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341殿前都点检
推荐阅读:直播仿制美金?主播你是真刑啊! LOL降临现实,输了就得死! 无限之我们中州队实在太厉害啦 华娱:当导演改志愿开始 民俗制卡师:从画皮开始 成龙历险记:我,圣主的哥哥! 斗罗:重生成唐三的堂哥后 斗罗绝世:开局捡到流萤 家族传捅,然后变成魔人少女 斗破:开局斗圣传承
“想高祖、太宗,提三尺剑,匡定天下,创建基业。”
“世代相传,已有六百年了。”
“朕虽不才,无有过失啊,怎忍将祖宗大业,等闲弃之啊!”
“李卿,你是国教敕封的真人,大秦忠良”
“陛下,大秦动荡,非一朝一夕。”
“晋王力挽狂澜,威临海内,众所膺服,功高德厚,岂是臣能置喙?”
“陛下若早退位让贤,急流勇退,仍不失安乐公之位.”
两仪殿中的交谈声时断时续,时而高昂愤慨,时而低沉颓丧。
朱红门户吱呀一声打开,李存孝裹幞头、穿紫袍、配金鱼,躬身而退。
大门关闭前,秋日的阳光斜射入户,显得龙椅上的大秦皇帝李敏更加萧索孑然。
门外的飞骑向李存孝恭敬行礼,后者点点头,大步出了皇城。
直到登上朱漆绘金纹的华丽车架后,神情终于松懈,发出一声叹息。
李翼圣要称帝,却不打算弑君,既把自己的名声弄臭,也让朝中旧臣离心。
既然是禅让,有人劝进从龙,就有人要当逼迫旧主的恶人。
很不幸,前面的美差自然有李翼圣身边的太保们抢着做,后面的苦差却是直接落到了李存孝的肩膀上。
李翼圣不愿意把场面搞得太难看,所以班师回朝之前,特意让李存孝来,给小皇帝做做思想工作。
之前他其实已经暗示过几次,小皇帝还抱有侥幸。
今日摊牌,李敏被现实刺痛,一番哀求,搞得李存孝像坏人一样。
老实说,他对于大秦皇帝并没有那种愚忠,劝对方禅位,也都是说的实话。
大秦本来就走到头了,李翼圣如今在西京就是无冕之王,称帝对他而言只是顺手的事。
识相点禅位,李敏还能当个安乐公,如果负隅顽抗,就要变成隐帝、哀帝了。
“坏事脏事,都紧着我来做,李翼圣真是不拿我当外人。”
“这么搞下去,就算新朝成立,我也只能当个孤臣。”
“晋王非明主啊。”
心中感慨,这话却不好说出口。
马车回到越国公府,前门却已经被车马堵死。
一问才知道,是天水郡公、陈国公这些嗅觉敏锐的旧勋贵找上门来打探消息。
作为最早跳反的墙头草,他们怎会感觉不到京师气氛的变化?
李存孝再怎么说也是十三太保,是李翼圣推出来拉拢旧势力的旗帜。
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们这些人要立足,就得有个代言人才行。
大爷党和三爷党不是不能投靠,但一来其在京时间短,二来太保们作风跋扈,只把他们当钱袋粮仓。
权宜之计,还是先示好十三太保,大不了以后又跳船嘛!
言语机锋,你来我往,花了半个时辰,李存孝才把这帮人送走。
“大哥受累了”,李光义身上气血升腾,在深秋初冬时节,氤氲炽热好似狼烟,显然是刚练功完毕。
手里的心意棒一片黝黑,粗看察觉不到是件神兵,细看却能发现,“一万三千五百心意”的字样随着少年的呼吸闪烁微光。
“官场就是如此。成群结党,尔虞我诈,不是做实事的地方。”
李存孝渴求外放的心思越发强烈,一边思忖之后的对策,一边问道:
“真功练得如何?演示一番。”
“好”,李光义闻言,干脆演练起来。
棍影滔滔,似大江大河,身躯中肝脏和肺脏的位置,各自散发出青翠和白金色的光芒。
李存孝一身道门传承学自太乙,传给弟弟的也是青龙一脉真功。
眼下李光义脏腑境界,已经驾驭角木蛟、亢金龙两尊魔头。
木行重养生,金行重杀伐,两者结合,面对一般的武者已经够用。
李存孝看着弟弟演练,满意的同时,也不由发散思维。
种魔武道因为要驾驭魔头为己用,入门伊始便极为艰难,其后更是如悬崖走钢丝,必须慎之又慎。
纵然有自己作为后盾,不愁丹药,但以李光义的资质,只怕也要一两年才能脏腑圆满,再两三年黄庭圆满,那时便是差不多二十岁。
这个进度,大体和荥阳郑氏这些大族的精英子弟持平,比起真正的天骄还是有差距。
而魏河、叶乘霄比起李光义,大概又要慢一截,普通的军中士卒,还要再慢一截。
如果完全由自己培养班底,那没有十几年,是成不了事的。
这也是为什么节度使们都喜欢收编俘虏,因为这样方便快捷。
即使军士蛮横暴戾,只要能战敢战,也就都视而不见。
李存孝不认为自己爱民如子,却也不想以后麾下都是一群杀人狂魔。
思忖间,指出李光义的几处疏漏,又亲自陪练了一会儿,这才回到修炼的密室,转眼进入龙宫秘境之中。
比起半年之前,如今的龙宫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李存孝身居要职,上下揩油所得,尽数投入其中。
如今自乾阳殿中,举目望去,空中灵气氤氲如庆云,流动似星河,呼吸之间,灵气充塞肺腑,体内自成周天,已经完全称得上洞天福地。
有此小天地全力加持,又有得自弥勒大佛的煞气,李存孝早已玄关圆满。
双眼之中,各自射出一道青光、红光,化作救苦天尊和广目天王。
后者身居白银之城,菩提树所化万千木龙缠绕须弥;
前者脚踏地狱,十方图卷环绕虚空:
东方风雷地狱、南方火医地狱、西方金钢地狱、北方冥冷地狱、东北方西北方火车地狱、上方昔掠地狱、下方罗丰之府。
十方地狱,十方天尊,五行八卦,尽在其中。
两尊灵相与本体之间如一个三角,吞吐海量灵气。
就在这种循环之中,李存孝能够感受到自己的躯体和元神洗练得越发清灵,毫无半点尘垢。
天地大道,和自己只隔了一层窗户纸。
看似简单的一关,却不知让世间英杰蹉跎了多少岁月。
“如今我两门灵相都已经圆满,神功也不缺,玄关到宗师,只差一个契机。”
“楼观道的道兵法门已经很不错,但若是能进一步降低难度,便能进一步扩大麾下的武者基数。”
“煞气推演.还是得有自己的基本盘才行,而且最好是在妖魔横行、盗匪丛生之地。”
本体与化身一同修炼,又有一整个秘境灵气加身,半日修行,抵得过在外一月之功。
傍晚时分,李存孝才停止修炼,回到书房处理政务,忙到一更,才回房和叶淑仪安寝。
其实到了他们的境界,睡眠已经不是必需了,夫妻二人不过借这个机会温存一二,交流感情。
双修不了两个时辰,寅时五更,李存孝就又要起床,前往政事堂坐班。
官员们每每上值,第一眼就能看到中堂里端坐的年轻紫袍,于是无人敢懈怠。
其次最显眼的,便是插满各色旗帜的沙盘。粗略看去,大致以许州、滑州、郑州为界限,可以分成东西两半。
西边的关内、陇右、剑南、河东、山南西道、黔中五道,都是河东旗帜;
而东边的河南道、山南东道、河北道南方小部,则是朱梁旗帜。
这其中,剑南道群山环绕实为王建所控,黔中道多化外蛮夷,一向是羁縻治之。
晋、梁实力对比,前者稍微占优。
剩下的,则是北境乞答,淮南道杨化源,江南道钱具美。
这三家在此次大战中,基本是打打秋风,敲敲边鼓,没有真正参与。
可以说,天下势力格局,基本已经形成。
此次大战之后,短时间内不会发生太大变化。
所以李翼圣才要登基称帝,掌握名分,分封下属,将本次获得的地盘消化,以筹备下一次大战。
李敏或许也意识到了自己如今正处于风口浪尖,因此几日之后,当李翼圣班师到达华阴附近,他便下了第一道禅位诏书:
“相国晋王,膺期命世,扶危拯溺,自北徂南,东征西怨。致九合于诸侯,决百胜于千里。大庇氓黎,保乂朕躬,系王是赖。德侔造化,功格苍旻,兆庶归心,历数斯在,屈为人臣,载违天命.”
“.今遵故事,逊于旧邸。宜依前典,趋上尊号,若释重负,感泰兼怀。假手真人,俾除丑逆,济济多士,明知朕意。仍敕有司,凡有表奏,皆不得以闻。“
内容大致就是说,晋王东征西讨,功劳莫大,朕和黎民百姓都仰赖您的恩德。
如果继续让您做臣子,那就太委屈了,朕如今禅位给你,是脱下了重担,一身轻松。
你们这些臣子,知道我的意思,就不许上表来劝了。
而李翼圣接到诏书,心中自然高兴小皇帝识趣,身边的太保们纷纷下跪劝进。
众目睽睽,马上答应就显得太急,所以他加快了回京速度的同时,却又干脆推辞:
“天下重器,王者大统,以德相授,非可力致。”
社稷神器,至尊之位,归于有德之人,不是靠兵马获取。陛下这样做,不是让我背负骂名吗?
求着让别人当皇帝,实在是难堪至极,但李敏又有什么办法呢?
赶在李翼圣入城之时,又下第二诏:
“咨尔晋王:天命不于常,惟归有德。世失其序,降及朕躬,大乱兹昏,群凶肆逆,宇内颠覆。赖晋王神武,拯兹难于四方,以保绥我宗庙,岂予一人获乂,俾九服实受其赐。”
“今王钦承前绪,光于乃德,恢文武之大业,昭尔考之弘烈。皇灵降瑞,人神告征,诞惟亮采,师锡朕命,敬逊尔位。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天禄永终。君其祇顺大礼,飨兹万国,以肃承天命。”
宦官尖利的嗓音在校场上回荡,李敏坐在龙椅上,如坐针毡。
目之所及,皆是杀气腾腾的牙兵牙将,一个个凶神恶煞,成千上万,骇得他心神动摇。
人心似水,之前不过是最后倔强。一旦决定禅位,李敏的心情便走向另一个极端。
哪怕知道三辞三让还没结束,却也忍不住期盼李翼圣就此答应下来,赶紧把这烫屁股的龙椅交出去,换得安稳。
“请陛下收回成命”,李翼圣依旧推辞,并且转身就走,以示绝无眷恋。
然而当晚的庆功宴上,又有新的消息传出。
“帝取宗族世谱检看,世祖皇帝生十四子,晋王父李国昌乃北庭都护李衮之后。”
“帝排世谱,则李翼圣乃帝之叔也。帝大喜,请入偏殿叙叔侄之礼,托以摄政,王欣然受之。”
大秦太宗之父为高祖,自己做了皇帝之后,便追封祖父为世祖皇帝。
李敏翻族谱,“巧合”发现李翼圣的祖上其实和大秦高祖是兄弟。按辈分,他还得叫李翼圣一声叔叔。
这个亲戚关系怎么来的不好说,反正第二天晋王在太极宫升殿时,已经是人人呼为皇叔,李敏则干脆没有出现。
李翼圣的王座,就摆在空悬的龙椅台阶下,唯我独尊的气势也再无遮掩:
“此次征讨朱贼,虽未尽全功,但将士用命,舍生忘死,又有各地忠良归附,理当封赏,以慰其心。”
“下诏,封耶律亿为辽王、刘守光为燕王、王建为蜀王、李正臣为岐王、杨化源为吴王、钱具美为越王,赐茅山、麻姑山护国真人”
“李嗣恩、李嗣本、李嗣昭、李存信、李存进、康君立、李存璋、李存审、李存贤、史敬思.各封县侯。”
“李存旭、李思远功勋尤甚,加县公。”
第一通封赏,都是针对各地割据势力,用意自然是合纵连横,包围朱梁。除了名分,没有别的东西。
第二通封赏,则是军中将领,加官进爵,天材地宝,最突出的当属十二太保。
大秦爵位有九品,县公、县侯分别是五品和六品。
毕竟一品王位封出去,日后功高难赏,作为马上要登基的人,肯定要考虑这个问题。
但看得出来,没能封赏王爵,李思远和李存旭都有些失望。
眼看李翼圣就要称帝,两个继承人却还分不出高下主次,着实心焦。
“不过,咱们都有份,怎么单单漏了老十三?”
“还用说?出生入死的功劳,非清闲度日之人可比。”
“义父对老十三极为看重,只怕是另有安排吧?”
几个太保交头接耳,有人疑惑,有人讥笑,下面的臣工也心里嘀咕。
李翼圣坐在王座上,下方的一切尽收眼底。
从入主京师的第一日起,他就爱上这种掌控一切的感觉。
而李存孝——此人好用,天赋也高。但就是这种人杰,往往野心也更大。
即使是此时没有得到任何封赏,他在李存孝脸上也依旧找不到多少失望的情绪。
他已经有了决定。
“此次出征,兵部侍郎李存孝统筹谋划,坐镇京师,劳苦功高,加检校太尉。”
“另,朱贼凶顽,必得精兵,方可犁庭扫穴。”
“孤欲立殿前都指挥使司、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司、步军都指挥使司,合为三衙禁军”
“以李存孝为殿前都点检,严令各镇牙兵,入京简阅,选武艺超绝者,署为殿前诸班。”
“诸卿,可有异议?”
话音未落,李存孝陡然变色,心情更是糟糕至极。
他本意外放州县,做个实权的封疆大吏,谁料李翼圣却想让他做禁军统领。
这个位置的敏感不言而喻,必然会卷入李思远和李存旭两位宗师的斗争。
更别说还要抽检各地牙兵,简直是故意让他去得罪那些节度使。
做孤臣也就罢了,当禁军也未必没有仗打。关键是要让他随时都呆在一个大宗师的眼皮子底下
“臣有异议!”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2350/28375531.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