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末世天灾:从打造避难所开始 > 第262章 同步轨道卫星

第262章 同步轨道卫星


从商队上收回目光。

    苏武的视线,又转移到距离最近的那一座通讯信号塔上。

    此时的通讯信号塔,已经在暴风雪和低温寒流的笼罩区域之外。

    从它所在的位置往外望去,天色难得显得有些明亮。

    仿佛是一处末世中的世外桃源。

    按照苏武的规划。

    通讯信号塔所在地的重要性,还在周边所有已占据的附属避难所之上。

    它们是苏武统治那一片区域的中心节点。

    也因此,经过这段时间的发展。

    通讯信号塔旁边,曾经简陋的只有两三层高的哨塔,已经被更大规模的5层要塞所取代。

    驻扎在这里的队伍。

    也增加到了由30名身穿外骨骼装甲的士兵,100台蜘蛛机器人,200台机器狗,以及三台重装主战蜘蛛机器人组成的加强连队规模。

    当然,这些武装力量,也并非单纯的用于守卫通讯信号塔。

    在必要的时候,也会作为后备力量,外出支援信号塔周边,苏武控制的那些附属避难所。

    放大5层要塞的结构地图。

    苏武的视线在上面逐一扫过。

    一层的活动大厅和餐厅,二层的雷达预警中心和宿舍,三层的军火库,四层的发电室,水塔和普通物资仓库。

    然后就是一个个由自动机枪,电磁炮和火箭发射巢构成的火力点。

    还有代表如今苏武手中最高科技的弧光防御阵列。

    这种配置。

    敌人就算来一个师,也未必能轻松将其攻克。

    “实在打不过的话。”

    “还有一个后手。”

    “召唤空中支援。”

    苏武的视线,落在5层要塞前方的小型跑道上。

    以苏武手中高达上千架的青空级运输无人机的运力。

    一轮就能空投上千台蜘蛛机器人过来支援。

    双翼直升机群也能紧急将达到70多台的重装主战蜘蛛机器人,一次性送往前线。

    并且只要能撑过第1波的冲击。

    后续源源不断的支援,只会越来越多。

    最终在实质上演变成,来袭的势力与江河市本土的主力部队进行角力的情况。

    不过,这一切都只是预设的后手。

    正常情况下,不太可能在末世遇到那种极端的情况。

    更有可能的,反而是来一场超级地震。

    把整个通讯信号塔和5层要塞,都一口给吞进地底深处。

    对于那种情况,苏武就无可奈何了。

    以他现在的科技力量,终究还是无法将孤悬在外的哨塔,也建设到足以抵御自然伟力的程度。

    巡视了一遍。

    暂时没有发现什么遗漏的地方。

    苏武满意的收回了目光。

    只是在最后,考虑到通讯信号塔这里的物资储备还不算丰富。

    打算在下次有商队经过那里的时候,再为他们额外送上一批燃料和食物。

    对于这些随时可能会遭遇不测危险的士兵。

    苏武别的做不了什么,但最少,在日常的饮食和娱乐方面,能给予他们远超普通人的待遇。

    通讯信号塔之后。

    值得苏武特别关注的地方,就剩下了那些大大小小的矿场和已占领的附属避难所。

    如今苏武控制下的矿场数量,总共达到了207座。

    虽然由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苏武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打造商队和运输各个附属避难所的成品物资上。

    在矿场上的投入极为有限。

    很多矿场至今为止,都还处于初步勘探状态。

    连一块矿石都没有产出。

    但毕竟矿场的数量摆在这里。

    每天能够为苏武提供的成品物资,依然达到了1.3万吨。

    并且就这,还是限于当前的运输条件有限。

    无法及时地将挖掘出来的矿石,运输到附近的避难所之中,进行初级熔炼加工的缘故。

    如果解决运输问题。

    矿场产能当场就能飙升到每日3.8万吨以上。

    而附属避难所方面。

    东南区域的那些附属避难所,除燃料以外,有价值的资源基本已被收刮大半。

    再想大规模的获取资源。

    只能从避难所周边的城市废墟,甚至拆卸避难所本身方面进行考虑。

    而这不出意外的话,应该也是苏武未来,最主要的物资收入来源之一。

    “是时候该考虑研制一种更高效的回收工具了。”

    不同于近在咫尺的江河市城市废墟。

    外界的城市废墟,最近也在几十公里以外。

    继续用原本的工程车辆回收,风险很大。

    很可能还没来得及抵达目的地,工程车辆就在半途损毁在路过的低温寒流之中。

    况且即使没有出意外,按照现在地表环境的恶化速度。

    估计也工作不了多久便会宣告报废。

    最好的办法。

    还是基于雪地运输车的框架,研制出一款更高效的回收工具。

    让专业的车辆,去做专业的事。

    将这一想法,记录在等待研究的日志上。

    苏武继续扫视了几眼,那遍布东南区域以及余安市周边的附属避难所。

    在那些避难所之中。

    没有什么意外发生。

    早在苏武治理江河市的时候,就已经逐渐摸索出了一套成熟的管理体系。

    现在,伴随着通讯信号塔的建立,以及具体到个人的蓝牙耳机和通讯手环的铺开。

    人工智能管理这些新增加的附属避难所。

    也显得顺滑无比。

    基本任何事情,都在它能够独立处理的范围之内。

    这个任何,甚至一定程度上包括了小规模的暴乱,各个附属避难所之间的相互支援,乃至于对其它周边非己方避难所的外交等等。

    就连原本比较棘手的犯罪审判。

    因为有了足够多的前例可以参考。

    人工智能也做得相当公正和出色。

    很少会激起避难所居民们大规模的反对,从而惊动苏武进行复审。

    不过,这终究是在末世。

    各个附属避难所也有大有小,基本长期都处于一个近似于封闭的环境。

    各种意外和灾祸防不胜防。

    即使人工智能管理的再好,每天也有上千人因为各种意外而丧生。

    这是属于末世的正常损耗。

    也可以归为在苏武先运物资,再转移人口的战略规划下的牺牲品。

    目光没有因为那些意外死亡的人群而停留半秒。

    苏武在简单确认,附属避难所没有出现重大问题之后,便收回了视线。

    结束了今天的日常工作。

    站起身。

    苏武离开控制中心。

    来到了地下4层的花园。

    作为苏武平常休闲放松的地方。

    如今的花园,已经占据了整个地下第4层的核心区。

    面积达到了196250平米。

    再加上边缘地带的小树林,已经在植物生长药剂的催化下,成长的颇具规模。

    身处其中,往四周眺望。

    甚至已经能生出那么一点一望无垠的感觉。

    与此同时,随着超级工厂的建立,承担了绝大多数的生产任务。

    制造中心的3d打印机,也能够腾出一点珍贵的高端生产力。

    用于制作无缝连接的超清面板。

    整个花园之中。

    周边的墙壁以及天花板。

    因此都被镶嵌上了一层16k级的显示屏幕。

    可以模拟显示动态的蓝天,白云,太阳,以及地平线。

    给人的感受,基本和地面上已经没有了太大的区别。

    只是想要维持这种级别的环境。

    单单在显示器方面的消耗,就达到了每小时6万度电以上。

    更别提为花园中的各种植物,提供光照,水分,养料,以及专门用于松土和授粉等等工作的特种微型机器人。

    可以说,整座花园每一分每一秒,都在燃烧着足以供养数万人生存所需的能源和物资。

    “能在末世后还能欣赏到这样的风景。”

    “也算是一直辛苦工作的回报吧。”

    驻足在一条人工的溪流前,遥望着前方在人工模拟的阳光照耀下,一望无垠的绚烂花海。

    苏武心中的疲惫和倦意,都仿佛被涤荡一空。

    这片甚至已经能够称之为小世界的花园。

    放在末世之前,对于只是身为一个普通人的苏武来说,完全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东西。

    但现在,在这末世后,人均挣扎在饥饿贫困线上的时间里。

    却成为了专属他的后花园。

    人生际遇的奇妙,简直有若梦幻一般。

    收回目光。

    苏武偏过头,看向身旁挽着花篮的少女。

    晨昕姐妹都还在实验室里忙着。

    因此这一次,是由魏蔓蔓临时充当侍女陪伴在一旁。

    今天的魏蔓蔓。

    穿着一袭经过简单改装的粉色汉服。

    映衬着被人工阳光照耀的粉扑扑的脸颊。

    颇有几分独属于少女的可爱和温婉。

    发现自己被苏武注视着。

    魏蔓蔓有些拘谨的低下了头,心跳有点扑通扑通的略微加快。

    独自面对着苏武这可以一言而决自己人生命运的主人。

    少女不可避免的生出了几分紧张和不安。

    忍不住努力的回忆,自己是不是表现出了什么冒失的地方。

    “过来。”

    苏武轻声的说道。

    “哦。”

    魏蔓蔓弱弱的回应了一声,有些不知所措地靠近了过去。

    时间。

    在苏武按部就班的快速发展中,逐渐的过去。

    1月9日,农家小院地表。

    诸多临时搭建的厂房边缘。

    新建的宏伟的航天发射场中心。

    一枚直径3.7米,高70米的巨大火箭,正静静的耸立在发射架上。

    “天气状况良好。”

    “风速2.7级。”

    “未检测到有效威胁。”

    激光防御阵列附带的广域雷达,为航天发射场带来了最新的环境动态。

    也让火箭发射,就此进入了倒计时的阶段。

    “经过这么久的研究。”

    “希望不要出问题吧。”

    站在地下一层的控制中心。

    苏武远程看着耸立在航天发射场中心的火箭,正在接受蜘蛛机器人们最后一次手动检测。

    心中难得的涌出了一丝对于未知的忐忑和激动。

    为了制造出这么一枚巨无霸一般的火箭。

    苏武投入了不知道多少资源进去。

    就连研究所用的灵性,也烧掉了数百点。

    比起之前研究其它的科技都费力许多。

    不过好在。

    如今终于有了成果。

    至于它所搭载的卫星,倒是没有浪费太多的研究资源。

    因为卫星基本是靠苏武砸下的,堪比制造三台微型机甲的生存点。

    给硬生生堆出来的结果。

    和本身的研究无关。

    同时,在付出如此巨大的升级代价之后。

    这颗被命名为伊甸园的卫星。

    性能也强大到了极致。

    其最主要的通讯功能。

    在被送入地球同步轨道之后。

    将可以覆盖整个地球约三分之一的区域。

    并同时承载上亿人正常的上网需要。

    侦察方面。

    分辨率可以达到0.05米,能够清晰的识别地面的车辆,甚至人类的具体面貌。

    堪比全球最先进的军事卫星。

    不过这对末世下,长年笼罩在阴云下的地表不太起作用。

    一旦有云雾和暴风雪遮挡。

    卫星就只能侦测到一些有限的移动目标,精确度大幅度的降低。

    防御方面。

    因为经过生存点的升级,整体外表都覆盖了一层未知成分的纳米材料。

    甚至更外层还有能主动激发的微弱能量护盾。

    伊甸园卫星对于宇宙射线和物理撞击等等,都具有惊人的抗性。

    哪怕是被一颗陨石正面撞上。

    也最多只能将它从原本的轨道上弹开,而不会影响到它内部的运转。

    并且即使被弹开轨道。

    伊甸园卫星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移动能力。

    可以慢慢的重新返回原本所在的位置。

    生存能力几乎拉满。

    而除了这些卫星的基本功能以外。

    伊甸园卫星还有一项被命名为天倾的攻击能力。

    能够通过展开的太阳能面板,缓慢积累能量。

    然后对地面展开远程打击。

    不过这种打击。

    每次都需要消耗一枚超过20吨的特殊钨钢弹头。

    这东西,在这一次的火箭上并不存在。

    苏武制造的火箭。

    能一次性的把伊甸园卫星的本体,送往3万多公里外的同步轨道。

    就已经差不多到了极限。

    不可能再额外带上一枚20吨重的弹头。

    它需要苏武为其单独制作一枚火箭,进行二次发射。

    然后在同步轨道上,再让其与伊甸园卫星本体汇合才行。

    这种难度。

    比单纯的发射卫星还要略微再高一点。

    并且失败几率也不低。

    一旦失败。

    就预示着相当于制造十辆冰封级陆地护卫舰的资源,彻底打了水漂。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9030/28375616.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