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嫡明 > 第479章 洋人要笑掉大牙!

第479章 洋人要笑掉大牙!


第479章  洋人要笑掉大牙!

    濠镜最高的圣地亚哥炮台上,高高悬挂著葡萄牙盾徽旗、西班牙哈布斯堡红黄条纹旗两面旗帜之下,一群濠镜当局的权贵,正看著铺天盖地般的明军舰队,都是目瞪口呆。

    明军舰队,不会突然开炮吧?他们会不会强行登陆?

    这群衣冠楚楚的大人物,为首的是耶稣会远东特使范礼安,以及「卖猪仔(拐卖华人为奴)」的幕后黑手、议长卡尔瓦略(犹太人)。

    其次还有首席军官杜亚特中校、王室法官曼努埃尔、犹太议员门多萨、主教佩雷拉、

    教士利玛窦、华人买办李叶荣等人。

    濠镜是耶稣会的远东总部,作为罗马教廷和耶稣会的远东特使,范礼安才是濠镜当局的最高首脑,而不是议事厅的议长瓦斯科。

    范礼安是那不勒斯人(属义大利),来东方已经二十多年,曾经在日本多年,也是日本教区的大主教。

    范礼安是个东方通了,不仅通汉语、日语,就连安南语、缅甸语也不陌生。几年前日军在高丽全军覆没,日本重新陷入分裂,范礼安离开日本、回到濠镜,开始更加深入的研究明国。

    他的研究发现,明朝之所以让日本沦为悲惨的境地,很大程度上因为一个人,朱寅!

    这是一个堪称传奇的人物,在明国可谓家喻户晓,在明国人眼里,几乎就是先知、神使般的存在。

    此人十二岁就通过明国严格的官员选拔考试,十几岁就成为大明的军事统帅,著名将领,高级行政官员。

    去年的时候,此人更是发动叛乱,拥戴大明皇帝的儿子,在南方的京都割据加冕了。

    硬生生的将一个巨大的明国,分为南北两半。此人还是个仇视耶稣会和圣教的异端,是个危险分子。

    而且,此人原来就是夺取马尼拉的幕后主使,就是他鸠占鹊巢的侵占了整个吕宋岛。

    收回濠镜、禁绝传教、驱逐教士的南明摄政王,也是此人!

    综合各种信息,精明老辣的范礼安逐渐得出一个结论:南明摄政王朱寅,就是教廷和耶稣会在东方的最大敌人,是个极端危险的异教徒!是魔鬼!

    正因为他一直在关注、研究朱寅和南方局势,他才推断这支巨大的舰队,是朱寅亲自率领去打缅甸的。

    他关心的当然不是缅甸,而是自己的使命。

    大明南方的权力落到朱寅的手里,那么建立东方大教区的计划,就不可能完成了。耶稣会在南方多年的成果,也就毁于一旦。

    除非,朱寅突然死去,或者失去权力!

    「先生们。」范礼安神色阴沉的在胸口画著十字,「这支恐怖的巨大舰队,一定是朱寅的大军,之所以出现在这里,最合理的判断就是去攻打缅甸。你们都知道,缅甸国王正在明国的云南作战,缅甸国内正是空虚的时候。」

    「我本人大胆猜测一下,朱寅的舰队肯定会走马六甲,绕过暹罗,直接在缅甸勃固港登陆。毕竟·这条路线虽然遥远,反而是最快的行军路线它很省力。」

    「我赞同特使先生的判断,」首席军官杜亚特中校附和道,「作为一个海军军官,军事上同意特使先生的看法。对于报复性征服缅甸的明军来说,遥远的海路恰恰是最符合军事原则的路线。」

    「如此巨大的战舰,不比西班牙的大帆船差半点,他们的火炮似乎也不是摆设。如果明军的军舰和火炮,质量不比欧洲差的话,那么缅甸就危险了。」

    议长卡尔瓦略脸色铁青的说道:「我们管不了缅甸的事情了!先生们,先说说我们怎么办吧!这么巨大的明军舰队,我们还能保住这块殖民地吗?」

    没错,虽然名义上濠镜是他们租来的一块土地,主权仍然属于大明,可在这些西洋人看来,濠镜就是他们的殖民地!

    因为在欧洲,早在三十年前,葡萄牙国王若昂三世的敕令就隆重宣布:葡萄牙获得了「中国皇帝的一块赠地」。

    所以在欧洲人眼里,主权仍然属于大明的濠镜,已经属于他们的殖民地。

    实际上,濠镜的西洋人不仅是葡萄牙人,甚至葡萄牙人不到四成,大半都是其他的欧洲白人。但为何濠镜被视为葡萄牙的「殖民地」?

    那是因为,教皇的诏书赋予葡国管理中国教务的权力。所以法律上,濠镜「属于」葡国。为此,葡萄牙国王专门派遣王室法官,来濠镜掌管海外司法之权。

    站在众人身后的华人买办李叶荣,忽然主动说道:「诸位先生,我可以试著去拜访一下舰队统帅。如果统帅真是朱寅,我也可以尝试说服他。」

    李叶荣是很有名的「西洋通」,在本地名声很大,都说他和洋人拜了把子。

    其实他就是个大买办。但他和洋人的关系的确很密切。同时,他暗里也是个人贩子,卖了很多汉女给洋人。濠镜有两千西洋白人,几乎都有汉女妻妾,上层甚至三妻四妾,很多都是李叶荣搞来送给洋人的。

    还有濠镜的数千汉人苦力,大多也是他搞来的。在帮助洋人对付汉人方面,他很有办法。

    濠镜上的青楼也是他开办的,里面有数百汉女,很多都被染上洋人的梅毒,死了就扔到海里。

    梅毒这种东西开始在广州传染,李叶荣可谓「功不可没」。

    范礼安转头看著这个身穿中国丝绸长袍的李叶荣,皱眉道:「李先生要去说服朱寅?

    如果朱寅真的就在船上,他会见你吗?」

    他不信朱寅这种人物,会被李叶荣这种人物说服。以朱寅的性格,如果知道李叶荣是个什么样的人,只会下令处决李叶荣。  

    李叶荣看到一群洋人都看著自己,忍不住有点受宠若惊了。他拱手说道:

    「特使先生,如今整个南国汉人,都听到传闻,说朱寅是建文后裔。建文帝,是大明太祖的—」

    范礼安打断道:「这个我知道,你只说重要的话。」很明显,这位教廷的特使、耶稣会的大人物,不喜欢李叶荣。

    在他看来,这个中国人对自己的祖国和信仰缺乏忠诚,心中只有金银和利益,是一只迷途的羔羊。

    此人看上去很尊敬教会,很尊敬教士,也会装模作样的来教堂做礼拜,可是此人又毫无虔诚之心,完全就是把教会当成生意工具。

    李叶荣有点尴尬,咳嗽一声说道:

    「朱寅既然是建文帝的后裔,那他最想要的当然是皇位了。但是,成祖一脉已经坐了两百年的江山,早就是正统了。朱寅真的当了皇帝,那也算篡位,肯定害怕天下人的非议,当然很在乎各国的看法。」

    「我若是代表西洋各国,许诺将来各国承认他是大明皇帝,派遣使团来京朝贺,他一定喜出望外。中国历朝历代的帝王,都最爱脸面,喜欢万国来朝。朱寅想当大明皇帝,可他虽然是宗室,又注定会被非议,就会更加爱面子。」

    李叶荣的语气中,透著满满的自信。他肯定,朱寅对于洋人承认帝位、遣使朝贺的事情,一定求之不得。

    嗯?范礼安闻言,不禁神色一动,对李叶荣的态度顿时好了一些,「这的确是个好主意!李先生有心了。看来,最了解中国人的,还是你们自己啊。」

    范礼安觉得,虽然他被称为「东方通」,可是这种办法他还是想不出来。

    议长卡尔瓦略也高兴起来,「这似乎的确是个美妙的主意!没错,中国的帝王们很爱面子。李,我觉得你能说服朱寅。」

    李叶荣受到鼓励,顿时更加得意,笑道:

    「朱寅只要一高兴,我就可以代表各国,请求他收回成命,让我们继续占有濠镜。等到半年之后,西洋联军大举东来,我们就不怕他了。」

    「说白了,就是用承认他帝位、遣使朝贺为诱饵,骗取他半年时间。」

    犹太籍的大商人门多萨笑道:「傲慢自大、自命不凡的中国帝王,往往会被骗子耍的团团转哦不,李,我不是说你是骗子」

    李叶荣笑道:「只要能欺骗朱寅,保住我们的濠镜,我宁愿自己是个骗子。」

    范礼安点头道:「好吧李,那就祝你好运了,我们以耶稣会、印度总督、葡萄牙国、

    西班牙国的名义,委托你为和平大使,去明军的战船上,和朱寅谈判一—」

    「李,我们的要求很简单。濠镜仍然交给我们,每年的租金可以增加一倍。请他废止收回濠镜的命令。」

    「若他提出其他条件,只要能保住濠镜,代价不大,你就可以答应他。好了,现在说说你自己的条件了,我们尽量满足你。」

    他很清楚,李叶荣之所以自告奋勇的主动去说服朱寅,当然是想趁机捞好处。

    果然,李叶荣笑道:「特使先生真是爽快。那我就直接说了。我希望到时联军占领广东、福建之后,委任我为广州知府。」

    范礼安心中鄙夷,脸上笑道:「李,你是个中国人,为何如此盼望联军攻占广东福建呢?」

    李叶荣正色道:「特使先生,我本来是个读书人,我的才华不比那些官老爷差。可是我考了几次,都没有考中举人,一辈子都没有做官的机会,这公平吗?这样的朝廷,我为何要在意?大明已经两百多年,是该改朝换代了。鲜卑人、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都能建国称帝,为何西洋人不行?一样可以。」

    范礼安点点头,又问:「那么,你为何相信,联军一定能成功呢?大明可是世界强国。」

    李叶荣回答:「大明虽大,可现在已经分裂为三家了。北明,南明,还有一个西明,朱家自己人互相残杀,这还有希望吗?」

    「中国有句话,叫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盛极必衰。大明一统天下两百多年,这就是合已久、盛已久。那么接下来就是衰落、内乱,大明不可能再复兴了。就像人老了不可能返老还童一样。」

    「朱寅是权臣,泰昌帝当然恨他,大臣们也恨他,僧人们恨他,这是内忧。南明南有缅甸,北有北明,这是外患。如此内忧外患,风雨飘摇,还能抵抗火器犀利的几万联军?

    要说火枪火炮,谁有西洋强?」

    「李。」利玛窦忽然说话了,「我个人觉得,你可能低估了朱寅。我之前在肇庆,听到很多汉人,尤其是普通的汉人,都在称赞朱寅,说他是圣人,是现世神灵。他在民间,拥有很高的威望。这样的英雄强者,难道是轻易失败的吗?」

    「利玛窦先生。」李叶荣摇头,「你还是不熟悉中国的历史。自古以来,中国有很多厉害的强人,都曾经不可一世,却因为骄傲自满而失败了。比如项羽、王莽、孙策、冉闵、荷坚、拓跋焘、尔朱荣、宇文护、杨广、陈友谅,他们说败就败,说死就死了,这有什么奇怪?」

    利玛窦蓝眸微眯,对李叶荣的话不以为然。他这几年一直在南方各地传教,很多次都听说过朱寅,甚至见过朱寅的神童庙,香火很旺。

    就他所知,朱寅是个很厉害的人物,没有那么容易被击败。

    可是,他不打算再质疑李叶荣。

    「让他试试吧。」范礼安说道,「李,我们没有知府这种职位。若是联军能顺利击败明军,占领广东福建等地,我们可以推荐你为广州民政官,出任州长,你看可以吗?」

    「广州州长?」李叶荣很是高兴,「好!我虽然不是广州人,却最适合当这个州长!」  

    门多萨催促道:「那你快去吧,去晚了恐怕明军会开炮!」

    不提洋人们在商量对策,单说朱寅一到横琴岛,大一竖起,立刻下令封锁整个濠镜他很不高兴。因为他发现,濠镜居然还在洋人的手里,至今还没有收回来!

    按说,应该收回来半个月了。

    不用说,肯定是洋人仗著有些武力,抗拒大明的命令!

    这还得了?

    之前朱寅只打算收回濠镜,没收洋人苦心经营的财产,然后驱逐出境。他并不想大开杀戒。

    可是洋人既然抗命不尊,那就必须要见血了。

    朱寅刚刚上岸,当地官员立刻就确定真是摄政王到了,当下唬的一起赶过来拜见。

    「臣广州知府俞安性,拜见摄政王殿下!」

    「臣香山知县陈夔,拜见摄政王殿下!」

    「臣海道副使、监督外贸张养正,拜见摄政王殿下!」

    当地官员文武数十人,黑压压的跪在朱寅的仪仗前,头都不敢抬。他们都没有见过朱寅,却早就如雷贯耳。

    朱寅端坐在机子上,随手一挥道:「都起来说话!我不习惯大家跪拜。」

    等到众人小心谨慎的站起来,朱寅一点面子都不给,劈头盖脸的问道:

    「朝廷早就下了命令,为何还没有收回濠镜?朝廷的脸面还要不要了?洋人占了濠镜已经几十年了,还要让他们继续占下去?广州府在干什么?!」

    「回摄政王。」广州知府俞安性神情苦涩,「臣接到朝廷和巡抚的命令,立刻就亲自率兵来执行。可是洋人蛮不讲理,说这是违约、乱命,拒不遵从,最后只能刀兵相见。」

    「可因为之前广西、云南吃紧,朝廷下令调走了广东仅有的三千战兵支援广西」

    朱寅瞪大眼晴,「你的意思是,堂堂广东一省,仅仅调走了三千精兵,就奈何不得几百洋兵?合著,少了这三千精兵,你们偌大的广东,就成了绵羊不成?」

    俞安性等人满头是汗,却不能反驳。

    是啊,洋兵也就几百人,就算三千战兵调走了,难道这么大的广东,就拿几百洋兵没辙了?什么借口都不上台面!

    朱寅很是恼怒。他知道南方各省军备松弛,就靠土司兵撑场面。好几个省的汉军,加起来都凑不出两万能打硬仗的战兵!

    可是他没想到,沿海卫所的战力也朽烂到令人发指的地步。几百洋兵,守了濠镜这么久,硬是拿不下来。

    洋人要笑掉儿牙!

    PS:今天太忙,就到这里了,蟹蟹,晚安!


  (https://www.shudi8.com/shu/740850/28375374.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