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世子稳重点 > 第895章 夫妻夜话

第895章 夫妻夜话


汴京,延福宫,福宁殿。

    赵孝骞仰面躺在床榻上,双眼无神地盯着房梁,表情麻木,像条死鱼。

    狄莹心满意足地穿戴着衣裳,不时腾出手温柔地抚了抚赵孝骞的脸庞,以表达对他刚才卖力表现的赞赏。

    “官人真厉害。”狄莹笑吟吟地道:“今晚妾身回坤宁殿,不打扰官人养精神,下次还要继续努力哟。”

    赵孝骞扭头,双目无神地看着她,见这婆娘此刻一脸满足,像一只偷了鸡的狐狸,顿觉心累,想报官……

    “夫人啊,为夫我深知夫人想要子嗣的迫切心情,但你不能把我当牲口使啊,这几日你把朕榨得一滴都不剩,再这样下去,你会当寡妇的……”

    狄莹娇嗔着捏了捏他的下巴,道:“官人莫说得这么难听,什么寡妇,明明是皇太后……”

    “我尼玛……”赵孝骞咬牙,这婆娘跟谁学得这么没溜儿。

    穿戴整齐的狄莹趴在他的胸膛上,一双妙目痴痴地看着他,低声道:“妾身接管后宫后才知,官人从登基到我们回京,这段日子你居然没宠幸过后宫的女子,一个都没有。”

    “老实说,妾身很震惊,原以为咱家又要多几个姐妹呢,没想到官人定力这么强,但妾身很疑惑,到底为何?”

    “你可别告诉我,你当了皇帝后变得清心寡欲了,从你刚才的表现来看,你仍然是当年的那头牲口。”

    赵孝骞:“…………”

    明明是骂自己,莫名觉得好自豪是怎么回事……

    这么会骂人,你可以多骂几句。

    “后宫啊,有点复杂,它其实是个缩小版的朝堂官场,甚至于,后宫的争斗比官场更残酷,动辄就出人命,正因如此,朕不敢随便宠幸后宫女子,不知根不知底的女人,朕多少有点戒心的。”

    狄莹高兴地笑了:“官人真乖,难得没用你的下半身思考。”

    “妾身知道官人如今的身份不同了,若只仅有咱们姐妹几个,怕是不够的,朝臣们也会挑毛病,那些讨厌的御史说不定还会上疏,参劾妾身这个皇后善妒呢。”

    “所以呀,妾身会在后宫仔细观察那些陌生的女子,首先还是要看她们的品行,再看她们的性格……”

    赵孝骞叹了口气,道:“女人啊,就是这么肤浅,你就不能心平气和地只看脸吗?”

    “呸!美不死你,世上的女子多的是面若桃李,心如蛇蝎之辈,若是后宫摊上几个这样的,整个后宫都会乌烟瘴气,官人不知要分出多少精力操心后宫的事,妾身这个皇后未免太失职了。”

    赵孝骞无所谓地道:“反正后宫交给你了,如何治理管束,那是你的事,当了皇帝后才知道,朝政是真的很繁忙,朕不想分出精力操心后宫,所以一切就拜托夫人了。”

    “官人放心,你只管治下盛世江山,妾身也有了目标,此生愿做一个像长孙皇后那样的贤后,说不定也能名垂青史呢。”

    赵孝骞萧然叹道:“你先别想美事儿了,还是多爱护一下朕吧,将来朕若被你榨成了人渣,你莫说名垂青史了,后人骂都要骂你一千年,赠尔美名曰‘古希腊掌管房事的神’,世世代代受干柴烈火们的香火……”

    话没说完,胳膊传来一阵剧痛,赵孝骞咬牙:“狂妄——!”

    “都当皇帝了,说话却比以前更难听了,朝堂上的御史们难道没参劾过官人嘴毒吗?”狄莹嗔道。

    “朕特么是五步蛇吗?他们被朕咬过?”

    狄莹刚咬了他一口,现在又揉着他的胳膊,夫妻俩此刻的温存,比一支事后烟更甜蜜,更过瘾。

    虽然是天下最尊贵的一对夫妻,可赵孝骞和狄莹的相处仍然是原来的状态,彼此也不称呼“官家”或是“皇后”,仍是当年的“官人”和“夫人”。

    这一点是赵孝骞的坚持。

    夫妻间连彼此长了几根毛都清清楚楚,就没必要在对方面前摆谱儿了。

    若是夫妻俩每日相处还要非常官方地称呼“官家”“皇后”,这对夫妻离貌合神离就不远了,后宫也快要出人命了。

    狄莹突然拍了拍他,道:“官人知不知道后宫有个名叫‘薛梅云’的女子?”

    赵孝骞一怔。

    薛梅云,他当然记得,或者说,偌大的后宫,千百名女子,赵孝骞唯一记得这一个。

    “薛梅云,朕知道她。”赵孝骞的眉头不易察觉地皱了皱,道:“为何突然问起她?”

    狄莹若有所思道:“这个女子不一般,妾身被册封皇后的当天,薛梅云便主动求见,还送了妾身几幅苏绣,言语间满是奉承之意,妾身说任何话,她都迎合我。”

    “嗯……懂事,确实是懂事,可妾身总感觉有点不自在,后来妾身还听说,这个薛梅云不仅奉承我,还分别拜访了袅袅,妙仙她们,听说这几日已跟袅袅她们的关系处得非常融洽,互相姐妹相称了呢。”

    赵孝骞嘴角微微上扬,这个女人,懂事,会做人,也懂得抓住机会,不管圈子融不融得进,反正硬融。

    “夫人,后宫可比王侯深宅更复杂,人心更叵测,有些人,有些事,不急着下定义,多看看再说。”

    “官人是说薛梅云……”狄莹疑惑地道。

    “不,朕是说后宫所有的人,不包括你们姐妹。”

    狄莹哼了一声,道:“说到底,妾身还没给官人生下嫡子,管束后宫都显得底气不足……官人,今晚妾身不回坤宁殿了,就在这里陪你,好不好?”

    赵孝骞一怔,接着垂死病中惊坐起:“妖后祸国!来人,把这婆娘乱棍赶出去!”

    …………

    第二天,韩忠彦等四人回到了汴京。

    回城后不到半个时辰,汴京朝堂震动。

    陈州自知州以下,通判,推官,转运使,提刑使,甚至包括官署的差役,都被皇城司拿问,韩忠彦等监察府官员亲自押解犯官回京。

    也就是说,整个陈州的官场被监察府和皇城司一锅端了。

    这是监察府第一次行使职权,对官员动手。

    第一次动手,出手便如此狠厉,一州之地,所有的官员全部落马,几乎无一幸免,大宋立国以来,从未发生过如此震惊的事。

    首先炸锅的是御史台。

    本来御史台也有监察百官的职权,然而随着监察府的设立,御史台的这个职权渐渐被监察府分走了。

    当初官家乾纲独断,坚持必须设立监察府,群臣激烈反对也没用,最终政事堂的宰相们服软了,监察府也就成立了,御史台吃了这记闷亏,可是官家明显袒护监察府,御史台只好默认了。

    默认归默认,御史台的所有官员心里其实还是很不爽的,对监察府官员犹为敌视,毕竟监察府的设立,直接分走了御史台的权力,换了谁能高兴?

    今日见监察府把陈州一锅端了,御史台顿时激动了。

    本来拿你们监察府没办法的,可没想到你们竟自己作死。

    整整一个州,下辖好几个县,难道一个好人都没有吗?监察府此举显然过分了,也等于双手给御史台奉上了参劾他们的完美理由。

    御史们兴奋了,当即便回到家,洋洋洒洒写下义愤填膺的参劾奏疏,直送政事堂。

    监察府这事儿办得太惊世骇俗,参劾他们的不仅是御史台的御史们,还有其他的朝臣,甚至连政事堂的宰相们也坐不住了,许多人坐在政事堂里拍案而起,破口大骂监察府。

    汴京的惊涛骇浪之中,唯有章惇纹丝不动,他的眼神里透着几分明悟。

    宰相看事情自然比普通人深远多了,对监察府这次的举动,章惇很清楚他们是得了官家的授意,把陈州官场一锅端,也是为了震慑天下的官员。

    大宋朝堂官制,从原来的“两府三司”,变成了如今的“三府三司”,名义上的官制改变了,但要天下官员接受这种改变,那将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朝廷无缘无故多了一府,而且还是专门监管官员的机构,天下哪个官员能真心接受?

    于是,监察府对地方官员动手了。

    官家也好,监察府也好,都需要对朝堂和地方官员立威。

    陈州官场被端,明显就是政治意义大于法律意义,在这种情形下,陈州的官员们所犯之事的是非对错,其实已不重要了,严格的说来,它其实是一场政治宣言,向天下官员展示监察府的锋芒。

    章惇什么都明白,他知道官家的用意,也知道监察府的意图。

    聪明人会选择沉默,因为此时监察府锋芒正盛。

    可章惇没办法,他是聪明人,但他也是宰相。

    监察府干的事如此出格,他这个宰相若还是装聋作哑,宰相的威信将会受到沉重的打击,以后天下官员都看监察府的脸色了,政事堂怎么办?

    于是章惇不得不派人将甄庆请来政事堂。

    至于韩忠彦等监察府官员,章惇没有请。

    不是请不动,而是如今三府三司的格局下,政事堂与监察府已隐隐有对立的趋势了。

    这便是官家对朝堂的另一种形式的制衡,站在帝王的立场,天下之权,不能尽归于政事堂,相权过甚,对君权不是一件好事。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1482/28374983.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