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 第385章 内廷女官

第385章 内廷女官


外廷机构议的差不多,实际也没什么好议的。

    因为全都是草创,在座君臣都是第一次当皇帝,第一次做开国大臣的,谁都没有经验,只能学前明、学伪清摸索着来。

    顾景也递上一封奏章:“陛下,这是礼部拟定,内廷分属及女官选任,还有内廷相关禁令制度。”

    既然已经决定不用太监,改用女官制度,礼部再不认可,也只能捏着鼻子先认了,然后想办法给女官制度打补丁。

    聂宇简单翻看了几页,发现礼部拟定的新朝内廷,跟明清的内廷倒是颇为相似。

    前明内廷分为十二监,光是数量上就能看出机构庞大臃肿。

    伪清做出改革,没有沿用前明内廷十二监,而是分为御前大臣、军机大臣、上书房、南书房以及内务府。

    看似精简了不少,但实则机构比之前明更加臃肿。

    这无关统治者是谁,纯粹是皇权和相权之间的争斗,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不论明清内廷,二者其实都兼领了部分皇权,还有干预外朝决策的权力。

    前明十二监之首的司礼监,其主要职责包括掌管皇帝诏书、代皇帝奏章批红、管理宫廷礼仪、监修实录、掌管御用文书、提督东厂,权力不可谓不大。

    伪清的内廷就更夸张了,御前大臣、军机大臣、上书房、南书房四大机构,层层重叠,相互瓜分,直接把外朝的内阁干成了虚设机构。

    大事小事皆由内廷决断,内阁的唯作用,就是六部上奏,内阁看过后再转交给内廷。

    乾隆早期,伪清内阁趁着雍正驾崩,尝试进行了一次反扑,成功击败军机处,夺回了部分相权。

    但就像历朝皇权相权之争的结果,内阁夺回相权以后,就会索要更多相权,甚至觊觎皇权。

    然后,军机处复设,内阁被打回原形,到现在都还是半死不活。

    大汉新朝建制,内廷第一次全面使用女官,而废用太监制度,这算是千古开国创举,谁都不知道女官会搞成什么样子。

    所以礼部给新朝内廷规划,没有全盘照搬明清内廷,而是将二者各取部分。

    首先,伪清内廷用来跟外朝夺权的军机大臣、御前大臣这些,肯定都不能划入内廷。

    其次,前明内廷的司礼监,这个也不用复设,大汉新朝已经有了秘书阁,跟司礼监的部分权力高度重合,相当于阉割版的文官司礼监,复设等于画蛇添足,还容易让女官内廷不可控。

    女官有生育能力,这是女官内廷的最大缺点,也是文官必须要严加提防的危害,不能给新朝内廷伸手外朝的任何机会。

    去掉了几个有外朝权力的,礼部又在剩下的内廷机构里,做出合理的人员精简。

    明清内廷,机构都有些过于臃肿了,前明内廷十二监,伪清内务府下辖七司三院,起码有三分之一都是没必要的。

    前明的御用监、司设监、尚衣监,这三个部门职责高度重合,御用监管御用物品,包括服饰、珍玩、器具,司设监管宫廷典礼宴会的御用物资,尚衣监管皇帝和后妃制衣服饰。

    又有尚宝监、印绶监,前者管皇帝的印信文书,后者管朝廷的印信文书,二者都是皇帝在用,完全也可以合并一下。

    还有神宫监,专司皇室祭祀,这个同样可以不要。

    皇室祭祀肯定属于国事,都由国库来掏钱,那还留个内廷的神宫监干什么?

    神宫监完全能够废除,相关祭祀事务则交给外朝的礼部米负责,还能进一步精简内廷人员,又能让外朝、内廷的官员全都卷起来。

    至于伪清的内务府,这个没有可取之处,因为伪清内务府除了没有司礼监的替代机构,下辖七司三院,基本就是把前明的十二监换了个名字。

    聂宇认真看完礼部关于新内廷的精简方案,原本的前明十二监,愣是被裁撤到了就剩七个,都不如伪清的内务府机构来的大。

    不过好处也有,大汉新朝的内廷,会变成完全的皇宫服务机构,不再像明清那样还兼掌外朝权力,弄到最后里外不是人。

    而且,内廷能一个人干的活,就不要两三个人一起干,明确了内廷各部门分属的职责权重。

    既方便了做错事能够追责,不至于互相推诿,还能减少内廷的财政用度,不会平添浪费。

    “礼部制定的内廷分属,朕觉得可以。”聂宇对礼部精简内廷,已经没有意见。

    继续翻看后面的女官选任制度,还有内廷的禁令制度细则。

    女官选任,礼那定的很明确,要做女官必须先经过考核。

    考核跟科举级别同等,除了考核内容不一样,外朝官员必须进行负责。而且要有外朝各部院集体到场联合核准,避免徇私舞弊。

    明清内廷多数都是太监,不是太监的也只管外朝权力,不管别的内廷事务。

    现在用到女官了,容不得文官们不小心谨慎,生怕一不小心皇帝自己选,选出一大堆祸国殃民、蛊惑君王的内廷女官,那可就不好了。

    而且,所有外朝部院联合选任,也能打消皇帝对外朝的疑心。

    那么多外朝文官,总不可能都要往内廷安插谍子,谋害废立皇帝。

    真要大家一起联手这么干,不是皇帝出了大问题,就是文官系统已经彻底腐烂。

    届时也不用担心内廷会不会被渗透了,文官都烂完了,内廷保护再好,用了太监都得被文官收买渗透。

    内廷的禁令制度,礼部拟定的跟明清基本差不多,只不过守制对象从太监换成了女宫、宫女。

    顾景又强烈建议再加一条:“陛下,今后若置内廷,当下旨凡内廷女官所生育子女,不得录入皇室宗谱。若要录入皇室宗谱,须先解除女官职务,进入后宫居住一年以上,之后生下子女方为皇子皇孙。”

    好家伙,就这一条要求禁令,直接给内廷女官升级后妃的可能性,狠狠上了一把枷锁。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女官跟宫女到底不一样,作为拥有部分宫廷实权的,女官可以跟外男侍卫接触,万一二者苟合生下野种,玷污皇家血脉怎么办?

    礼部明显考虑到了后世之君怕是会有许多忍不住,要纳女官入后宫为妃子的。

    毕竟,大家都是男人,成天面对那么多的诱感,谁又能真的坐怀不乱。

    女官还套了层内廷官职,跟特么古代版角色扮演一样,反而会给皇帝带来别样的刺激感。

    这也是百官纠结太监制度的理由,太监无根,就算文官都很厌恶太监,但至少太监没有污秽皇室血脉的风险。

    偏偏皇帝又做出新朝内廷不得干政的改革,就连伪清都是内廷外朝争权,这又让文官们难以取舍,只能先默认着施行看看。

    不过,许多文臣,包括顾景在内,都觉得女官制度不得长久,太监早晚还会回来的。

    聂宇看着礼部煞费苦心,为了确保皇室血脉搞出的禁令,点头说道:“顾卿有心了,那就一切按照奏章上所说,女官生育子女,无论如何不得录入皇室宗谱,此就定为祖制,后世子孙不得违反。”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1448/28375486.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