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教训
推荐阅读:科技入侵现代 真乃人间太岁神 游戏开始了,这次绝对没BUG 红楼晓梦 人在皇宫:从升级化骨绵掌开始 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不能开高达那我还参什么军! 柯南里的除灵侦探 斗罗:龙王之霍雨浩活在万年后 诸界龙劫
在丰州大营待了三天,确定了后续计划之后,王信带着自己的人马先行出发,与在小黄河部的张灿余部汇合,安营扎寨,为大军开道。
张文锦的三万大军,还有胡立勇的一万八千人马随后而上。
王信答应张文锦的安排,但也同时提出了一条要求,张文锦要提供部分粮草。
谁的粮草都不多。
聚众昌不是没有怨言。
说好三年开始回本,结果为了支持战事,聚众昌又要继续加大开支,幸亏这两年里,兔毛川一带已经有了产出,不至于全部由商人承担。
就算如此,哪怕打败欧彦虎,聚众昌投入的成本,想要回本的时间超过了五年,远超过预期。
只不过已经投入如此之多,为了不打水漂,只能继续投入下去。
至于找张文锦索要的粮草,一则张文锦本有提供粮草的义务,二则王信打仗向来如此,粮草必定是要处处有余,避免一切意外。
总之。
做实事就是如此艰难,各方都不满意。
如果做实事容易,能轻松做好,这种建功的好机会,谁又不会抢呢。
王信认得清楚,选择了这条路,早就做好了准备,心里也不失落。
第二日一早。
全军出发,向着小黄河开拔。
这三日的功夫,丰州大营很是开了眼界。
许多的民夫和民兵,包括营兵,大多数听过大同西军的名,也听过一些关于大同西军的议论,只不过听是一回事,众说纷纭,不如亲眼看一看。
三天的时间里。
大军出征不用操练,但是军纪严明,唯独大同西军的营地,与别处格格不入。
还有就是哪怕不作战的时候,大同西军的兵,不只是营兵,连民兵,甚至连民夫也一日吃三顿饭。
早上营地里有炊烟。
中午营地里有炊烟。
傍晚时分竟然还有。
“喝的粥。”
“放屁,我亲眼看到是干饭,每人还有一勺酱菜。”
酱菜容易携带,也方便保存,用坛子装着,辎重车上好些装着坛坛罐罐。
众人关于河西营吃的是什么吵了起来。
还是有人老人骂了众人一顿,说道:“人家营兵和民兵吃的不一样,有什么好争的。”
众人恍然大悟。
“那也比咱们吃得好。”
有人羡慕道。
别说民兵,就是营兵一天也吃两顿饭。
许多人还饿着肚子。
那老人没有了话说,默默的缩回去。
大同西军离开后,丰州又恢复了原来的波澜不惊的气氛,不过也没有等几日,张文锦终于下达了大军开拔的军令,整个丰州大营开始忙碌。
犹如蚂蚁搬家,不过顶多十万人的规模,对于宽广无边的大漠而言显得有些渺小。
王信收到探马送来的消息,确定后方大营出发,心里也落了口气。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自己率领大同西军先行抵达小黄河没问题,欧彦虎跑的太远,率领七八万人想要轻易赶回来并不容易。
他们离小黄河要近的多,所以现在的小黄河一带风险不高。
大军行军了九天。
张灿率领一千骑兵早已返回小黄河边的营地,当时分兵留下的三千余军队,已经把周边的林子砍光了,最远都跑了二三十里。
不过大同西军的各色车辆居多,又有许多拒马等,营地依然布置的固若金汤。
“很好。”
王信抵达后,带着将领们第一时间巡视营地,脸上露出满意之色。
“咱们扎营的本事都是跟着将军学的,学了这些年,哪怕只学了点皮毛也够用了。”
卓志笑道。
众人跟着附和。
王信只笑了笑,没有搭理卓志。
众人互相看了看,此次出关以来,将军对众人“放纵”了许多。
当天晚上。
王信留下众将,史平等人动手点燃一堆篝火,架好了架子,王信亲手烤全羊,众人围成一圈,虽然不能喝酒,心情都很愉悦。
“跟了将军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品尝将军的手艺。”
刘通忍不住说道。
“将军手艺怎么样?”
张灿闻言越发不放心,担心王信浪费了那只好羊,忍不住说道:“要不还是我来吧。”
王信翻了个白眼,没有理会张灿。
众人笑闹了一阵。
见火候差不多了,几名亲卫开始上去帮忙分肉。
每人一个盘子,王信用小刀割下一大块肉,至于怎么分成小块,在场的每个人手里都有把小刀,自己去切。
光吃肉容易腻,又不能喝酒,小石头准备了茶水。
“你们跟了我好些年,平日里叫我将军,当时我从心里把你们当兄弟,无论你们信不信。”
王信吃着烤羊肉。
味道不算差,但也不算鲜美。
只不过这个年代,许多百姓可能一年到头也吃不上一回肉,就算吃肉也只是尝尝腥味。
不是不想吃肉,而是吃不起。
很多人想吃肉想疯了。
“我信。”
刘通放下手里的小刀,他是还俗了的和尚,而且因为是武僧,并不忌荤腥。
“将军何必如此,无论要做什么,难道还担心我们不成?”
张灿脸上有些不耐烦。
将军有时候果断的很,有时候又婆婆妈妈。
王信一一扫过众人的神色,脸上露出欣慰,“你们边吃,听我说就行。”
也不等众人反应。
根据自己收到的许多信息,加上种种可能的风险,王信不打算隐瞒自己的手下们。
“有人曾经问我,六万兵换十万民,这个买卖划算与否。”
王信讲起胡立勇说过的话。
他知道这种想法,不光是胡立勇的想法,哪怕自己手底下的人,许多人也是如此认为的。
说句不好听的。
百姓算个什么东西。
大户们手里的牛马而已,指东不敢往西,让杀鸡不敢杀羊。
这样地位低的群体,凭什么让高高在上的官老爷们去在乎他们的感受。
在场的人最低也是个五六品的武官。
武官的品级不如文官值钱,对比的也是文官。
所以胡立勇天经地义的说出来。
王信笑了笑,“诸位,做人不能忘本。”
众人面色复杂,有些人不能理解,这与忘本有什么关系。
王信收起笑容,平静的看着众人。
“我们是军人,军人的职责就是打仗,如果因为前途艰难,所以心里畏惧起来,无论找再多的借口,那么必定是成不了铁军的。”
努尔哈赤造反的时候,与大明的差距有多少?
他虽然看清了许多辽东明军的陋习,心中有数,但一样是承担了巨大的压力。
“计谋是计谋,投机耍滑是投机耍滑。
面对强大的敌人,我们可以采取计谋,但是不能投机耍滑,什么用六万兵换十万民,畏战就是畏战。
哪怕说退避三舍,避其锋芒,这样的计策是为了打胜仗,而不是为了保存实力,宁愿当缩头乌龟,对问题视而不见,指望拖过去。
我们一路走到今日,靠的就是打胜仗,想尽一切办法。”
王信要扭转军中的一些言语。
指望思想高度不现实。
理念不是喊口号能喊来的,而是人民群众中觉醒的人多了,自然而然的诞生了理念。
如何觉醒?
惨痛的教训,自然就醒了。
“将军的意思我们明白,只是许多人等着看我们的笑话,想到我们打仗为了他们,心里头就不爽。”张灿主动站出来承认。
其余人低下头,有些人松了口气,有些人脸色难看。
王信没说话,继续看着众人。
气氛僵硬起来。
没等多久,又站起了一人,竟然是汤平。
汤平与别人不同,是在场跟随将军最久的人,可以说整个军营里,没有谁的资历比他还要高。
以前倒是有个贺宽,只不过此人留在了扬州,于是汤平的地位就不同了起来,也是当初汤平能与赵雍叫板的底气。
“你也不服?”
王信冷笑。
汤平脸色变了,连忙叫道:“将军明知道我不是这样想,为何还要如此用言语激我。”
众人也都不信汤平会不服将军。
“我们都坐着,就你站着,独你最高,你不是不服是什么?”
王信面无表情的说道。
“噗嗤。”
赵雍差点鼻涕喷了出来,连忙忍住。
汤平被揶揄了一顿,想笑又不敢笑,无奈的坐了回去。
如此这般,刚才沉闷的气氛陡然消散,人们心里轻快了许多,看向将军的眼神也格外明亮。
王信拍了拍手,脸色终于认真。
众人竖起耳朵。
“汤平娶了大户人家的闺女,现在又是朝廷的四品都司,小儿子是六品的白名舍人,以汤平的年龄资历,加上老丈人家的资助,未来超过我也不难。”
王信摆了摆手,压住要说话的汤平,继续向众人说道。
“所以汤平见的多了,你们也是如此,原来朝廷有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事,不光你们心里膈应,我心里也膈应,不光你们看不起,我也看不起。
包括那冯庸,他的出身并不比诸位要高,同样是靠着功劳升起来,到了高位后,难道见的比你们少不成?
于是胆子大了,不把朝廷当回事,有了自己的小算盘,开始计较得失,把永兴军变了他的私军,想着当土皇帝”
当着众人的面,王信丝毫不避讳的说道。
从将军口中听到,将军竟然也看不起朝廷,众人大吃一惊,仍然不敢相信。
“天下事本有诸多不顺,哪里事事如意,可要让我学冯庸,我却做不到。”王信不再吐槽。
曾经有段时间。
他也经常吐槽,公司各种不公。
只不过这段时间,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越发低沉,最后王信找到了解决方法,那就是干实事,做对自己有意义的事。
“关外的事情,我们不去做谁去做?好不容易做到这般地步,难道就轻易放弃了?放弃关外容易,请问诸位接下来去何处弄钱?
没有钱粮,士兵们养不活家人,士气又从何而来?
诸位有今日的地位,包括你汤平被你老丈人看重,不就是因为诸位能打仗,才过了几天好日子,已经到了忘本的地步吗?”
王信连续追问。
众人哑口无言,脸色也好看了许多。
许多人想通了。
这次拼命打仗,不光是为了朝廷,也是为了他们自个。
王信心里叹了口气。
国家养军,军队以死报国。
同样的道理。
如今是关外养着军队,军队必须为了关外拼命,两者相互依存。
反观冯庸。
朝廷养着冯庸,冯庸养寇自重。
前者是正循环,后者是恶循环。
正的循环可以持续,恶的循环很快会枯竭。
只不过王信有些担心。
以前想出在关外经商的模式养活军队是权宜之计,如今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日后会走到什么地步,王信有些看不清了。
希望不要变成坏事才好。
——
过了三天。
翟文和陶升抵达了营外,很快被王信迎接入营。
几年过去,翟文还是五品的观察使,陶升也没变,继续当他的通译,两人也不愁,有他们自己的渠道,日子过得安乐无比。
“八千石粮草还在后方,这回总制大人对将军给予厚望啊。”
“又不多。”
王信无所谓。
翟文苦笑:“总制大人不容易,你得体谅下他。”
王信没说话。
少拿点就好了,不过这种话肯定是不能说出来的,自己平日里不向张文锦送去孝敬,张文锦虽然没有帮助自己,但是也没有对付自己。
多少还是有些顾虑自己,两人倒也相安无事。
如果不是因为平胡的大事,张文锦可不愿意见自己,哪怕是那胡立勇,也比自己在他的心里印象好不少。
别看胡立勇像个莽夫似的,平日里该送给张文锦的孝敬一份也不少。
包括眼前的翟文和陶升。
陶升一个通译,靠着这份差事,典型的小官巨贪。
不过王信并没有办法。
大周朝有几个不贪的官,自己总要接触一些,只能挑出那些贪了还办事,有点底线的人。
“不是谁都有像将军那般底气深厚的。”
翟文说话没有陶升客气,不爽的说道。
一般人升个官多难。
王信从佐击到参将才几年,谁能像他一年一升官,升官跟玩似的。
总不是背后勋贵子弟的身份。
要说才能,天下有才能的普通人多了去,凭什么就他王信能出头。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1536/28375557.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