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新帝一箭四雕!
推荐阅读:综网法师,魔法皇帝 诸天之东皇不想成佛 龙潭五虎 诡律禁区 被前女友活埋,我反手迎娶鬼仙 火影:我在暗部苟成超影 以杀证道,这份功德有毒! 黑科技创业:我真是造手机的啊! 迫降雪港 你卷穿宗门,就只想长命百岁?
御书房。
江昭着紫袍玉带,挂金符鱼袋,入宫觐见。
主位,赵策英手持一份奏疏,面色凝重。
“官家,礼部榜已然暂定。考生的卷子,名列三十以前的都拿了过来。”江昭持礼,缓缓道。
会试,又称礼部试。
会试名录便是礼部榜,贴出去以后就叫黄榜。
一般来说,皇帝都会望一望前三十名的卷子,以此判定考试究竟公正与否。
赵策英点头,起身取过礼部榜,举目扫视。
仅是望了两眼,就说道:“如此,便放榜吧。”
江昭办事,他放心!
“诺。”
江昭持礼,一步退后,就要离去。
作为恩科主考官,批阅卷子仅是微不足道的流程。
真正的重头戏,实则是贡士、进士登门拜访。
大批量的人才,可供给挑选。
所谓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就是这样一点一点的积累起来的。
“子川。”
一步未落,赵策英连忙招手,唤住了他:“不急。”
江昭一怔,脚步微滞。
还能有什么事?
就在这时,赵策英两步走到书案,取过方才观望的奏疏,传了过去。
“且一观此奏疏。”
奏疏入手,江昭翻阅了几下,便是了然。
熙河路安抚使张方平呈递的奏疏,约莫千言。
论及核心内容,其实就一句话。
【西夏皇帝李谅祚,御驾亲征,规模甚大,号十万大军。】
余下的内容,都是分析西夏大军的构成,以及边疆抵御可能消耗的物资。
简而言之,要么朝廷的能臣入边镇守,要么朝廷拨调粮食,边疆实行“以守为攻”的策令。
“号称十万。”江昭轻念了一声。
“实则也就三五万吧?”
一场征战,可不单是杀伐就行,还得涉及后勤问题。
运输粮草、武器、等物资的士卒,管理粮草的士卒,工匠、炊事、杂物士卒,以及老弱病残,都不是真正有战斗力的人员。
除此以外,甚至还可能存在一些吃空饷的士卒。
十万军队,有六万可战之士,已然是一等一的精锐大军,吏治清明。
常规情况下,估摸着也就三到五万。
江昭望了两眼,疑惑道:“陛下是要臣出征?”
熙河之地,真正的士卒可一点也不少。
屯田之策的俞龙珂十万大军,以及几万老弱病残、卸甲归田的士卒,常驻边疆的六七万边军。
粗略一算,就是二十万大军。
区区李谅祚,十万大军而已。
从战况来看,李谅祚就是仗着二十万大军卸甲归田了六成,余下的下六七万分散于八州之地,相对散乱,方才取得些许战果。
这就是打了个时间差。
一旦熙河士卒聚集起来,要想打败李谅祚,不难!
说到底,李谅祚又不是什么旷世奇才。
这.没必要他挂帅出征吧?
江昭疑惑的望了过去。
这种情况下,他去了熙河路也没什么效果啊!
“正是。”赵策英点头。
他就是要江昭挂帅出征!
赵策英解释道:“朕有意让卿衔兵部尚书一职,挂帅出征。着英国公之子张鼎,神卫军副都指挥使郑晓,枢密院直学士王韶,西头供奉官包顺为辅。”
“此外,涉及军国大事,宜让新任宁远侯顾廷烨夺情入边,一齐出征。”
所谓夺情,也即针对官员丁忧的制度。
要是朝廷政务紧急,就可能召回重臣,取消或者减少丧期。
当然,因孝道的缘故,夺情更常见于武将一方。
文人养望,夺情的情况较少,且容易惹争议,有可能留下“贪恋权势”的名声。
明朝的张居正,父亲病逝,仍然主持变法,夺情一事就有不小的争议。
此言一出,江昭不免抬抬眉头。
英国公之子张鼎是英国公府的人,顾廷烨是宁远侯府的人,小郑将军是忠敬侯府的人。
此外,忠敬侯郑顺尚且镇守边疆。
英国公府、宁远侯府、忠顺侯府,这可是勋贵三巨头。
论起扎根军队的深度,这三者绝对是当仁不让的存在。
此次,本就是以多打少,几乎是板上钉钉的稳赢,特意让勋贵三大巨头的年轻一代入边,究竟是为何,实在不难猜。
施恩!
但凡立下点功劳,新帝就可施恩于张鼎、顾廷烨、郑晓三人。
新帝初登基,希望拉拢勋贵,勋贵又何尝不希望向新帝靠拢?
一波施恩,拉拢三大勋贵巨头,轻轻松松就可得到三大勋贵的效忠。
这三大勋贵,背后可都是其他勋贵。
一经带动,新帝便可手握军权!
除此以外,包顺是俞龙珂部落首领,有利于边疆稳固,本质上也是一种难得的政治筹码。
王韶则是典型的“儒将”,算是最能打、最可用的一批人。
江昭了然。
新帝是要趁着李谅祚入侵,将计就计,彻底收买勋贵啊!
一旦勋贵收买,不管文人怎么闹腾,起码帝位是稳的。
江昭附和道:“官家圣明!”
“这几人,都是能征善战者。料来,定会立下不世功勋。”
这谋划,颇有大道至简的意味。
新帝,出师了!
一言既出,赵策英就知道江昭领会了自己的意思,不禁满意点头。
这一战,还没出征就已经赢了!
新帝登基,根基不稳。
一旦得到了勋贵三大巨头的效忠,他的根基就算稳了下来。
这就是赢!
“此次,起码得动用十万大军,非统帅而不可统筹。”
赵策英认真道:“这天底下,除了英国公老将军与忠敬侯,也就唯有江卿有此统筹兼顾的本领。”
事实上,就连忠敬侯都有点吃力。
主要是没锻炼机会。
十万大军的征战,已然是国战。
以往,几乎都是英国公为主导。
熙河开边,又多了一个江昭。
余下的人也就起辅助作用,没有锻炼的机会。
若非逼不得已,皇帝肯定不会拿十万大军给某位没有统帅经验的将领统筹。
也即,没有统帅经历,不得担任统帅。
反之,没有担任统帅,也就没有统帅经历。
“臣定不负圣望。”江昭持礼道。
这种涉及大规模的军团征调,新帝肯定是能用文官就尽量用文官。
武将,终归还是缺点难言的信任。
五代十国时期,武将霍乱天下,着实是给人杀出了阴影,百年不消!
“西夏入侵,要说规模有多大,也不尽然。”
赵策英平和道:“这十余日,估摸着是得征调粮草,不急于一时。”
言下之意,却是不必即刻动身,贡士、进士拜访“座主”的机会还在,不会丢失,让江昭不必担心。
“微臣,拜谢陛下。”
江昭持手一礼,缓步退下。
约莫半个时辰,黄榜张贴。
与此同时,十余位考官便算是有了自由身。
黄榜定下,往后就是殿试。
不过,那时钦定名单的是几位阁老以及皇帝,普通考官就起个监考的作用而已,连摸卷子的资格都没有。
主副考官,也就是打个下手。
真正的决议权,还是在阁老与皇帝手上。
既是不影响科考公平性,自是可以有自由身。
当然,除了主副考官以外,绝大多数考官还是以低调为主。
江府。
一人呈上拜帖,让江昭颇为意外。
王安石!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8930/28375692.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