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都在惦记
推荐阅读:豪门天娇:霸宠女魔头 东宫一夜弃妃:连锦传 宠妃当道:医手遮天 无限超脱自遮天而始 我略微出手,就是系统的极限 漫威:冒牌发明家 鬼来诡往 从满仓A股开始成为资本 说好的保卫科干事,你破什么案? 我才是徒弟们的随身老爷爷?
次日清晨,天空只是刚刚透出些许光亮,刘师师就已经坐在《仙剑三》剧组化妆间里,打着哈欠,无精打采。
这几天剧组加班加点拍戏赶进度,昨晚一直拍摄到凌晨2点多。天还没亮又起床继续拍摄,连续高强度的拍戏,让一姐整个人看起来萎靡不振。
“师师,昨天的微博热搜看了吗?”
坐在一旁同样在化妆的唐燕状态比刘师师强很多,整个人一脸八卦。
刘师师勉强睁开眼,檀口微张,有气无力:“看了!”
昨天助理圆圆和她汇报宋先生上热搜,剧组收工后虽然很劳累,但她还是好奇抽空扫了一遍热搜。
唐燕侧目盯着好闺蜜,语气极为激动:“宋老板真有38亿现金啊!”
“那是公司的钱,又不是他的钱。”一姐眼眸半瞌,心中着实有些无语,我家宋先生的钱,你在那激动个什么劲儿!
唐燕不以为然,振振有词:“腾达集团是宋词的,公司的钱不就是他的钱嘛。”
刘师师撇撇嘴,实在懒得搭理唐燕,感觉和她这种商业小白就没法说。
她平时在宋词身边耳濡目染,偶尔又和张桐交流学习投资,除了看不懂财报,如今对商业上的运作了解不少。
唐燕一脸羡慕,自顾自的说着:“还是师师你眼光好,找了个真富豪!咱们女人找男人得把眼睛擦亮,不然像刘滔那样可就惨了!”
“刘滔怎么了?”
“你不知道?”
“我最近天天起早贪黑拍戏,哪有精力去关注娱乐圈的八卦。”
唐燕兴致勃勃:“昨天刘滔宣布复出拍戏!”
“她有息影?”刘师师一脸疑惑,她还真没关注过刘滔。
唐燕轻笑一声,带着一丝幸灾乐祸:“她一月份刚结婚,还是闪婚!自以为嫁个大富豪,准备退圈当阔太太享福。
结果她老公遇上金融危机,公司破产,还欠了一屁股债。现在没办法,只能复出拍戏挣钱养家。”
刘师师一脸正色:“既然已经结婚,丈夫事业受挫,夫妻双方就应该同甘共苦、相互扶持。如果哪天我家宋先生破产,我也会和刘滔一样。”
唐燕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心中暗自腹诽: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家男人账户里38个亿,事业更是如日中天,在这和我胡扯什么破产。
而且就宋词那张脸,哪怕没钱自己也愿意倒贴啊,明星收入又不低,养个人又不是养不起。
刘师师歪了歪头,一脸狐疑:“燕燕,我怎么感觉你很激动啊,人家刘滔复出,和咱们没啥关系吧?”
“哎呀,你别打岔,听我把话说完!”
“你说吧。”
唐燕一脸神秘,絮絮叨叨:“刘滔这不是婚姻踩雷,然后有好事网友在微博上提醒。
想嫁入豪门的女明星,起码得把男方背景了解清楚。还非常贴心的列举出不少优质未婚富二代名单,供女星参考。”
“我明白了!”刘师师不用猜也知道后面的剧情,宋先生肯定排在那些人的前列,毕竟他条件摆在那儿。
唐燕笑嘻嘻的,瞅着一姐,满脸兴奋劲儿:“宋老板呼声最高,网友都在感叹,也不晓得他未来会便宜哪个小妖精!”
刘师师轻哼一声:“网友多事!不过宋词可不是什么混吃等死的富二代,他是白手起家的创一代,和那些人放一起,有点侮辱他了。”
唐燕点头赞同:“确实如此,网友本来还想评出什么“京城四少”,但考虑到宋词如今的身家地位可能比那些二代的父辈都强,就识趣的把他排除在外了。”
一姐满脸自豪:“本该如此!”
这时蔡一农来到化妆室,见两位姑娘聊得火热,打趣道:“聊什么,说得这么开心。”
“k姐!”“蔡总。”
蔡一农和两人打过招呼后,在一姐身边的椅子上坐下:“师师,你这几天太忙,我都没得空和你沟通。
你和陈肖主演的那部电影《初恋这件小事》国庆上映,腾达文化定在30号晚上于北平万达影城举办首映礼,过几天你准备准备要回北平。”
刘师师点点头:“我知道,腾导已经通知过我。所以李导这几天一直优先拍我和陈肖的戏份,后面为电影宣传,可能又要耽误一段时间。”
“首映礼宾客你有邀请吗?”
“腾达文化有发请帖,我也请了自己在圈内的朋友。”
蔡一农颔首,犹豫半晌还是开口询问:“你有请宋总来参加首映吗?”
自从进入到8月,“芭莎慈善”、“三路奶粉”,再到昨天的“38亿”,宋词一个多月以来在网络上热度惊人。
如果《初恋》首映礼宋词愿意出席,随便炒作一下,就能帮这部电影带来大量曝光度。
而且一旦放出宋词参加首映的消息,估计不少想靠上腾达的明星都会蜂拥而至,又能进一步宣传这部电影。
“我没和他说呢!这种小事我不太想麻烦他。”
“早点和他沟通下,宋总愿意来是最好。《初恋》算是一部女主电影,票房好坏对你后面事业发展影响很大。
如果成绩好,你就能在大屏幕正式站稳脚跟,以后可以电视、电影两开花。”
蔡一农没敢强求,只是把事情剖析开来规劝一姐,她相信只要刘姑娘肯去和宋词撒个娇、软磨硬泡,宋词即使再忙也会去参加首映礼。
“行,我一会打电话给他。”刘师师略作思考,觉得k姐也是一番好意,便点头同意,就当是男友和她约会看电影,也挺好的。
那头,宋词上午接到刘师师饱含期待的邀请后,欣然应允,毫不犹豫的答应去给女友电影首映礼捧场。
不过他这会没功夫考虑这些杂事,自从昨天他把38亿存款证明亮出来,一早到现在电话就没停过,各方势力接踵而至,鱼儿已经上钩。
此刻他正全神贯注的和公司迁址剪彩的那位大首长通着电话,说出的每一句话都要在心里过一遍,生怕言语不当。
“首长,您吩咐。”
“小宋啊,你这个小同志很不够意思啊,从你腾达集团成立那天起,北平衙门有亏待过你吗?”
威严厚重、极具压迫感的声音传来,宋词对大领导的质问心知肚明,大脑飞速运转,赶忙诚恳回应:
“没有!感谢首长的关怀!腾达能一路顺遂发展到如今的规模,离不开北平衙门的支持。”
首长的声音越发严肃:“那你为什么舍近求远,跑去东海投资?”
宋词心里早有准备,故作诧异:“首长您都知道了!”
“哼!好大的手笔,一期工程就投资十二亿,要在东海建设腾达集团第二总部和亚洲最大的云计算研究中心!”
宋词对首长语气中隐含的怒意不以为意,佯装十分为难:“首长,东海的那位大领导亲自联系我,我怎么好拒绝。”
电话那头陷入短暂的沉默,首长和东海的领导是平级,显然明白对方的分量有万钧之重,除非那位同样是北大出身的长老愿意出面斡旋,不然宋词无法拒绝对方的要求。
“这样吧,刨去给东海的十二亿,你公司账上不是还有26个亿嘛。北平是你的家乡,你不能厚此薄彼,在我北平也拿12个亿投资。”
宋词苦笑:“首长,那笔钱要用来维持公司日常运营啊。”
首长立刻反驳:“胡扯,14个亿绝对够腾达日常运营了!再说你搞的那些游戏都是暴利,没有北平衙门替你顶着,找你麻烦的人多的是!”
宋词小心翼翼的应付:“谢谢首长抬爱,我心里都明白。”
“好啦!你不用担心,游戏这种业务,你不做也会有别人做。我也不欺负你,东海给你什么条件,我北平一样能给,有什么需求尽管提!”
宋词一听,大喜过望,觉得时机已到,便小心试探道:“有个事正要和首长汇报一下。”
“在这等着我呢!你个小滑头,说吧,什么事?”
铺垫这么久,宋词终于道出最终目的:“首长,听说国家明年可能会颁发第三方支付牌照,我们腾达业务发展对这块需求很大,您看能不能支持下!”
“这是你愿意去东海投资的筹码之一吧。”
宋词不敢隐瞒,如实回答:“首长您慧眼如炬!”
他得到内部消息,央行明年将颁发第三方支付牌照,可这玩意十分紧俏,僧多粥少,多少央企、大型国企都虎视眈眈,竞争极为激烈。
他自然要未雨绸缪做两手准备,东海那边虽然愿意出力,但毕竟北平这边是他的大本营,倘若能在当地把事情搞定,他就无需舍近求远。
“行啦,我会和央行的同志沟通此事。至于土地、税收等其他投资条件,你和下面的同志去对接吧。”
“谢谢首长!谢谢首长!”
宋词压抑着心中的喜悦,等明年腾达集团拿到资质,易付通就能告别无证经营的尴尬局面,再也不用担惊受怕。
第三方支付领域,虽然大家都是无照莽干,但总归是个大隐患,平日没人找麻烦便罢,万一被盯上,那就是个大雷。
说完正事,首长语气温和几分:“小宋,你根正苗红,底子干净,上面想把你树立成新时代的标杆,好好干吧,你的未来一片光明。”
宋词头脑清新,语气谦卑:“我能干出点成绩,也是沾了国家的光。唯愿盛世中华,国泰民安。”
首长似是被他的话触动,感慨万千:“好一个唯愿盛世中华,国泰民安。
今年年景不好,年初雪灾、五月大灾,还有前几天三路的糟心事,这几件事上你做的很好。
还有平时也捐资助学,上面都看在眼里,过上一二年,该有的待遇会给你安排。”
”我还年轻,您太抬爱我了。”
宋词明白首长的意思,但凡商业大佬,哪个不是顶着什么代表、会员、理事这类的半官方头衔。
以前他因为年纪小,加上根基未稳,所以低调行事,现在以腾达的规模体量他已经低调不下去,那就只能勇猛精进,争取更高的社会地位。
宋词刚应付完首长,与此同时,也有一批人在惦记着腾达集团的那38亿,更确切的说,是华国银行账户上的那23亿。
西城南大街,工行北平分行所在地,此刻办公大楼一间会议室内,正召开着一场临时会议。
参会的人寥寥无几,仅有五人,却皆是工行北平分行的领导者,一正、四副五位行长。
这场临时召开的行长办公会,一把手行长自然是居中高坐,宋词的舅舅柳晓晨虽然在四位副行长中年纪最轻、资历最浅,陪坐末席,但他却是今天的主角。
柳晓晨不动如山,对今天开会的真正目的心知肚明,不过面上不显分毫,认真做着笔记,听着一把手贾行长掷地有声的发言。
“同志们,还有几天三季度就要结束了,但是离完成总行下给我们的存款指标,还有很大的差距。
李行、张行,你们二位,一个分管个人银行业务、一个主抓公司金融板块,存款是你们分内的工作。表个态吧,怎么攻坚克难,确保顺利完成总行的指标!”
李、张两位副行长闻言不由对视一眼,面对一把手的质问,都是面露苦涩。
会议室内一时沉寂下来,等了片刻还是张副行长率先开口打破僵局:
“贾行,您也知道如今的经济形势,企业一家接一家破产倒闭,都自身难保了,哪还有存款来啊。
我这段时间为处理贷款坏账的烂摊子,搞的是焦头烂额,您看看我头发都急白了,存款就只能拜托李行了。”
听到同僚一通诉苦,把压力转移到自己身上,李副行长顿时急了眼,立马开口辩解道:“张行,您别把“烫手山芋”光扔给我啊,个人业务现在也不好做!
欧美那边银行一家接一家破产,无数存款人血本无归,搞得民众现在对银行都不太信任,不但不存钱,还一个劲儿的取钱。我也没辙啊,愁的掉头发!”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9072/28375651.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