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自此而显贵
推荐阅读:太子殿下今天破戒了吗 斗罗:五雷震鼓,吾乃雷道帝君! 妖天子 一夜倾城:惑国蛊妃 转生岩王爷,你说这是斗罗大陆?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限时婚宠:腹黑老公请敲门 仍能情深爱上 重生之按摩师的自我修养 解甲归田:家有麻辣妻
百官自天光熹微时而入宫,如今已然是天光大照,奉天殿已然快要重修完成,依旧是往昔檐牙高啄之景,金黄灿灿的光照在鳞次梓比的金黄琉璃瓦上,更显金碧辉煌,显贵圣尊。
朝臣如流织般往宫外而去,今日大朝会上之事,真可谓震动人心,搅动天下,这等场景,怕是十年都不曾能见到一次,相熟之人三三两两讨论着殿中之事。
李祺和张辅在殿外结伴而行,张辅面上颇有振奋之色,“景和兄于殿中神姿,真让弟神往不已,实乃大丈夫是也。”
李祺闻言谦虚笑道:“不过是文辞清谈之士,文弼你这种手持三尺剑,马上取功名的才是好汉子、大丈夫。
三日后为兄欲于府中设宴,若文弼有空,可携妻儿前来,你我亦可再一叙大话。”
张辅虽是武将,却是心思玲珑之人,知道这是李祺一家今日脱了罪身,自是要广邀宾客,以示庆祝,而且其中大概还存了让自己见见李显穆的心思,当即拱手正色道:“兄长及公主相邀,弟岂敢推辞,明日定携妻儿登门拜访。”
二人言罢又笑谈起朝中轶事。
……
三日眨眼而逝,这三日中京城可谓是风起云涌,官场和士林中自然是大地震。
大明王朝的天命逻辑改变,那自然是上上下下皆要焕然一新,各个衙门都忙着献上贺表,为大明的伟大而庆祝。
幸好这是大明,若这是汉朝的时候,现在各地知府就该往朝廷献上祥瑞了,即便不用搞这些迷信,但各部门依旧要老老实实的将属于元朝的那些印记都清理干净。
而在京城民间,最风行之事,自然便是李善长的平反之事,当初胡惟庸案牵连了一公二十一侯,结果现在唯一的公爵被平反,真可谓是大新闻。
市井之中自然是有人质疑,理由则是既然没问题,那为什么不恢复爵位呢,可朝廷的旨意是很完备的。
“韩国公府虽有过错,有所逾制,但念在其并未造成大过,且有开国之大功,为之平反。”
这就说的很清楚了,李善长有些问题不大的小过,但是功劳也大,那些小过就算了。
而后又给李芳和李茂世袭的官职作为补偿,李芳被赏了锦衣卫的世袭千户,李茂则被赏了世袭的旗手卫镇抚,在大明朝,这也算是勋亲人家经常被赏赐的官职了。
李府被平反不仅仅是礼仪性的平反,朝廷还将大量的财产都归还了回来,之前的公爵府因为逾制重新拆了一部分,其他的田产铺子等很多产业也都返还了回来,可以说李祺一家一波暴富。
这些普通百姓津津乐道的对于权贵来说自然无所谓,他们更看重的是李氏从此就可以正常做官,而且不再受到限制了。
看看之前,李祺在士林中那么高的地位,在先帝面前那么得宠,举世公认的大儒,结果一直仅仅是个正五品的大学士。
虽说有备为御前顾问的资格,但仅仅是能提出一些建议,手中根本就没什么权力,六部、都察院、诸寺,根本插不进手去。
而且洪武年间还没有内阁,即便是备为顾问也不是定例,一般都是皇帝有疑问的时候,才会召大学士问两句,平常之时,大学士是不能随便提意见。
而九卿不仅仅能在皇帝面前提建议,还拥有执行权,这双方的差距之大,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现在李氏被平反,以李祺的底蕴,很多人都猜测他会直升九卿,成为大明文官体系的九大巨头之一!
这些纷纷扰扰的猜测在各个府邸以及衙门里面流传。
而李祺则在今日大开公主府之门,请诸位宾客入府,望着往来的宾客,李祺和临安公主相视一笑。
夫妻二人皆还记得十一年前从江浦刚刚回到京城之时,先帝的旨意里面明确的说了,不允许二人交结勋亲,于是他们就真的没有交结过。
偌大的公主府,一次宴会都没有举办过,如今这般广开府门,广邀四方之景,真是颇有种扬眉吐气之感!
人死了便是真的死了,再也管不了后来人的事,朱允炆不在乎当初在朱元璋面前说过的有关于削藩之事,朱棣也不在乎打亲爹的脸,那临安公主自然也不必再遵守当初的旨意。
人走茶凉,当如是也!
看了几眼后,李祺道,“娘子,为夫出去迎接宾客,你便到内堂中受那些命妇拜见吧。”
各家官员勋贵来了之后,自然是要带正妻出席的,内外有别,正常来说内子是不见人的。
但李祺和临安公主特殊,这里是公主府,临安才是主人,这世道上没有说入府不拜见主人家的道理。
李祺想了想,“待开宴前,为夫再带着诸宾客来拜见你。”
临安公主身份太高,她是真正的长公主,只比朱棣小几个月。
诸藩王都要喊一声皇姐、皇姑母,至于勋贵、官员更是要尊称一声长公主。
想当初在建文朝的时候,李祺凭借临安公主驸马的身份,可是宗家之长,地位崇高,他能活着度过洪武朝和建文朝,全凭临安公主的身份实在给力。
如今的大明,只有皇帝和皇后这两个人的地位比她高,所以她只需要坐在那里,等着众人来拜即可。
临安公主应了一声后就往内堂而去,李祺则往正堂而去,他迎接宾客也不可能去大门那里,公主府不是小门小户,那是小辈做的事情。
今日前来的宾客极多,除了李祺的朋友之外,主要是有许多皇家之人前来,譬如临安公主的妹妹怀庆公主,府中自然好不热闹。
张辅携妻子来后,亦是被今日喧嚣之景而震惊,这种门庭若市的场景代表着当前时流对李氏的认可,平反之后的李氏可真是大为不同了。
夫妻二人分别往内堂与正堂而去,这偌大的公主府亭台楼阁,俱是精妙,看的张氏眼中异彩涟涟。
她自然是知道今日前来所为何事的,当初张辅第一次和她说起临安公主有意和他家结亲时,她还吓了一跳,毕竟这实在是有些风马牛不相及,可今日一见,倒是张氏高攀了。
不过她倒也不是全无底气,她的公公张玉被追封为荣国公,且列靖难功臣第一,在皇帝那里是有极大香火情的,若府中后继无人的话,这份香火情日后或许便没了,但她的丈夫是极有本事的人,有这份香火情在,日后前途亦是不可限量,那五军都督府之位,未必不能坐上一坐。
如今小姑子又入了宫中,颇为得宠,张氏已然有腾飞之相。
而且结亲的毕竟是小公子,不是日后继承家业的嫡长子,双方还是颇为相配的。
想到这里,她心中的紧张弱了几分,打算一会儿好好看看这李圣人的儿子,是否有李圣人的几分英姿。
进了内堂中,便见一妇人衣着华贵,有雍容之姿,头上戴的、身上穿的,皆是皇室才能用的贵重之物,立刻就知道这便是此府的主人临安公主了。
她上前两步行了个福礼,“臣妇信安伯府张氏拜见长公主大驾。”
临安公主眼睛一亮,满眼笑意的上前,“夫人莫要客气,日后便是一家人了,便在此坐吧”,说完不着痕迹的打量着张氏,而后眼中浮现出几缕真挚的笑意。
张辅其人,临安公主是见过的,生的一幅好相貌,如今这张氏亦是眉眼如画,虽不似江南女子有万种风情,却亦称得上是上等的姿容,虽说娶妻娶贤,纳妾纳色,正妻要的是端庄大度,能治理内宅之事。
可临安亦记得丈夫说过,于李氏而言,嫡子之重,重越泰山,正妻本该也好好挑选才是,不过既然夫君定了信安伯府的嫡小姐,那她也没有反对的道理。
张氏亦是知道临安公主之言,两家结亲之事,实际上在李祺和张辅那里已经是定论,无论看与不看,都不影响,提前看一眼,只不过是让双方更加放心而已。
张氏见临安公主不曾盛气凌人,心中也安定了几分,日后女儿嫁进府中来,至少不会太过于被磋磨受气。
对这闺阁中的妇人而言,若是嫁不了一个得意郎君,进不了一个有福之门,能活着尚且是奢望,这些年里,张氏不知听说了那些高门大院里的阴诡之事。
若是她的女儿日后落入了那等下场,她还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办,这堂堂公主府不是她能闯的,即便是女儿死在大院之中,她也连个收尸的身份都没有。
生是婆家的人,死是婆家的鬼。
临安公主自然不知道仅仅这一会儿,面前的妇人心中便已经百转千回,甚至开始想到最差的境地了。
“紫画,你且去将小公子带到这里来。”
李显穆年纪还小,虽说男女七岁不同席,但面对长辈自然不用那么避讳,他即便是在内堂中吃食,也不算是失礼。
紫画应是后便往李显穆处而去。
前院之中,解缙等人亦登门,正与李祺、张辅等人于一处相谈。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9096/28375799.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