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你们真是害苦了朕啊 > 第176章 击败宗翰

第176章 击败宗翰


云内战场,一片乱战。

    两边的哨骑,根本不惜马力,各自都跑死了几匹马。

    饶是如此,消息也没有传的很及时。

    但是两边都知道,银术可已经战败,韩世忠正在奔袭大同府。

    完颜宗翰心急如焚,想要快速回到大同,偏偏银州轻骑,在一旁不断袭扰。

    山地里,他们骑马竟然和平地一样,野战、碰撞、撤退、射箭、埋伏.

    紧紧撕咬,绝不松口,但也不会停下来决战。

    如此一个昼夜,行军也不过几十里。

    对于银州兵来说,损失是惨重的,女真完备的西路军,不是被突袭的银可术能比。

    这是他们遭遇的最强大的敌人。

    但是朱令灵依然下令死死咬住。

    一个小队被击破,他就率兵赶上去继续袭扰。一天半夜下来,随着他不知疲倦地指挥调度,甚至亲临一线临阵杀敌。

    银州兵的每一次突袭,都尽了最大努力,不畏惧生死,双方死伤的兵马尸体,在道路两侧无人收拾。

    激战这么久,朱令灵自己混身带伤,嗓子已经喊破了,现在每吼出一道军令,都觉得嗓子里面发甜发润,如刀子割裂着喉咙一般发出一阵阵的剧痛。

    但是他却心硬如铁,没有丝毫要退缩的意思。

    就是把银州军团拼光了,也得给韩世忠争取时间攻城。

    爱兵如子的朱令大帅,平日里确实是对士卒很上心,也经常出台政令保障将士的权益。

    但是一旦战火开启,他只看胜败,不管伤亡人数。而且根本不在乎银州兵、横山羌兵,因为他不认为这是自己的本钱。

    说到底,他不把自己当成银州豪强和横山酋豪,他觉得自己是陈绍这个西北集团的原始股。

    人家奔着更高的目标去的,自然不会有保存自己实力的想法。

    拿下大同府,自己半道阻击的重要性陈绍会看不出来么?他会因为银州军实力受损而降低自己的地位?

    女真人也急了,他们对付辽军时候,从来没有遇到这么拼的人马。

    其实辽军。哪怕是鼎盛时期的辽军,也不是以持久耐战出名的。

    这种硬碰硬的野战也打得少。在阵地战拼消耗拼耐力的时候,辽军甚至还不如宋军的野战集团。

    太宗赵光义伐辽历次大战,阵而后战多次会战,除了最后一场在高粱河边赵光义中军动摇先逃之外,辽军没有一次讨得便宜的。

    后来真宗时候辽人大举南下,深入到澶州地界,辽人也是绕开了河东河北路交界处的宋军大规模野战集团。

    利用大队骑兵高速的战场机动性,打崩了宋军的防御体系,呼啸南下。

    可是沿途宋军堡塞城池,攻陷的极少。最后在澶州,拼了老命也没把据城野战的宋军怎么样,还赔上了一个萧达凛,不得不结澶渊之盟然后退军。

    在野战的耐力和持久上,辽人比宋军和西夏差远了,这哥俩是真的能拼,经常是拼杀到最后几个人还不撤。

    而横山羌兵,恰恰是宋夏百年之战中,最能坚持和吃苦的一群。

——

    两边疯狂派出哨骑,动辄就在半路相遇,只要遇见就是一场厮杀追逐。

    这片大地上,寒风呼啸,雪花漫天,但是却打得如火如荼。

    单对单,小队对小队,营对营.什么级别的战斗都有。

    靠近大同府的地方,有十几骑正在雪夜里狂奔。

    这十数骑亡命疾驰之间,跑在最前面一骑突然猛的勒马。

    因为是雪夜,再加上他身后跟着的女真骑士已经筋疲力尽,反应有些慢了,虽然忙不迭的跟着住马,可是已经有人控制不及的撞在他的马后,几名骑士扎手扎脚的就滚了下来。

    人喊马嘶声中,落地骑士挣扎起来,人在逃命过程当中,脾气自然好不到哪里去,有人滚起来就要接当先那人麻烦:“鄂伦泰,你是瞧见你娘了么,停下做什么,害的俺们落马!”

    被骂的女真鞑子,只是勒马站定,呆呆的看着前方,心里面却只是一片茫然。

    落马几个人上来就要扯他,鄂伦泰也不知是冻得,还是吓得,马鞭一指,“瞧前面!瞧前面!”

    十几个已经狼狈得不成模样的女真骑士在马上马下,都呆呆的向北而看。

    直到此刻,他们才明白宗翰为什么这样大张旗鼓,如临大敌。

    大同丢了,大同竟然被打破了。

    一时间,所有的鞑子都受不了,他们抢来的一切都在大同府里!

    “快回去告诉宗翰,让宗翰把城池夺回来!”

    话音刚落,后面的追兵就赶了过来,瞧见残破的大同城郭,以及墙头那定难军军旗,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女真鞑子愤而拔刀,两边在大同城下,再次开启了厮杀。

——

    打到最后,远处传来声响,众人举目望去,就看见一丛火把已经从道路丘陵旁边绕了出来。

    在这些火把后面,更是无穷无尽的火把洪流,后面同样是火光烛天,映照得天际都微微有点发亮。

    人喊马嘶的声音这个时候已经传了过来,眼前大队人马,在道路两边散得极开,铺天盖地的就朝着这里涌来。

    远处还能听见走在前面的哨探轻骑嗯哨应和的声音,正是他们女真军中惯用讯号。

    完颜宗翰回来了。

    回来的晚了一些,就差一点点。

    女真人没有守过城

    从1114年开始起兵,到如今十来年了,他们守城的次数寥寥可数。

    唯一守城战,或许就是耶律延禧反攻时候,以耶律延禧的能力,也能连克天德、东胜、宁边、云内.共计二十余城。

    所以当韩世忠打到城下,硬冲到城墙下掘开土放炸药,猛炸几个缺口之后,城中的女真鞑子血气上来,竟然主动开城、选锋而击。

    韩世忠大喜过望,直接亲自冲锋,血战一场之后,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杀入城中。

    进城之后,才是真正的杀戮场,韩世忠经验丰富至极,下令抢占城门和制高点,在城中纵火分割女真兵马,分而破之。

    此战他的主力重骑,死伤三成有余,云中营的辅军也是死伤惨重。

    夜间大雪纷纷而落,落在了完颜宗翰的斗篷之上,不多一会儿,他的肩头就积满了雪花。

    寒风扑面而来,连胡须上面都是冰棱,完颜宗翰却睁大一双满是血丝的利眼,死死的看着北面城墙。

    女真鞑子人人激愤,恨不得马上扑城,因为他们各自都留了很多战利品在城中。

    完颜宗翰立刻下令攻城,火光彻底笼罩在城下,无数熊熊燃烧的火炬堆叠,映照着背后的大同城,在黑夜中拉出了雄浑的身影。

    喊杀声在这夜色当中回荡,无数人吼出的声浪,在撞到大同城墙上又四溅开来,给这个混乱的雪夜更增添了十倍的杀气!

    完颜宗翰治军确实厉害,即使是如此夜里,也能指挥调度有条不紊,女真兵马不住的在夜色中来回调动。

    一队队的人马填了上去,伤卒死士,也流水一般的抬了下来。这次,他们终于不再用生口填线了,直接自己上!

    城头上,韩世忠左右指挥,一面下令继续围剿城中鞑子,一边用辽人以前布置在城头的数十架石炮,往下发射。

    因为发射的频率太高,这些老货已经散架了一小半,也没人去收拾。

    有的人急了,已经抱着石头往下砸,这样的威力极小,属于是浪费资源,被武官瞧见免不了要踹上一脚。

    随着宗翰一条条命令下达,那女真将领们也个个大声领命,分头策马而出,催赴大雪中的本部兵马扑城,鼓号之声,也加倍的响亮起来。

    火光之下,黑色的女真甲士洪流,红着眼睛又扑向了大同城。

    在他们身后,夏州兵也越过了桑干河,前来奔袭。

    银州兵更是紧紧咬住,虽然伤亡惨重,却绝不后退。

    被安排断后的完颜希尹,以弱势兵力,竭尽全力抵抗。

    银州轻骑只是牵制两翼,主力从中间突破。

    完颜希尹征战十年,从未见过如此乱的战局,现在被牵制的两翼,也开始抽调兵马反击。

    双方在夜间的这场野外混战,很快就失去了章法,处处都是大大小小的厮杀战团,双方一个拼命要突破女真,为大同的韩世忠争取时间。

    一个是要拼命阻挡定难军前进,给宗翰重新夺城掩护。

    夜间厮杀,向来是最为惨烈的死斗,阵型完全无法控制,无非就是以人命来拼人命。

    双方战士伤亡数字飞快的直直飙升,谁也无法知道,在这夜间的殊死混战当中,到底倒下了多少人!

    但是双方的战斗意志,也都足够强大,即使是这等烈度的对砍,都没有退缩的。

    只要是知兵的人,在看过这场战斗之后,就应该明白,当世最强的两伙人,已经正式开打了。

    这种碰撞从一开始,就是烈度拉满,代表了两个新崛起集团的战斗意志的较量。

    随着女真鞑子开始反击,银州的预备兵马,也一支支的抽调出去迎击。

    正面攻击的精锐突上去又退下来,完颜希尹的女真重甲步卒,总像是要被突破,可是总在咬牙支撑,最后那一击迟迟打不死他。

    朱令灵和完颜希尹,就跟两个红了眼的赌棍一样,已经是什么都不管不顾了。

    而此时渡过桑干河的夏州兵,也在加速行军,一支支军马纷纷的调动往来,传骑四下奔驰,传递着一道道军令。

    从空中俯瞰,一字长蛇行军的队伍,举着火把,如火龙一般伸展开去,一直到视线的尽头。

    凌冽的杀气,从这支人马的行伍中冲天而起。弓手已经将弓弦调好,满满的撒袋里,装满了箭矢。

    火头军在路边匆匆起火,熬好了粥饭,沿途行军的随时取来吃了,补充一点热量。

    无数哨骑来回奔跑,不断勘测前方的敌情。李孝忠和几个副将参谋一起,凭着传报的军情而做出的决断调度。

    在大同城墙的两层箭楼之上,韩世忠一动不动的看着眼前不远处这场惨烈的厮杀,已经持续了整整一夜了。

    他高大的身形,站的笔直,一动不动。

    在他的眼皮下面,是从未见过的狂乱惨烈之战场,如血的火光,弥漫的血腥,疯狂的嘶吼。

    在他背后,是同样到处火光冲天,杀声四起的大同城。

    城中的鞑子,也慢慢地开始组织起来,随着天色将明,他们集中到几间衙署和宅子里,死死抵抗。

    外面的声音,让他们明白,自己的大军回来了。

    只要守住,等着宗翰率大军重新夺回城池,他们就可以肆意报复,将这些敌人全部剁成肉酱。

    还要杀到他们的家乡,屠光他们的爹娘妻儿,要让他们的血流干!让所有的人,品尝到他们的愤怒。

    虽然战事到这个时候,对他们女真不算有利,但是他们依然不信自己会输。

    天色忽明忽暗,战场火光,也将箭楼之中映照得忽明忽暗,在高大的城墙上涂上了一层晦暗的血色。

    每个身处其间的人,都不知道自己到底身处炼狱还是人间。

    在战斗僵持了一夜之后,城中那些女真鞑子的奴隶、生口、仆从,一起闹了起来。

    这些人的反水,让韩世忠压力大减。

    城内城外,同时作战,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

    他甚至不敢亲上城楼杀敌,只能是在这箭楼最高处,总揽全局。

    韩世忠的手下精锐,全都是正统西军,以曾经刘法手下的熙和军为主。

    大同城到了他们手中,比在女真鞑子手里,发挥的作用大了百倍不止。

    他们都是打老了仗、守惯了城的!

    自晨至暮,继之以夜,战局又进行了一天!

    城中衙署内,集中了许多女真鞑子,云中营的人马,将这里团团围住,然后将辽人府库内的火油浇洒。

    他们不要这个衙署了,此时,只要能杀伤敌人,哪怕把大同府推到了也是值得的。

    什么手段都可以用。

    女真鞑子再善战,也怕火烧,而云中营的人马,则堵在外面,布置好助燃带和陷阱之后,开始放火逼女真鞑子出来。

    凭借着临时堆起来的工事射箭,阻挡鞑子杀出来。

    几处最激烈的战场依然都在僵持,率先破局,取得进展的就是城中的巷战。

    云中百姓,包括云中营这些豪强子弟,算是被女真鞑子给欺负惨了。

    他们也为自己的残暴,付出了代价。

    看着浑身浴火的女真鞑子出来,一支支燃烧的火箭,再次射向被铺设起来的层层助燃物上。

    攻破这些鞑子的据点之后,城中残存的抵抗力量越来越弱,已经不足为惧。

    解放出来的云中营人马,得以上城守备,韩世忠压力大减。

——

    在大同城下,已经杀成尸山血海的时候。

    夏州人马终于赶来了,夏州兵除了在应州和云内交界处的山地和女真鞑子小规模的作战之外,没有参与大的战斗。

    他们人员配置都很完备,行军时候,也不是不顾一切,李孝忠很爱惜地使用自己手下的兵力。

    这让他们有相对充沛的精力,在如今这个时候,投入到战场,他们那整齐的行列,显得格外可怕。

    李孝忠打仗,和韩世忠与朱令灵不同,这支人马也充满了主将的风格。

    临阵决断,千里奔袭,他肯定不如韩世忠。但是规规矩矩,摆开阵势,他的能力还是很强的。

    夏州兵也是最早备战和女真这一仗的兵马,李孝忠一直在研究女真人的兵马和战术战法。

    他们各方面准备都很充分,到达战场,终于接敌。

    他们摆开阵势,次第结阵,各色兵种分明,方阵有条不紊。

    雪花翻卷而下,将天地之间席卷成一片银白。天和地之间的界限,在飞舞的雪花当中,似乎也不怎么能分辨得清楚了。

    突然出现的这支整备齐全的人马,彻底击溃了已经厮杀一天两夜的女真鞑子。

    完颜宗翰见城头防御越来越强,丝毫不见衰弱;完颜希尹那边,又无法彻底击退当面之敌。

    而新出现的这支人马,一看就不好破。

    最要命的是,自己是匆匆赶回,没有地方修整和歇息,更没有埋锅造饭的条件。

    事已至此,唯有撤兵一条路了。

    完颜宗翰没有犹豫,想通之后,立马下令。虽然他可能因此在女真上层中,彻底丢失颜面,并且势必会被夺去一些权力。

    但是宗翰还是很果决,因为他知道,再耗下去,损失会更加严重。

    在他看来,自己手下这些人马,比对面的命值钱。

    女真鞑子们此时已经杀出火来,好久没有经历过的伤亡,激起了他们血脉中的狠厉。

    过分爱惜自己的族中战士的性命、过分轻敌、过分杀戮.这些事他们都会慢慢发现,并且纠错。

    但是女真部族体量,毕竟还是太小了,他们的容错本来就不高。

    要不是碰上了大辽、大宋集体拉胯,历史上也不会有这样大的战果,与后来建立大金国的辉煌。

    虽然女真鞑子人人都不想退,但是宗翰的命令,无人敢违抗。

    随着鼓号声响起,城下的兵马缓缓撤回,结阵后退,准备退出战场。

    朱令灵没有选择追击,而是往大同府靠近,虽然他的兵马是出了名的耐苦战、敢牺牲,但是此时也已经快到极限了。

    李孝忠选择衔尾追击,但是女真鞑子在这种时候,撤退依然有序,时不时反击,尤其是他们的射术惊人。

    夏州兵在路上,依然饱饮热汤米粥的好处体现出来了,让他们有抵抗寒风和疲劳的精力。

    一路上打打停停,追着女真西路军的主力,向东而去。

    直到追至白登山,长青、弘州、天成、怀安城中的鞑子前来支援,李孝忠才下令收兵。

    宗翰脸色铁青,这是女真起兵以来,遇到的最大的失败。

    大队骑士,正在这风雪满天当中,艰难的向东而行。

    战马喷着响鼻,马上骑士不住的催策坐骑,人马都喷吐着白气,每个人都在大声的咒骂着。

    他们失去的,不仅仅是个大同府,还有无数的战利品。

    但是宗翰想的更远,女真人开始输了.

    这是他们以前从未思虑过的事,自己这路大军,南下已无可能。

    西路军,恐怕永远都会被东路军踩着了。

    西边大片的领土,可能也永久失去了,这些敌人明显不是辽军能比的。

    他们一旦占领了大同城,要拿回来难如登天,一个应州治所,都如此难啃,何况是大同!

    他的心底,第一次出现了颓丧这种情绪,面对那些兵马,饶是强如宗翰,也有些发怵了。

    无数人命,在顷刻间消失死去,但是他们依然在冲锋。

    面对战力强于他们的女真甲士,这些人咬住就不松口,输的时候顽抗到底尽可能杀伤敌人;赢得时候紧追不舍,誓要取得最大的战果。

    他此时,甚至已经顾不上考虑西路军和东路军的争斗了,他在担心女真金国的命运。

    在横扫了大辽,又见识了宋人的软弱无能之后,强敌出现了

    宗翰开始派人去会宁府,如实汇报此次惨败,并且请求皇帝亲征。

    相比于南下侵宋,他觉得如今这支定难军,才是他们的死敌,是他们的心腹大患。

    侵宋,只是锦上添花,拿下大宋也只是让金国的事业再添光彩。

    大宋没有任何能力反攻,他们甚至没有这个勇气。

    但是定难军,却是能要大金国命的力量。

——

    李孝忠在大同以东的白登山布防,防线北接长城,南接桑干河。

    大同府,则是加紧时间,修补城墙,加固工事,防止女真鞑子卷土重来。

    城中的奴隶生口不计其数,财货宝贝堆积如山,却连清点的时间都没有。

    此时却有一群人马,从西边赶来,守城人马如临大敌。

    等靠近之后,才知道是被俘虏然后释放的女真仆从军,他们带着贺兰山军团丢下的装备前来投奔。

    这些人,大多是辽国东京府、中京府和上京府的人,想要回去已经不可能,先不说隔着大同府。

    就算真回去了,也会被女真鞑子继续奴役,既然如此他们的唯一出路,就只能是投降这支定难军了。

    刚开始还有人心存犹疑,等定难军击败了不可一世的女真鞑子,他们才算是彻底服了。

    银州兵进入城中修整,韩世忠派出云中营和新归附的人马,帮助银州兵沿途收拾寻找尸体和伤员,搜捕追杀女真哨骑。

    这一仗虽然打赢了,但是赢得太惨烈,三路大军除了夏州军团伤亡不严重,其他两路都需要好好休整。

    因为城里的衙署,大多被焚烧,韩世忠如今住在一个空了的富户宅子里。

    他因为要登高指挥,没有下场,浑身一点伤也没有。

    大马金刀地坐在椅子上,韩世忠指挥着身边参谋写信给陈绍。

    基本上就是把战事复述了一遍,写完又让浑身是伤坐在旁边的朱令灵补充。

    朱令灵想了想,说道:“将士们此战算得上三军用命,请节帅批准,将城中所得,尽数赏赐下去!”

    韩世忠是西军出身,这种要求,他觉得有些天方夜谭。

    但是想到节帅是陈绍,不是西军那些相公、太尉,不禁又升起一些希望。

    “犒赏、抚恤、救治,都需要钱,这些钱,女真鞑子帮咱们付了。”朱令灵笑道:“节帅他一定会同意的,若是他不同意,我也要去太原,当面劝说他同意。”

    老朱眼里,这是对自己这个集团事业有利的事,是头等大事。

    韩世忠又问道:“如今应州那边如何?”

    朱令灵说道:“我已经让孟暖驻守在龙首山,放心就是。”

    得知还有人马留守应州,韩世忠点了点头,觉得和这两个人一起打仗很不错。

    大家都很靠谱,没有拖后腿的,即使是这样的血战、恶战,打完之后也不会懊恼气愤。

    哪怕是输了,也只是技不如人,死而无憾。

    这在以前大宋军中,根本是不可想象的。

    互相掣肘的事,是很常见的。

    韩世忠舒了口气,说道:“如今,云内诸州,只剩一个蔚州了。”

    朱令灵却说道:“蔚州的事,不能操之过急。”

    他心里有个算盘,要是拿下蔚州,就和燕山府接壤。

    到时候,南下的女真东路军,不得已必须要挥军来救。

    自己这些人,就将陷入两面受敌的境地,而大宋则彻底没有了压力。

    他在分析过辽东张觉事件之后,觉得这种时候,大宋甚至有可能会发难。

    毕竟定难军远离大本营,在新占领的土地上,立足未稳。

    而大宋失去了女真东路军的威胁,没有一点压力之后,怎么会放任定难军的势力继续膨胀。

    朱令灵的语气很坚定,说道:“我们的兵力有限,辎重也有限,至今收到的大宋的粮秣,都只是杯水车薪。若是继续扩大战线,恐怕会吃不消。”

    “要知道,欲速则不达!要先巩固云内诸州,尤其是应州和大同,防备女真鞑子反扑才是道理。”

    韩世忠皱眉暗道,这老朱一个羌人,说话文绉绉的,好像比自己看书还多。

    不过他说的还是挺有道理,再打下去,战线已经快拉的无限长了。

    最重要的是,此时还是深冬,苦战一次还行,让战士们持续作战,非得炸营不可。

    而且自己一路东来,打下一个地方就走,留下的人极少。

    有的地方,甚至根本没有留人。

    要等节帅把西北定难军那一套,铺设到云内诸州,才算是真正的占领了脚下这片土地。

    否则的话,就犯了和女真人一样的错误,只要一场战斗失败了,别人也可以迅速地席卷云内,重新夺回这些土地。

    要是能把这些城池土地全部站稳

    韩世忠一闭眼,脑子里不禁浮现出定难军的完整木图。

——

    大同府,天色渐渐的明亮了起来。

    但是天空中依然是昏惨惨的,不见个日头,飘飘洒洒的雪花,没有半点停歇的意思。

    城头守军有人抬起了头,伸手接住几片雪花,和同伴讨论着,这雪看起来比昨日还更大一些了。

    同伴懒得理会,靠着矮墙,恢复着精力,这一战对他们这些士卒的损耗,实在是太大了。

    在突破了体力的极限之后,就全靠着肾上腺素在支撑了,还不知道要歇息多久能恢复过来。

    大同府正南城门箭楼上,雪花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从这里俯瞰下去,就是主帅韩世忠当日的视角。

    那个伸手接雪的小兵,眼珠一动,突然想象起自己成为了韩将主,此时正指挥着千军万马。

    他板起脸孔,装模作样地往下看去,从城门洞到护城河吊桥上,没有积雪,因为被进进出出的大队民夫踩得好像泥塘。

    民夫太多,他看了一小会,就已经有些眩晕。

    “看来这将主,还真不是谁都能做的!”小兵心服口服地说道。

    自己不过是看了几个民夫进城,已经眼晕头疼,更别说那晚的惨烈之战了。

    想起那一场战事,小兵倒是不太怕,他甚至有些遗憾自己没能多杀几个,也在将主跟前露露脸。

    紧了紧身上的袍服,感受到这衣服带来的温暖,小兵心满意足,他挤在同伴身边,靠着互相却暖。

    “马哥,你盯着点,我想睡一会。”

    同伴点了点头,没有说话,不一会就传来小兵的鼾声。

    同伴笑了笑,真是没心没肺啊。

    一场大捷,一场好睡,乱世中的军人,似乎也没有其他更多的奢求了。

——

    比战胜方的将士们还要高兴的,就属来来往往的民夫。

    他们一个个看起来都是兴致高昂,女真鞑子被赶走了!

    即使是宋辽之间打了百年,但是大辽对宋人的仇恨,都没有对女真人的万分之一深。

    女真鞑子确实是把他们虐惨了,那些人比狼还狠,比鬼还恶。

    在城里杀人取乐,把人当活靶子射杀。

    肆无忌惮地破开城中居民的大门,烧杀抢掠,最后还要放火。

    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女真营中那些辅军,就更惨了,关键是这些鞑子驱使仆从军,从来不给吃的。

    仆从军到处去抢,抢来了还得被他们夺走一些,就是要饿死一些辽人仆从军。

    因为女真人口不多,他们害怕辽人反抗,有意无意地,就想削减一下辽国的人口。

    如今他们扛着拖着大堆大堆韩世忠丢下来的东西,进进出出的和守备城门口的定难军军将高声打着招呼。

    这自来熟的模样,常常使定难军疑心,难道我真认得他?

    在燕山府,女真破城野蛮血腥,辽人自家破城也不见得好到哪里去,就是宋人破城,对城中百姓也是一场浩劫。

    冷兵器时代的战事,攻城之战,向来都是惨烈血腥到了极点的。

    但是在云中府,情况稍微好一点,因为女真人已经把坏事全干了.

    定难军想要找到几个完整的人家,去祸害一下,都特别的难。

    好在还有被击溃的、趁机逃走的、躲着没出来的辽人,可以填充这些城镇的空白。

    其实不光是女真,每一次北境这些异族鞑子,有一个崛起的,就会把好好的大地城池杀得干干净净。

    晋末如此,宋末如此,明末也是如此

    他们的血腥残忍,往往都超过了人性的极限。

    因为这些政权(如蒙古、女真、满清)的军事实力虽强,但人口基数小、后勤补给弱,无法承受长期消耗战。

    屠杀能通过“恐怖效应”迫使敌方放弃抵抗,减少己方损失。

    中原王朝的士大夫阶层、地方豪强、民间武装是潜在的反抗核心。屠杀能直接摧毁这些“反制力量”,再扶持起一批软骨头的投降派来,确保新政权的统治基础。

    但是一旦碰到定难军这种硬茬,他们的屠杀,就会变成砸向他们自己的回旋镖。

    帮助定难军快速收拢人心。

    女真鞑子被打跑了,欢天喜地的辽人,投入到定难军手下。

    统治他们的成本,变得无限低。

    大同比起中原那些城池来,不算是很大,但是在云内,却是数一数二的繁华。

    原来这座雄城,到了年关时候,城中从来都是熙攘热闹,女真鞑子来了之后,基本就绝迹了。

    现在韩世忠占领了大同,居然又有人在街上走动了,甚至有一些小孩子居然凑在一起,开始堆起了雪人。

    这个世道,大概也只有小孩子才不知道到底有多么艰难。

——

    太原城外,陈绍正在看着军报。

    他确实还算是激动,但比自己想的要淡定一些。

    因为看似前线的战事是突然发生的。

    实际上,都是陈绍无数次推演过了的,算是在按他的计划走。

    虽然陈绍早早就知道前线要激战,但他还是硬逼着自己,按时睡觉,鸡鸣再起。

    一个好的身体,比什么都重要。

    朱令灵说的犒军之事,陈绍想了一会,也点头同意了。

    虽然他现在手头也不富裕,但是不能从手下将士那里弄钱,而是要和大宋要才是正道。

    千万不要以为大宋是冤大头。

    自己为他们守住了河东,守住了西面的战线,他们不知道要省下多少的钱财。

    大同的战报传去之后,即使是再强硬的人,也不该继续说什么裁撤定难军了。

    再裁,就该清君侧了。

    陈绍喝了一碗稀粥,让大虎把炉子烧的旺一点,这才打开另一边的军报。

    看着看着,他的神色就难看起来。

    几天没注意,那里已经进行到汴京告急阶段了。

    在郭药师横扫燕山府之后,大宋从中山抽调援军三万人北上,结果被一战击溃;

    耶律铎破宋军三万于雄州,杀万余人,俘虏一万。

    那野击败宋军,杀七千人。

    高六、董才破宋兵三千,攻克广信。

    宋种师闵军四万人驻井陉,被宗望一举击破,女真趁势攻取天威军。

    七天后,会合各路人马,克真定府,杀知府李邈,掠夺生口三万,真定府附近,五个军镇投降。

    陈绍看着看着,都觉得牙疼。他只好让表兄刘光烈先从汴梁撤出来,千万不要被困在里面。

    因为他也说不准,汴梁是什么时候丢的,只记得好像是被围了两次。

    然后钦宗让一个江湖骗子跳大神,自己打开了城门,女真人这才涌了进来。

    完颜宗翰被击退,大同失守的消息,估计很快就会传到女真人耳朵里。

    那时候,完颜宗望会不会继续进攻,陈绍也说不准。

    因为他们离汴京,实在是太近了,估计很难放弃这个机会。

    想到完颜宗望击败张觉时候的手段,陈绍觉得他比宗翰还要难缠一些。

    这个人能打硬仗,也会玩弄人心,实在是一个劲敌。

    因为临近新年,而且定难军刚刚取得了大捷,河东的豪绅们纷纷到来。

    这几日都快把军营的地踩硬了。

    虽然才刚刚清晨,外面竟然又传来亲卫的通报,说是不少人聚集在营外,推来不少东西劳军。

    伸手打不笑脸人,尤其是带着礼物的笑脸人。

    从他们的行动中,陈绍看到了兵不血刃拿下河东的机会。

    所以他一直很客气。

    披上一件披风,陈绍带着大虎和几个亲卫来到帐外,果然远远就瞧见一群士绅,在外面等候。

    如此冷的天,他们这些安逸惯了的,个个冻得跟孙子一样。

    但是瞧见陈绍之后,人人笑的灿烂。

    将士们打了胜仗,自己这个节帅就是有牌面.

    陈绍觉得有些好笑,其实不光是他,整个定难军的人,如今都很吃香。

    甚至有不少要走吕不韦路线,想要提前和定难军拉好关系的大聪明,已经纷纷翻过横山,踏入了定难军的土地。

    陈绍他们是很难攀附了,定难军里,其他实权人物结交一下也不错!

    陈绍笑呵呵地招呼人,去把这些当地的地头蛇们请进来,无非又是饮宴、结交和投诚。

    这些人都觉得陈绍很不错,好说话,不摆架子,好像能拉拢的样子。

    浑不知,陈绍远没有他们想的那么和善。

    他们如此结交陈绍,无非就是因为陈绍掌握了北方的云中府,他们觉得有利可图了。

    但是在河东这地方,一旦陈绍站稳了脚跟,他手底下的广源堂商队来了,那可真的会把这些地头蛇吃干抹净

    用兵马打下来的土地,往往是不能靠金钱就买住的。(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8962/28375702.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