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连通南北
推荐阅读:骑士:从铁匠学徒开始无限兼职 校花高冷?无所谓,她还有妹妹 我在封神修炼蜀山法 长生有烛 地仙只想种田 我培养的宠物来自二次元 八道横行 洪荒:我是鸿钧走狗怎么了? 这才是高武! 星球大战:从克隆人战争逐鹿星海
晨光熹微透罗帐。
睁开眼睛,陈绍一睁眼,看着红色的纱帘,脑子里一下就浮现出今天要做的事来。
要是再有人来跟他说,谁谁谁一边泡着妞,一边游山玩水,顺手就把天下打下来了,他肯定会给对方一个大逼兜子。
前几天战事相持,他还算清闲了些日子。完颜宗望北撤,局势变幻,瞬间就有数之不尽的麻烦事等着他去解决。
随手拍了拍身边一个人,也没管是谁,陈绍说道:“什么时辰了还睡懒觉,赶紧起来伺候我更衣。”
刘采薇迷迷糊糊睁开眼,哦了一声赶紧撅着腚起身。
生活不易,小妾叹气。
她心底暗暗感叹给人当妾不容易,自己以前最喜欢的就是睡懒觉。
旁边呼呼大睡的李玉梅倒是乐在其中,刘采薇气不过,在她身上拧了一把,让她也起来伺候人。
两个小妾和丫鬟们一起服侍陈绍更衣之后,匆忙吃了几口饭,陈绍就带着亲卫赶往书房。
书房内,陈绍的幕僚参谋们,基本全都到了,正在埋头做事。
今日份奏报,也早早送了过来,陈绍仔细翻了一遍,确认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心中好像松了一口气。
更多时候,战争比的都是看谁没忍住先出错,尤其是这种僵持已久的战争。
其中有一份奏报来自广源堂西域护商队的,是赵山亲自写的,说是萧氏正在和一群喀拉汗人争夺玉石矿场。
陈绍稍微一想,没有在意,反正只要商队挣钱比以前多就行。
萧氏自己也有书信寄来,因为他们两个是一个地方的,所以书信也在一起。
她希望陈绍上书,要宋廷完全开放盐铁贸易,宥州盐州的青盐一旦可以畅通无阻地卖往中原,将会产生丰厚的利润。
陈绍看完就笑了,这件事谈何容易,大宋朝廷岂能不知道。
萧氏是很典型的那种有能力的人材,她做好自己分内事的同时,该是你陈大帅为下面谋取的便利,她也是毫不客气地开口。
到了这个位置,陈绍才发现,用人的时候其实是很难的。
有能力的往往不那么听话,真听话的能力又差一点。
他需要从中调和、斟酌,有时候还得适当地调教敲打,或者鼓励培养。
要是能碰到韩世忠、朱令灵这种悟性又高,能力又强的,那就偷着乐吧。
还有就是得注重维护自己的光辉伟岸形象。
御下之道,并不是你和他越亲厚,对他一味的施恩就是好的。
这样他反而有可能会看不起你。
你自己也得展现出独有的魅力来,那些人杰、英豪才会甘心为你所用。
这魅力可以不用是文武能力,但关键时候一定要有魄力,要做别人不敢做的决断。
否则的话,手下能力越强,反而越要小心。
看完奏报之后,陈绍又看起书信,随着地位的升高,他收到的书信越来越多。
其中大部分都是些奉承的话,但陈绍也会让人在信封上,标注此人的官职和出身籍贯,然后收藏起来。
说不定哪天就用上了。
突然,来自汴梁郭浩的一封信,引起了他的注意。
大名府的留守杜充和胜捷军一道,将童贯在河北等地的资产全都贪了。
然后朝廷把这些都赏赐给了自己
这就有意思了。
陈绍拿着书信,在书房内转了一圈,这是一招借刀杀人之计。
毫无疑问,自己是那把刀。
你借刀杀人可以,你控制得住这把刀么?
陈绍呵呵一笑,自己做事讲究名正言顺,是因为他深知,在中原这片土地上,你要是名不正言不顺,会有很多人反对你。
别的不说,若是此时公然与大宋决裂,那么像什么宗泽、岳飞、张所之类的猛人,都会成为敌人。
而且所有人,所有中原汉人的势力,都可以随时打你。
说句举世皆敌都不过分。
永远不要小瞧一个中原王朝的底蕴,这片土地人杰地灵,指不定什么时候,哪个地方就有个不起眼的人爆种,大宋尤其如此。
所以陈绍一直游走在危险的边缘,和大宋若即若离,不去做太出格的事。
但你这不是自己递上把柄了么,借我这把刀杀人可以,你能控制得住么?
杀完人了,你能保证这把刀会入鞘么?
陈绍当即下令,让曲端再派一员大将,以接受陛下赏赐的名义,统兵两千骑进河北。
看完书信之后,陈绍又来到工院。
转了一圈后,陈绍发现,尽管自己提出了火铳的研制,但是更多的匠人,依旧是在鼓捣‘投石炮’、“霹雳炮”这些东西。
毕竟这些才是即战力,而前方正在打仗。
在研制火铳的小院内,空气中弥漫着火药爆炸后的味道,地上扔着许多的炸碎的竹筒。
见到陈绍进来,一群匠人都没有停下手头的活,依然认真地干着。
负责工院火器局的小官,则起身赶了过来。
“怎么样?”陈绍随口问道。
陈绍安排这个任务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火器局的小吏点头道:“这些竹筒,总难承受火药爆炸,前不久倒是有人提出,用铜管试试,就是这铜十分贵重稀有,即便是做出来了,也难生产”
陈绍摆手道:“没关系,先做!做出来之后,再想其他办法替代。”
他自己不知道火药的比例是多少,但是大概了解此时的火药,配比好像没达到最佳水准。
于是陈绍走到火药旁,看着一堆堆原料,还有一杆小秤砣,问道:“这都是什么?”
“回节帅,这是硝、硫和炭,调配在一起,就是火药。”
陈绍对正在称量的匠人说道:“你们试着修改一下,多试几次,看能不能提升火药的燃速和爆炸时候的威力。”
有这么一大群专业的人,还有自己的财计支持,应该比自己亲手来鼓捣要快。
眼看着旁边的炮比火铳要好做,陈绍又说道:“实在不行,先弄出个铜管的炮来也可以。”
从火器局出来,陈绍又来到隔壁的营造局。
一排排的农具摆在那里,这些东西,就实用许多。
基本是生产出来之后,当天就会被取走。
农,是这个时代的根本。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农具的重要性也不用多说。
陈绍端详着这些铁耙,大部分都带着一个卡扣,可以安装在木架上,用牛牵引,用于破碎土块。
打造第二多的就是耧车,这东西有种子箱、耧脚、还有覆土板,可以实现耕地、播种、填土,三个活一起干了。
如今西北的堡寨内,都开始使用了,可以节省大量人力。
配上一头牛,妇人也能把农活干了。在如今需要征调大量农夫的时候,这农具的重要性,也出奇的高了起来。
陈绍看的很满意,来的久了之后,他才发现原来在这个时候,中原人已经是精耕细作了,对工具的使用很普遍。
宋辽夏,在匠作工艺方面,确实是良性竞争,互相偷学、追赶,带来了冶炼和铸造的高速发展。
到了大清时候,不进反退,更多地方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蛮干。
没办法,异族统治,他们不敢让民间有太多的铁器。
毕竟铁耙这东西,你用来搂地它就是农具;你用来搂鞑子,它就是革命武器。
陈绍在工院待了一会,又马不停蹄,赶往太原府衙。
太原郊外的田地上宁静繁茂,炊烟在村庄上空寥寥升起。泛黄的田边,几个农人正朝着官道上,瞧着一这群官老爷纵马驰骋。
陈绍在马背上,对身边的亲信徐进说道:“李唐臣作为河东人,肯定是知道去往应州的道路有多重要,只是那应州流落到契丹手里百十年,这才断绝了交通。”
徐进点头道:“修到应州也不算晚,将来还要再整饬应州到大同的道路。”
太原如今作为一个据点,是支持前线的桥头堡,但是这里距离前线其实很远。
所以辎重队想在太原到应州之间,开辟出一条道路来,这个工程量很大,所以拿不定主意。
而且最重要的是,应州一定不能丢,否则的话就成了女真南下的捷径了。
李唐臣拿不定主意,而且也做不了主,所以派人去请陈绍来。
陈绍到了之后,马上就敲定了此事可行,太原、应州和大同,原本就是一条完整的防线。
当年大唐时候有古道,不过是年久失修,并不是从头开辟。
而且应州自己都拿下了,就没打算会丢。
修了这条路,就是明明白白告诉世人,自己没有回西北割据的心。
府衙内,众人看着地图。
韩世忠拿下大同府之后,因为猝不及防,没有预备他们会攻城,所以完颜宗翰来不及带走或者销毁地图。
所以定难军有了完整的山川地理图。
李唐臣和刘继祖确实很了解这里的地貌,他们祖祖辈辈在这里,其实到了后期,辽宋之间在河东,贸易是很繁忙的。
“这一带多山,我们应该尽量沿河谷或山谷行进,节帅你看,这滹沱河支流经过的阳武河谷,就是大唐古道。”
陈绍点了点头,李唐臣继续说道:“那就沿太原—阳曲—忻州—代县—应州,节帅以为如何?”
“甚好。”
陈绍补充问道:“民夫劳力你们是怎么打算的?”
“就用蔡太师前几年的办法,将太原到五台山这一段,分为数十个路段。每一个路段公开招募河东商人来修,修完之后,换取解州盐池的盐引。”
“他们可以只出钱,剩下的事我们自己来干!”
刘继祖是河东豪商出身,闻言笑道:“只怕他们要抢破了头啊。”
河东地区,商人主要就是依靠盐池来赚钱,再有就是以前和契丹私下的贸易了。
如今这段区域是没有鞑子威胁的,所以修路不必担心被鞑子袭扰,对于河东的那些豪商来说,确实很有吸引力。
没想到这个招标的想法,竟然是蔡京搞出来的,要不说他这人确实有点水平。
赵佶那么忌惮他,每次给他罢相之后,过不了几年还是骂骂咧咧又请回来。
没办法,其他人没法给他搞钱花。
这一手蔡京是前几年用的,如今大宋再想搞,已经不可能了。
因为上次他们就没兑现承诺,宋廷的声誉,在民间也已经破产。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宝钞从货币,几乎沦为废纸了。
但是定难军的名声还在,广源堂商队做买卖,从来不仗势欺人。
陈绍占领河东之后,他们也没有得到特权。
包括在西北也是一样,河东这些商人不可能不知道。
这种信誉积攒起来很难,大宋历代君王,鼓励经商,这才在民间商人那里,多了些声誉。
被赵佶这一殿的臣子,全都给折腾没了,其中尤以蔡京和童贯为甚。
陈绍点头道:“如此甚好,出了五台山,我就让韩世忠调辅军和原辽国百姓来修。”
女真鞑子的凶恶,给陈绍带来了一些便利。
比如说以前他要是征调辽人来干活,那些人八成要偷奸耍猾,管的稍微严一点,估计还要闹事造反。
如今被女真鞑子一驯,全都老实了。所有统治者和女真鞑子一比,都变成了宽厚仁爱的好老爷。
干活能不挨打,就谢天谢地了。
还有饭吃?世上竟有这么好的人!
当然,这种效应随着时间推移,会越来越轻。
所以陈绍打算赶紧用起来。
经此一事,他也看出来,河东这个班子能力很强。
王禀能在太原守一年,当地的这些人才功不可没。
能在河东站稳,再把云中府经营好,那么被自己地盘包围的这一大块,早晚会慢慢被渗透。
——
隆德府,黄泽寨。
曲端的大帐内,聚集了许多将官。
“节帅让我挑选一员武将,率两千骑前往河北,接受朝廷的赏赐,带回童贯的家产,你们谁愿意去?”
田晟站起身来,抱拳道:“末将愿往!”
李彦琪犹豫了一下,也站起身来道:“末将愿往。”
田晟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
曲端在两人身上打量了一阵,笑道:“李彦琪一直是骑兵都统,就由他前往吧。”
李彦琪抱拳道:“末将领命。”
田晟有些不服气地坐下,周围的几个好友小声安慰了几句。
曲端听他们说话,隐隐听到建功立业什么的,心中也有些不忿。
在他看来,韩世忠和李孝忠在云内之战中多有失误,尤其是李孝忠,太过保守致使夏州兵没能扩大战果,让完颜宗翰稳住了战线。
吴璘更是个大草包!要是自己去的话,蔚州早就拿下来了。
朱大帅是他的顶头上司,在银州兵中为威望极高,曲端没怎么公开骂过。
其他几个定难军大将,他都是毫不客气,经常在自己大帐内指点江山。
本来被朱令灵留在朔州,他就很不满,后来终于等到灵武军出征,自己有机会东进,结果什么仗也没赶上。
本以为在河北,能和完颜宗望交手,没想到他也跑了。
只是稍微交手,曲端还打赢了,这让他更加自信。
不过派兵到开封府,还是让他心中有些奇特的感觉。
毕竟那是京畿重地,定难军说破大天也是个边军,这是要闹哪样
虽然说是去接受赏赐,但节帅可没提让回来的事啊。
再加上郭浩的一千骑,如今京畿附近,就有定难军的三千铁骑了。
三千骑,能做的事太多了.(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8962/28375681.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