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锋藏青云:上岸先斩白月光 > 第63章 舆情风暴中的真相

第63章 舆情风暴中的真相


  肖锋的拇指在手机屏幕上顿了两秒,指尖传来微凉的震动感。

本地论坛的推送标题像根细针,扎得他后槽牙微微发紧——《突发:青云镇文旅节被指违规占用农田,项目背后有利益输送》。

他划开帖子,模糊的配图里,几个村民正搬着木料走过田埂,泥土沾在裤脚上,竹筐边缘还挂着几片嫩叶;配文里“基本农田”“私吞补贴”的字眼刺得人眼睛生疼,仿佛能听见键盘敲击声背后的恶意低语。

老槐树的影子在地上摇晃,蝉鸣忽远忽近,他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沉稳却清晰,像远处打更的鼓点。

周梅这招不新鲜,上个月她在县文旅局例会上就提过“要查青云镇用地合规性”,当时他让农经站连夜整理了土地性质台账——废弃果园改文旅用地,符合《乡村振兴用地指导意见》第17条,这是明牌。

可帖子选在筹备关键期发,显然想打个措手不及。

“肖主任!”镇党政办的小刘抱着一摞文件从传达室跑过来,额角沾着汗,纸张边角已被汗水浸软,“陈副镇长让您去会议室,说网上的事闹得厉害,几个村支书打电话来问是不是真的。”

肖锋把手机揣进兜里,西装下摆被夜风吹得翻起一道边,衣料贴着皮肤微微发痒。

他往镇政府走,路过公示栏时停了停——上面贴着文旅节的活动流程,王阿婆手写的采茶戏目单被塑封得平平整整,指尖轻抚过去,能感受到塑料膜下墨迹微微凸起的质感。

“急什么。”他拍了拍小刘的肩,掌心传来年轻人肌肉紧绷的触感,“先去叫农经站老张、司法所小郑,还有各村支书,半小时后到党员活动室。”

会议室的荧光灯嗡嗡响着,像是有只蜜蜂被困在天花板里。

陈副镇长捏着保温杯,杯壁上的水珠在桌布洇出个深圈,湿漉漉的痕迹慢慢扩散开来。

“违规?”老张把土地台账拍在桌上,老花镜滑到鼻尖,“我翻了三遍国土二调数据——那是2018年卫星遥感拍下的影像,图上那片地全是荒草,连牛都不愿意进去吃一口。”

小郑推了推眼镜:“我让司法所的人把用地政策整理成了通俗版,明天可以给村民发传单,配上插画,老人也能看懂。”

肖锋扫过众人紧绷的脸,忽然笑了:“周梅要的是舆论,我们给她看真相。”他掏出手机翻出照片——下午各村支书带着村民代表在镇政府门口的合影,阳光正好,王阿婆举着“支持文旅节”的红纸牌,纸面反着光,像一团小小的火苗。

手机在此时震动,苏绾的名字跳出来。

肖锋走到走廊接起,晚风裹着槐花香钻进衣领,甜中带涩的气息让他鼻腔一酸。

“苏主任。”

“我看到帖子了。”苏绾的声音冷静得像深秋的湖水,“需要我做什么?”

肖锋望着会议室透出的光,老张正举着放大镜核对土地坐标,镜片反射出一道细小的光斑:“土地合规报告、村民请愿书、项目预算明细,我们都备好了。明天十点,村委会公开。”

电话那头停顿半秒,传来纸张翻动的沙沙声:“我来主持。省发改委的专项资金批文,我让小吴今晚加急扫描,明早九点前发到镇里邮箱。”

肖锋指尖抵着墙,墙皮有些脱落,露出底下的红砖,粗糙的颗粒感硌着指腹——那是上周和村民一起刷墙时蹭掉的。

“好。”他说,“让小张开直播,真实记录。”

月亮爬到老槐树顶时,党员活动室的灯还亮着。

肖锋盯着电脑屏幕上的PPT,土地性质图、请愿书扫描件、预算明细表整整齐齐排着,鼠标滚轮转动时发出轻微的咔哒声。

小吴抱着笔记本冲进来,眼镜片上蒙着层雾气:“苏主任让我把省批文发您邮箱了,我……我再帮您核对下数据?”

“辛苦。”肖锋拍了拍他后背,掌心感受到少年单薄衣衫下的颤抖,“去歇会儿,明早还要直播。”

窗外传来沙沙的响动,他探头一看,是王阿婆带着几个妇女在村委会门口挂灯笼,竹篾扎的灯笼被月光照得透亮,里面的采茶戏目单泛着暖黄的光,灯笼轻轻晃动时,光影落在她们布满皱纹的手上,像岁月温柔地呼吸。

第二天上午九点五十八分,村委会礼堂坐得满满当当。

前排是各村代表,王阿婆攥着请愿书,指节因为用力泛白,纸张边缘已被汗水微微浸软;后排挤着扛摄像机的市晚报记者,还有举着手机的小张——他的直播界面已经跳出“10万+”的观看量,弹幕刷得飞快,像一场无声的雨。

苏绾踩着高跟鞋走进来,米色风衣下摆扫过台阶,衣角带起一丝淡淡的雪松香气。

她在**台站定,目光扫过全场:“今天请大家来,是要把青云镇文旅节的‘底’摊开了看。”

肖锋翻开文件夹,第一页是彩色打印的土地性质图:“项目用地原为镇集体所有的废弃果园,2018年至今未种植农作物。根据《乡村振兴用地指导意见》第17条,允许利用闲置农用地发展乡村文旅项目。”他举起一摞按满红手印的请愿书,“全镇12个村,78%的村民签字支持,这是民意。”

市晚报记者举手:“资金流向呢?”

苏绾点开投影仪,省发改委的专项资金批文和项目预算明细表投在墙上:“每笔支出都有公示,镇纪委全程监督。如果各位有疑问,散会后可以去镇财务室查原始凭证。”

直播弹幕刷得飞快。

小张举着手机晃过王阿婆的脸,老人颤巍巍举起手:“俺们村那片果园荒了五年,草比人高,蛇都躲里面。办文旅节能修戏台、引游客,娃们还能在家门口挣钱,这是好事!”声音带着颤音,却像一把钝刀劈开质疑的迷雾。

礼堂里响起掌声,木质座椅碰撞声、笑声、低声议论汇成一股暖流。

肖锋望着台下发亮的眼睛,忽然想起八年前周梅指着他鼻子骂“没出息”时,也是这样的目光——只不过那时他在出租屋的破沙发上,而现在,他站在能看见光的地方。

镇政府三楼,周梅捏着马克杯的手青筋凸起。

电脑屏幕上,直播观看量已经破百万,热评第一是“这才是基层干部的样子”。

小李缩在墙角,手机攥得发烫——他刚刷到自己发的帖子被置顶了“不实信息”的标签,点赞数只有可怜的32个。

“废物!”周梅把马克杯砸在桌上,咖啡溅在小李的衬衫上,温热的液体贴着皮肤往下流,“连个帖子都发不明白?”

小李喉结动了动,想起昨晚周梅塞给他的红包,还有她涂着酒红甲油的手指:“把水搅浑,我保你提副科。”可现在,他盯着直播里肖锋展示的请愿书,上面有他老家村支书的签名——王大爷前天还拍着他肩膀说:“娃,这节要是成了,你娘的医药费有着落了。”

“周科长……”小李声音发颤,“要不咱……”

“闭嘴!”周梅抓起包摔门而出,高跟鞋声在走廊里敲出刺人的节奏,像一串失控的鼓点。

傍晚的风裹着稻花香,混着泥土和熟稻的甜味,拂过脸颊时带着一丝凉意。

肖锋和苏绾沿着村道散步,远处的稻田翻着金浪,老戏台的雕花柱子在夕阳下泛着暖光,仿佛镀了一层金箔。

“你总是能用最冷静的方式解决问题。”苏绾望着他被晒得微黑的后颈,想起今早他展示数据时,指节抵着桌面的样子——像极了她父亲当年在常委会上拍板时的笃定,沉稳得让人安心。

肖锋踢飞脚边的小石子,石子骨碌碌滚进稻田,惊起几只麻雀,“我只是想让这里的人过得更好。”

苏绾笑了,耳后那颗小痣在夕阳里若隐若现:“你做到了,而且……我很欣赏你。”

暮色渐浓,两人的影子在地上拉得很长,像两条缓缓交汇的河流。

小吴抱着相机站在老槐树下,镜头悄悄对准他们的背影——忽然,他看见小李从村东头的仓库溜出来,手里攥着块红布,上面隐约能看见“违规项目”四个字,布料被风吹得猎猎作响。

小吴刚要喊,肖锋转头看过来:“走了,去看看戏台搭得怎么样。”

晚风掀起苏绾的发梢,遮住了小吴到嘴边的话,发丝掠过空气时发出细微的摩擦声。

仓库里,小李把红布拉紧,露出下面印着字的货车车厢。

月亮爬上老槐树时,那辆车悄悄开出了村,轮胎碾过碎石路的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https://www.shudi8.com/shu/739324/35630046.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