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赐你太宗皇帝的圣遗物
推荐阅读:华娱浪子,怎么被天仙改造了? 都重生了还混娱乐圈? 战锤:刚统一帝国,你说是40K 只想躺尸的我被迫修仙 维度乐园,我是召唤系使徒 我的神级词条都刷满了 人在诸天,寄生成道 天子宁有种 猎魔人:我有一只红葫芦 三国:王业不偏安
玉清宫再次迎来大宋官家。
可是让观主毛奉柔极为兴奋。
玉清宫是宋真宗为供奉“天书”而修建的皇家道教宫观,地位极高。
但是因为真宗晚年,对于道教狂热降温,再加上刘太后掌权后,断了天书运动,同时更重佛教,对玉清宫支持减少。
缩减开支后,玉清宫维护经费减少,道士大量流失。
如今的玉清宫虽是皇家道观,但是地位已经下降到了普通道观的地位,甚至不如各地的天师、真人道观。
毛奉柔是当今大宋茅山清派第二十三代宗师朱自英的徒弟。
朱自英在大中祥符年间,因成功为宋真宗祈嗣得生赵祯而获得皇室信任。
在天圣元年期间,赵祯按照母亲刘娥的意思,诏令朱自英入京,为圣母刘太后传授完整的上清戒法。
因法事圆满,被朝廷赐予“观妙先生”尊号。
如此配合刘太后是皇帝亲生母亲的政治活动后,他在玉清宫居住下来继续修道。
在完成法事三年后,朱自英返回茅山潜心修道,可谓是把茅山派在朝廷的影响力给推上了顶峰。
先前太祖太宗皇帝,都是对正一派张守真张真人十分推崇,尤其是太宗皇帝,但凡大宋有重大政治军师行动和水旱灾情,他都要派人往终南山致祭。
而且自己还要带领百官对着终南山方向祭拜。
张守真除了主持上清宫外,还统管楼观事务。
传言张真人活到了南宋宋孝宗时期。
待到朱自英如今的徒弟毛奉柔代替他主持玉清宫大小事务。
毛奉柔眼瞧着玉清宫的影响力不断的下降,根本就没什么好办法。
他可不想茅山一派在朝廷的影响力,再次下滑,被正一派超过。
可是官家突然来玉清宫清修,还问一问有关道家的典籍,更是让毛奉柔极为兴奋。
此时的赵祯在看人对战演武。
宋庠与毛奉柔都在一旁观看。
宋庠站在一旁,他说是来记录皇帝的起居注,实则是被皇太后派来监视赵祯的。
赵祯虽然有些惦记宋煊那里会出什么幺蛾子,但是此时的对战表演,更是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像这种摔跤对战,对于围观之人,吸引力还是蛮大的。
就算是此时的宋庠,也是被演武场上的情绪所裹挟。
宋煊站在玉清宫门口。
因为有皇帝在,故而禁军已经接管了防务。
宋煊报上名,说是要求见官家。
禁军士卒直接请宋煊入内。
官家早有吩咐,若是宋状元来了,直接让他进来。
宋煊让自己的一帮手下在玉清宫偏殿内待会。
班峰等人皆是有些激动,想要上香。
就算如今皇家对玉清宫不重视,可也不是寻常人能够进来的。
传言朱先生为先帝求来了子嗣,想要孩子的赶紧拜一拜。
宋煊在禁军士卒的带领下,走过几重院子。
高继勋最先得到通报,他随即走到官家身边,俯身在赵祯耳边说了一句宋煊来了。
赵祯一下子就精神了。
他就知道,十二哥做出这么大的事,必然会跟自己分享的。
于是赵祯直接站起身来,奔着长廊就去迎接宋煊。
“见过官家。”
宋煊正在走路,瞧着演武场上的热闹,冷不丁看见赵祯主动迎了过来,连忙行礼。
“哈哈哈,十二哥来了。”
赵祯一把抓住宋煊的胳膊,就往他观战的地方去。
方才跟在皇帝身后的宋庠以及毛奉柔对宋煊皆是有那么一丝羡慕。
他们二人陪伴赵祯好几日,可都不如宋煊一露面,天子就会亲自下阶迎接,毫不见外的把他带着前往高台。
这种隆恩,说实在的玉清宫观主毛奉柔是真的想要。
“来人,给十二哥搬一把椅子来。”
有了皇帝的吩咐,禁军自是急忙去了。
赵祯也没在意其余人,就是拉着宋煊直接坐在台子上,瞧着下面的人演武。
毛奉柔瞥了一眼身边站着的宋庠。
这位可是天圣二年的连中三元的状元郎。
前面陪着官家落座的,是天圣五年的连中三元的状元郎。
尤其是宋庠比宋煊更早入官场,可是他们二人之间在官家心目当中的地位,怕是差了八杆子远。
其实宋庠倒是无所谓,毕竟自己可是皇太后钦点的,宋煊是官家钦点的。
二人目前可不同属于一个“阵营”。
一旦将来皇太后与皇帝之间开撕,他们二人就算有亲戚关系,也不可能和平共处,必须要打头阵的。
狄青抬眼望去:“十二哥来了。”
站在狄青旁边拿着宋煊给打造的精锐武器双锏的王珪嘿嘿一笑:
“一会可热闹了。”
“我先上了。”
狄青手持弓箭,牵过马匹,直接一个翻身,就跳上了战马,随即驰骋开来。
嗡嗡嗡。
三箭下去,全部中靶。
一时间场上响起热烈的呼喊声。
狄青没有停下,而是继续驰骋,随即躲在马匹一侧,又是三箭出去,全部中靶。
“好。”
这下子连赵祯都站起来鼓噪叫好。
“十二哥,你瞧瞧,朕身边的禁军,还是有如此雄壮之士的。”
宋煊脸上带笑,仔细瞧了瞧,是狄青,那没什么问题了。
“确实,这骑射对于我大宋士卒而言,还是有着难度的。”
宋煊又嘿嘿笑了一声:
“兴许此人将来是官家能够在西北建功立业的好手。”
赵祯眼睛一亮,虽然目前没找到合适的理由收回燕云十六州,但是拿着西夏练手,那也是不错的选择。
赵祯一直都是主战派,对于西北那块地方都是打打打的态度,要不是宋军失利,他可不想和谈。
至于收复燕云十六州,赵祯在皇帝当中也是属于老实人,他绝对想不出朱老四那种打着为汉高祖报白登之仇的口号来。
“此人叫狄青,我关注他有一段时间了。”
赵祯对于宋煊也没有隐瞒:“身手好,样貌好,同样也是个伶俐之人。”
“狄青?”
宋煊笑了两声:“臣倒是没有认出来。”
“嗯?”赵祯回过神来:“十二哥认识狄青?”
“进京赶考的时候,见过他被人押运进京,聊过几句。”
“当时天降大雪,我看他鞋子都破洞里,就送了他一双厚鞋子,连带着衙役一起躲在漫天大雪的铺子里吃饭来着。”
“再后来,便是官家钦点我为状元时,游街也是狄二郎为我牵的马。”
“哈哈哈。”
赵祯忍不住抚掌大笑。
果然朕看重的人,他们之间也有着不可言说的缘分。
再加上赵祯微服私访在大相国寺旁听到那摆摊算卦之人言论,更是让他得意。
朕今后的左膀右臂更是少不了的。
众人瞧着狄青表演,连官家和状元郎都起身为他喝彩,一时间许多禁军心里也憋口气,要比狄青表现的还要更好。
毕竟狄青有了更多的资本,遥想当年演武场上,连皇帝与状元郎都要起身为我喝彩!
谁不羡慕他的经历?
狄青把手中的箭矢都射完了之后,这才骑着马缓慢走到高台下,跳下战马俯身下拜。
“官家,狄青已经演武完成。”
“好,狄青,今日朕便选你为散直。”
“多谢官家。”
狄青这才站起身来,面带喜色。
然后演武场上的禁军便越发眼热起来了。
这种皇帝身边的侍从官,就算是低级武官,也是谁都想要当的。
因为今后前途不可限量。
司马光曾经记载,各以功大小手上受赏有差,散直狄青最多。
赵祯赏赐狄青的次数最多,最隆重。
可以说北宋找不出来几个人,像狄青这样出身低微,是从罪犯到散直,最后做到枢密使上来的人。
今日赵祯把狄青选在身边,只是个更早的开始。
赵祯看向一旁的宋煊,又听到:
“好好干,官家是不会亏待你的,争取将来去边境领兵作战。”
狄青冲着宋煊微微拱手。
这才牵着马退出去,把场地留给禁军当中的其余兄弟们。
赵祯又拉着宋煊坐下,瞧着人继续演武:
“十二哥,我今日在外吃饭,看见了一个小报。”
他让贴身宦官张茂则把那份小报掏出来,递给宋煊。
宋煊拿过来仔细瞧了瞧,倒是写的很是详细,没有太大的变动。
“官家,这小报可是皇城司背后的生意?”
听到宋煊如此询问,赵祯眉头上挑:
“怎么可能!”
“小报的消息来源很准确,怕是消息灵通之辈搞来的,而且又发布的十分及时。”
宋煊前些年为了“科举”,可是没少订阅东京城的小报,以及派人誊抄朝廷的邸报。
赵祯从来没有思考过这种事。
他潜意识觉得皇城司的人不会做买卖的。
就如同高遵甫等人在宋煊家门口摆摊的事情,是不会上报给赵祯的。
反正活也干了,外快也赚了,官家也满意了。
那挣外快的事,就不用跟官家提了。
双赢的局面。
赵祯点点头:“我倒是从来都没有思考过。”
说实在的,赵祯以前也没怎么接触过民间的事。
这还是他住在玉清宫后,兴趣大起,才知道这种小报的。
宋煊也不在纠结,而是开口道:
“官家,此事我正是想要求你来的。”
“求我?”
赵祯看着宋煊,因为一般都是他找宋煊出主意,很少有宋煊求自己的时候。
“十二哥尽管说,咱们两个之间算不得求字。”
宋煊见宋庠靠近,随即咳嗽了一声:
“官家,无忧洞行事过于猖狂,我想要打击他们,故而想请官家调拨些兵器,免得围剿的时候,我手下人没有盾牌之类的防范。”
“这个好说。”
赵祯想都没想直接应下来:“你直接与曹侍中说就行。”
宋煊摇摇头:“纵然我岳父是曹侍中,那他也不能私自调拨军械,这是规矩。”
“哈哈哈。”
赵祯再次笑出声,他就喜欢宋煊这种有原则的性子。
“好。”赵祯随即又问道:“十二哥,这无忧洞你可是有把握剿灭?”
“没把握。”
听着宋煊如此痛快的回答,赵祯一时间有些发蒙:“为何?”
“地下管道过于复杂,他们又精通此道,会比官府熟悉,也更加容易隐藏。”
宋煊叹了口气:
“我倒是有个法子把他们全都搞死,但是居住在地下的也不都是犯人,许多人都是被迫生活在地下,他们也是官家的子民。”
“嘶。”
赵祯相信宋煊的话,他现在也学会温和的做事了。
“什么法子?”
“我把法子藏在了三国演义里,但是还没有写出来。”
宋煊忍不住笑出声来:“官家还是暂且等一等吧。”
“行。”
赵祯倒是不介意,他是想要覆灭无忧洞的势力的,奈何如今朝政决断都不听他的话。
“十二哥,我看此事过于危险,光是给你部下配备一些军械。”
“等等。”
赵祯又想起来了:“你是怀疑无忧洞他们手里会有弓弩之类的?”
“官家,陶然客栈的赃物他们都卖出去,更不用说官府的军械了。”
宋煊哼笑一声:“说不准这些贼子还有铠甲能防身呢,衙役怕是打不过的。”
赵祯也是面露凝重之色。
民间有弓弩以及铠甲之类的,确实是一件非常难以容忍的事。
弓箭也就罢了,但是弩箭是不被允许的,更不用说极为犯忌讳的铠甲了。
“十二哥,那你这也太危险了。”
赵祯随即开口道:“我得找人护着你些。”
“多谢官家。”宋煊连忙道谢:
“若是官家能够在内库当中给我找一件能够穿在里面的小巧内甲,我今后办事也更加安心了。”
“内甲?”
赵祯轻微颔首:“十二哥说的对,如今东京城的歹人越来越猖狂了,朕自是要全力助你。”
“梁怀吉。”
“臣在。”
宦官梁怀吉当即先前一步。
赵祯让他附耳过来,仔细交代了一阵,随即直接回到宫中去了。
“十二哥,你是打算绞杀无忧洞吗?”
“臣有这个想法,只不过难度太大。”
宋煊坐在椅子上,瞥了一眼把耳朵支过来的宋庠:
“但是臣不会因为这件事难,就不会做了。”
“无忧洞拐卖妇孺幼童,不知道毁了多少家庭的孩子。”
“再加上杀人如杀鸡一般,如何能让他们一直猖狂下去?”
“这里可是大宋的京师啊!”
“他们如此恶劣的犯罪,根本就没有把大宋律法放在眼里,也没有把大宋官家放在眼里。”
听着宋煊的话,赵祯也是连连颔首,眼里有怒气。
若不是运气好碰到了宋煊,赵祯自己个都不知道能否逃出来。
再加上今日的小报上也着重渲染了一些无忧洞的“厉害之处”,三十年来只要有人被拐进去,就从来没有逃出来的。
赵祯对此还嗤之以鼻,觉得这个小报也并不是什么消息都知道。
宋煊没有把赵祯认出来,一个是因为他当时年岁小,二是真宗皇帝的两个亲信宦官周怀政、雷允恭,一死一个去守皇陵了。
他们二人恰巧去接的赵祯。
“若是调动军队,能否将他们剿灭?”
听着赵祯的询问,宋煊摇摇头:
“我只能先试一试,若是能有军队里的人帮助我剿匪,那可太好了。”
“此事你去寻你岳父。”赵祯看着宋煊:“事关你的安危,朕相信他挑选出来的人,会让你放心的。”
“既然如此,还望官家给我写个配合剿匪的条子,否则就算是我岳父,也无权调动人马。”
“好。”
赵祯自是没有拒绝,直接让张茂则摆出笔墨纸砚,他开始写条子,顺便把玉玺那戳来,给宋煊盖了条子。
“多谢官家。”
赵祯让贴身宦官收好玉玺,这玩意可不能外露。
“敌人在暗,我们在明,光靠着你身边的那些衙役怕是无法护住你的周全。”
赵祯指了指演武场上的士卒:
“这些人是个顶个的好手,朕准备让他们去保护你一段时间,总是在这里对练也是浪费,不如让他们干点活。”
“那可就再好不过了。”
宋煊连忙应下,随即开口道:“官家,如厕去吗?”
“去。”
赵祯也不想宋庠跟着,于是开口道:
“宋判官,你去与场上的禁军说一下朕的意思。”
“是。”
宋庠也明白他们君臣二人之间要说些悄悄话。
于是赵祯二人直接就离开了。
赵祯回头看了一眼宋庠离远了:“十二哥,你与我说一说是怎么谋划的?”
因为玉清宫足够大,比阿房宫还要大,走着走着就能甩开后面的人。
宋煊与赵祯详细的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最后总结道:
“我看看能不能挑起他们的内讧,有了地下带路党,我们才能少费些力气,剿灭他们的势力。”
“嗯,好办法。”
赵祯对宋煊的谋划向来是相信的。
“你尽管放手去做,一切都有我撑着呢。”
赵祯又极为稳重的道:
“但是十二哥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性命,万不可被这帮贼子给害了。”
“官家安心,臣将来可是要去大兴西北,建功立业的,如何能被宵小贼子给害了。”
“哈哈哈。”
赵祯对于宋煊是极为欣赏,随即重重的点头:
“到时候替朕在西北大杀四方,到时候朕在皇宫内给你摆庆功宴。”
“可惜西北太远,到时候朝臣一定不会同意让朕亲临前线的。”
“那确实如此。”
宋煊顺应了一句:“不过若是将来收复燕云十六州,官家兴许有机会亲征,如此来激励士卒。”
“亲征?”
赵祯被宋煊画的大饼,给砸的有些发蒙。
他从来都没有想过。
若是真的亲征,到时候也跟太宗皇帝一般乘着驴车前进吗?
赵祯如此憧憬也是对的。
毕竟大宋官史,是没有记载太宗皇帝夜飙驴车二百余里逃亡的伟大事迹。
“对啊。”
宋煊瞥了赵祯一眼:“如此名垂青史的事,如何能够让其余武将代劳?”
“唯有官家亲征,如此才算得上是压服四方。”
“对对对。”赵祯眼里带着憧憬之色:“十二哥说的在理。”
“十二哥的目标也是收回燕云十六州吗?”
“啊,我是封狼居胥啊!”
“哈哈哈。”
赵祯被宋煊画的大饼砸的合不拢嘴。
“对对对。”
赵祯连连颔首:“如此一来,我们君臣定然能够名垂青史。”
宋煊则是一本正经的道:“那官家还是要多加练习驾驶驴车。”
“为何?”
“河北多是平原,追击敌人跑的快。”
“有道理。”
赵祯嘴角笑的都要裂开了。
“对了,十二哥,我觉得来玉清宫算是来对了。”
赵祯连忙给宋煊说着自己的发现,尤其是大娘娘对自己的监视不在那么逼迫,她好像乐于见到自己“喜好道学”一样。
“官家岁数大了,自是要走到亲政的道路上来。”
宋煊也是认同的点头:
“大娘娘她根本就不想放权,当然觉得官家行事混账些,更方便她长久的执掌朝政。”
“是啊。”
赵祯自从得知自己亲娘的遭遇后,对于刘娥的感情越发的复杂起来。
从小生活在谎言编织的环境里,靠着他自己戳破这个谎言编织的牢笼,如何能心情平静,做到不生气?
赵祯又往前快走了几步,拉开与旁人的距离,低声问宋煊:
“十二哥,难道朕就一直要等着?”
“难道官家想要效仿唐太宗,亦或者是唐玄宗啊?”
赵祯脚步一顿,随即又快走两步。
作为帝王,他当然知道这两位的事情。
要么就学唐太宗玄武门对掏,谁赢谁是太子。
要么就学神龙政变,逼迫刘太后退位。
关键是赵祯自己手里连八百人都没有!
喊不出什么八百人就八百人的话。
赵祯自从得知真相后,他非常确定大娘娘对于皇帝这个位置,是非常感兴趣的。
光是在临朝称制,就不进一次僭越礼制,使用了大量皇帝才能用的规制。
把自己生日定位节日,庆贺的规格与天子等同。
还专门为她打造了一款太后乘坐的“太安辇”,和皇帝乘坐的规格相当。
每次出行,仪仗队的规模都是一千零八人,与皇帝配置一样。
就算是上尊号,刘娥使用纯金,连皇帝都被压一头使用镀金的。
因为等级分明,金银的使用是严格受到约束的。
更不用说穿龙袍,还要跑到皇帝专享的荣耀之地去举行典礼。
赵祯又停下脚步等了宋煊三步:
“十二哥,朕恐怕没有胜算。”
“找人强行动手,消息定然会泄漏的。”
“朕身边虽然没有皇后的眼线,但是皇太后的明里暗里的怕是不止一个。”
“最重要的是法理这块就过不去,大娘娘有我父皇的遗诏。”
赵祯从小被打压的太厉害,以至于看见刘娥心里就发怵。
“哦。”
宋煊只是应了一声,并没有多说什么。
赵祯有些错愕,因为在他看来,宋煊无论什么时候都会给自己出主意的。
怎么就回了一个哦?
“十二哥,你这是?”赵祯拉着宋煊的衣角:
“为何这般冷漠?”
“我知道官家只是想要吐槽一二,并没有想要复刻玄武门之变或者神龙之变的想法,所以也就不会说那些大逆不道的话。”
宋煊瞥了一眼后面跟过来的人:
“免得事情提前泄漏,反倒是坏了事,官家身边怕是有不少大娘娘的人。”
赵祯沉默的点头,也不再提这件事。
他承认宋煊说的对,他当真没有唐太宗那般有决断!
为今之计,还是要收集八百人。
以备不时之需。
赵祯又回想起方才的演武,便是宋煊的主意。
他原来一早就是在暗示朕吗?
“对了,王钦若出事了。”
听着赵祯突然冒出来的一句,宋煊嗯了一声,问道:“死了?”
“没死呢。”赵祯连忙压低声音:“他被人弹劾了,收受贿赂。”
“没死就不重要了。”
听着宋煊的话,赵祯又是激动又是内疚:
“我只是担忧他被弹劾,翻了旧帐,就没法子陪葬了。”
“那确实是有点麻烦,可是短时间内又找不到合适的朝臣死亡。”
宋煊瞧着宋庠来了,又开口道:“官家,我们还是说些无忧洞的事为好。”
赵祯瞧着大娘娘派来明面上监视的人,他悠悠的叹了口气:
“无忧洞的事,实在是太复杂了!”
宋庠是给他们君臣二人留出一些空间,但也不能让他太难做了。
“官家,若是为此事发愁,还是要让开封府尹主抓,毕竟协调祥符县,以及城内厢军都需要开封府尹出面。”
听着宋庠的建议,赵祯点点头:“十二哥,你觉得呢?”
“我觉得挺好的。”
宋煊当即附和宋庠的话:
“宋判官所言倒是在理,只是陈尧佐素来与我有仇隙,怕是不会真心做事。”
“十二哥说的在理。”
赵祯也是觉得开封府尹陈尧佐的位置该动一动:
“此事我会与大娘娘提一提的。”
“若是陈尧佐小肚鸡肠,坏了事,朕可不会轻饶他的。”
“官家。”宋庠则是拱手道:
“陈府尹虽然是在一些事上做错了,但是他对于河流治理还是相当有经验。”
“今年东京城北水淹怕是难免的,到时候还需陈府尹剧中调度。”
“此事尚且无凭无据,还是要劝导为主,否则宋知县难免会遭到朝臣的攻讦。”
“还望宋知县能够三思而行。”
宋庠是在提醒宋煊。
陈尧佐在朝中的同党很多,可不是你能够比拟的。
若是坏了人家的计划,怕是要疯狂报复你的。
更何况咱们这种家庭又不是世代公卿出身,尤其是你岳父还不是当朝宰相,真出了问题,话语权不重。
更何况如今官家说了话,那也不做数。
谁心里都清楚。
“宋判官提醒的对。”
宋煊悠悠的叹了口气:
“况且我与陈府尹共同查那浴室杀人案,不定什么时候就被凶手给盯上了,他可是放言谁查杀谁。”
“万一凶手瞄准了陈府尹,那后果可是不堪设想啊!”
宋庠总觉得宋煊话里有话,就算凶手不去刺杀陈尧佐,他也会暗中下手的。
“朕也是一直担忧此事。”
赵祯见贴身宦官梁怀吉急匆匆的回来:
“所以才差人去内库把太宗皇帝穿过的神器内甲拿来,送给十二哥防身。”
“啊?”
宋煊眼里露出不可置信的模样。
他就是想光明正大找个借口,弄个内甲防身。
结果眼前这个皇帝过于靠谱,直接把他爷爷的战甲拿过来了。
赵祯无不得意的指着梁怀吉展示的内甲:
“我父皇说过,这是太宗皇帝在太平兴国四年为夺取幽州,在高梁河与辽军激战时所穿。”
“辽人射箭极准,幸亏有此甲防护,才避免了太宗皇帝受伤。”
赵祯亲手拿过这件珍贵的内甲:
“十二哥,朕决定把此甲赐与你,希望太宗皇帝在天之灵,也能护佑着你运气极好。”
“嘶。”
宋煊登时感觉自己头皮发麻。
这可是高梁河战神遗留下的神器!
面对辽军多箭雨袭击,太宗皇帝也仅仅是腿部受伤,连带着驴子腿部受伤。
就这,瘸腿的人驾驶着瘸腿的驴子,还能一夜狂奔二百多里。
圣遗物的运气buff点满了。
赵祯十分满意宋煊如此惊诧的目光,随即把内甲递给他。
宋煊接过后,是左看右看,上看下看。
他总觉得赵祯接受的大宋历史教育是“信息茧房”里的教育。
真宗皇帝他绝对没有说自己老爹的坏话,
反倒是有意帮他隐瞒。
在自己后代面前,树立起太宗皇帝英明神武的形象。
毕竟唐太宗的庙号在前,能有太宗这个庙号,那指定是差不了的。
太宗可是宗字庙号里的极品,含金量极高。
真宗皇帝帮忙掩盖这段历史,那可实在是太正常了。
“如此神器,官家赐予我,我怕我这小身板扛不住。”
听着宋煊如此谦虚中带着吹捧的话,赵祯大手一挥:
“十二哥不必谦虚,若是此物一直在内库当中放置,总归会坏了的,若是有了十二哥的打理,自是会延长此甲的使用年限。”
“那臣只能多谢官家赏赐太宗皇帝的圣遗物。”
赵祯脸上的喜色都要挂不住了。
听听这说辞,圣遗物。
不愧是能连中三元的状元郎,言辞就是能打动考官的心。
宋煊双手捧着太宗皇帝的圣遗物:
“有太宗皇帝余光的庇佑,想必臣今后的运气会变得更好。”
“哈哈哈。”
赵祯并不知道高梁河之战的真相,所以对于宋煊的言行,十分满意。
毕竟这也算是自己真真正正的帮到了宋煊。
要不是宋煊讨要,赵祯还真的舍不得把太宗皇帝的内甲给拿出来。
其余人瞧着宋煊获得太宗皇帝的圣遗物,眼神里更是充斥着羡慕嫉妒恨的神色。
谁不想要一件皇帝的圣遗物啊?
别说圣遗物了,就算是现任皇帝赐的东西,那也是十分的珍贵。
寇准在临死前,都要把皇帝御赐的玉带系在自己腰上,向着东京城的方向跪拜后,才躺在床上死去。
宋庠眼里也满是羡慕之色。
不光是皇帝,大宋许多读书人,都不知道这段历史的。
他知道宋煊圣眷极重,但是没想到会这么重!
宋煊捧着赵光义的这件内甲,就跟马甲似的。
倒是也不重。
现场他也不好仔细研究是什么材质的。
“走,去试一试。”
赵祯直接把宋煊带到房间内,让身边的宦官帮助宋煊试一试。
……
“岂有此理!”
祥符县知县陈诂把茶碗都给摔了。
他是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的进士,又是当朝宰相吕夷简的妹夫,直到去年才转为祥符县知县。
京师的知县,可不是谁都能当的了的!
所以宋煊担任开封知县,是踩了许多人的脑袋被破格提拔的。
“他宋十二的手伸的未免也太长了些。”
陈诂伸着胳膊指着向自己汇报的县丞。
“谁说不是啊。”
祥符县县丞眼里也尽是迷茫之色:
“就算宋知县想要剿灭无忧洞,可也不该把手伸到咱们祥符县来。”
“一没有陈府尹的招呼,二没有朝廷下发的诏书,他自己个就把这件事给做了,这不是没把大官人您放在眼里吗?”
听着手下的话,陈诂更是出奇的愤怒。
他好不容易当上了赤县知县,正想要大展宏图呢。
以前开封知县张揆干的那叫一个差劲,连自己的手下都搞不定。
如此一对比,陈诂觉得自己定然能够在考评当中脱颖而出,还有他大舅哥吕夷简的帮衬,如何能够不会继续往上升官?
结果宋煊这个毛都没长齐的家伙,直接担任了开封县知县。
陈诂也没觉得有多大的压力。
可是宋煊这小子不老实,自从担任开封知县后,总是搞七搞八的,连大宋第一外戚刘从德都搞定了,由此名声大噪。
陈诂都怀疑宋煊与刘从德是一伙的,故意帮助他扬名。
如此一来,开封县的赋税若是收得起,自己一下子就被宋煊给比下去了。
在陈诂看来,我当知县,你宋煊也当知县。
那么好,咱俩是竞争关系。
可你宋煊年纪轻轻就想要升官,可我一把年纪也想要升官!
你又是连中三元的状元郎,前途比我光明多了。
那我的机会就更渺茫了。
咱们两个暗中较劲就行。
可如今你都把手伸到我的地盘上来了。
同为大宋京师的附郭县,这不就是显得你宋煊在知县这个位置上干的比我还要好。
是可忍孰不可忍!
谁能忍受被一个毛头小子给压下去!
“他宋十二怕是嫌弃知县的位置太小,他屁股太大,想要做开封府府尹的位置是吧。”
陈诂怒气依旧不减,他直接对着外面吩咐道:
“把那个狗日的开封县主簿给我押到祥符县衙大堂来,本官要好好审一审他。”
倒是同为祥符县主簿开口道:“大官人,毕竟人家主簿也是官,若是过于强硬,怕是有些。”
陈诂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让他过来一趟,本官要问一问是怎么回事?”
“招呼都不打一声,便来我这里查人,真当我祥符县无人来吗?”
“是,属下这就去办!”
县丞气冲冲的带着人去了,待到了现场,县尉开口道:“我把他绑起来。”
“你不要命了?”
孙县丞白了他一眼:
“你不知道宋大官人有多护犊子啊?”
“宋大官人连大娘娘的侄子都敢暴揍一顿,结果刘从德都只敢乖乖的送钱去,甚至他被开封县衙役敲诈,他都不敢放屁。”
“这些都是宋大官人默许的。”
“你什么实力跟他作对啊?”孙县丞拍了拍他的脸道:
“出来混是要讲背景的,你也有一个宰相大舅哥啊?”
“我没有。”
孙县丞擦了擦头上的热汗:“尤其是在东京城,谁是真神,谁是假神都不重要。”
“那什么重要啊?”
“重要的是我们一个都得罪不起。”
祥符县孙县丞老老实实的跟主簿郑文焕说,自家陈知县请你过去一趟。
郑文焕强装镇定开口道:
“此事我开封县宋大官人已经上奏朝廷,不日就会下发,我不过是按照贼子提供的线索来摸查,孙县丞不必如此担忧。”
“届时若是在祥符县发现第二个陶然客栈,依照宋大官人的脾气,定会邀请陈大官人一同来立功,绝不吃独食。”
“是是是。”
孙县丞当然知道主簿郑文焕虽然比自己品级低,但是腰杆子硬的原因。
谁让人家上官护犊子呢。
若是自己惹了事,自家这位上官,可不会护犊子。
手下的吏员可是让他没开革走好几个了。
如今祥符县运转还是有些不顺畅。
“但是诏令还没有下来,陈大官人想要详细了解一下详情。”
孙县丞舔着脸陪笑道:
“还望郑主簿能够移步,咱们去一趟县衙喝喝茶,歇歇脚,您看如何?”
郑文焕随即叫过两个衙役,让他们返回县衙,把此事告知宋大官人。
免得他们全都被扣在这里,大官人不知道此事。
郑文焕的声音也没有故意压着,而是让孙县丞等人都听见了。
待到信使走后,孙县丞才主动开口:“郑主簿放心,绝不会出现什么意外的。”
“我家大官人早就有过交代。”郑文焕随着孙县丞一起走。
孙县丞想要尽可能的多打探些消息。
毕竟他深知有些时候神仙打架,遭殃的却是他这种没有靠山背景的小鬼。
“郑主簿,不知道宋大官人提前交代了什么?”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2088/28375544.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