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4章 她递来的笔,是战书!
推荐阅读:玄幻疗愈 我在都市逆天破案 这个崇祯太过极端 暗潮之龙舟码头 姐姐,快踹渣男!禁欲佛子日夜觊觎 龙蛇再起:开局掀我棺材板 朕,都是为了大汉! 游戏入侵初期,你怎么就满级了? 和校花同居的日子,余念雪 蜀山剑仙列传
重症监护室的空气仿佛凝固的玻璃,每一丝流动都带着消毒水的凛冽刺鼻。
林默重新披上白大褂,行走在熟悉的病房走廊,整个人却像一把被重新淬火的刀,锋芒尽数内敛,只余下冰冷的轮廓。
他脚步沉稳,呼吸均匀,指尖拂过门框时,能感受到金属扶手传来的微凉与细微震动——那是远处设备运行的低频共振。
他看似与往日无异,依旧沉默,眼神平静,但只有他自己知道,整个世界在他眼中已经彻底重构。
听觉变得异常敏锐:监护仪滴答声不再是单调节拍,而是血流速度的隐秘回响;呼吸机的起伏节奏里,藏着肺泡张合的轻颤。
他的皮肤能感知到空气中湿度的变化,仿佛每一次吸气都在过滤着生命的气息。
他不再需要依赖冰冷的仪器数据,他的感知本身,就是最精密的探测器。
查房到三号床,患者是一位术后并发感染的老人,生命体征平稳,各项指标都在安全范围内。
苏清雪正在核对营养液的输注速度,手指在屏幕上滑动,发出轻微的“嗒嗒”声,灯光映在她专注的侧脸上,泛着冷白的光泽。
林默的脚步停在病床前,目光落在老人干枯的手腕上——皮肤褶皱如树皮般皲裂,青紫色血管蜿蜒其下。
他伸出手指,如蜻蜓点水般轻轻搭上腕脉。
**触觉**瞬间炸开:脉搏虽稳,但指腹下传来一丝极细微的滞涩感,像是溪流中悄然结冰的初霜。
**听觉**捕捉到了异样:心跳声深处,混杂着一种几不可闻的摩擦音,如同细沙在血管壁缓缓堆积。
**视觉**在他脑中构建出微观图景:无数血细胞在毛细血管末梢挣扎前行,发出无声的悲鸣;微小的纤维蛋白正如蛛网般悄然蔓延,勾连成片——那是尚未成型、却已在酝酿致命风暴的微血栓。
“停掉营养液。”林默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穿透力,像一柄薄刃划破寂静。
苏清雪一愣,抬头看向监护仪,屏幕上的波形依旧平稳:“林医生,患者的凝血功能正常,D-二聚体也在参考值内,没有血栓指征。”
林默没有解释,径直走到护士站,从自己的储物柜里取出一支深褐色的浓缩液,标签上只有手写的三个字——清络饮。
他曾向院方申请中医应急制剂科研备案,编号073,权限仅限于危重观察期使用,知情同意书已提前签署。
这是规则边缘的一次试探,但他别无选择。
他将浓缩液熟练地接入鼻饲管的注射口,设定好微量泵的流速,液体缓缓注入,发出细微的“汩汩”声,像是暗夜中悄然流淌的溪水。
“这是……”苏清雪跟了过来,眉头紧锁,“你有特批吗?这不符合常规流程!”
“备案编号073,知情书七天前签过。”林默语气平静,指尖仍残留着药液的微苦气味,“继续监测血小板活化率和微循环灌注指数,每半小时报一次。”
苏清雪将信将疑,但出于对林默医术的信任,也因那份隐约的紧迫感,她立刻加做了相关检测。
两个小时后,她拿着最新的化验单,快步走到林默身边,声音压抑不住震惊:“血小板活化率……下降了百分之四十!微循环灌注指数也明显改善!这怎么可能?你是怎么提前知道的?”
林默的目光穿过玻璃窗,望向远处灯火通明的中心药房,那里是现代医药学的堡垒,精准、高效,却也冰冷、刻板。
风从空调出风口吹来,拂动他额前一缕碎发,带来一丝凉意。
“有些病,”他缓缓开口,“不是等它发生才去治,是当它还在影子里的时候,就得把它拦住。”
这句话像一颗石子,在苏清雪的心湖里激起层层涟漪。
她看着林默的侧脸,第一次感觉到,眼前这个男人所站立的高度,是她需要仰望的医学殿堂。
下午,秦芷瑶一身干练的警服,出现在林默的办公室。
她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将一份盖着红色公章的文件推到他面前——省厅签发的正式立案通知书。
周芸的案子,以“故意投放危险物质罪”为名,证据链正式闭环。
紧接着,她将一支沉甸甸的黑色战术笔轻轻放在桌上,发出“嗒”的一声脆响,在静谧的房间里格外清晰。
“现在,它是你的了。里面存着所有化验的原始数据,没有经过任何删改。”她的声音低而稳,像冬夜里的火种。
林默抬眼,对上她清澈而坚定的目光。
窗外阳光斜照进来,映在笔身上,反射出一道冷冽的金属光泽。
“你查你的医,我办我的案。”秦芷瑶的嘴角勾起一抹极浅的弧度,“但这一次,我们并肩。”
林默沉默着点了点头,拿起那支笔。
**触觉**清晰传递:笔身冰凉的金属质感,棱角分明,压进掌心,仿佛在传递一种无声的承诺。
他没有多说一个字,只是将笔稳稳地别在了胸前的口袋里,动作利落,像一名战士接过了一把刚刚出鞘的利刃。
深夜的寂静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撕裂。
“林默!有人闯进科研档案室,正在格式化服务器!”电话那头,是郑大勇焦急万分的声音。
林默与几乎同时得到消息的秦芷瑶对视一眼,两人没有任何交流,却以惊人的默契同时冲出办公室。
消防通道的铁门被猛地推开,脚步声在空荡的楼梯间回响,警用手电的光束划破昏暗,映出他们疾驰的身影。
风衣在走廊里带起凌厉的风,吹动墙边悬挂的科室排班表,纸页哗哗作响。
当他们飞奔至档案室时,眼前的一幕让空气瞬间降至冰点。
两名黑衣人正将一个外接设备连接在服务器阵列上,设备屏幕上的进度条正在飞速前进,疯狂吞噬着宝贵的资料。
“不许动!”郑大勇带着两名保安怒吼着冲入,一场激烈的搏斗瞬间爆发。
拳脚相撞的闷响、玻璃碎裂的尖啸、金属桌椅翻倒的轰然巨响交织在一起。
混战中,一人砸碎玻璃窗,不顾一切地从二楼跳下,落地时发出沉重的闷响,随即消失在夜色中。
另一人则被郑大勇一个凶狠的过肩摔死死按在地上,手铐“咔哒”一声锁死,金属咬合的清脆声响在寂静中格外刺耳。
秦芷瑶第一时间扑向服务器,拔掉了所有连接线。
但她早有准备——三天前她察觉异常,便秘密联系技术组做了离线快照备份。
主硬盘虽遭物理损毁,但关键分区仍可镜像恢复。
经过数小时不眠不休的抢救,一份被深埋在数据碎片中的关键文件,奇迹般地重见天日。
那是尘封多年的临床试验报告——康瑞医药SMN神经毒性试验原始报告。
报告结尾,原始结论“试验组出现不可逆神经元损伤,具有显著不良反应”,被一行刺眼的红字覆盖:“无显著不良反应”。
而在审批签字人一栏,一个熟悉的名字赫然在列——现任东华医院副院长,赵世坤!
第二天清晨,一份包含该报告的匿名材料,通过公安内部加密信道,精准送达省纪检组某位资深调查员案头。
与此同时,一篇名为《术后隐性神经毒素暴露与微血栓形成的关联性观察》的预印本论文,在国内外各大医学论坛上线。
作者署名:林默,苏清雪。
论文未点名药物,却用翔实数据揭示了一种未被记录的副作用机制,与SMN高度吻合。
凌晨三点,一位远在波士顿的老教授读完后,在社交平台写下:“我们错过了二十年。”
这篇论文像一颗深水炸弹,瞬间引爆业内讨论。
晨会上,副院长陆沉舟将打印稿狠狠摔在桌上,脸色铁青:“谁允许你们发布未经伦理审核的数据?!这是严重的学术违规!你们眼里还有没有医院的规定!”
全场噤若寒蝉。
苏清雪却异常冷静,她站起身,直视陆沉舟的眼睛,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我们在救下一个病人。陆副院长,如果你还关心医学本身,就去看看那五个本该死在ICU、现在却已转回普通病房的患者。”
会议室陷入死寂。
陆沉舟嘴唇翕动,终未出声。
那些平日附和者,此刻皆低头不语。
两天后的凌晨,医院天台。
夜风带着湿冷的寒意,吹动林默的衣角,发出猎猎声响。
他独自站着,那支黑色战术笔在他掌心微微发凉,金属棱角硌着皮肤,留下浅浅压痕。
轻微的脚步声从身后传来,秦芷瑶走到他身旁,与他并肩而立,一同俯瞰这座沉睡的城市。
远处药库的灯火依旧亮着,像一只蛰伏的巨兽,呼吸缓慢而阴沉。
“清道夫还没有抓到,”秦芷瑶的声音被风吹得有些飘忽,“周芸只是个执行者,她背后的线,才刚刚露出一点头。”
林默的目光落在药库方向,手腕上那个古朴的“岐”字旧镯,在夜风中隐隐发烫——那是师父临终所赠,他曾说:“当你听见血的哭声,它就会醒来。”
“他们以为毁掉数据就安全了。”他轻声道,摊开手掌。
“可人体不会说谎,”他的声音平静而深邃,“真相,藏在每一个人的每一滴血里。”
就在话音落下的同时,城市另一端的医院后巷,一辆无牌黑色商务车悄无声息地滑入阴影。
后车窗降下一条缝隙,一双戴着黑色皮手套的手,正紧紧握着一支装满透明液体的注射器。
手机微光下,标签清晰可见:SMN230707EX。
目标,正是三号床那位刚脱离危险的老人——当年SMN试验的第7号志愿者。
而天台上的林默,心头忽然一紧,仿佛太阳穴被无形针刺,一股冰冷的悸动顺着手臂蔓延。
他猛地攥紧掌心,战术笔的棱角深深嵌入皮肤,疼痛让他更加清醒。
暴风雨,远未结束。
它只是换了一种更隐秘、更致命的方式,悄然逼近。
(https://www.shudi8.com/shu/740858/35518800.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