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末世天灾:从打造避难所开始 > 第261章 半个亿的人口

第261章 半个亿的人口


回望江河市。

    农家小院地下第7层,也伴随着超级工厂的建立,正式挖掘完成。

    如今,数百万的劳动力,已经开始陆续投入到挖掘地下第6层的工程之中。

    “地下第7层在容纳一座占地上千万平米的超级工厂之后。”

    “还同时容纳有大约一千万人常驻,以及一座容量达到5000万立方米的超大型仓库。”

    “基本把整个江河市最重要的物资和主要的人口。”

    “都集中了进去。”

    “不过,这样做,只是仅仅满足了一千万人最基本的居住和休息的需求。”

    “普遍8人一间的标准宿舍,还是太过拥挤。早晚要改成单人间,或者以家庭为单位的套房。”

    “另外,目前整个农家小院避难所的日常所需。”

    “差不多全部都要依靠附属避难所的产出。”

    “结构十分危险。”

    “也需要尽早作出改变。”

    至于如何改变。

    也很简单。

    就是从地下第6层开始。

    每一天新挖掘出来的空间,按照1:2的比例,分别建造一座标准宿舍居住区和两座种植园。

    逐步将主要粮食出产地,转移到农家小院。

    然后,除此以外。

    再划分出一小片单独的区域,建造单人宿舍和家庭生活的小型套房。

    用来供给那些优秀人才,或者做出突出贡献的普通人使用。

    “考虑到后续还要接收几千万人的入住。”

    “以最新的规划模式。”

    “大概从地下6层到地下2层,都要持续用来建造生活区和种植园。”

    “不过好处则是。”

    “每一层的粮食产出,都会略高于居住在那一层的人口消耗。”

    “等到修建到地下第2层。”

    “每层多余的粮食产量,还能拿出来反哺地下第7层。”

    “从而在整体上保证,即使农家小院塞下半个亿的人口,也能做到粮食自给自足。”

    “当然,只有主粮和蔬菜,短时间内还行。长期的话,依然还需要大量的肉类进行补充。”

    “所以,最后挖掘的地下第1层。”

    “也不能用来干别的。”

    “需要用来大规模的养殖肉鸡,以及猪牛羊等等。”

    梳理到这里。

    苏武突然发现,自己当初设计的一座理应有各种各样完整功能的超级避难所。

    到了最后。

    居然看起来就是一座纯粹的大号农场。

    除了居住,种菜和养殖,就只有超级工厂带来的一点点工业生产力。

    “这就是贪心的代价。”

    苏武忍不住摇了摇头。

    哪怕是他当初设计的时候,也从未想过。

    会往农家小院里塞下超过半个亿的人口。

    所有的配套设施,都仅仅只是围绕着一千万左右的人口进行估算。

    现在出现了这种偏差,也是理所当然。

    不过人多了,终归是一件好事。

    他们每天带来的灵性的价值,远远超过安顿他们的麻烦。

    就算为此出现吃撑的迹象,造成各种短暂的不便。

    苏武也依然甘之如饴。

    “既然设计的避难所空间,未来可能不够用。”

    “那就继续再往下,一层层的挖下去就行了。”

    “而且现在地表的城市废墟,已经被清理干净。”

    “那空置下来的4000辆工程车辆。”

    “刚好也可以投入到朝下的挖掘之中。”

    “与上边正在向上挖掘的主力队伍,互不干扰。”

    当前苏武设计的避难所。

    完整体状态下。

    就像是一个直径有7公里,厚度不到100米的圆形大饼。

    镶嵌在浅层的地底。

    这么规整的造型。

    主要还是为了增强避难所的抵抗能力。

    苏武始终未曾忘记。

    当初那一场让江河市化为废墟的超级地震,到底有多么恐怖。

    如果再度遭遇类似的灾难。

    也就只有这种集中的避难所形态,再加上快速水泥作为结构主体。

    才有能力进行有效的抵御。

    “最终极的理想状态。”

    “就是哪怕周围化作一片岩浆的海洋。”

    “又或者大地彻底撕裂和粉碎。”

    “星球都开始分崩离析的情况下。”

    “避难所也依然能保持完整。”

    “这种理想状态。”

    “以快速水泥的特性。”

    “只需要持之以恒的不断将避难所最外边的外墙加厚。”

    “然后再预留下足够的缓冲空间,以及尝试强化内部的主体框架。”

    “未必不能实现。”

    收回对未来的设想。

    苏武将面前的全息地图投影,调节成了天气模式。

    整个地图上,顿时浮现出了一片由浅蓝到深蓝不等的光影。

    那代表着当前地图上,对应位置温度的高低。

    以及是否存在着暴风雪,低温寒流等等极端恶劣的现象。

    “平均气温零下57度,最低温度零下122度。”

    大略的扫了一眼。

    在通讯信号塔的网络覆盖范围内,总共约有五分之一的区域,正在遭受暴风雪的袭击。

    另外还有三支大小不等的低温寒流,以每秒数米到数百米的速度,在无规律的移动。

    最低零下122度的低温。

    就来自于其中一支低温寒流的核心区。

    “不过两三个行省,30多万平方公里的面积。”

    “情况就这么恶劣。”

    “要是全球的地方加起来——”

    略微想了想,苏武就有些头疼。

    之前一直埋头于发展。

    再加上商队和双翼直升机等等都可以无视低温寒流。

    苏武下意识的就没有太过在意地表环境的变化。

    现在高速发展告一段落。

    稍微空闲下来,他立刻意识到,在他自己发展的同时,地表的环境也没有停留在原地。

    仍然在以一种缓慢却坚定的速度,不断滑落向深渊。

    在地图上巡视了一会儿。

    苏武注意到一支商队即将进入寒流肆虐的区域。

    他伸出手指,放大了那一片的地带。

    随即,投影变成了商队中冰封级陆地护卫舰驾驶室的视角。

    透过驾驶室特制的玻璃舷窗。

    能够看到远处乌黑的云层下,已经被一团白茫茫的暴风雪所笼罩。

    而以驾驶室所在的冰封级陆地护卫舰作为车头,组成的一辆长度超过五百米的钢铁列车,则正笔直的朝着那团暴风雪接近。

    “外界温度零下57度。”

    “风速3级。”

    瞥了一眼驾驶室里的监测数据。

    如果仅看这个数据,根本不会意识到。

    在周边近在咫尺的地方,温度会断崖式的下降到零下100度以下。

    这也是低温寒流可怕的地方之一。

    没有专业的探测设备。

    很难实时的提前察觉低温寒流的出现。

    当然,有的时候也可能是低温寒流来的实在太快,即使发现了,也根本跑不过它们。

    略微的等待了十几分钟。

    冰封级陆地护卫舰,拖着一串长长的雪地运输车,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沉默的闯入了暴风雪内。

    而在它进入暴风雪的一瞬间。

    覆盖在它外部的监测设备,立刻传来了警告。

    在驾驶室内的屏幕上显示,当前的外界气温开始大幅度的降低。

    仅仅几秒后。

    便指向了零下117度的位置。

    “能源消耗略微增加了3%。”

    “室内温度七度。”

    “引擎运行正常。”

    极致的低温,显然并没有影响到冰封级陆地护卫舰内部。

    除了稍微多消耗了一点电力以外。

    一切一如往常。

    苏武再看向外界。

    此时那些密集飞舞的雪花,遮挡了所有试图远眺的视线。

    甚至就连近在咫尺的路面,都无法再看清分毫。

    所有的预警和探测,都只能交给雷达来负责。

    “按照当前的路线和行驶速度。”

    “大约7小时40分钟后,才能穿过低温寒流与暴风雪地带。”

    “时间还很漫长。”

    “不过,整体通行难度应该不会太大。”

    翻阅了一下存储在人工智能资料库里的导航数据。

    苏武随后又发现。

    距离这里不远的地方,似乎有一座在十几个小时前发出求救。

    被人工智能标注为深红色极危状态的小型避难所。

    按照预定的规则。

    苏武现在关注的这支距离它最近的商队,需要就近去查看一下。

    “那就去看看吧。”

    在苏武没有干涉的情况下。

    商队略微调整了一下行驶的角度,在大约半个小时后,抵达了那座小型避难所的门口。

    “未检测到生命信号。”

    “初步判断该避难所已覆灭。”

    “开始派遣机器人执行探索任务。”

    在门口停留了半分钟。

    冰封级陆地护卫舰的生命探测器,反馈回了一个无人存在的结果。

    这种情况不常见,但又不罕见。

    这些孤立存在的避难所,有时候总会因为爆发冲突和暴乱,维生设备失灵,病毒等等偶然因素。

    导致整个避难所覆灭。

    一般商队遇到这种情况,都会尽可能的调查一下原因。确保至少不会是因为病毒引起的惨案。

    一台携带着各种特殊装备的蜘蛛机器人。

    从冰封级陆地护卫舰隔离舱门中出来。

    慢慢朝着避难所入口处爬行过去。

    而随着它的靠近。

    苏武很快通过蜘蛛机器人上的摄像头,看到了几个卧倒在地,被半掩埋在雪中,冻得僵硬的尸体。

    蜘蛛机器人在其中一具尸体前停了下来。

    随后伸出探针,提取了它的一部分身体组织进行化验。

    很快发出了正常的信号。

    “未检测到未知病毒。”

    “死因判断为失温和失血。”

    确认没有威胁。

    蜘蛛机器人继续前进。

    在越过尸体十几米的距离后,就来到了避难所的入口。

    此时,这个入口已经被炸开。

    里面到处都是被火焰灼烧的痕迹。

    “应该是发生了一场意外的火灾。”

    “大火把整个避难所都吞噬了进去,并且又引爆了燃油一类的物质。”

    “避难所的幸存者们,只来得及带上一些随身物品,就被迫逃离出去。”

    借助蜘蛛机器人上的探测设备,人工智能很快还原出事情的经过。

    这种事情,发生在一些小型避难所身上并不意外。

    它们体量很小,基本没有容错空间。

    只需要犯下一次错误。

    就不会再有挽回的可能。

    “有价值的东西都被烧没了。”

    “就剩下一些熔化变形的电器之类的东西。”

    “回收价值不大。”

    “继续出发吧。”

    让智能机器人在避难所内部继续逛了一圈。

    确认真的没有什么有价值的物资之后。

    苏武便让其返回商队。

    继续在风雪中往前行驶。

    随后,在前行了几公里以后。

    苏武又陆陆续续的在沿途,发现了一些被冻僵,彻底失去了气息的尸体。

    那些都是从刚刚那座避难所里逃出来的幸存者。

    只是。

    地表环境的残酷,显然超过了他们的预料。

    在缺乏交通工具的帮助下。

    他们没能走多远,便一个个的都倒在了低温寒流下。

    再也等不到十几个小时后。

    苏武的商队经过。

    “200多个人。”

    “可惜了。”

    苏武有些叹气。

    这正是他当初最开始,努力想要优先将人口运回江河市的主要原因之一。

    放任他们流落在外边的时间越长,就越容易损耗。

    随便一个意外,都能干掉一大批人。

    视野从车头的冰封级陆地护卫舰上切出。

    苏武开始通过其它内置的摄像头。

    看向后面那一节节,由雪地运输车组成的车厢。

    相比于冰封级陆地护卫舰,雪地运输车的构造就简单许多,防护也相对薄弱。

    不过仍然足以抵御外界的寒流。

    存储在车厢内的物资,以及几十名人类乘客,都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商队里有人类存在并不奇怪。

    虽然说当前是以运输物资为主。

    但在实际的执行中,终究不可能做到每一次刚好就能把整支车队全部塞满。

    偶尔有时候,剩下一些空置的空间。

    便会用来选择性地带上一些高价值的人才及其家属。

    让他们成为最早一批前往江河市的先驱。

    此时,在一间住人的车厢内。

    乘客们正在三三两两地通过打牌,下棋,还有闲聊,打发时间。

    偶尔有人将目光投向窗外。

    也很快就会收回过去。

    外界的暴风雪,掩盖了一切的痕迹。

    没有人意识到,他们刚刚经过了一座覆灭的小型避难所。

    与一群在野外冻僵的逃难者,甚至仅仅只隔着两三米的距离擦肩而过。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9030/28375617.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