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大唐协律郎 > 第374章 因钱结怨,非是善计

第374章 因钱结怨,非是善计


在唐代绘画艺术史上,大李将军李思训的艺术成就并不逊色于画圣吴道子,甚至由于其人身份更高一些,所以在当代的名气也更大于吴道子。

    不同于吴道子早年为了生计和磨练画技,在天下诸僧院中多有绘壁真迹存留,大李将军的传世画作更少,时流每访得一幅便奉为珍宝,小心收藏。

    李林甫作为李思训的侄子,家藏有几幅其伯父的亲笔名作自然正常。此番进献给河东王的这一幅,也是李思训生前便极为得意的大幅妙作。

    金銮殿是大明宫内的一座便殿,皇帝常会于此召集大臣议事或举行宴会。这一幅《金銮殿斗鸡图》,描绘的则是唐中宗李显在金銮殿中与诸亲贵宴会与游戏的场景。

    斗鸡在唐代也是一个风靡上下的流行游戏,而唐中宗李显更是一个重度爱好者,其人少年时期便对此着迷的不得了。

    初唐大诗人王勃曾作《檄英王鸡文》,便是时封沛王李贤与英王李显这兄弟俩的斗鸡游戏之作,结果唐高宗看到这篇游戏之作气得不得了,认为是在挑拨二王互斗,于是便将王勃逐出。

    李显历经风雨挫折之后,归来仍是那个爱好斗鸡的少年,常常在禁苑中组织大型的斗鸡活动,李思训所描绘的便是当中一场宴会。

    河东王本身便是爱好斗鸡走狗之徒,对于这样的题材自然也是充满兴趣,入堂之后便让人搬来大案,小心翼翼的取出画轴来平铺摊开,登时栩栩如生的热闹画面便便呈现于眼前。

    张岱也忍不住凑上前去,发现大李将军父子都爱好铺陈描绘琼楼玉宇、殿堂陛阶的画面,画面透露着一股金碧辉煌、富贵逼人的感觉,的确很迎合唐代宫廷审美观。

    除了这些风格上的感受之外,他们父子的绘画技巧也是非常高,而且大李将军无论是细微处的笔墨调和还是画面整体的布局取舍,看起来都要远比小李将军更加高明,整幅画面和谐美观,人物描绘也都非常有神,让人不自觉沉醉其中,仿佛身临其境。

    “当真妙哉!大李将军丹青国手,着实名不虚传!”

    河东王在将这画作仔细欣赏一番后,也是忍不住拊掌叫好,他父亲岐王在世时深爱书画艺术,他也颇受耳濡目染的教导,对于艺术作品也有着一定的鉴赏力,对大李将军这一幅画作的喜爱自是溢于言表。

    “物也不贵,唯赏者珍之重之。此画能得大王赏识,亦其幸甚,胜于埋没某手、无名人间。”

    李林甫听到河东王对这画作的夸赞,当即便又在一旁恭敬答道。

    河东王视线又在画作上流连好一会儿,才又转头望回李林甫,口中笑语说道:“李十你太谦虚了,如此名作又怎会埋没?既进于我,应有所求,我也爱极大李将军这画作,你何事来请,直言无妨。”

    李林甫听到这话后,顿时便面露喜色,同时又瞥了一眼一旁的张岱,接着便用加倍恭敬的语气说道:“大王言重了,下官今日携画来献,只为瞻仰名王风采,实在不敢暗揣一二功利之想!

    下官少时无赖、无心世务,户中亲长常为忧叹此儿必难成材。其后见幸于惠文先王,承王殷切教诲,遂能渐悟人事。先王褪凡之年,下官因事飘零于外,未能辞灵阙下、深以为憾。

    今春归后,得闻大王玉树当户,深秉贤王遗风,旧憾深情急欲倾诉,故来求见。大王神采出众、盛德遗风昭然可见,不久之后必能士心咸归,下官唯愿能够具位王宴末席,除此之外,一无所求!”

    且不说河东王听完李林甫这一番话后是何感想,一旁的张岱只想给他鼓掌喝彩,不愧是口含蜜糖,说起话来真是诚挚动听,更难能可贵的是把一番胡说八道说的感情十足。

    饶是张岱也深浸此道,如今当面比较一番,还是自愧弗如。

    这李林甫年纪要比已故岐王还要大了几岁,如今却在人家儿子面前自认小辈,甚至自言承蒙岐王教导做人的道理才长大成人。岐王本身在世时的荒淫事迹且不说,这口吻俨然是把自己当做和河东王秉承同一份家教的干哥哥啊!

    张岱对他老子张均向来感情乏乏、更没有什么恭敬孝义,但也做不到出门就认别人当爹。

    由此可见若想在这条道路上继续和李林甫竞争,他还得练,但也怕是用尽苦功都比不上天赋型选手的临场发挥,还是得在其他赛道上多多发力,来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啊!

    河东王在听完李林甫这一番话后,心中也不由得大生感触。虽然他老子在生前也未必给他多么难以忘怀的教诲,但是随着时过境迁,如今也免不了对亡父的追缅怀念。

    “先王爱好交接时流、礼贤下士,人间受惠者不乏,但如李十这般深切怀念者却不多。我家厅堂阔大,如何容不下一个怀义感恩的旧人?日后但是有暇,你直来无妨!”

    李林甫送的礼物大合心意,说话又这么好听,自然让河东王对其印象大好。

    在表达完对李林甫的友好接纳后,河东王仍是意犹未尽,他举手召来家奴想要吩咐些什么,但突然又停了下来。

    默然片刻后,河东王又摆手屏退家奴,旋即便一脸歉然的对李林甫说道:“郢公与李十联袂登门,于情于理,我都应当盛情款待一番。只可惜近来发愿自持,月内不得再近声色。

    无此娱宾,难免素席寡淡,不是待客之道。且待下月,下月我再于家中置备盛宴,届时邀请两位入户欢宴,还请两位一定要赏此薄面啊!”

    李林甫听到这话后,自是大感失落。他虽然是李思训的侄子,但其伯父如此级别的画作也收藏不多,如今携来献给河东王,正打算趁着王怀大悦之际再继续加深一下河东王对自己的印象与好感。

    若是拖到下个月的话,这送礼的喜悦感自是大打折扣,而他到时候必然还要准备一份同样颇具分量的礼物,那成本可就大得多了。

    虽然心中很是不爽,但既然河东王已经这么说了,他也只能恭敬表态道:“大王千金之躯,人间富贵享用不尽,竟还如此修身自持,当真令人钦佩敬仰。下官又岂敢厚颜纠缠、触损大王志愿,唯待来日登门再拜!”

    嘴里说着话,他又一脸怨毒的暗暗瞥了张岱一眼,心里怀疑可能是张岱由中使坏。河东王出了名的浪荡宗王,酒色无度,作风酷肖其父,平白无故的又要远什么声色!

    张岱这会儿也大约看清楚了李林甫的意图,河东王乃是名声在外的如今宗室中第一大水鱼,而李林甫最近又钱荒得很,自然就被吸引过来,出手便献上厚礼,显然也是势在必得的想从河东王这里捞取好处。

    这自然让张岱心情很不爽,只不过不爽归不爽,李林甫这里下了血本打窝子,与河东王的对话应答又无可挑剔,他也很难由中作梗。

    李林甫本有口蜜腹剑之能,而河东王对其欣赏友好的人也不吝惜钱货的赠给,不久前在城外窦家园墅中还曾表示自己等人创业缺钱的话,可以直言无妨。他又怎么能只许河东王钱花给自己,不能花给别人?

    他这里还在皱眉沉吟,李林甫忽然又望着他说道:“今日于此巧逢张协律,冒昧请问,源氏源九月末便要赴刑,届时白发老翁痛失爱子、垂髫黄口痛失慈父、时流俊士痛失良友。本睚眦之怨,张协律却夺以性命,凶威若斯,会否入市观刑?”

    “张岱,李十所问何意?”

    河东王闻听此言,便一脸好奇的问向张岱。之前此事闹得动静不小,但他还真不怎么清楚,毕竟日常各种娱乐项目太多,没有太多精力关注时事。

    李林甫不待张岱作答,便在一旁疾声道:“张岱与源氏曾有几万贯钱债,数年无所声张,日前骤往勒讨,源氏家中无备巨资,源九欲以别计补偿,张岱因之举劾于朝,源九论罪处斩。

    国之刑章固然不容触犯,源九干犯国法自然应死,无人敢为其称冤。然则此事追本溯源,无非其人不肯负义,宁犯国法不违钱债,论者皆以私节不亏。

    张岱举劾不法,亦不为错,然其讨债甚切、不留情面,使人无从转圜、因致犯罪,某不敢言其所为刻薄狠戾,然吾不为也!”

    既然眼下并不能立即从河东王这里获得什么实际回报,李林甫就打算趁着河东王对其印象甚佳之际,赶紧打击一下张岱在河东王心目中的形象。

    如果河东王死站张岱,将自己斥出,那也算及时止损,接下来也不需要再在这里多费心思。

    可如果河东王肯于听信自己的一部分说辞,自然会对张岱其人有所保留,接下来就算张岱再在河东王面前中伤自己,河东王想必也不会尽信。

    河东王固然不会因为李林甫的一面之辞便对张岱印象骤改,但在听完这话后,还是忍不住皱眉道:“张岱你很缺钱吗?可以直诉于亲友。因钱结怨于人,实在不是什么善计!”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1732/28375502.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