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意气风发
推荐阅读:科技入侵现代 真乃人间太岁神 游戏开始了,这次绝对没BUG 红楼晓梦 人在皇宫:从升级化骨绵掌开始 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不能开高达那我还参什么军! 柯南里的除灵侦探 斗罗:龙王之霍雨浩活在万年后 诸界龙劫
大战将起的疑云散布在大同。
生活在边地的百姓早已麻木,犹如生活在地震带的百姓,并不会把地震的风险放在心上,日常该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
反而是外地输送来的民兵陷入了恐慌,但是他们又能怎么办呢。
只有一处不同。
牛心山一带的工厂这段日子变得更加火热起来。
“许多关外的牧民抢着找商行购买火器。”周世明下了马车,见到王信后,站到王信的身边,看着不远处的各类工棚,笑着说道。
在王信的计划里,整个前套地区至少可以迁移十五万人口。
有了这十五万人口的扎根,以及构成与内地物资贸易的商业模式,那么这块地区再也不会有失而复得的风险,因为已经有了利益。
更重要的是还能缓解大同的经济压力,救助更多的灾民,可谓是百利而无一害。
“牧民们懂得花钱保护自己,说明他们真正吸取了教训,指望谁都不如指望自己,自己手里有枪,就算是死,至少也能拼死一搏。”
王信平静地说道。
持刀砍人需要极大的血性。
但是扣动扳机却很容易,而且使用火器带来的威力,远远大于使用冷兵器。
手提一把菜刀,强盗们不但不会畏惧,大多视若无睹,更可能会发出嘲笑。可要是手提一把鸟铳,哪怕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妇女,也可以让强盗大惊失色。
周世明一脸敬佩,“这些都是将军的眼光啊。”
谁能想到火器也能成为商品。
在内地的确有风险,可是在关外却不难。
原本他们就和胡人之间有走私,铁锅这种杀头的买卖都在做,何况如今呢,又有王信的许可,所以也是时也命也。
风口来了。
“虽然前套地区目前只迁移了不到八万人,不过第一年的时候四五千户,今年已经获得了丰收,往后每年都会增加更多的牧民。
加上供应军队,不光是每年上万杆鸟铳的需求,还有火药铅子桐油等各色小件,将军做生意的本事,不比打仗的本事小啊。”
周世明先是夸了一阵,随后露出迟疑之色,担心起来。
“只是战场局势千变万化,那欧彦虎不可小觑,现在北征是不是急了些?”
王信肯定道:“现在北征正好合适。”
“将军说的是极。”周世明说道:“如果大同各军能齐心协力,那小小的欧彦虎并不在话下,只怕将军被人骗了。”
王信打趣道:“周员外是担心我?”
周世明笑了笑。
周世明拉拢王信手下不是一件两件,连孙女都舍了出去。
地方大户千年的做法,别管老不老套,管用就行,什么是阳谋,这就是阳谋。
实际上周世明为首的大户,巴不得王信离开大同,他们好瓜分王信走后留下的“遗产”。
王信在大同的时候。
牧民们必须要保障分到多少亩牧地,利息和债务必须要延长到多少年,损失风险不能转嫁给个人,只能由商行承担.
这些成本,如果王信不在了,那么就是商人们直接多出来的纯利润。
挣了一万块钱的人,绝不会只满足挣一万块。
至于别人日子好过还是难过。
关他什么事。
何况别人日子难过,他用人的成本更低,权力才更大。
否则大家日子都好过了,他还能奴役谁。
“将军如果被打败了,商行会直面欧彦虎,风险会更大。”周世明诚恳道。
“我不会被打败。”
王信没有在乎周世明的实话实说,这说明了周世明的确不希望自己失败,起码现在不是。
“欧彦虎并不鲁莽,不光能隐忍,而且能征善战,多有胜绩。将军可知欧彦虎已在整顿兵马,而且还派人联络大同的一些人?”周世明说道:“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大局观,很多人乐意看到将军失败。”
“张文锦,还是胡立勇?”王信皱眉问道。
周世明摇了摇头。
“张巡抚虽然贪婪,却不敢误了战事,胡总兵虽然嫉妒将军,也懂得战场凶险。”周世明继续说道:“以将军的见识,应该懂得有时候事情往往是下面人决定的。”
“来就来吧。”王信哂道:“我曾经在东南抗倭,局势同样复杂,我灭倭越多,不知多少人越恨我。”
跟在周世明身后的张辉下意识地看了王信一眼,似乎确认王信是真有自信,还是在说大话。
关于北征的事,很多士兵不愿意打,将领也不愿意多事。
反观欧彦虎不同。
欧彦虎为了自己的性命一定会拼命的。
所以哪怕大同不主动北征,欧彦虎也会卷土归来,只不过到时候他可能先统一了生胡诸部,那么王信的想法也有道理。
可有道理归有道理,并不代表大家支持。
在来的路上他们曾经商议过。
张文锦只想要捞钱,熬过这一二年,屁股一拍高升去别的地方了,肯定是不愿意任内发生大的战事的。
至于胡立勇。
他是八十岁老头挑水,心有余而力不足,真要是有本事,冯胖子也不会留他这些年。
之所以留住他,主要是因为此人才能不大,又能减少朝廷的猜忌,所以冯胖子才没有对胡立勇下手。
真正能依靠的还是大同西军。
只不过是打出去,还是留守下来,以谈为主,两种方式而已。
“将军手里虽有三千精兵,可数量太少,难道要靠那些民兵?”周世明问道。
王信指了指前方。
不远处的那些工厂。
周世明不明所以,王信笑道:“靠的是这些。”
几人一脸茫然。
见王信主意已定,众人只能无功而返。
王信没有太过在意。
争夺的无非是对大同西部的主导权。
商人和官员都是人,所以做事的思想是一致的,没有谁比谁高尚。
张文锦为了自己任内的稳定,希望稳住胡人,商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同样希望稳住胡人,他们都不会在乎与胡人合作,在乎的是自己的利益。
在他们的心里,与胡人那边是可以谈的。
这么多年不都是如此过来的么。
总比一锤子买卖强,打赢了还好,打输了满盘皆输。
他们本来就过得好日子,打赢了无非还是继续过好日子,打输了可就惨了,当然不愿意妄动兵戈。
穷人其实最不怕打仗。
穷到活得没有意思了,怎么不是个死,打仗说不定还有翻身的机会。
至于输。
那就双输呗。
除非在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形下,商人才会有强烈的战争思想,否则更多考虑的是用谈判的方式,各种压力逼迫来达成目的。
哪种方式好,要看时机。
王信现在需要更多的土地来养活灾民,所以尽快消灭欧彦虎,才是王信需要的。
双方的利益并不一致。
一门一门的佛郎机运去了归化城。
从牛心山到归化城数百里地,如果是临时运输,需要动用不可计数的民力,但是提前运输,把运输时间拉长,那么就能减轻民力负担了。
这也是军事基地的重要性。
后世老美在全球军事基地积累了无数的军事物资,所以能做到在全球随时开打。
也更说明归化城的重要性。
有了归化城这座桥头堡,为王信省了至少一半的精力,各方面都获得了长足的保障,怎么打胜仗,这就是打胜仗。
按照以前老领导的话说。
时刻准备着。
轻飘飘的五个字,就是打胜仗的关键。
“轰隆隆。”
牛心山下也没有闲着。
许多民兵会来牛心山脚下集训半个月,半个月里操练火器的强度直线上升。
把物资运出去需要花费人力物力,那么先把民兵调来牛心山就近操练,这样就省了下来。
不光是操练火器,还有操练红夷大炮。
红夷大炮同样搬运到归化城。
四面土墙专门修建了一段厚实的砖墙,用来放置红夷大炮,有了这些红夷大炮的存在,归化城被攻克的风险更加渺小。
红夷大炮用来守城,佛郎机则用来野战。
佛郎机分为两种。
一种是铅弹炮,一炮可以射出许多小铅弹,一种是大铅弹炮,威力比红夷大炮小一些,优势是射速快,更加轻便,能用马车拖着走。
为了此次北征,王信将九千民兵分为二十小营。
三千精兵分为五精兵营和一炮兵营。
精兵营分为前后左中右军营。
除了中军营携五小营外,其余四军营各携三小营。
秋。
阳光明媚的一天。
“呜——”
角声响起,旗帜招展。
每一回的打仗,王信都会对军队做出调整,根据实际情况分配。
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敌人,军队组成和战术自然也会不一样,没有一招鲜打遍天下的战术,除非是西方那种小国,出门没多久就到了别人的国界。
“咚咚咚——”
鼓声响起。
各营依次入阵。
列阵和行军是大同西军的老传统,从王信起家开始,最初的扬州营就开始操练,如今多年下来,许多校官已经融入到了骨子里。
王信看得满意,已经很有那股子味道。
大军全员披甲。
铁甲、棉甲、布甲等等。
加上刀盾、长矛、鸟铳、佛郎机、虎蹲炮周边栅栏处沿着军营一圈的各色战车。
“呜——”
角声第二次响起。
各营已全部入列,校场上鸦雀无声。
“呜——”
角声第三次响起。
“张灿出列!”
王信在点将台手扶腰间宝剑,大声喝道。
身边令兵摇旗。
下方远处从一方阵之中,张灿穿着盔甲,大踏步往点将台赶来,身上的铁片“哗哗”作响。
到了点将台,单膝跪地,拱手道:“末将在。”
“任你为前军将军。”
“喏!”
张灿大手应诺,接过将军手里的令旗。
随后转身面对自己的军阵,大手一挥,前军军旗就荡了开,挥舞了几圈,娴熟的扬起。
那一边的数个方阵,在队长哨官们的带动下,发出了巨大的声音。
“彩。”
“彩。”
“彩。”
一连三声,声势惊人。
不光是提升士气,也是当着大家的面,让士兵们认清楚自家的旗帜,这些都是细节,外行人不得而知。
王信带兵多年,更不提戚家兵法,很多细微处不知不觉间,让一处处顺畅的磨合,无形提升军队的战斗力。
等校场安静。
张灿卷起令旗收好,回身向王信行了军礼,然后下台归阵。
“刘通出列!”
王信继续喊道。
同样。
刘通不久来到点将台,被委任为中军将军。
这些个前军将军,中军将军等等,不代表他们就是将军了,属于军中的杂号将军。
先后任命诸将。
王信才来到前面。
此时,整个校场一点声音也没有,只听得见旗帜的声音。
这些年里,王信认为自己做的不够好。
虽然比较别人而言,自己做的已经很好了,但是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
人不是傻子。
大家都想过好生活。
一个严苛又宽松的环境,一个痛苦又欢乐的环境,一个不能发财,却能让家人吃饱的环境。
最对不起的是民兵。
哪怕在后世也分义务兵和职业兵,待遇也是不同的。
王信惭愧的是给予民兵的实在是太少。
不过人心都是肉长的。
哪怕是民兵们看到自家将军走到台前,谁都睁大了眼睛竖起耳朵,连大气也不敢喘,生怕耽误听到将军的话。
人一上万无边无际。
王信没有多言,缓缓高举胳膊。
“大周无敌。”
四个字犹如重鼓。
“大周无敌!”
“大周无敌!”
很快。
台下的士兵们高呼,脸红脖子粗的呐喊,甚至青筋都狰狞出来。
这是对将军的回应。
呼声震天。
很远很远的地方都仿佛被震动。
这是对自己的认可,王信却感到伤感。
诗云:夕阳村落解鞍鞯。不知征战几人还。
这次兵戈凶险,连商人们都感到忧虑,想要以谈为主。
大同军镇三路出击,说的是互为犄角,实为各有心思,总共五六万大军,看上去不比欧彦虎差多少,根据探子们打探回来的消息,欧彦虎最多能凑出八万兵。
六万兵对八万兵。
优势在我。
不过谁都知道最危险的不是敌人,而是队友。
“有没有信心!”
王信回过头,露出笑容,看向史平笑道。
史平愣了愣。
将军的回答莫名其妙,不过史平很快露出笑容,那种年轻人自信的面面孔,张扬的说道:“我们必胜!”
成亲两个月的史平意气风发。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1536/28375564.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