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你们真是害苦了朕啊 > 第179章 打杀宋使

第179章 打杀宋使


完颜宗望的女真东路军,和西路军没什么两样。

    都是极尽残虐之能事,在河北掠夺百姓,嗜杀嗜虐。

    河北百姓,对金兵深恶痛绝。

    其实他们比云中的百姓表现的还要强一些,云中因为沦落到异族统治下时间太久了,刚开始遇到女真鞑子时候,很多人想的都是投降。

    在契丹人手底下能过活,在女真人手下也一样。

    后来女真鞑子,就给他们上了一课。

    而河北不一样,这地方不但民风更慓悍,关键是物资也充沛。

    河北有的是良田,比贫瘠的云中,更具有反抗的资本。

    其实还有郭药师和他的常胜军,也是一样的残忍。

    往往他们所到之处,都是十不存一。

    河北军民奋起反击,各地义士如雨后春笋。

    别管以前是做什么的,如今都齐心对抗金兵。

    宗泽亲自招降了好几个流民帅,尽管艰苦,但是他们对金兵游击而战,十三战全胜。

    所有人背负血海深仇、正在殊死抵抗的时候,大宋朝廷竟然派人去议和。

    霎时间群情激奋,人人面红耳赤,杀气冲天。

    康王赵构被周围的气氛,吓得不轻,赶紧去看宗泽。

    宗泽只是冷冷地看着他们,没有说话,此时不说话,何尝不是一种默许.

    慢慢的,众人情绪逐渐失控,有人高声哭喊,痛诉自己亲人是如何被女真鞑子杀害。

    声音嘶哑干裂,痛断人肠,有人捶胸而哭,有人默默流泪。

    到最后,有人骑在马上,双手击胸,吼声如雷:“和女真鞑子讲和,我们的命算什么!我们的仇算什么!”

    众人望去,却见这汉子,一双眼睛瞪得大大的,眼睛里面全是血丝,狠狠的扫视全场。

    突然,砰的一声,有人砸到了车驾的木板上。

    在场中人,几乎全部呼啸起来。

    康王赵构,心急如焚,一个劲使眼色。

    刑部尚书王云,掀开车帘,看了一眼周围,吩咐护卫们去平息周围的乱象。

    几个护卫绕着马车,瞧见这些所谓义军,根本就是一群老百姓。

    他们身上穿的,也都是破烂衣服,不是军袍更不是官衣,顿时就多了一些胆气。

    路虞侯犹自在大呼小叫:“散开,都散开!奶奶个熊,一个个吃了熊心豹子胆,生出恁大场面来!这是朝廷的车驾,拦路等于造反!马背上那厮,管你什么奢遮人物,在爷爷手里,也是要你圆就圆,要你扁就扁!直娘贼,一群刁民,再敢闹事,好便好,一个不对,拴你在车后拽着,要生不生,要死不死!”

    他们带来的侍卫也跟着起哄,一个个舞刀弄枪,一时间倒是士气如虹。

    对付老百姓,他们天生就有优越感,当然,仅限于大宋的老百姓。

    在面对大宋的老百姓的时候,皇城司甚至觉得,自己肯欺负他们,都是抬举他们了。

    也不去汴梁打听打听,我们是专门欺负士大夫的,打老百姓都算是抬举他们了。

    几名义军当时就对着这路虞侯迎上去,路虞侯一怔之下斜乜着醉眼笑骂:“看来是真有不怕死的,漫说是你,就是宗泽,也奈何不得爷爷!真以为自己是汴梁的相公了!”

    “实话告诉你们,爷爷们是皇城司的,献宝也似的弄来这么几个村货,难道是要挟天子亲兵不成?你们这鸟地方的洹河甚大,丢下去百十个个人,浪花也翻不起来!”

    他说的其实也是实话,皇城司的人,根本不怕宗泽。但是实话也不是让你在这个时候说的。

    这些河北义军,听到这番话,顿时怒气翻倍。

    更多的人,往这议和车驾旁挤过来,侍卫们慌忙阻拦。

    赵构在马车内,急的直拍大腿,这些皇城司的干办路虞侯,平日里嚣张跋扈惯了。

    没想到是真看不出个眉眼高低,这是耍威风的时候么?

    这群人敢和女真鞑子打,命都不要了,他们还怕什么?

    果然,人群越来越靠近。赵构赶紧去寻找宗泽的身影,却发现他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赵构心中大怒,一脸忧色,焦急地在人群中,寻找宗泽。

    看着义军纷纷上前,皇城司路虞侯顿时大怒:“真想作死不成?”

    说着就抽出马鞭,在空中抖了一个鞭花,刷的就抽了下来。

    他在马上,瞧着周围的人,有一个身材魁伟的,冷冷地看着自己,一个眼睛大一个眼睛小,这样看人似有讥讽之意。

    他对着此人就是一鞭子,又狠又快,很有些力道。

    看得出来没少抽人。

    那人伸手一抓,啪的一声鞭子即将在他身上炸开时候,竟被他一把攥住。

    只见此人眉毛都未曾皱一下,借势就一挽马鞭,喝了一声:“给俺下来!”

    这一下势大力沉,路路虞侯很是听话,乖乖滚鞍下马。

    路虞侯能做到皇城司干办虞侯,定然是权贵子弟,生下来就是来享福的。

    他在汴梁享了十几年的福,年纪轻轻,身子就消磨了大半,更兼喝多了酒。只觉得抓着鞭子那人一扯就象是有九牛二虎之力一般。哪里还拿得住身架,轰的一声落地,头上脚下,顿时鼻青脸肿。

    车内的赵构,从缝隙中,瞧见此人如此骁勇,顿时就更为害怕。

    河北义军见这虞侯落马,纷纷抬脚就踢,不一会就见了血。

    人一多,事态就极难控制,见了血之后更是如此。

    无数人一拥而上,要把议和官员揪出来。

    落地虞侯,正准备狂喊招呼人上来,将这些不开眼的刁民拿下。

    突然不知道被谁一脚踹在了脑袋上,顿时晕死过去,一群人浑然不顾,踩着他迫近车队。

    随行护卫,纷纷拔出兵刃,浑身冷汗不住的朝下流。

    突然,有一个人,因为太过紧张,猛地一刺。

    人群中,顿时有人不可思议地低头,胸口鲜血直流。

    轰的一声,在爆发边缘的河北义军,彻底失去了控制。

    “宰了他们!”

    “杀!”

    呼喊声轰然应和而起,气氛比起适才更要狂热十倍!

    最先拽下路虞侯的岳飞,走到宗泽身边,略带忧色问道:“宗帅,我们不管么?”

    宗泽微微摇头,示意他不要说话。

    朝中主和派,如今已经坐不住了,各种逆天言论频发。

    是时候,让他们感受到河北军民的愤怒,以及让他们收敛一点,不要如此无耻了。

    “九大王不能死。”

    要是死一个皇子,事情就太大了。宗泽还是知道这一点的。

    岳飞点了点头,带着手下兄弟挤进人群,走到赵构的马车前。

    此时愤怒的人群,早就冲破了议和团随行侍卫的防御,尚书王云被拽出来活活打死。

    赵构也被打的鼻青脸肿,然后被岳飞护住将他从人群中护送了出来。

——

    艮岳内,赵佶斜倚在卧榻之上,就穿着一件软缎中单,头发也放下来披着。

    此时天气还很寒冷,但是他这房中,尽管开着窗户透气,依然是暖流阵阵。

    在他膝前的降香黄檀所做的小案上,放着酒一觞,干果两碟。

    三足雕鹤的香炉内,散发着淡淡的沉香气。

    赵佶拍手击节,尽是休闲放诞之态。

    在他前面,新纳的两个才人,一个宛转低唱,一个翩翩起舞。

    赵佶给她们赐名,一个叫‘姚小娇奴’,另一个叫‘罗醉杨妃’。

    两个才人都是十三、四岁年纪,将盈盈秋波不断投向赵佶。

    室内燃着香炉,淡淡的烟气缭绕,让赵佶感觉十分舒服惬意。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陈绍挡住了西路军,河东没有沦陷,所以此时原本时空中已经传位给太子的赵佶,依然是大宋的官家。

    就在他准备以一敌二的时候,外面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

    随后,有宫女来报,说是梁大官求见。

    赵佶抱怨道:“这老奴,现在却是越发的不晓事了!”

    本想叫人把他轰走,但是一想到如今的局势,又怕是前线有什么差池。

    他不敢怠慢,叫人把梁师成叫了进来,罕见地没有让两个才人离开,而是一手一个,左拥右抱。

    这也是提醒梁师成,没什么大事,就赶紧滚蛋,别耽误了自己的兴致。

    梁师成进来之后,脸色有些苍白,低着头说道:“官家,河北民变,打死了前去金营议和的王云,九大王也身受重伤。”

    赵佶悚然一惊,那点兴致早就烟消云散,只剩下恐慌。

    如今女真人已经打到了京畿省附近,全靠那些河北义军,在他们身后撑着。

    没想到自己只是派人去议和,就已经犯了如此大的民怒。

    他心中焦躁,马上又抱怨道:“你选的好差遣,这点事都做不好!那皇城司也是无能,朕养着他们有什么用!”

    梁师成唯唯诺诺,不敢反驳。

    “低着头做什么!你打算如何处置?”

    梁师成说道:“老奴以为此时不宜加罪,应该安抚民心。”

    “当时有谁在?”

    “宗泽恰好也在,正是他保住了九大王。”

    赵佶往榻上一躺,咬牙骂道:“朕早就看出来,这些臣子满嘴的忠君爱国,其实根本不是!”

    “这民乱,说不定就是他搞出来的,就算不是,他必然也是默许了。”

    别看赵佶如此昏庸,实际上他是个‘革新派’,重用蔡京,打压旧党。

    甚至给旧党那些人,立了一块“奸党碑”,竖在皇宫门口,每次大臣们上朝都能瞧见。

    所以此时,他疑心是旧党的人,在暗中推波助澜,或者干脆就是他们策划的这次民变。

    不过梁师成这老奴说得对,此时不能意气用事,必须先安抚民心。

    此次议和,是被打死的王云提出来的,他提议朝廷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送给金国,以此换的金国撤兵。

    两国重修于好,从此互不侵犯。

    赵佶犹豫再三,几乎是咬着牙,说道:“重赏宗泽,给他封官!”

    梁师成长舒一口气,心中这才算是安定下来,他就怕官家会意气用事。

    此时还需要主战派那些人,在前线顶一顶。

    要是他们不行了,女真鞑子真的围住了汴梁城,那么附近能解酒危局的,只有一个陈绍。

    陈绍可是天天嚷着,要诛杀官家身边的奸党。

    等梁师成退走之后,赵佶彻底没有了性趣,他整个人颓废地躺在龙榻上。

    在这个荒唐皇帝的潜意识里,他未尝不知道在他治下,这些年大宋到处都是生烟起火。

    如今汴梁城中畸形的繁华富丽,已然是他内心深处最后一层遮羞布了。

    一旦将这层遮羞布扯开,他就要直面他最不愿意接受的那些事实。

    那就是偌大的大宋家业,已经被他败光了。

    他赵佶,是个彻头彻尾的昏君,甚至可能成为亡国之君。

    他自己不怕么?

    赵佶本来就不是一个有胆气,有决断的君主。

    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享乐主义者,有点小聪明,但是没有担当!

    治国一道伤,他唯一擅长的,就是把原来还能勉强平稳运作的朝局搅得一团乱,什么事情都办不下去,最后只能让君主出马。

    如此反复几次,不知不觉的就让君权远远凌驾在相权之上。

    而且大宋君臣围绕变革而造成的朝廷割裂,在他手里更发扬得变本加厉,朝中党争在他一朝臻于顶峰,士大夫体系再也形不成合力与他抗衡,反而纷纷要在他面前献媚。

    正是用了不惜将大宋统治体系瓦解的手段,赵佶才获得了大宋前代君主前所未有的权力。

    然后这厮也没有利用君权来作为,而是用人行事享乐,全无顾忌。

    他自以为自己是远迈前代的圣君,可以应对一切变故,什么事情都不在话下。

    可是他自己也有些心虚,知道自己其实什么都没做,空有绝对的权力,都拿来享受了。

    当异族南下,一场突如其来的变乱摆在他面前的时侯,赵佶顿时就觉得手足无措。

    指望政事堂有名臣坐镇,可以挺身而出,收拾局面?

    政事堂现在用的是一个垂垂老叟蔡京,几起几落之后早已无法掌握朝局。

    只是能行理财事,成为他赵佶的钱袋子,为他筹钱玩乐。

    所谓政事堂,还不如和三司合并。

    蔡京没有这个精力、也没有这个本事,在危难关头挺身而出。

    即使是他蔡京年富力强的时候,也没这个本事。他是有能力,但是他的能力不在这方面上。

    也正因如此,才让赵佶放心地使用蔡京。代价也很公平,危急时刻,他指望不上自己的宰相。

    在真实历史上,女真兵临城下。汴梁同样是宰相不顶用,禁军不顶用,都门文武百官都不顶用。

    而赵佶身位皇帝,更是束手无一策。干脆就禅位逃避。

    如此分崩离析的统治体系,焉能不一击便倒?

    议和的使者被百姓打死了,短时间内,肯定是无法继续议和了。

    那该如何?

    去和女真人打仗么?

    他宗泽说是十三战十三胜,那也是用了游击打法,并没有和女真主力交战。

    真正能硬碰硬击败女真的,是在赵佶眼中比女真还要危险的定难军.

    事已至此,他甚至都不想去思考该如何做,只想着逃避!

    只想着躲在艮岳里,继续享乐。

    李纲那个十谏里,让他传位给太子的话,此时终于又在赵佶脑海中浮现。

    或许,这也是一个办法.

    赵佶真的不想去面对这样的事,面对这样棘手的局势了。

    传位给太子,让他去想办法,让他顶在前面。

    等女真人退了,自己再想办法拿回权力就是。

——

    磁州义军打死王云的消息,传到太原的时候,陈绍正在下令四处求购种子。

    这年头打个仗是真不容易,他以前看历史书的时候,都是某某将军神威无敌。

    上位者只要慧眼识珠,多多提拔一些人才,就可以高枕无忧,坐等他们把天下给自己打下来了。

    如今身在局中,才知道错的离谱,每天要忙的琐事简直让人头大。

    在穿越前,也没人跟自己说粮食这么难弄啊。

    以陈绍如今的地盘,要是他有杨广的家底,他敢拉起一个三五十万的兵团来。

    也不用什么战术战法,横着推过去,吓也把女真鞑子吓死了。

    虽然天气还很寒冷,但是在太原的云中府宣抚班底,已经开始为新春的播种忙活了。

    他们要做的,并不只是搞到种子。

    还要劝课农桑,组织监察。

    千万不要小看人的惰性,在西北堡寨屯田的时候,就曾经出现过,很多新招募的堡寨寨民,把屯田的种子全部煮了吃了的事。

    还有一些,为了偷懒,干脆把所有种子丢埋在一个坑里。

    他们不是不知道,好好地种下去之后,来年会有粮食吃。

    但是他们就是不愿意干活,觉得反正有粥喝,不干也一样。

    花有百样红,人与人不同。并不是说你把一群人从苦难中解救出来,他们就一定会珍惜,继而好生努力。

    所以很多事,都必须成体系,有监管,变规范,才好继续推行下去。

    陈绍让朱令灵,在应州附近,组织一些护农队。

    要尽量让这些土地,都有人耕种,实在不行只能辅兵们亲自上。

    原本穿好棉衣,准备去太原城中的陈绍,收到了前线的军报。

    要是以前的话,陈绍肯定会觉得,是河北义军群情激奋,打死了前去议和的王云。

    但是此刻,他看出了一些端倪,这要是没有主战派的参与才怪了。

    大宋的党争,那是无所不用其极的。

    这件事,真的很难说是好是坏。

    尤其是站在大宋皇家的角度来看,说不定就会让皇室,不信任北方这些所谓的义军。

    赵构这次被胖揍一顿,很难说,后期他一门心思往南逃,死活不肯留在北方,和这次的惊悚经历有没有直接关系。

    而且大宋的威严,再次丢了个干净。

    如此复杂的时局,陈绍其实也算是个局中人,所以他此时也看不清楚。

    或许只有等迷雾散尽,时间给出答案,才能很明确地分析此时的是非对错。

    陈绍看完之后,把军报随手递给许进,让他也看一看这千古奇闻。

    许进一目十行,快速看完之后,怔在原地。

    片刻之后,他恨恨地说道:“岂有此理,竟然还要割让太原,此獠死的好,早就该死!”

    陈绍呵呵一笑。

    许进这些人,明显已经把太原,看作是自己的地盘了。

    王云让朝廷割让太原,确实是其心可诛。

    有祸水西引的嫌疑。

    把太原割给女真鞑子,他们是来拿,还是不来拿?

    来的话,就是女真人和陈绍的龙虎斗,他们坐收渔翁之利。

    如今云中府的定难军,除了李孝忠和完颜宗翰的人马,偶尔发生哨骑之间的小规模战斗之外。

    整体战线趋于平静。

    两边都在积蓄力量,举行一场大会战,消耗实在是太大了。

    两边如今都不想孤注一掷去搏命。

    完颜宗翰那边,要是和陈绍拼光了,哪怕是惨胜,也是给其他女真贵族做了嫁衣。

    他自己这一功臣武将集团,就要彻底从女真人的权力中心边缘化了。

    而陈绍这边,也不太敢完全压上,去和女真鞑子决战。

    他怕大宋从背后给他一刀。

    不一定是明刀子,以大宋的尿性,偷偷摸摸地射暗箭,也是很有可能的。

    陈绍和完颜宗翰,定难军和女真西路军,两边的仇恨如今很大了,大到不死不休。

    但是两边都必须保证自己灭掉对方时候,不能付出太大的代价,还需要尽可能地保存自己的实力才行。

    许进把军报,传给随行的人看,众人看完之后,都是义愤填膺。

    看来他们全都把太原,默认为自己的地盘了。

    唯独陈绍波澜不惊,因为他对大宋没有抱一点希望,就不会失望。

    以前希望他们能尽量好一点,时不时写封信上书,也是为了让大宋多给自己撑出点时间来。

    陈绍笑道:“他想割让就割吧,割了之后,我们马上领兵进入太原。”

    说完之后,陈绍带着一群亲卫,还有些农学大师,一起去城中看自己收购的种子如何。

    人有冲天之志,路也要一步一步走,走的踏踏实实,才好稳步实现自己的目标。(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8962/28375699.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