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争夺
推荐阅读:不能开高达那我还参什么军! 诸界龙劫 柯南里的除灵侦探 游戏开始了,这次绝对没BUG 斗罗:龙王之霍雨浩活在万年后 真乃人间太岁神 人在皇宫:从升级化骨绵掌开始 红楼晓梦 科技入侵现代 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王信的三进院。
一名十四五岁的少女提着木桶,跳着脚高高兴兴经过巷门来到角院,角院种了两棵树,树下系着三只羊低着头吃盆子里的草。
“羊啊羊,今天也要多多产奶哦。”
少女活泼的开始挤奶。
几年前和家人从山东流离失所来到京师,最后被老爷收留,曾经的苦难已经无影无踪,现在只有一个快快乐乐的小女生。
穿着干净朴素,又款式不错的新衣服,脸上几颗淡淡的雀斑,更添三分青春之气。
老爷家的活并不多,而且每个月都有工钱。
签订了契约。
如果他们想要离开,需要提前一个月打招呼,否则会扣掉这个月的工钱。
而如果老爷要开除他们,除非他们犯了大错,否则老爷要赔钱给他们,不过相比较能留下来干活,谁都不愿意离开。
每旬有两天假,而且另有节假。
老爷还承诺。
如果在家里干活到五十岁,那么家里会养老,提供每日的吃食,不能开革出去。
老爷把这些都签订到了契约里。
比起父亲内心的不安,更希望是传统的方式,少女则更喜欢现在的契约,她觉得老爷是天下最好的人。
此时。
耳房里的炉子炉门外的拨片盖得严实,于是炉子中的火也是最小的状态,上面铁锅里的羊奶始终没有沸腾,保持在温热的状态。
王信没有温度计,凭借着感觉,凭着烫手但不至于烫伤的地步,大概在六十度左右。
煮上两刻钟。
这就是后世注明的巴氏消毒法,不光杀死鲜奶中大多数的病菌和腐败菌,又保存了大多数的营养,同时成功实现鲜牛奶保质期延长到七天。
如果在冬天里,保质期可以延长更久。
“时辰到了。”
石敢当从外头跑进来,告诉王信时间,王信连忙去找毛巾。
“我带来了。”
石敢当早有准备,主动把铁锅端下来,王信也没有多言,扶着瓷器瓶子,石敢当默契的去拿勺子,一勺一勺的把温热羊奶倒入瓷器瓶子。
“这活不用你干,府里又不是没人。”
王信看不惯的说道。
石敢当一脸不爽。
王信见状,笑了笑,便不再多言,再说下去,石敢当要生气了。
府里的事是府里的事。
王信现在每年的俸禄有五百两,还有聚众昌那边军官的补贴,他的品级每年为四百五十两,等于拿双薪,请一名佣工要不了几个钱。
请上二十个佣工,一年也不到二百两。
何况王信没有请这么多人。
算上他们总共才十几人。
他又不吃山珍海味,虽然也没有虐待自己,但是全家人的开销,一年能有三百两算不得了了,怎么花都会有剩下的。
石敢当他们是自己的亲卫,保护自己的安全是他们的职责,至于家里的活计,王信并不喜欢让石敢当他们去做。
说来也怪。
别家是想着法的使唤兵士,兵士们躲都躲不过去。
王信这边则是石敢当他们主动找活干,特别是平儿生了儿子后,一个个比王信都还忙。
“鲜鱼还要等一等。”
石敢当一边放好瓷瓶,一边交代:“集市上的鲜鱼好多都焉儿吧唧的,史平去了渡口,看那边有没有刚刚捉上来的鲜鱼。”
王信无奈。
“也不用这么讲究。”
自己虽然做了许多事,不过大多是顺手的事,如煮羊奶。
平儿的奶水有点不足,王信不愿意请奶妈,于是辛苦去找了几头产奶的羊回来,平时可以给孩子喝,然后是鲜鱼。
今天王信打算弄鲫鱼豆腐汤。
只要不是死鱼,又不是后世许多药水超标的,并不需要太过用劲。
可能是受到自己的影响,石敢当他们比自己都小心,王信只能告诫自己,要收敛一些了,免得影响出去。
石敢当没说话,只管干自己的事。
他和史平收到了许多交代。
有大同那边的兄弟们,也有京营的兄弟们,都要他们照顾好总镇。
总镇不拘小节,那是总镇性子好,他们可不是。
王信端着两瓶羊奶,趁着现在还温热端进去内院,如今天气变冷,要不了一会,鲜羊奶就变冷了,所以王信走的很快。
平儿和晴雯在房间里。
贾府安排来帮忙的几名婆子,王信见平儿已经适应,于是便道了谢,各个封了一个红包后送了回去。
有晴雯帮忙,外头还有几名小丫头,王信不觉得有什么带不过来的事。
“怎么样?”
“嘘。”
晴雯早就听到脚步,向门口的王信示意。
王信见状放轻脚步,情不自禁露出笑脸,小声道:“刚才还在吵闹,这一会儿的功夫又睡着了?”
屋子里的火炕下半夜凉了,早上重新添了柴火,屋子里的温度暖和的很。
平儿坐在炕上,披着一床被子,怀里抱着一个襁褓,胸前打湿了一片,凸起的鼓鼓的,王信下意识看了两眼,晴雯发现后,翻了个白眼。
平儿整个人都透着幸福。
轻声轻语道:“刚才为了点奶,他可能吃累了。”
“肯定累。”
王信说道。
“你怎么知道?”晴雯不服气。
王信笑着看向晴雯,说道:“你没听过一句老话?”
“什么话?老话那么多,我怎么知道是哪一句。”晴雯一点也不客气。
王信没有责怪。
晴雯这几夜都没有睡好,比谁都用心,王信看在眼里,怎么会与她生气呢,这个小丫头片子,心底里把这里当家,王信更没有道理去生气。
“把吃奶的劲用出来。”
王信笑道。
晴雯想了想,还真是这个理,憋不住笑,装不出来了,无语道:“信爷你不去忙外头的事,天天就知道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诶。”
“你不懂。”
王信边说边坐到炕边,平儿轻轻露出一角,王信刚好可以看到襁褓里的小面孔,睡得十分香甜。
“外头的事啊,该我忙的时候,谁都不会让我闲下来,不该我忙的时候,那就不要在外头乱晃,反而惹别人烦,在家里陪陪你们多好。”
晴雯这回没有反对,听到这句话,眼睛笑弯了。
“信爷自己说的,可不能骗人。”
“好像我骗过你似的。”
平儿抱着儿子,甜蜜的望着王信。
屋子被隔开。
外间是厅房,里间有个炕,靠着窗户还有卧榻,卧榻中间是茶几,上墙刷的干净,并没有挂什么字画,糊窗户的油纸也是刚换的。
又厚又保暖,虽然现在有玻璃,王信并不打算换。
听着信爷和晴雯斗嘴,平儿觉得太满意了。
内院人不多,较为安静。
大街上因为天冷的缘故,人影稀疏。
贾政第一次来到王信的住处。
坐在轿子里,掀开帘子,打量王信的住处,只觉有些寒酸,但并没有表现出来。
“政老爷。”
门房里的亲兵认出了贾政。
“王信在家吗?”
贾政问道。
“在的在的。”
突然上门,说明贾政有急事。
王信很快迎了出来。
“政公。”
王信脸上挂着疑问。
“山东那边出事了,别人都在留心,怎么就你见不到人影了呢。”贾政不客气的问道。
老丈人对女婿。
虽然王信的品级比贾政高,但是武官的品级与文官的品级是两回事,并不是一个系统,何况以文制武,文的地位远高于武。
再加上贾政的身份和地位,特别是成为王信的岳父后,说话的语气就不同了。
“总不是顺势而为。”
王信笑着说道,边迎着贾政去客厅。
客厅中间放了一个火盆,里面是管家新引燃的柴炭,所以客厅里的温度还不算高,贾政有些冷,王信见状说道:“不如去书房?”
书房的房间小,贾政摇了摇头。
“山东那边自从闹出暴民暴乱,已过了大半个月,最新的消息并不好,不但没有控制住,反而越演越烈,朝廷的意思是不能再耽误,免得引起更大的骚乱。”
说着,贾政仔细打量王信的神色。
“政公为何这般看我?”
王信笑道。
“你从军以来讲究名声,这回不同以往,朝廷急着用兵平息民乱,已经有要出动京营的说法,我和几位同僚商量过,其实是你的机会。”
贾政语气严肃,担心的看着王信。
王信没有意外。
后世都在玩笑山东。
其实自古以来,山东都是造反重地。
如新莽时期的赤眉军,三国时期的青州军黄巾军,连家属在内百万余人,最后被曹操收编,有自古山东出反贼之谚语。
王信没有出声。
贾政急了,“你如果不争取,被别人争取了,你有没有想过后果?”
“不进则退嘛。”
王信轻松笑道。
贾政越发不懂,急道:“你既然懂这个理,为何不去争呢。”
朝廷如果要派出京营,那么谁带兵,带谁的兵,这其中的说头就大了。
王信如果不带兵,别人带了兵出发,王信岂不是更控制不住右路军了?张吉甫和朱伟两人有矛盾,可谁都不会愿意王信真的控制住右路。
这些道理,哪怕贾政自己不懂,别人会懂。
这就是不进则退的道理。
如果王信能带兵出征,靠着战功和战场上的指挥权,哪怕不能进一步,至少能保证不退一步。
而如果别的人带兵出征,王信必然要退一步。
这是大将的方面。
至于更上一层,是谁负责整个大军,那又是一番争斗。
朱伟肯定想要掌握这个机会的。
张吉甫则必然不愿意朱伟获得这个机会。
王信想了想。
贾政这个人不够聪明,很多事情告诉了他,其实并不好,因为此人很多事同样也身不由己,万一透露了出去,反而容易坏了自己的事。
王信摇了摇头。
“这件事真正能决定的人是张阁老,张阁老绝不会用我的。”
“那就不争了?”
贾政急了。
贾政也听说了一些,如大同那边闹得厉害。
看样子,王信要失去对大同西军的控制,如果这边右路军又没有掌控,那这几年好不容易到手的一下子鸡飞蛋打,现在取得的优势化为灰烬。
“我与我府上的几位门客都是这么认为,朝廷已经在试探民间的口风,既然放出了风,等民间适应了,要不了多久会有京营出军的正式命令。”
“京营四军里,张吉甫盯得最紧的是东军,东军这回成为了风眼。无论派出多少大军,东军必然会在其中,至少精锐要出动,左路可能不会动,本部和右路必然会动。”
“王信,这件事不能不争,否则前功尽弃,你的一切努力都白费了。”
贾政忧心忡忡的告诫。
贾政的门客有不少,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再是花花架子,总有几句能摸到事实。
大差不差,与自己所想的区别不大,但是王信有自己的主意,那就是顺势而为。
舍得舍得。
先把自己的人舍出去。
不都是想要吗?
给你们。
换成别人不敢这么干,自己却敢这么做。
无论是大同西军,还是现在的右路军,谁想要就拿去,拿去了重要拉拢吧,重要给好处吧,这就是糖衣炮弹。
能不能吃下糖衣,然后把炮弹打回去。
一般人没有这个自信。
这样的动作,的确能利益最大化,可自古没人会这么做。
唯一的缺点是不能透露出去。
如汤平要是告诉他的老丈人,他只效忠自己。
如王英告诉李威,他支持的是自己。
那别人要掀桌子的。
王信现在不愿意别人掀桌子,只想顺顺利利的熬过朝局的纷争,也不愿意被挤下牌桌,成为别人的筹码,那么顺势而为,打枪的不要就挺好。
“让我出征带兵去平百姓,我担心我做不到。”
王信淡然道。
贾政急了。
不光是自己,他的那些门客最担心的就是这件事,因为百姓的原因,王信不去争,宁愿浪费这个机会。
“王信,你要明白很多事身不由己,如果你不争,以后你更没有资格想做自己想做的事了。”
贾政苦口婆心。
各种大道理。
王信始终不松口。
贾政无奈回去,听到贾政带回来的消息,几位门客大为失望。
消息也传出去了不少。
“情理之中,不出意料。”
朱伟听到关于王信的消息和传闻后,继续看着自己的公文,语气颇为平静。
“的确。”
“是王信的做派。”
“那河西营怎么办?”
朱胜功有些眼馋。
“一并带着吧,我要争取这次挂帅出征的机会,如果把河西营留下,说不定张吉甫要拉拢王信了。”朱伟毫不犹豫的说道。
整个东军,朱伟不会给张吉甫一丝机会。
“河西营交给我带。”
朱胜功也不再客气。
朱伟沉思了片刻,随后点了点头。
这回他必定要成功,借助这次的机会,牢牢掌控回东军,并且培养儿子实打实的战功,万不能错过天赐良机。
他巴不得山东的灾民闹得越大越好。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1536/28375525.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