了一老一少的欢声笑语,一顿饭足足吃了四十来分钟才散场,陈辉连吃了三大碗米饭,吃相不算好看,田阳却越看越喜欢。
临到离开时,田阳还拉着陈辉说道,“回江城之前先来我这里一趟,我给你准备几只金陵烤鸭带回去吃,我认识一位来自金陵的师傅,他做的味道才地道,其他地方的都不行。”
“几只太多,我也吃不完,放太久就放坏了,一只就够了。”
陈辉也没拒绝。
田阳却摆摆手,“几只当然不是给你一个人吃的,可以带回去跟同学室友们一起吃嘛!”
“学习方面我不担心,但在学校也要跟同学们搞好关系,在江城大学不比燕北,在燕北我还能护着你,去了江城大学,我也鞭长莫及,还得靠你自己。”
此时的田阳哪里还有威严院士的模样,反倒是像个送孙子去上学的普通老翁。
一旁的袁新毅看得一阵心酸,他当年可没有这个待遇,并且这话,怎么听怎么都是在点他,他也只能默默的听着。
不止是因为陈辉现在的成就,田阳当真是越看这个小家伙越喜欢。
正如普通家庭的隔代亲一样,即便是田阳院士这等人物也不能免俗。
从田阳办公室出来后,已经是一点四十多,陈辉的答辩是在下午两点半,时间倒也充裕。
答辩是在行政楼第十会议室,从数学院走过去只需要十几分钟。
刚走出智华楼,陈辉就看到一个提着大瓶矿泉水瓶,手里还拿着个馒头在啃的青年往这边走来。
“韦神!”
陈辉一眼就认出了这位大名鼎鼎的天才,只不过对方似乎正在思考什么问题,虽然是走路,双眼依旧处于失焦状态,并没有注意到陈辉两人。
最终陈辉还是没有上前去打招呼,同为研究者,他知道这种状态的难得之处。
到达行政楼时,已经是两点过几分,第十会议室中早已座无虚席,此时台上已经有一位约莫三十多岁的青年教授在侃侃而谈。
袁新毅在最后一排坐下后,陈辉则是去往后台准备。
后台准备间中已经坐了十几个人,此时他们都聚精会神的盯着自己的电脑,在复习PPT,准备待会儿的答辩。
优青是四小青之一,针对的都是四十岁以下的青年学者,准备间中一片朝气蓬勃的景象。
“陈神!”
陈辉刚走进准备间,这张稚嫩的脸孔就吸引了不少注意力,一位约莫三十来岁的男子热情的笑着上来打招呼。
“你好。”
被这种叔叔级别的人物叫做神,陈辉还是有些尴尬的。
“你好,我是燕北大学理论数学系的耿玉坤。”
耿玉坤非常热情的伸手。
“陈辉。”
伸手不打笑脸人,陈辉也伸出手跟他握手。
“知道,大名鼎鼎的天才嘛!”
耿玉坤一副自来熟的模样,语气诚恳的说道,“听说你这次准备的课题是杨-米尔斯方程?”
“嗯。”
“不愧是天才!”
耿玉坤脸上喜色更甚,“你现在有思路了吗?”
“还没。”
“太好了!”
耿玉坤喜形于色。
“哈哈,不好意思,你知道的,我比较菜,这次名额又有限,如果少了你这个竞争对手,我能评上优青的机会就又大了几分。”
“嘿嘿!”
评优青其实跟职场晋升没什么区别,大家都是提前知道个大概的比例,比如今年有二百个候选人,比例大概是10%,那么就有二十人入选。
然后就开始给这二百人排名,最后估算一个自己的排名。
不巧耿玉坤觉得自己就在二十几的位置。
陈辉自然是在前十,甚至是前五前三的恐怖存在,可惜陈辉选择了个根本不可能完成的课题,这就意味着陈辉并不一定能通过这次答辩,那么他的机会自然大大增加,自然要感谢陈辉了。
陈辉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眼前这位三十多岁的耿教授,感觉他更像是个孩子。
虽然对方的话语和意图不那么美妙,但奇怪的是陈辉并没有对他生出什么恶感。
“你也不用气馁,你还年轻,说不定明年就有思路了,以你的水平,不要说优青,杰青都没问题,迟早的事,今年就先把机会让给我们这些老头子吧。”
“你知道的,我们这些搞理论数学的,要不是国家资助,家里都要揭不开锅了。”
耿玉坤拍了拍陈辉肩膀,“我相信你迟早有一天真的能解决杨-米尔斯方程的!”
“真的!”
他神色真诚,不似作伪。
陈辉点头,“嗯,谢谢,我也相信!”
准备间一静,所有人都看向陈辉。
能够在这儿的,自然都是天之骄子般的存在,但这一刻,他们依旧被陈辉的自信灼伤了双眼。
很快,耿玉坤迈步向前台走去。
PPT都是提前拷贝到主席台电脑上的,他只需要人上去就行。
优青的答辩时间是7+5,七分钟讲PPT,五分钟提问。
或许是认为自己胜券在握,耿玉坤讲述得十分顺畅,提问的回答也还不错,答辩完走回后台的他显得春风得意。
“加油!”
耿玉坤对陈辉握拳,做出个鼓励的动作,根据答辩议程安排,陈辉就排在他的后面。
“谢谢。”
陈辉迈步向前台走去。
……
燕北大学,东门,
邢继广脚步匆匆的走出东门,右转到成府路上,径直往燕北大学附属小学走去。
他家那小子在学校又惹事了,这不,老师打电话让他去一趟。
原本他是准备去看看那个小家伙的优青答辩的,毕竟是杨米尔斯方程,当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竟然敢以千禧年难题申请优青项目,他很想去看看那个小家伙到底做到了哪一步。
可惜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邢继广唉声叹气的往前走。
忽然,他停下脚步,看向街对面的清华大学西门。
那里正有一老一青两人走出清华大学西门,过了马路,往燕北大学东门走去。
以两校的地理位置,学生教授们经常互相串门不过是家常便饭。
但那位老人……
邢继广愣在原地,一直盯着这两人,直到两人走进燕北大学东门,他甚至都以为自己出现了幻觉。
那青年自然是云伟,而那位老人,是目前华夏唯一一位菲尔兹奖得主,邱成梧!
自从二十年前那件事,清华大学数学系与燕北大学数学系之间早已仇恨深结,邱老更是再也没有踏足燕北大学。
可今天,他竟然看到邱老去了燕北大学!
邱老去做什么?
邢继广心中不由自主的生出强烈的好奇,身体不由自主的掉转方向,跟随那两人再次走进东门。
儿子的教育很重要,但明天也可以教,若是错过今天这场盛事,他可能会后悔一辈子。
短暂的纠结之后,邢继广脚步恢复轻快,远远的跟在了两人身后。
邱老毕竟上了年纪,走路速度并不快,邢继广能轻松跟上。
只见两人进入燕北大学校园后,径直往行政楼走去。
“果然是优青答辩!”
邢继广心中早有猜测,此时也得到了印证。
约莫走了半个小时,三人才慢悠悠的来到行政楼外,时间也已经来到了两点二十三。
忽然,看向另一个方向,邢继广浑身汗毛倒竖,差点没直接惊呼出声。
果真不是冤家不聚头!
没想到田阳竟然也正从智华楼的方向往行政楼走来,两拨人好巧不巧的就在行政楼下遭遇。
怎么会这么巧?
这可该怎么收场?
邢继广急得额头都在冒汗了,他可是二十年前那场风波的亲历者,自然知道两人虽然是师徒,却已经彻底决裂,成为了最大的仇人。
然而,田阳和邱成梧两人都只是看了对方一眼,便像是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继续迈步走进第十会议室。
仇恨不可能凭空消失,但在更高远的梦想面前,它也是可以暂时退步的。
走进会议室,两人分别从左右两条走廊,当仁不让的往第一排走去。
邢继广看得又是一阵头皮发麻,第一排中间的位置只有一个,到时候两位老人争起来,那场面恐怕会非常难看。
但很快,他就放下了这个忧虑。
因为此时第一排中间的位置上坐着一个人!
虽然不再担心,但邢继广心中早已掀起惊涛骇浪,如遭雷击,整个人僵在会议室后方浑身僵硬。
因为坐在第一排中间位置的那个人,竟然是杨振宁!
这位大佬在普通人中虽然有许多争议,但在学术圈中,却是当之无愧的顶级大佬。
作为诺贝尔奖获得者,他在国际学界的学术地位为华夏争取到了许多话语权,吸引了全球顶尖学者与华夏合作,即便他现在在前沿研究中能做的贡献已经有限了,但其发挥的作用,却是不可限量的。
对于华夏学术圈来说,这位就是尊大佛,不管去到哪里,都是要被供起来的那种!
小小的优青答辩,这位怎么来了?
难道是因为陈辉那小子?
因为太过震惊,邢继广的大脑都变得迟钝起来。
可他还是不明白,即便陈辉的课题是杨米尔斯方程,也不至于能惊动杨老才对,难道,那小子真的做出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
他忽然有些期待起来。
迈步向前走去。
会议室后方还有些位置,但他要更靠近一些,待会儿才能看得更仔细。
“杨老!”
即便高傲如邱成梧,来到杨振宁身边也是主动问好,这才坐下。
“杨老。”田阳也是主动打招呼,与邱成梧一左一右坐在杨振宁身边。
倒不是他们托大,这个时候才过来,只是他们没想到,杨振宁竟然会来得这么早。
在邱成梧两人坐下后不久,陈辉终于从后台走出来。
看到师爷爷和另外两位老人,陈辉也不意外,自己答辩师爷爷来捧场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中午吃饭的时候他就预料到了。
只是旁边两位老人,他有些眼熟,但因为没有名牌,他一时间也没认出来,但既然能跟师爷爷坐在同一排,至少也是院士起步。
简单大量一番后,陈辉就打开了自己的PPT,开始自我介绍起来。
是的,整个演讲过程的七分钟,陈辉都只是在介绍自己过往的学术成绩,因为对于杨米尔斯方程,他的确还没有太多思路,实在是乏善可陈。
也不止他是这样,不少参与答辩的优青也会有这种情况,但优青答辩本来就更看重过往学术成绩,相当于是对过往成绩的奖励,他这样准备也无可厚非。
“早就听闻江城大学出了位少年天才,果然名不虚传啊!”
提问时间,作为这次优青答辩评审委员的会主席,燕北大学数学院院士,燕北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继平笑呵呵的说道,看到陈辉身后PPT上那一连串的论文,发自内心的感叹到。
但很快,他就话锋一转,“不过这次并没有介绍你的课题,既然还没有什么思路,有没有想过换一个课题?”
陈辉都没有介绍自己的课题,他自然没什么好提问的,但以陈辉的履历和背景,直接paas也的确不太合适。
“这我就不同意了!”
张继平话还没说完,杨振宁就头也不回的说道,“如果已经有思路了还申请什么课题?”
“既然是申请课题,自然是需要去研究的!”
“大家说,是不是这么个理?”
说完,杨振宁缓慢回头,往评委席扫了一圈。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3164/28375709.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