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8 章:人间烟火
千年之后,城市的霓虹取代了当年的烛火,高铁的轰鸣盖过了马蹄声,可有些东西,依旧在时光里静静流淌。
市中心的博物馆里,《英烈传》的孤本被珍藏在恒温展柜中,玻璃上的电子屏循环播放着专家的解读:“…… 萧临渊、赵凛、南宫羽等人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们将‘守护’从个人英雄主义,转化为了制度性的民生建设,修水渠、办学堂、轻徭薄赋…… 这些举措,让和平真正落地生根。”
一个戴着红领巾的小学生,踮着脚尖趴在展柜前,指着插图里的独臂将军问老师:“他为什么不装上假手呀?” 老师笑着揉了揉他的头发:“因为在大家心里,他的手臂从未缺失,他用一只手撑起的天地,比任何人都宽广。”
学校组织的研学活动中,孩子们来到当年的江南茶馆旧址,如今这里是一座民俗博物馆。讲解员指着一套复原的茶具说:“据考证,这是当年一位赵姓老者用过的,他曾是位帝王,却最爱在这里听百姓聊天,说‘民心比龙椅更重要’。”
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孩,在留言本上写下:“今天我知道了,英雄不是要打败多少坏人,而是要让多少人过上好日子。” 她的字迹稚嫩,却透着一股认真,像极了当年安王在孔明灯上写下的愿望。
西域的草原上,现代牧民定居点的广场上,矗立着一座新的雕塑:七个孩子手拉手,围着象征剑、玉玺、折扇的抽象符号,底座上刻着 “人间烟火” 四个烫金大字。每当夜幕降临,雕塑周围的路灯就会亮起,灯光透过符号的镂空处,在地上投射出烛龙的影子,只是这烛龙不再狰狞,反而像一条守护家园的祥龙。
这年的农民丰收节上,一位种粮大户捧着金灿灿的稻穗,在镜头前说:“我们这片土地,自古就是粮仓。老辈人说,千年前有位独臂将军,手把手教大家修水渠、选稻种,才有了今天的好收成。我们能做的,就是种好每一粒粮,不辜负这片土地,不辜负那些开拓者。”
他的身后,稻田一望无际,田埂上的太阳能路灯整齐排列,灯光在夜色中亮起,像当年的孔明灯,也像守心剑上的火焰,照亮着沉甸甸的稻穗,也照亮着人们脸上的笑容。
城市的图书馆里,《英烈传》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放在 “世界英雄故事” 专柜。一个金发碧眼的留学生,正捧着译本认真阅读,读到 “龙不在天,而在民心” 时,他忍不住用中文在笔记本上写下:“真正的领袖,永远与人民站在一起。”
窗外的车水马龙,窗内的书香墨韵,构成了一幅现代版的 “万家灯火图”。图中没有了血影阁的阴影,没有了蛊虫的肆虐,只有为生活奔波的人们,为梦想奋斗的青年,为未来播种的孩童…… 他们或许不知道萧临渊、赵凛、南宫羽的名字,却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份来之不易的安宁。
夜深了,博物馆的展柜里,《英烈传》的孤本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书页间仿佛还残留着当年的茶香、墨香、稻花香,这些味道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人间最动人的气息 —— 那是和平的味道,是希望的味道,是生生不息的人间烟火味。
所谓传奇,终将落幕;所谓英雄,终将远去。但他们用生命点亮的人间烟火,会在时光里永远燃烧,温暖着每一个平凡的日子,照亮着每一条前行的道路。
这,或许就是他们留给世界最好的礼物。
(https://www.shudi8.com/shu/739304/35633464.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