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创作《知否知否》(中)
推荐阅读:万界龙神:我以凡躯弑神 谷梁高的复仇 寡嫂拒嫁小叔子,嫁绝嗣首长怀双胎 家有天才驭兽师 凡人修仙,开局人造灵根 九龙夺嫡:我做个梦,怎成皇帝了 繁华背后是险峰 拒嫁太子后,她恃美行凶,颠覆朝野 长安剑客萧书生 话说,一将功成万骨枯
“一任宫长骁瘦,台高冰泪难流。” 这两句词,林夏是为剧中那些身处宫廷、命运坎坷的女子而写的。在深宫中,女子们的命运往往不由自己掌控,他们在权力的斗争中挣扎,泪水只能往肚子里咽。林夏在创作时,深入研究了古代宫廷女子的生活状态和心理变化。他了解到,在宫廷中,女子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学会隐忍和伪装。“一任宫长骁瘦”,形象地描绘出了宫廷中权力斗争的残酷,那些女子们在这种环境下,身心俱疲,却又无可奈何。“台高冰泪难流” 则将女子们内心的痛苦和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们身处高高的宫殿之上,泪水早已在无数个孤独的夜晚流干,只剩下冰冷的心。 “锦书送罢蓦回首,无余岁可偷。” 林夏想起了剧中那些错过的爱情,那些因为种种原因未能走到一起的人们。这句词,是对他们的惋惜,也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在创作这句词时,林夏的心情格外沉重。他想到了小公爷齐衡与明兰之间那段无疾而终的感情,他们彼此相爱,却因为门第、家族等原因无法在一起。齐衡在经历了无数次的挫折后,终于鼓起勇气给明兰送了锦书,然而当他回首往事时,却发现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他们再也回不去了。“无余岁可偷”,这五个字,道出了多少人的心声。人生短暂,我们总是在不经意间错过了许多美好的东西,当我们回首时,才发现已经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弥补。 林夏放下歌词初稿,又拿起了那份已经修改过无数次的定稿。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修改痕迹,他的心中充满了感慨。从初稿到定稿,这中间经历了多少个日夜的煎熬,多少个灵感闪现的瞬间,只有他自己知道。每一次修改,都是他对作品的一次重新审视,一次对自己内心感受的更深入挖掘。 在创作过程中,林夏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有时候,他会为了一个词的选择而绞尽脑汁,在无数个同义词中反复比较,力求找到最能表达自己情感的那个。有时候,他会因为陷入创作瓶颈而焦虑不安,对着电脑屏幕发呆几个小时,却一个字也写不出来。但是,他从来没有想过放弃。他对音乐的热爱,对创作的执着,支撑着他一路走了过来。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几句李清照的词,是整首歌曲的灵魂所在。林夏在创作时,巧妙地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歌词中,与前面的现代歌词相得益彰。他希望通过这种古今结合的方式,既能展现出古典诗词的韵味,又能让现代的听众更容易产生共鸣。 在决定使用李清照的这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时,林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了解到,这首词创作于李清照早期,当时的他生活安逸,与丈夫赵明诚感情深厚。词中通过描写一个女子在雨后醒来,询问侍女海棠花是否依旧的情景,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林夏觉得,这首词所表达的情感与《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部剧的主题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剧中的人物们,也在经历着生活的风风雨雨,他们在岁月的长河中不断成长,不断失去,却始终在寻找着那份属于自己的美好。 为了更好地将李清照的词与自己的创作相结合,林夏仔细分析了每一个字、每一个词的含义和韵律。他在保留原词韵味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适当的改编,使其更符合歌曲的整体风格。例如,在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这两句中,林夏将 “卷帘人” 这个形象进行了拓展,赋予了它更多的象征意义。在剧中,有许多像 “卷帘人” 一样的旁观者,他们对主角们的命运冷眼旁观,却无法真正理解他们的痛苦和挣扎。林夏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深化了歌曲的主题,使听众在欣赏歌曲的同时,也能对剧中人物的命运有更深刻的思考。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句词在歌曲中反复出现,如同一个不断追问的声音,深深地印在了听众的心中。林夏在创作时,特别注重这两句词的情感表达。他希望通过歌手的演唱,将那种对命运的无奈、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都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每一次 “知否,知否” 的呼喊,都像是剧中人物内心深处的呐喊,他们在命运的洪流中挣扎,渴望得到答案,却又无法掌控自己的人生。 在确定了歌词的整体框架后,林夏开始与作曲人刘炫豆进行沟通。他们一起探讨歌曲的旋律走向、节奏把握以及情感表达等方面的问题。林夏希望歌曲的旋律能够优美动听,同时又能与歌词的意境相契合,将听众带入到那个充满爱恨情仇的古代世界中。 刘炫豆对林夏的歌词非常赞赏,他被歌词中所蕴含的深厚情感和细腻描写所打动。在作曲过程中,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创作出了一段段优美婉转的旋律。他根据歌词的内容和情感变化,巧妙地运用了各种音乐元素,如古筝、二胡等传统乐器,营造出了一种浓郁的古典氛围。同时,他又加入了一些现代音乐的元素,使歌曲既具有古典的韵味,又不失现代的时尚感。 在与刘炫豆合作的过程中,林夏也提出了许多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他对歌曲的每一个细节都非常关注,从音符的高低起伏到节奏的快慢变化,他都与刘炫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有时候,为了一个小小的音乐处理,他们会争论得面红耳赤,但最终总是能够达成共识,找到最完美的解决方案。 在歌曲录制阶段,林夏有幸邀请到了胡夏和郁可唯两位实力歌手来演唱。胡夏的声音清澈纯净,充满了感染力;郁可唯的声音则柔美细腻,富有情感。林夏觉得他们的声音非常适合这首歌曲,能够将歌曲中所蕴含的情感完美地诠释出来。 在录制过程中,林夏一直守在录音棚里,与歌手们一起探讨歌曲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他向歌手们详细介绍了歌词的创作背景和每一句词所蕴含的情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胡夏和郁可唯非常认真地听取了林夏的建议,他们一遍又一遍地录制,力求将每一个音符都唱到完美。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当胡夏和郁可唯的歌声在录音棚里响起时,林夏的心中涌起了一股暖流。他们的歌声就像一股清泉,流淌在人们的心田,将歌曲中的情感完美地传递了出来。林夏静静地听着,眼中闪烁着感动的泪花。这一刻,他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得到了回报。 歌曲录制完成后,林夏并没有放松下来。他知道,一首好的歌曲不仅仅需要优秀的歌词、旋律和演唱,还需要精心的后期制作。他与后期制作团队一起,对歌曲进行了反复的打磨和调整。从混音到母带处理,每一个环节他都严格把关,力求让歌曲达到最佳的效果。 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林夏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和支持。他的家人、朋友一直鼓励着他,在他遇到困难时给予他安慰和帮助。他的同事们也在工作上给予了他很大的支持,让他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中。林夏心中充满了感激,他知道,如果没有这些人的支持,他不可能完成这首歌曲的创作。 如今,《知否,知否》已经成为了一首家喻户晓的歌曲,它随着电视剧的热播而传遍了大江南北。每当林夏听到这首歌在大街小巷响起时,他的心中都会充满了成就感和喜悦。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这首歌曲已经走进了无数人的心中,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林夏将歌词稿轻轻地放回桌上,起身走到窗边。夜幕已经降临,城市的霓虹灯闪烁着五彩斑斓的光芒。他望着窗外的夜景,心中感慨万千。创作《知否,知否》歌词的这段经历,对他来说,不仅仅是一次音乐创作,更是一次心灵的旅程。在这个过程中,他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也体会到了创作的艰辛和快乐。 林夏知道,音乐的道路还很长,他还有很多梦想没有实现。他将继续努力,用自己的音乐去表达内心的情感,去传递美好和温暖。他相信,只要心中有梦,就一定能够在音乐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此时,工作室里响起了《知否,知否》的旋律,林夏静静地听着,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他知道,这将是他人生中一段永远难忘的回忆。 新年的暖阳懒洋洋地洒在宁远侯府的朱红大门上,两个石狮子威风凛凛地蹲守两侧,门庭处挂着的大红灯笼随风轻轻晃动,给这侯府添了几分喜庆热闹。 侯府内院,明兰穿着一身绣着红梅的月白锦缎袄裙,外罩一件葱绿羽缎披风,正带着团哥儿在花园里玩耍。团哥儿已经能跌跌撞撞地走路了,他胖乎乎的小手挥舞着,嘴里咿咿呀呀地叫着,追着一只彩色的蝴蝶,明兰在一旁微笑着看着,眼神里满是温柔与慈爱。 “团哥儿,慢些跑,仔细摔着。” 明兰轻声喊道,声音里带着母亲特有的宠溺。 这时,小桃匆匆走来,福了福身道:“姑娘,大娘子和老太太身边的房妈妈来了,正在正厅候着呢。” 明兰微微点头,弯腰抱起团哥儿,整理了一下衣装,便往正厅走去。 正厅中,王若弗正端坐在主位上,房妈妈站在一旁。见明兰进来,王若弗笑着起身,说道:“明丫头,可算把你盼来了,你瞧瞧,这新年的,老太太特意让房妈妈给你送了些他亲手做的点心,还有几匹料子,说是给你和团哥儿做新衣裳的。” 明兰心中一暖,连忙让小桃接过东西,福身谢道:“多谢母亲,也替我谢谢老太太,老太太有心了。” 房妈妈笑着说:“六姑娘,老太太还说,等过些日子,让你带着团哥儿回盛家去住几日,他想这小外孙了。” 明兰应下,又与王若弗寒暄了几句,王若弗便说起了盛家的近况。 “你大姐姐华兰在袁家,如今日子过得越发好了,你姐夫如今在官场上也颇受赏识。你四姐姐墨兰,听说在梁家又和那些妾室起了争执,整日里闹得不可开交。倒是你五姐姐如兰,和文炎敬夫妻恩爱,如今也有了身孕。” 王若弗说着,脸上露出欣慰的神色。 明兰听着,心中也是感慨万千。正说着,外面传来一阵喧闹声,原来是顾廷烨从外面回来了。他穿着一身玄色锦袍,身姿挺拔,脸上带着几分冬日里的寒意,但一看到明兰和团哥儿,眼中便瞬间柔和起来。 “夫人,母亲,你们来了。” 顾廷烨上前,先是向王若弗行礼,然后走到明兰身边,轻轻摸了摸团哥儿的头。 “二郎,你这是从哪儿回来,怎么这般晚?” 明兰问道。 顾廷烨笑着说:“今日朝堂上有些事务耽搁了,刚和几位同僚商议了些事情。” 众人又闲聊了一会儿,王若弗便起身告辞,说要回去向老太太复命。明兰和顾廷烨将王若弗和房妈妈送出侯府,看着他们的马车远去,才转身回府。 夜晚,侯府内一片静谧。明兰坐在梳妆台前,由丹橘帮着卸妆。顾廷烨坐在一旁,看着明兰,犹豫了一下,说道:“明兰,今日朝堂上,听闻邕王府那边又有动静了。” 明兰手上的动作一顿,抬起头,看着镜子里顾廷烨的眼睛,问道:“什么动静?” “邕王虽已倒台,但邕王府的残余势力似乎还在暗中活动,朝廷正在密切关注。” 顾廷烨神色凝重地说。 明兰微微皱眉,心中涌起一丝不安。他想起当年邕王逼婚,让齐衡娶嘉成县主,导致他和齐衡彻底错过,那段往事,至今仍如一根刺,扎在他心里。 “但愿不要再生事端才好。” 明兰轻声说。
(https://www.shudi8.com/shu/738846/35658106.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