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8章 谁把针灸当“歪门邪道”?
推荐阅读:玄幻疗愈 我在都市逆天破案 这个崇祯太过极端 暗潮之龙舟码头 姐姐,快踹渣男!禁欲佛子日夜觊觎 龙蛇再起:开局掀我棺材板 朕,都是为了大汉! 游戏入侵初期,你怎么就满级了? 和校花同居的日子,余念雪 蜀山剑仙列传
林默面无表情地关闭了界面,指尖的余温仿佛还残留着那行冰冷文字的触感——像被金属针尖轻轻划过皮肤,寒意顺着神经末梢悄然蔓延。
78%,距离彻底逆转谢文彬的排斥反应,只剩下最后一步,也是最凶险的一步。
清晨七点,营养科操作间内,无菌空气净化系统发出低沉的嗡鸣,如同远处雷声在胸腔共振。
林默站在隔离玻璃外,冷光映在镜片上,折射出他沉静的瞳孔。
透过玻璃,他看见柳依依穿着无菌服,动作轻缓却精准,将一管深褐色的“归心安神饮”浓缩液缓缓注入无菌袋中。
液体滑落时发出细微的“滴答”声,像时间在倒计时。
她贴上“特殊膳食支持剂”的标签,指节因用力微微泛白,仿佛那薄纸承载着生命的重量。
每一个动作都严谨得如同在进行一场精密的外科手术。
昨夜,谢文彬发来的语音还在耳边回响:“林医生,我昨晚梦里又见银光了,心跳特别稳,一点都不慌了。”那声音带着久违的松弛,像风吹过秋日的稻田。
那道银光,是迷走神经被有效激活后,大脑皮层产生的特殊反馈——林默曾在脑电图上见过类似的波形,高频而有序,如同星辰低语。
林默嘴角刚泛起一丝笑意,手机的震动便将这短暂的轻松击得粉碎。
震动贴着掌心传来,像某种预警的脉冲。
医务科的红头通知,言辞犀利,直指核心:今日上午十点,召开“关于林默涉嫌违规干预术后患者管理”的专项说明会。
主诉人,陆沉舟。
他收起手机,没有丝毫意外。
指尖残留的震动感还未散去,他抬眼掠过墙上那张《膳食成分代谢路径图》。
图上密密麻麻标注着他昨夜亲手绘制的分子式和代谢通路,墨迹未干,右下角孙玉兰主任的签名刚劲有力,并附注“同意纳入临床观察项目”——字迹边缘微微晕开,像一道无声的背书。
林默心中一片澄明。
真正的战场,从来不在手术刀的锋芒之下,而在那无声的话语权争夺之中。
上午十点,医院三号会议室,空气凝重如铅。
中央空调的冷风拂过脖颈,激起一层细小的鸡皮疙瘩。
林默坐在角落,听见自己呼吸的节奏,缓慢而深长。
陆沉舟一身笔挺的白大褂,如同即将宣判的法官,将一叠厚厚的资料“啪”地一声拍在会议桌上,声震全场。
纸张翻飞的气流拂过前排专家的发梢。
“林默!以所谓‘穴位贴敷’‘特殊膳食’等非标准、非指南推荐的手段,擅自干预心脏移植术后患者的免疫管理,既没有通过科研处立项备案,更未获得伦理委员会的审批!这是严重违反《三甲医院临床路径管理条例》的行为!”
他猛地转向医务科的张主任,声色俱厉:“张主任,我们协和医院是在治病救人,不是在搞那些来路不明的民间偏方实验!患者的生命安全,岂能容他如此儿戏!”
张主任眉头紧锁,锐利的目光投向林默:“林默,你有什么解释?”
面对满座的专家和领导,林默平静得像一潭深水。
他缓缓起身,衣料摩擦座椅发出轻微的“沙”声。
他从容地走到投影仪前,连接上自己的平板电脑,清亮的光束打在幕布上,映出第一张图表——谢文彬七日心率变异性(HRV)曲线。
一条原本剧烈波动的曲线,在第三天一个节点后,奇迹般地趋于平滑,像暴风雨后的海面,缓缓归于宁静。
“这是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可以看到,从我介入干预开始,代表迷走神经张力的高频段(HF)显著提升。”
不等众人反应,第二张图表紧随其后——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的下降趋势图。
如同一座陡峭的山峰被削平,IL-6的数值在七天内断崖式下跌,已经接近正常水平。
图表边缘的坐标数字清晰锐利,像一道判决书。
第三张图,肝药酶谷丙转氨酶(ALT)同步回落图表。
这意味着患者的肝脏代谢负担正在减轻,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得到了有效控制。
“陆主任称我的方法是‘偏方’。”林默的目光直视陆沉舟,平静而锐利,声音不高,却穿透会议室的每一寸空气,“那么请问,如果这是‘偏方’,那它所达到的免疫调整效果,为什么比我们常规方案更加精准、副作用更小?”
全场死寂,只有投影仪风扇的微弱噪音,像时间在低语。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营养科主任孙玉兰突然开口了:“我作为营养科主任,可以确认。林医生提交的‘归心安神饮’配方,其所有成分,如茯苓、酸枣仁、百合等,均为国家卫健委公布的药食同源材料,完全符合《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管理规定》。其标签、剂量、给药途径,均在我科备案可查。”
她停顿了一下,环视全场,一字一句地强调:“各位,我们不是在用中药,我们是在用现代营养学的武器,进行‘精准营养干预’。”
“精准营养干预”六个字,如同一颗炸雷,在会议室里轰然炸响。
全场哗然!
陆沉舟的脸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他冷笑一声:“巧言令色!不过是给玄学穿上了一件白大褂!”
“玄学?”一个清冷的女声响起。
苏清雪缓缓从座位上站起,手中握着一份报告,纸张边缘微微卷曲,仿佛刚从文献堆中抽出。
她目光清冽如冰,声音却不急不缓:“陆主任,既然您认为这是玄学,那您是否能用现有的免疫学理论解释一下,为什么患者在没有调整他克莫司剂量的前提下,最新一次的心肌活检报告显示,代表巨噬细胞浸润的CD68+细胞活性显著提升,而代表T细胞攻击的CD3+细胞浸润却在减少?这完全不符合典型的急性排斥反应模式。”
她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专家,像一束冷光穿透迷雾:“这是否意味着,林默的干预手段,可能绕过了传统的T细胞抑制路径,揭示了一种我们尚未完全理解的,通过神经系统调控巨噬细胞功能的全新免疫调节路径?”
陆沉舟的脸由青转紫,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无法反驳。
会议最终无果而终,散场时阳光已斜照进走廊,将人影拉得细长。
林默站在窗边,看着自己被拉长的影子,仿佛一场无声的审判才刚刚开始。
三个小时后,心外科的笔杆子赵明远悄悄敲开他办公室的门,递来一份新闻稿草稿,标题赫然是:《来自东方的心脏守护者——一位中国青年医生对“排斥反应”的重新定义》。
林默看完,只是摇了摇头:“别写我。去写谢医生的故事,写那些曾经被我们误判为‘顽固性排斥’,最终失去生命的患者。”
赵明远看着他,低声笑了:“你越是想把自己藏起来,就越会有人坐不住。”
夜色渐深,住院医师早已下班,只有图书馆顶灯还亮着一盏。
林默不知何时走了进来,像是被某种执念牵引着,翻开了那本泛黄的《灵枢·经脉篇》。
旧书页特有的霉香混合着纸张氧化的微苦气息,在鼻腔中弥漫。
这已是本周第三次,他在极度专注后听见耳中嗡鸣——前两次,分别是在首次“看见”气血运行、以及破解“归心安神饮”代谢路径之时。
他深吸一口气,指尖划过“心主脉”三个字。
掌心的金色纹路倏地一热,一股暖流涌入脑海。
瞬间,一幅立体的“心经十二络图”自动浮现,并与他记忆中的心脏传导束三维影像精准地重叠在一起。
他闭上双眼,意识沉入这幅奇妙的图像中,开始模拟针刺路径——以内关穴为起点,引气至神门,最后贯通心俞。
刹那间,他清晰地“看到”一股无形的电信号,如同温顺的溪流,沿着迷走神经的纤维束精准下行,轻柔地安抚着过度兴奋的交感神经节,一场即将爆发的交感风暴被瞬间抑制。
“嗡——”
左耳传来一阵持续两秒的轻微嗡鸣,熟悉得如同老友叩门。
他猛然睁开眼,鼻尖渗出细密的汗珠,指尖微微发颤,仿佛刚从深水浮出。
他靠在椅背上,胸口起伏,任冷汗顺着太阳穴滑落。
从只能“看到”气血经络,进化到了可以实时“预判”物理针刺对自主神经系统产生的具体电生理反应!
喧嚣散尽,医院重归寂静。
林默穿过空荡的长廊,脚步声在瓷砖上回响。
消毒水的气味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旧书页特有的霉香——他已走入图书馆深处。
苏清雪看着伏案疾书的林默,他正在绘制一张全新的图谱,标题是:《迷走神经刺激与心肌炎症调控的潜在机制关联图》。
她的影子落在图纸边缘,像一道无声的注解。
她在他身边站了许久,才轻声问道:“你真的相信,一根几千年前的针,能够改写写满分子式的现代医学教科书?”
林默抬起头,灯光映着他清澈而坚定的眼眸:“我不信针,我信人。人体本身就拥有最强大的自愈之力,我们这些医生,只是忘了该如何去唤醒它。”
苏清雪沉默了。
良久,她将一份文件轻轻放在桌上。
封面上,一行黑体字分外醒目——《关于开展“神经 - 免疫 - 代谢”多模态术后管理新策略的临床研究》课题申报书。
申请人:苏清雪。
课题合作人:林默。
“明天晨会,”她的声音平静却有力,“我要把它,正式提交给院科研处。”
林默望着她,掌心的金纹忽明忽暗,仿佛有火焰正在血脉深处无声地流淌。
与此同时,在五楼院长办公室的幽暗角落,监控副屏的蓝光映在墙上,像一只无声睁开的眼睛。
画面中,药库冷柜的霜气正缓缓升腾。
一道穿着清洁工制服的黑影,正费力地将一整箱印有“SMN230417”批号的药品,从常规药架上搬离,悄悄移入了无人问津的地下冷藏库深处。
那身影走路略跛,左手始终插在口袋里——和上周在营养科外偷听的那人一样。
(https://www.shudi8.com/shu/740858/35525580.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