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开荒:逍遥山农 > 第235章 公元十年

第235章 公元十年


正月初七,北极武在大明宫开会,刘景顺和征西军团的几个负责人都在恭敬地跪在地上。

    武将下跪是常态。

    尤其是胡人阶级等级清晰,为了统治和加强个人威望,很注重礼节方面的尊卑。

    军队就是等级最分明的地方,文官还互有干涉,军队里官大一级真的能压死人。

    尤其是同一个团队里的等级更为清晰,明知道是送死的命令也要去。

    不去也是死。

    北极武以前也没有那么封建,但后来发现不封建不行,真把手下当奴隶随便使唤的时候,反而用的最好。

    中间占据了北方三省后也有好几年时间选择相对自由的制度,在军政商多个领域都进行了很大程度的自由,不论是世袭领主还是带兵的将军,再或者是朝廷文官都有很大的自由。

    当时北极武的重心是工业农业,其余都放了权。

    后来发现不行,太过自由让军队显得不堪一击,官员士兵都在急速退步,开始沉迷享乐。

    于是又都收回来了。

    从造反到现在十年时间里,看似天下太平,但实际上北极武经历了多次调整。

    集权,放权,再集权,又打算放权。

    历史是在重复,北极武也是在重复中前进,没有完全否定一些事情,而是在不断改进中往前走。

    这世界没有完美的制度,也没有不需要监督的机构。

    跪在北极武面前的几十人,就是这一次在对外战役中开疆拓土的领主。

    “参见圣上!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群来自各个族裔的军事将领低下头,四肢着地,用最谦卑的姿态表现自己的臣服。

    北极武轻轻点了点头,“这三四年出征在外忙了不少时间,在洛阳休息半个月再回家看看,所攻占的疆域会根据平原土壤状况给与对等的钱银。”

    “打多少胜仗,拿下多少疆土,就分得多少银子,这件事情我会派人监督,最后也会查看赏赐,一切以我的决定为主。”

    “下去吧。”

    北极武没有多说的意思。

    只是征服欧洲而已,这点小事情没什么值得说的。

    征服那些国家对北极武来说又不难,都是虐菜局。

    “是!”

    “遵旨!”

    一大群人有些慌乱的应答,又都互相看着,小心的起身告退。

    北极武不担心这些人造反,没有了枪炮的供给,也没有粮草,这些人起兵造反后需要面对的只有死。

    在铁路公路逐渐铺设伸展出去之后,镇压造反需要的投送兵力能力也强化了十几倍,山农国的军工厂也早就不是第一代的垃圾土枪了。

    刘景顺想要留在洛阳,可同样不敢单独说话。

    看到其余人都退下后,刘景顺也乖乖的跟在队伍里离开,从头到尾没敢看武王一眼。

    如果在正常国家,刘景顺这种征服整个中南半岛的人才,还有征西军团征服整个欧洲沃野平原的壮举,可以说是惊天之功。

    随便哪一个都是壮举,是青史留名的丰功伟绩。

    对武德不充沛的国家是这样的。

    如果是元朝那种武德充沛的国家,多占领一个国家根本不算什么,也谈不上什么本钱。

    如今的武朝在武德方面更甚百倍!

    开疆拓土对北极武没有任何难度,对山农国的所有人来说,武王具备灭别人国家的雄厚实力,想打谁打谁。

    君主强大,手下文臣武将就没有存在感。

    君主贫弱,手下人就会反叛。

    就像是始皇帝没有亲自去打天下,天下一统的功劳依旧是皇帝的。

    北极武如今玩成了前所未有的功绩,基本盘也是自己打下来的,在军中威望独一无二。

    手下武将想换就换,想让谁滚蛋就让谁滚蛋。

    山农国没有超过十万人的军团,但哪怕是掌握十万大军的将军,在北极武这里也不值一提。

    他们三年来也没有打什么恶劣的苦仗,基本都是依靠山农国的强大底蕴征服了各国。

    打三年仗对草原人来说很正常,对汉人和其余民族的战士来说也很正常。

    又不是匡扶社稷的功劳,也不是讨伐武王的敌人。

    连镇压叛乱都算不上。

    武王从未在乎过欧洲的情况,只是因为路太远了不想去打而已。

    这是北极武自己说的,大家也都信这个。

    事实上,这就是事实。

    假设法兰克王国在北极武隔壁,那他活不过公元二年就会被灭掉。

    北极武只是不想骑马那么累的长途奔袭,在别人看来武王搞出火车,就是为了更方便的征讨不臣!

    铁轨所到之处,皆是武王所踏足之地!

    最近的安南千户万户敬畏北极武,铁轨还没有铺设到的西域西疆等地方主官,还有就在武州家门口的胡人们,害怕北极武很正常。

    他们全都在武王的射程范围之内。

    北极武的心思反而不在这些人身上,花了几分钟接见这些辛苦了三四年的开疆功臣后就算完了。

    钱给够,待遇也给一些,北极武觉得这样就可以了。

    又不是什么大功劳。

    征西也好,东洋环球远航也罢,统一中南半岛和南洋群岛也一样,在外辛辛苦苦反而不如在京城哄北极武开心重要。

    三大军团立下的功劳无足轻重,换成是谁都能简单做到。

    十几万支枪械大炮和几十吨的火药,还有大量战马战船和武器铠甲,以及一个绝对不会出问题,不需要回援的后方。

    敌人都是一些拿着简单弓箭的原始人,打他们就像是狩猎一样简单。

    征西军团由三部的胡人加上一支山农军组成,这些都是和北极武打过,然后被北极武打跪下的投降派。

    打过北极武再打西方那些原始人,真就感觉没啥好炫耀的。

    打下来的疆土纯粹是赚个辛苦钱,被武王接收之后,不论是冰天雪地的北方岛屿还是沙漠草原农田沃土,都给了一个很不错的公道价格。

    成箱的铜钱银钱从国库拉走,由各个军团的负责人和副将千户们一起排队领钱。

    就像是过年卖粮食卖牛羊卖奴隶卖女儿一样,一群大老爷们开始签字画押。

    刘景顺也跟着别人一起签字画押。

    等到刘景顺走到桌子前的时候,一个短头发打扮的山农人微笑打招呼。

    “刘将军,圣上发下来的功劳册子上说您打下了中南半岛的大部分地区,拿下了真腊、扶南、骠国、赤土,狼牙修等国。”

    “圣上出资买下了你打下来的所有地方,根据土地面积估算为四十万两,这些钱你可以存在洛阳银行,也可以随时在安南银行取用。”

    “和征西军团一样,山农人的工资圣上自己会发,这些年提供的枪支火药和粮草也都是圣上自己出,不需要计算,只有当地人和附庸者的奖赏由各位将军自己决定。”

    刘景顺听到四十万两钱都是给自己的,顿时感觉一阵茫然无措。

    这么多钱,怎么花?

    这不是刘景顺一个人的烦恼,三大部落的族长都获得了单独一百万的赏赐,又按照呈献的疆土质量给了五百万到千万不等的赏赐。

    北极武共花了四千万白银购买土地,打赏士卒。

    钱是北极武,是山农国给的,这也是遣散费。

    今后除非是镇压叛乱,否则基本上没有这些匪兵们的用武之地了。

    财大气粗的胡人们很快在京城逛了起来,开始购买各种奢侈品和值钱的东西。

    尽管征西军团里有不少当地投降者和依附者,但是这些人不必给钱。

    将军大佬们又不需要再去欧洲吃苦了,哪里还会在乎那些人的死活。

    不是自己人,就别想享受自己人待遇,大家都是如此。

    别说是二狗子,就连自己的亲信部下,在战争结束开始分赃的时候也是一地鸡毛。

    当官里或许还有几个清廉的,但是这个年代当兵的就是一群强盗土匪,好人不长命,不抱团就一定会死。

    北极武不理会胡人们怎么分赃,他只管自己人,凡是出征打仗的山农人都给足了抚恤,也给了工资待遇和工作户口。

    分赃不均是武人群体里必然会发生的事情,有的甚至是携款跑路。

    刘景顺不需要给林邑奴和昆仑奴发工资,领到的就是自己的。

    其余人也都是一样,有些事情不需要人教。

    刘景顺也是一样,没有人教育他,但是他有了钱之后立刻去买了一件流行的贵族风衣,又花了七百两买了一件漂亮的皮大衣,再加上各种价值千两的珠宝首饰和漂亮礼物来到了四九八门口。

    他就像是一只给雌性送食物的雄性,一根筋的花钱来取悦对方,用本能行动,而不是脑子思考。

    四九八烦不胜烦,好在武月站出来说了她爹是谁后,刘景顺立刻就灰溜溜的走了。

    小丫主动跟了上去,作为替代品跟着去了南方享福。

    明知道刘景顺有很多女人,小丫也不在乎,就像不在乎送给姐姐的东西穿在自己身上一样,心里只有喜悦。

    归农省和江南省的人也都陆续离开洛阳。

    江南省的商人探险家带着赏赐回去,向乡下人诉说着洛阳城的雄伟热闹。

    征西军团的人见到了洛阳的的繁华,再回去草原睡帐篷和大脸盘子女人,就感觉不自在。

    这里没有洛阳那里日夜笙歌,二十四小时的酒馆店铺,赌坊青楼。

    也没有胡人汉人开设的歌剧院和歌舞坊,马戏团和茶楼评书。

    没有随处可以买到的山珍海味,新鲜水果。

    也没有人来人往,热闹有趣的街坊。

    三部落的男人从战场上回来后直接去了洛阳,过了新年后菜返回草原部落老家。

    回来第一天后,就逐渐感觉到了不自在。

    天一黑,外面就静悄悄的,像是回到了战场。

    手里的金子银子似乎是变成了石头,距离最近的城池都要三四百里。

    好在这些人离开的第三天,北极武就发布了回收政策。

    【允许归农省征西战士在山农省,平原省,黄淮省购买房屋居住,不同地区房价不等,有房者入自由户(原公共户不受影响,提供入队工作),要求必须掌握山农话,有一定语言基础,且妻妾数量不得超过一人,随迁子女不得超过五人。】

    【允许其余省内世袭领主在省府购房,解决子女教育和家眷安置问题。】

    【千户万户等世袭领主,不得跨省移动,不得在非本省区域外购房租房。】

    北极武的卖方抽血政策不光是为省会的发展提供了发动机,还赢得了各地战士和领主们的一致支持,尤其是黄淮省的世袭领主。

    刘景顺在交趾郡买了房,三部落也都在靠近山农人的地区买房。

    征西军团的退役世袭千户万户在洛阳买了十万两的房子,其余没钱的也根据财力购买差一些的房子。

    云中部在同州云州买房,归化部在武州同州买房,辽东部在幽州铁州买房。

    草原人其实都没有故土难离的思维,本身就是游牧民族,自然是哪里能过好日子就去哪里。

    底层牛马没办法走,但是这一次北极武是给那些打仗分到钱的中上层人发福利。

    确实是收钱了,但也确实是福利。

    长期打仗所形成的军事组织能力直接被分化打散,北极武也把发出去的钱回收了四分之三。

    简简单单的处理完琐碎事情后,北极武又开始忙着赈灾。

    公元十年正月,江州、湖州、福州等地出现强对流天气,伴有暴雨、冰雹和大风。

    被各地区环绕的江州多地出现内涝,农作物被淹。

    多山地的福州发生山体滑坡。

    湖州因风雹灾害导致房屋农舍牲口棚受损。

    农作物受灾面积达十多万亩,大量房屋不同程度损坏,人员死亡一百余人。

    死一百多人在山农人看来根本不算什么。

    年年都有人在灾害中死去,大家早就习惯了。

    因为不种地,洛阳大部分人对报纸上的新闻报道只当是一个数字,看了就忘记了。

    在这个年代,灾害除非是落在京城或者山农人聚集的地区,否则死多少人都无所谓。

    北极武同样是非常麻木,快两百年来,几乎是年年两三次灾害,早就麻木了。

    这还只是内陆地区,今后算上欧洲和东南亚,再算上沿海,如果要是算上美洲那地方,那可真就是天天水深火热了。

    每天两小时工作,下班后该咋样就咋样。

    只要不把外面人当成是自己人,就没有任何心理压力和责任可言。

    春耕结束后,洛阳人开始换了新衣裳,连衣裙和束腰裙子成了当下的热门款式。

    年轻淑女群体里也流行带着白色三角包头巾出门,以小资女性的精致审美来cosplay干农活的包头农妇。

    山农族并没有女性不能上街的规定……尽管北极武觉得女人在家里待着照顾孩子就行了,但是每个人都的家都很小,白天没事当然是上街闲逛了。

    繁荣盛世,会自然而然的诞生一套属于盛世的规则趋势。

    在生存权力得到保障,变得无比轻松之后,如何过得更加舒服高档,自然也就成了关注的事情。

    挑选男人也不再是看勤劳本分忠厚,而是看工作家庭存款。

    贪生怕死被抹除了存在感,变得无所谓了之后,追名逐利就明显了起来。

    世界正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尽管肯定无法做到所有人都满意,但确实是没有多少人饿肚子了。

    从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逐渐发展出更高的追求。

    公元十年,山农国真正进入了盛世。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9722/28375643.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