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 第289章 过年

第289章 过年


腊月,三十。

    过年了。

    大汉邸报上,各家学派儒生吵了快小半年的笔头仗,也在今天被迫偃旗息鼓。

    不偃旗息鼓也没用,因为大汉邸报过年休刊了,民间士民也都欢度新年去了,没人听他们吵架讲学。

    吵架讲学,顾名思义就是吵架的时候,顺便宣扬自己的学派思想。

    原本这些来到荆州参与辩会的各地儒生,确实是真来参与辩论,试图劝服汉王应该遵守传统的三纲五常,废止缠足他们可以容忍,但是女子就应该在家相夫教子,这是伦理纲常的铁律。

    可随着邓显鹤的强势开团,虽然一开始让他变成众矢之的,但随着这家伙被汉王指名招去礼部,本来同仇敌忾的儒生们瞬间就变味了。

    再怎么大儒名士,骨子里想到的也还是迎合君王。

    都是为了做官,这不可耻。

    学成功与名,货与帝王家。

    亘古不变的铁律!

    虽然聂宇没有明确透露自己欣赏邓显鹤,可邓显鹤自从发表了那几篇文章后,在荆州仕林就已经出了名。

    任何的风吹草动,都瞒不过这些儒生们的眼睛。

    在他们看来,汉王肯定已经看过了邓显鹤的文章,可对于如此离经叛道、非议儒家经典的乱文,汉王非但没有怪罪,反而还把人招去了礼部。

    具体招去礼部干嘛,没人知道,可架不住儒生们多想啊!

    莫非……

    汉王喜欢离经叛道,那要是如此的话,他们也不是不能非议儒家经典。只要汉王喜爱,他们也能离经叛道,把儒家经典、程朱理学都喷成污秽糟粗。

    读书读的越多,往往越现实。尤其是处在封建王朝,基本上皇帝君王一言,就可定下儒家百年兴衰走向。

    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皇权对学派思想的第一次强势干涉,成功让儒家成了当世显学,传承两千多年。

    就这,西汉的儒家都被汉武帝用皇权改造成了大汉需要的形状,跟孔子当初留下的儒学已经基本上没什么关系。

    硬要说的话,后世的儒家学派跟孔子的关系,差不多相当于继父和继子,除了同一个姓,没有半毛钱关系。

    辩会儒生经过邓显鹤的开团,迅速分裂成数个学派,最初关于女子是否应该在家相夫教子,遵从三纲五常的辩题早已经不重要。

    现在他们辩论争夺的是对儒家经典的解释权,过去他们只敢循规蹈矩。因为都被伪清的文字狱搞怕了,就算在大汉地界也十分收敛,而聂宇对邓显鹤的态度让他们看到了希望,汉王似乎确实不会因言获罪,反而还很欣赏奇谈怪论。

    可以说,邓显鹤这一波下来,主要功劳反而不是传扬王船山的学问,而是让大汉儒林学派重新焕发了新生机。

    聂宇专门追更看过几期邸报,虽然很多东西他都看不明白,但只看文章辞藻,确实比之几月前要大胆了许多,甚至大胆的有些放肆,连君王避讳都敢拿出来引用。

    礼部官员因此还上奏请示,是否要稍加约束一二?

    聂宇对此朱批二字:“无妨。”

    学术思想百花齐放是好事,从极端的文字狱到开放的学术环境,肯定会引起一定程度上的激烈反弹。

    只要不出现大的问题,比如恶意抨击大汉的田政、税法、户籍,这三条可是大汉立国反清的根基,其它的就让他们争吵便是。

    开始或许很混乱,甚至还有不少浑水摸鱼,刻意逢迎者,但后面就会逐渐去芜存菁了。

    过年大汉邸报临时休刊,邸报辩会吵了小半年,总算能消停几天。

    聂宇这汉王同样也给自己和百官们放了半天假,上午忙完了政务,下午就可下值回家,陪伴家人一起吃个年夜饭。

    过年放半天假,不是聂宇这汉王太抠门,实在是时不我待。

    他现在可是正在造反,整个大汉的担子都担在他这汉王与麾下文武百官身上。

    想放假?

    当然可以,那你这官也别做了。

    既然做了大汉的官,绑上了这辆开国的战车,只要伪清一日未灭。

    那他们就不可能停下来休息。

    否则,但凡耽误一天时间,可能就是万劫不复的下场。

    而且,他们好歹还有半天假,能够他们回家陪家人一起吃个年夜饭。而安徽、江西的汉军将士,那可都是有家不能回,还在外省异地准备开年就要打大仗的。

    聂宇没有忘记他们,直接以电报形式发去口谕,没有太多废话,就一句:“将士们都辛苦了!”

    看似只是口头慰问,也确实只是口头慰问,顶破天就是今天军营

    可以破例小酌一杯,没有什么银钱赏赐。

    可这也足够了,汉军的军饷本来就很高,几乎是伪清绿营军饷的1.5倍。伪清绿营军饷还不实发,汉军军饷可是完全实发,敢贪污一文钱,通通砍头,传首各营。

    高军饷下,还有丰富的伙食,天天都有肉汤和肉菜,虽然肉菜就一顿,但肉汤三餐都有,足以撑得起汉军的日日操练。

    这么一通算下来,付出的钱粮简直难以想象,也让大汉的户部官员为了省下一两银钱,都要精打细算半天。

    军饷伙食是物质保障,日日操练是战力保障,而军中文教官,则是精神保障。

    这些军中的文教官,他们几乎清一色都是汉王学生,都听过汉王授课。而他们又把汉王教给他们的东西,接着再讲给下面的军卒士兵们听,告诉他们自己到底是为何而战,又到底为什么要打仗反清?

    九江军营,杨芳此刻正在远观军中文教官摆的等火晚会。

    他已经在不久前,正式接到电报任命,现在是汉军第五师的师长,同时兼领新编第六师军团。

    “将军,如此热闹,咱们也去看看呗!”参谋官夏永谦笑着邀请道。

    杨芳无奈笑道:“算了吧!大王的慰问旨意已经宣读完毕,我就不去了。既然是几位文教官先生给士卒们摆的篝火会,我这三军主将去了,士卒们怕是都得放不开了。”

    夏永谦也不坚持,自顾自跑去一处篝火,那里刚好有位文教官正在给士卒们唱军歌。

    唱的略有些难听,还五音不全,但口齿非常清晰,士卒们都能听懂唱的啥,然后在那里哄笑嬉闹。

    不时有人鼓掌高呼起哄:“刘先生,再来一首!”

    “对啊!再来一首。”

    “再来一首!”

    “……”

    那中间的刘姓文教官也不尴尬,还真就当场再来一首。

    唱的更难听了,但依旧口齿清晰,士卒们被洗脑的都快忘记军歌原来的旋律。

    夏永谦来到人堆里,刚一屁股坐下,就被那唱完歌的刘文教给认出来。

    然后……

    他被点名道姓指了出来,还刻意起哄的形式,让夏永谦表演节目。

    表演啥都行,可以唱歌,可以跳舞,还能打拳逗闷子啥的。

    九江军营一片嬉笑哄闹,而与之隔江对峙的清军大营,却是正好相反。

    自从两江总督李奉瀚,亲自指挥大军兵分三路,渡江攻打九江,结果遭遇大败。

    江南水师近乎全军覆灭,绿营清军也是损兵过万,乡勇民夫损失更是不计其数。

    清军上下经此一役,已然彻底胆寒。

    别看他们现在还有过半的军队,但对比汉军已经没了绝对优势。

    或者说他们的兵力优势还在,可清军已经失去信心战意。

    先是湘西战场,十万清军战败溃散,接着又是湖北战场,数万清军围剿汉贼,又有明亮、鄂辉两个沙场老将,结果被打了个二换零。

    两位老将,一个病死,一个战死,湖北全境陷于贼手。

    现在又是这样,他们十万大军,对外号称二十万,跟一万多汉贼打仗,几次大战打下来,兵力损失近半,汉贼反而愈打愈强。

    清军水师已经被彻底打废,江洲镇、何家墩尽数丢失。

    汉军水师公然开进八里江,开始堵住清军逃跑的后路。

    现在的清军大营,甚至隐隐有着传言,说什么汉贼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好家伙,倒反天罡了属于是!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1448/28375583.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