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陨落
推荐阅读:LOL:我职业打其他游戏不行? 聊天群:开局获得赛亚人血脉 人在大竹峰,开局休妻田灵儿! 吞噬星空从酿酒宗师开始 重生印度当警察 斗罗,我的分身固拉多 斗破:我只是一个炼药师 金铲铲求生,只有我有海克斯强化 盘龙:开局抢夺至高神信物 吞噬星空之支取天赋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大明于辽东都司境内置广宁右屯卫,初设十三军堡,夯土为墙,垒石为垛,以固边圉。
其中临河而建的一堡紧扼大凌河渡口,戍卒依河筑墙里许,定名大凌堡,自此成为辽西走廊东段的重要烽燧。
宣德三年(1428年),大明置中左千户所,驻地为大凌堡。
天启二年(1622年),后金陷广宁,包括中左千户所在内十余堡寨相继陷落,大凌堡的断壁残垣在烈火中噼啪作响,河风卷着厮杀声远逝,只留下满目疮痍。
崇祯四年(1631年),蓟辽总督孙承宗下令辽东总兵祖大寿在原中左千户所废墟上重建大凌城,由此引发了改变辽东战局的大凌河之战。
经过近一年的苦战,明军先后损失数万精锐,祖大寿以城降,除他之外,还有超过七十余将领被俘,其中不乏游击、参将、副将之类的高级将领。
而且,皇太极在此战中一改过去攻坚战的打法,采用围点打援的方式,以大量歼灭明军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这是清虏战略战术上的重大改变。
这一战术非常有效,在日后的一系列对明作战中,清虏屡次使用此战术,皆获得巨大胜利。
从去年五月展开的松锦大战,其实也是清虏沿用这种围点打援的固有战术,试图通过围困锦州城,迫使明军分路来救,从而一口一口地将来援明军吃掉,以此最大程度削弱明军辽东军团的军事力量。
却不想,皇太极碰到了一个最为难缠的对手——洪承畴。
锦州被围,明军确实来救了。
但主帅洪承畴却是将十余万大军裹成一大坨杀了过来,军阵如铁桶般坚实,差点就撑破了清虏所布置的“口袋”。
若非皇太极决策果断,态度坚定,将清虏的全部家当一起压了上去,说不定想要进行围点打援的数万清虏兵力反被明军内外夹击,碾成一堆齑粉。
随即,双方超过二十万的大军便在松锦一线展开了长期的对峙相持。
营寨连绵数十里,炊烟与硝烟交织在天空,战鼓与号角声此起彼伏,仿佛两只巨兽在无声地较量,等待着对方露出破绽。
然而,就在双方都在咬牙苦撑之际,清虏后方却起了火,打破局势的平衡。
一支新华军队在八天前猝然袭击了辽阳城,如同一把尖刀刺入清虏的腹地。
他们的火炮轰鸣震碎了辽阳的城墙,士兵们如猛虎下山般冲入城中,并在极短时间里将其攻陷,兵锋直指盛京。
一时间,清军大营立时陷入躁动而惶然之中,八旗各部将领纷纷涌入皇太极的大帐,建言皇太极,立即撤兵北返,以保后方安全。
尽管在获悉辽阳被袭,盛京危急后,皇太极也感到万分震惊,但却并未失了方寸。
就在八旗各部将领群情汹汹,鼓噪着全军撤兵,以保盛京的妇孺家小的时候,皇太极却凭借着多年来所建立的积威,第一时间便压下了所有人激进而躁动的情绪。
他先是严厉斥责了诸将未能及时约束部伍,任由“谣言”散播,以至于动摇军心士气,造成目前整个大营人心浮动,恐再难与明军对峙相持。
随即,他便开始做出撤兵部署,安排八旗各部分段回兵路线,以及彼此交替掩护的任务分派,条理清晰,一丝不乱。
就在诸将准备俯首听命安心北返时,但随着皇太极一条条命令的下达,以及对八旗各部的军力调配,许多人立时又被搞懵了。
因为,汗王的安排并不是简简单单地撤兵,让大家一窝蜂地跑回盛京,去阻止那支新华军掏了我大清的老窝。
诱敌深入!
分进合击!
在撤兵的过程中,施上一招“拖刀计”,在诱得明军衔尾追击时,巧妙设伏,一鼓聚歼赶来的明军精锐骑兵。
当皇太极将整个计划合盘道出后,立时震得所有八旗将领目瞪口呆,帐内鸦雀无声,只剩下烛火跳动的声音。
什么是天生的统帅?
什么是雄才大略?
在全军陷入巨大危机之中,皇太极所展现的从容和淡定,以及这番将“危”转为“机”的能力,完美地体现了一位统帅的军事智慧,让众将心中不由得生出敬佩之情。
而皇太极所选定的猎杀地,便是昔日的大凌城。
十年前,皇太极在这里困住了祖大寿,并以他为饵,接连击溃数万明军精锐,最终迫得祖大寿第一次献城投降,不仅让我大清获得了万余明军精锐(大部投降明军皆编入后来的汉军八旗),而且在辽东战场获得了足够转圜的战略空间。
十年后,皇太极将在同一个地点,再次给予明军重创,为持续近两年的松锦大战,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十一月初三,在清军“仓惶”撤退两日后,明军果然按耐不住追击的欲望。
洪承畴命宁远总兵吴三桂、山海关总兵马科、前屯总兵王廷臣、玉田总兵曹变蛟领两万五千步骑从松山大营出发,对正在撤退的清军展开衔尾追击。
初时,明军行动异常小心谨慎,唯恐遭到清军的埋伏或者突袭。
初三日午时,前锋在女儿河畔发现清军丢弃的镶黄旗龙纛。
王廷臣立即停止前进,派十余名哨探踏冰过河查看。
当士兵从对岸拖回十余具“清军尸体“时,随军书办发现死者耳垂无穿环痕迹--真正的满洲人自幼佩戴耳饰。
这个细节让吴三桂立即作出改道数里外的夏家湾渡河的决定。
入夜后,明军在四方屯扎营。
曹变蛟令士兵将营地外围布满车架和拒马,间隙布设火炮,炮口对着黑暗中的旷野,外围点燃数十堆篝火。
子夜时分,值哨士兵发现火光中有黑影闪动,顿时锣声大作。
待火炮齐射、万箭齐发后,才知是清军故意驱赶的羊群,每只羊尾巴都绑着摇晃的火把。
初四日未时,当大军行至小凌河岔口,前方斥候突然传回急促的铜哨声。
吴三桂登高远望,只见数里外的大凌河故城残垣间,数十面清军旗帜歪斜倒地,隐约可见散落的车架在雪地里格外显眼,车轮深陷在积雪中。
最诱人的是,西门外还有十几辆倾覆的粮车,在明军追击下,慌不择路的清军竟然未予整理收拾,雪地上洒落的麦谷引来成群麻雀啄食……
大凌河北岸,隐约可见数万清军步卒正在仓惶北撤,他们的队形散乱,旗帜倒拖,宛如败兵溃逃。
见此情形,憋了数日的明军骑兵哪里还忍得住,当即催马杀奔而去。
就在骑兵撵上撒丫狂奔的清军步卒大砍大杀时,大凌河两侧的半坡后突然响起令人心悸的牛角,两万余八旗甲骑从侧后杀出,截断了明军骑兵的后路。
隐藏在大凌城废墟数千八旗步卒竖起了数十面楯车,借助当年明军修筑的残垣作掩护,彻底封锁了突围通道。
吴三桂、马科见状大恐,不敢恋战,各引麾下骑兵掉头向南突围。
刀剑碰撞声、呐喊声、惨叫声瞬间响彻云霄,这场被后世称为“第二次大凌河之战”的围歼战就此展开,几乎完美复刻了十年前的战术胜利。
经过一番惨烈搏杀,除了吴三桂领着两千余骑冲出重围外,三千八百余明军骑兵被歼,马科及三十多名将领战殒于阵中。
随后,清军在留下数千兵力打扫战场,多尔衮、多铎、杜度率领一万五千甲骑循着吴三桂败逃的方向便追了过去。
在后方,还有曹变蛟、王廷臣所领的一万余步卒徐徐推进,准备随时接应前方的骑兵。
想必,此时他们仍旧拖着车架辎重、拉着火炮慢慢吞吞地朝大凌河赶来。
皇太极给多尔衮、多铎的命令,就是一个字。
快!
在迅速击溃明军骑兵的同时,不予对方任何喘息的时间,发起连续进攻,直至围杀明军步兵大阵。
若是此战能一鼓聚歼这股两万人规模的明军追击部队,那么即便不能完全扭转目前被动的战略困境,那么也能对明军施以重创,让他们在短期之内不敢再发起主动进攻,为我大清争取喘息之机。
在大凌河畔的战场上,血腥味与硝烟混合成一种刺鼻的气息,弥漫在初冬的空气中。
皇太极骑在一匹通体雪白的战马上,厚重的貂皮大氅披在肩头,遮住了他日渐臃肿的身躯。
十余名巴牙喇亲兵手持长刀,警惕地环绕在他周围,守护着汗王的安全。
“汗王,此战斩获明军首级三千八百余级,俘获战马两千匹,甲胄兵械无算。“正黄旗固山额真谭泰策马靠近,他的脸上沾着血污,声音中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吴三桂那厮虽然逃了,但马科已毙于阵中,首级正在验明。“
皇太极微微颔首,目光扫过战场。
遍地倒伏的明军人马尸体,像被镰刀割倒的麦秆般杂乱无章。
几面被撕烂的明军旗帜半埋在雪地里,染血的旗面在风中无力地抖动。
远处,几辆歪倒的车架旁,几只乌鸦正在啄食一具无头尸体的手指,它们的黑羽在白雪的映衬下格外醒目,发出“呱呱”的叫声,更添几分凄凉。
“马科的首级好生收着,将来挂在广宁城门上。“皇太极的声音低沉而威严,“让明国那些总兵们看看,与我大清为敌的下场。“
谭泰连忙应诺,随即又补充道:“据俘虏供称,此番追击乃洪承畴亲自下令。原本这老狐狸是想按兵不动,坐视我军回撤盛京。但监军张若麟一意坚称,此乃我大清诱敌之计,竭力阻止明军将领出营追击,倒惹得洪承畴反其道而行,作出了追击的决定。“
皇太极嘴角浮现一丝冷笑。
他太了解明国那些文官武将了,不仅在朝堂上互相倾轧,到了军前也是明争暗斗,互相扯着对方的后腿,如此岂能不败?
“可惜了,若不是辽阳告急……“皇太极心中暗叹,右手不自觉地攥紧了马缰。
他本可以继续围困锦州,利用明朝君臣不断催逼,迫得洪承畴不得不主动出击。
届时以逸待劳,必能一举歼灭明军主力,彻底掌控辽东战局。
可惜,那支该死的新华军偏偏在这个时候袭取辽阳,逼得他不得不改变计划,这让他心中充满了不甘与愤怒。
想到这里,皇太极感到一阵气血上涌,太阳穴突突直跳,眼前一阵发黑。
他深吸一口冷冽的空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作为一国之君,三军统帅,他不能在外人面前显露丝毫动摇。
“报……“一骑快马冲破风雪,马背上的探子滚鞍下跪,“禀汗王,睿亲王已在前方二十里双羊屯处围住明军步兵大队!“
皇太极精神一振:“详细道来!“
“回大汗,大同总兵王朴怯战先逃,贝勒杜度已率三千甲骑追杀。睿亲王与豫亲王将曹变蛟所部六千余人困在荒原上。只是……“探子说到这里,略显迟疑。
“只是什么?“皇太极眉头一皱,心中升起一丝不好的预感。
“只是那曹变蛟用兵甚为老辣,迅速以车架围成防御圈,火铳火炮齐备。睿亲王发动一次猛攻,折了五百余骑,未能破阵。“那探马低着头,不敢看皇太极的眼睛。
皇太极脸色一沉。
曹变蛟是曹文诏的侄子,叔侄二人皆以勇猛善战著称,没想到临阵指挥也如此沉稳。
火器……又是火器!
明军近年来愈发倚重火器,火炮的轰鸣能撕裂最坚固的阵型,火铳的齐射能击退最勇猛的骑兵。
虽然八旗军中也组建了乌真超哈(重兵部队),配备了火器,但火器质量明显不如明军,而且操演也不及明军熟练,在战场上往往落于下风。
“传令多尔衮,不必强攻。“皇太极略一思索,“可分兵绕至明军侧后,断其水源。曹变蛟携带的粮草有限,不出三五日必乱,到时候再一举破阵,事半功倍。“
探马领命而去,策马消失在风雪之中。
皇太极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心中却无半分轻松,反而像压着一块巨石。
时间,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
洪承畴不是傻子,一旦得知前锋遇伏,必会派兵接应。
若不能速战速决,这到嘴的肥肉怕是要飞了,之前的努力也将前功尽弃。
“大汗,是否要增派兵马?“谭泰小心翼翼地问道。
皇太极摇摇头:“不必。告诉济尔哈朗务必要缠住洪承畴明军主力,不使……“
话刚说到一半,胸口突然传来一阵尖锐的疼痛,仿佛有人用烧红的铁钎刺入心脏。
皇太极身子一晃,眼前金星乱冒。
他下意识抓住马鬃,却感到手指无力,整个人向一侧倾斜。
“汗王!“谭泰惊呼一声,抢上前去。
但为时已晚。
皇太极那肥胖的身躯像座小山般从马背上栽落,重重砸在冻硬的土地上。
貂皮大氅扬起一片雪花,金线绣制的龙纹在阳光下闪了一闪,随即被慌乱的亲兵们挡住。
“传太医!快传太医!“
“汗王!汗王你怎么了……“
嘈杂的呼喊声在皇太极耳边渐渐远去。
在陷入黑暗前的最后一刻,他模糊地想到:天不佑我大清吗?
为何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刻……
雪花静静地飘落,覆盖在皇太极苍白的脸上。
——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2220/28375383.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