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你们真是害苦了朕啊 > 第189章 威压天下

第189章 威压天下


靖康元年,七月。

    天气炎热,金人的脾气越发的暴躁。

    宗望派完颜宗弼率兵,进攻蒲县,驻扎在陈桥驿的姚古并未前去拦截。

    金兵在蒲县耀武扬威,烧杀掠夺一番之后,派人去汴梁催促宋廷割地赔款。

    入夜时候,天气总算凉快了些,金兵营中依然是骂声不绝。

    完颜宗望用完晚餐,召集军中上下,静坐中军帐中。

    无数金军哨骑,不停地进出中军大营,送上各地的宋军讯息。

    他本人最看重的,还是定难军的消息,尽管如今定难军主要的对手是西路军的完颜宗翰。

    虽然两路人马,在灭辽过程中打的方向不同,但是宗望是了解西路军的。

    首先,他们的兵马更加的强悍,武将也更利害。

    自己麾下全是完颜部的宗室,生下来屁股坐的位置就高,而宗翰那里的猛将,全是自己打出来的爵位。

    宗望觉得东路军比西路军的优势,就是自己这个统帅,要强于完颜宗翰。

    但是他们竟然被人击退了。在女真人参与的野战中,他们还从未失败过。

    如今不败金身被定难军破了,而且他们正在进攻蔚州,完颜宗望不得不担心,自己的退路会不会被封。

    而且定难军主帅就在河东,他们随时可以翻过太行山,进入河北战场。

    这一伙人的战马,比金国还要多,女真甲士和辽人辅军大多是一人一马,他们却动辄一人两马,或者一人三马。

    这样的兵马,很容易出现在任何战场上。

    完颜宗望不是那种我以前没输过,以后就不会输的人。他仔细想过,既然西路军会败,自己的东路军也有可能会败。

    完颜宗望此时已经想清楚了,他们金国在崛起时候,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

    那就是太执着于捉到耶律延禧那个废物了。

    辽人早早破胆,根本没有多少的威胁,而他们应该趁机弹压其他势力。

    宗翰南下侵宋的想法没有错,错的是执行的太晚了。

    就在宋人伐辽失败时候,趁势南下多好。

    根据他自己的情报,那时候西北还不安稳。

    如今又在一个需要决断的时候,宗望觉得自己或许应该尽快压榨出大宋的油水来,然后撤回燕山府。

    他们宋军根本没有北上的能力,自己可以专心和宗翰一起,先对付定难军再说。

    唯一可虑的一点,就是那陈绍至今也没有和宋廷撕破脸。

    他怕陈绍趁机进入汴梁,控制了大宋,手握定难军如此精锐的兵马,再辅以大宋的物资,将会变成前所未有的强敌。

    所以他明知道太原在陈绍手里,却一直让宋廷割让,就是要给双方制造矛盾。

    现在看来,效果不大,因为大宋比他想的还要软。

    这几日他派人袭击了潘镇,那里已经距汴梁极近,再往前十里就是陈桥驿。

    这就是给宋廷一个威吓,让他们快些筹钱。

    等到人聚齐之后,宗望看了一眼帐中的诸将,却开口说道:“我们要准备回撤了。”

    其他女真将领闻言,没有反对的,反而都松了口气。

    这地方实在是太热了,他们一辈子也没受过这种罪。

    历史剧里经常把常打胜仗的将军,描写成喜欢打仗的人,其实大部分人都不喜欢打仗。

    因为战争本身就是逆人性的,这玩意它很累.

    包括这些野蛮的女真鞑子,他们中大部分也更乐意在北边享福,而不是在这里受酷暑折磨。

    这次女真人南下,也算是抢了盆满钵满了,本身就劫掠了比辽地更富裕的河北、燕山,甚至是天下最富裕的开封府附近的州县。

    而且还能再和宋廷索要一笔赔款。

    回去享受一番,渡过这酷热的夏天,来年继续来抢,岂不快哉。

    一想到提出这个南下侵宋主意的宗翰,此时还在奉圣州吃瘪,他们就更开心了。

    宗翰一个外宗子弟,凭什么压在俺们这些老皇帝的血亲头上。

    女真内部,对这种血统论看得很重,所以完颜银术可,才会过得那么憋屈。

    眼看众人没有反对的,宗望继续说道:“别让南蛮子瞧出来,继续派人在周围劫掠,要比以前还要狠。”

    帐内女真将领纷纷大笑。

——

    赵桓来到艮岳。

    求见太上皇。

    面对这个父皇,赵桓还是很畏惧,赵佶是个政治动物,对于权力看到很重。

    所以在当皇帝的时候,一直很喜欢打压太子,尤其是喜欢表达对嘉王赵楷的喜爱,来给这个太子上压力。

    赵桓如此懦弱,他这个当爹的是元凶。

    赵佶目光炯炯,盯着他这个不成器的儿子,眉心微微一皱。

    “你说要调动京营新军?”

    赵桓点了点头,低垂着身子,不敢正视他爹。

    “糊涂!”赵佶沉声道:“这定然是李纲教你的?”

    赵桓点了点头,然后又使劲摇头。

    赵佶冷笑一声,“那李纲不知兵,在河北损耗了多少兵马,却教人打到了家门里头。为今之计,只有快些花钱把女真鞑子打发了,然后再恢复财计,收拾人心,以图复仇。”

    “为何要在意一时的成败,就算是太宗太祖,当年也曾经败过,还不是打下了如今大宋的基业。”

    赵桓喏喏不敢言,只是一个劲低着头,赵佶更是看不上他来。

    “我才把江山交给你几天,竟成了这幅样子,还要把最后的兵马送出去。”

    “你莫要再想此事,速速出去筹备些钱财,把女真鞑子打发了,才是最紧要的事。”

    赵桓鼓足了勇气,说道:“父上皇,那定难军的陈绍,屡次派人来,说是坚决反对赔款与割地。他的兵马不亚于女真,而且就在河东,儿臣只怕一旦赔款,女真走了,西北兵马又来.”

    赵佶一听这个名字,也是头大。

    他想了想,说道:“此事还不容易,你就指派一个官员,全权负责此事。事后陈绍怪罪,你就把这个官员杀了,用以平息他的不满。”

    赵桓眼色一亮,问道:“此事可行?”

    “怎么不可行!”赵佶骂道:“天家养着那么多家奴,正是为我们尽忠的时候,他们自己也很乐意的。”

    这种事,赵佶其实没干多少,因为他那时候,还不至于杀人。

    大部分是拉出来顶罪就完了。

    比如朱勔,也只是革职,然后带着无尽的财富,如今还在老家享福呢。

    赵桓从艮岳出来的时候,正好起了一阵风,他这才觉察到自己后背已经全部汗湿。

    内侍省押班邵成章,扶着他登上銮舆。

    见官家如此害怕,他心中一阵不安。

    “上皇问官家童贯的事了?”邵成章生怕赵佶插手,让童贯躲过这次死劫。

    他们太需要童贯死了。

    因为童贯这些年,敛财无数,杀他一个,就能凑出不少的赔款来。

    有一点这些人和赵佶的想法是一样的,那就是快些把女真鞑子打发了,然后再好生治理国家。

    其实他们的水平,未必就比蔡京高,但是他们自己却不这么认为。

——

    七月末。

    从河东有一支人马,越过了太行山。

    经过修武,过酸枣,到了王禀驻扎的郭桥镇。

    此地也是汴梁城郊,和陈桥驿一样,距离汴梁不过十几里。

    都是拱卫汴梁的外围军镇。

    完颜宗望来到京畿之后,可以说是败尽宋军名将,王禀也吃了苦头,手下环庆军损失惨重。

    但是这次,宋廷给的粮饷够了,而且王禀没有克扣,还严查喝兵血的行为。

    导致环庆军虽然惨败,但是依然跟着他,没有出现逃回陕西老家的难堪局面。

    王禀在此整饬兵马,随时准备再战,他如今的情绪,比在河东时候好了很多。

    那时候才是真的绝望,要不是定难军出现,他觉得自己肯定已经死在河东了。

    让他对抗女真西路军,实在是太难了。

    如今虽然也败了,但是周围全是勤王兵马,李相公主持政务,大家伙齐心协力,未必不能战胜宗望。

    哪怕真的打不过,天气炎热,女真鞑子损耗极多,拖也把他们拖死了。

    看着远处的人马,王禀对他们的旗号很熟悉,那就是定难军的人。

    此前他已经收到了对方哨骑的消息,说是有一支定难军人马,奉命前来勤王。

    见来人不多,也就千骑,王禀反而放下心来。

    来的人要是太多,他就要疑心定难军的目的了。

    太原的例子犹在眼前。

    女真鞑子是靠杀戮和劫掠,来攻占某个地方,这种占领很不稳定;定难军与他们相比更为可怕.

    他们不费一兵一卒,就真正占据了河东太原。

    女真人占据的这些地方,即使是现在,也有不断的反抗义军出现。

    而陈绍在太原,已经是站稳了脚跟,从士绅到平民,甚至大宋派去的知府张纯孝都成了他的人。

    这才是最可怕的。

    这次他们只派了一千骑,肯定是不会出现太原那种情况的。

    等到骑兵靠近之后,为首的人在马背上拱了拱手,“见过王太尉。“

    王禀看着他有些眼熟,“你是?”

    “末将郭浩。”

    “还真是你!”王禀有些惊喜,这郭浩他认识,是原雄州防御使郭成之子。

    也是西军的武官,少年随父从军,十五岁就为环庆路第五将的部将。

    与夏人战,曾率百余骑直逼灵州城下,手斩二将而还,以勇猛著称。

    王禀身后的环庆军武官,纷纷和他打着招呼。

    陈绍手下,有很多西军出身的武官,这一点王禀是知道的,也觉得有些可惜。

    这郭浩,原本是老种帐下的猛将,如今也归了陈绍。

    再联系到老种和陈绍的关系,不禁让他有些忧虑。

    若是老种也和陈绍走在一起,那.不堪设想。

    “你们这番前来勤王,必能使官家龙颜大悦,如今女真鞑子围困京畿,久攻不下,我料定其待不了多久了。”

    郭浩呵呵一笑,拽着马缰绳说道:“鞑子虽然力竭,就怕朝中有人破胆,要用财货资敌。所以节帅派我等前来,规劝陛下回心转意,不受小人蒙蔽。”

    王禀也很反对赔款割地,但是听到郭浩这番话,又暗戳戳地担心他们来者不善。

    定难军在太原鸠占鹊巢的行为,让他始终带着三分戒心,因为他们不是直接开打,而是潜移默化地夺了河东。

    这实在是太可怕了。

    王禀心中有这样一个想法,定难军看似不如鞑子凶残,但对大宋来说,他们比女真鞑子可怕多了。

    “你们还要往东么?”王禀说道:“如今鞑子疯了一般,到处劫掠杀戮,你们初来乍到,要小心一些。”

    郭浩道谢之后,说道:“今日就在此驻扎一天,明日我进京,面见官家。”

    王禀点了点头,他看向郭浩身后那些骑兵,心中暗暗叹气。

    那就是可以击败鞑子的兵马么?

    果然不凡。

——

    陈绍在太原实在无事,就聚集了一批匠人,和大家一起钻营火药。

    他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并且简易地画出枪管、火药、弹丸和点火装置等部件。

    一群匠人被这么大的官召集起来,本来还有些害怕,听到是让他们做一个发射火药的武器,顿时就轻松下来。

    而且陈绍没穿官服,一身简洁的打扮,外面一件青色袍子,里面是雪白的绸缎里衬,头上一块白巾扎在发髻上,没有额外的装饰之物,显得低调而整洁。

    这也让匠人们,少了一些畏惧,毕竟这个时代官比天大,见这么大的官,他们不害怕才怪。

    他们也惊异于这西北来的大帅的奇思妙想,但是仔细想了想,好像真的有点道理。

    开了个头之后,陈绍觉得自己在,反而会让他们束手束脚的,干脆就离开了。

    楚怀王好细腰,国中常有饿死者。

    他这个上位者提出了诉求,下面的进度会变得很快,好像历史上火铳也快要出现了。

    这东西虽然造出来,未必会有多大的威力,冷兵刃一定还是主流。

    但是加速一下进度,总是好的,而且中原人的智慧是无穷的。

    回到自己宅子之后,陈绍见到了许久未见的崔林,他看上去富态也许多。

    在汴梁虽然劳累,但是吃得好,睡得好。

    “东家!大虎兄弟!”

    崔林十分激动,行礼之后,眼神热切地站在一旁。

    陈绍笑了笑,道:“怎么还亲自跑回来了,出了什么事?”

    “回东家,那蔡京派人请三爷到了他府上,说是若东家肯放过蔡攸一马,他愿意付出任何代价。”

    陈绍沉默了下来,问道:“你怎么看?”

    崔林没有一点犹豫,说道:“蔡京年迈,已经没几年活头了,可以等他死后再杀蔡攸。”

    陈绍抬眼瞥了他一记,随后忍不住笑了起来,用手指点着说道:“你学坏了啊。”

    “蔡京虽然不是宰相了,但是他门生故吏满天下,对东家有大用处!”

    陈绍恨极了蔡攸,这人实在混蛋,但是崔林说的也确实有道理。

    就让他再活一两年,也未尝不可。

    不过蔡攸这个鸟人,实在是太恶心人,动不动就要坏事。

    宗泽身着粗衣,负锅具,卧稻草,做板车于阵中,在河北耗尽心力,所做的事,都无法弥补蔡攸对河北的祸害。

    他对河北百姓,也就仅比女真鞑子好一点有限。

    陈绍想了下,说道:“蔡鞗在西平府受伤了,你回去传个话,就说蔡鞗希望能见到亲人前去探望。”

    自己递个话,蔡京就明白了,把这个王八蛋弄到自己地盘上来,自己就先绕他一命。

    相信蔡京不会拒绝,毕竟汴梁如今的局势,虽然被攻破的几率很小,终极是被鞑子威胁。

    能把家人送出来,相对也安全一些。

——

    月挂东山,风满津口。

    举目望去,满眼荒凉,不见人烟。

    风吹的车帘呼呼作响,几个忠心不二的胜捷军亲卫,此时脱去军袄盔甲,一路跟随护送童贯。

    童贯看着江水,长叹一声。不知为何,他突然记起马植来,当年童贯出使辽国,就是他深夜来拜访,说出了联金伐辽之计。

    事到如今,童贯也不知道自己该不该恨他。

    远处传来轰隆的马蹄声,不一会儿,百十骑飞奔而来。

    为首一员将领,在马背上俯下身子,问道:“可是童贯?”

    童贯心中涌起一股不安,点了点头,“正是,你是何人?”

    那人从袖子里,抽出一副圣旨来,朗声道:“童贯姿性奸回,心怀叵测,久专军政,广蓄奸谋。顷者金人犯顺,贯实主谋,弃军而逃,致误国事。又交通契丹,潜通金虏,纳贿营私,蠹国害民。凡此十罪,罪不容诛。今遣监察御史张澂往彼,就地处斩,传首京师,以谢天下。’”

    那人呵呵一笑,道:“某便是张澂。”

    那些年轻的胜捷军亲卫,此时纷纷凑了过来,但是马上就被戳倒几个。

    童贯看着倒下的义子们,瞪大了眼睛,没有一点想要为他们求情,或者让他们离开的意思。

    强烈的求生欲望,驱使他双膝一软,“我想回京,面见上皇!上皇不会杀我的!”

    张澂冷笑一声,骂道:“事到临头,还做春秋大梦,你祸国殃民,死何足惜!”

    说完一挥手,手下兵马一拥而上,将童贯的亲卫义子杀光之后,一枪搠死了童贯。

    张澂让手下将他的首级砍下来,带回汴梁复命。(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8962/28375688.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