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朱棣:我家老四,是千古一帝? > 第103章 航海之志在天下,海港建成信号塔

第103章 航海之志在天下,海港建成信号塔


大明靠海的地方那么多,浔洲又偏远又有瘴气的,这老四去了那里,目的不就是周围的番邦嘛。

    不过远航也得看他的本事,毕竟郑和一趟下去可是花了不少银两。

    这里头的账本子要是算不明白,可能会直接让所有的银钱断了根,整个浔洲都得遭了祸端。

    而且这海上的风浪不是人力能抵抗的,天意,一切都看天意啊。

    朱高炽装傻不说,但也不急,他就是看看自家老爹到底是个什么态度。

    要说他不为自己儿子着急是不可能的。

    但是天家父子,关系都是层层叠叠,心思也是细细密密。

    “唉,海上好啊。朝海上去好啊。”

    朱棣这会倒是不太在意老大的装傻了。

    他的心思都在老四的海上发展上。

    看了前面那么多,知道了老四有本事,他想做的事情好像就没有做不成的,那这海上,他应该也去成了吧?

    朱棣也想发展海上,也想拓展疆土,还想向天下昭彰自己的统治和大明的光辉。

    这些梦太远太庞大,以至于每一次考虑到海航,就要听老大数落自己,又乱花了多少钱,又折腾了多少工。

    没想到老四懂自己啊!

    【中祖的航海事业规划了许多年。他曾经说过,男儿志在四方,海上才有天下。只有得海上者,才能得广阔天地。】

    【所以中祖并不要皇位,不要侄子的位置。他要为天子守国门,守海上的国门。】

    【更要为大明开疆拓土。海上的疆土亦是疆土。】

    天幕铿锵有力的话让朱棣眼含热泪。

    是他们小人心思了!

    都是小人心思啊!

    老四心里惦记的不是皇位,是大明的天下!

    出海航行不是为了逞一时之快,而是为了宏大明国威!

    【远航的事情咱们以后再说。各位观众老爷不要嫌弃我总是以后再说,因为咱们浔洲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讲不完,真的讲不完。】

    【还是回来看港口的海市吧。咱们这地方,足够停靠几百条渔船。风暴来临的时候,浔洲会开放海市所有的船坞,给附近的渔船商船躲避风浪。】

    【这一条是仁政。】

    【平时的海市还承担一个瞭望海上平安,守望海洋安全的功能。因为在海市建设有浔洲最高的建筑,瞭望塔。】

    看着画面上那如同狼烟台一样的东西,朱棣倒是不以为奇。

    只是建的高了一些嘛!

    的确,这瞭望塔能远观海面,如果有外敌来袭,即刻就能发现。

    只要点起狼烟,城内立刻就会知道!

    老四这小子还是有点本事的。不愧是自己的儿子!

    【瞭望塔除了瞭望海面,还有一个功能,这就是浔洲最早的无线信号塔。】

    嗯?

    刚才朱棣还高兴呢,现在就看朱高烁给自己折腾了个听不明白的玩意儿。

    这狼烟台跟塔没有一丁点的关系吧?

    【无线信号塔在浔洲建成以后,在祁王府就能收听到浔洲海港的消息。】

    【因为无线信号塔是浔洲最高的建筑,所以信号强度好,覆盖距离远。】

    【简单来说,在浔洲海港发出的信号,到了东问岛仍然可以收到!】

    东问岛,朱棣记得。这是浔洲境内的小岛屿,本来没人居住,前些年流放了人过去的。

    那艘航船到浔洲本土就得两天时间。

    这个什么信号居然能传那么远?

    难道是什么强力的狼烟?

    【无线信号的收发在一开始仅仅用于政治和军事用途。主要是中祖用来联络重要的职能官署的。】

    【例如浔洲海港,通过无线电汇报今日海面情况。如果有突发的风暴,或者海匪海寇,就要立刻发送信号给对应的官署。】

    【风暴来袭,属于天灾。浔洲设有天灾应急管理司,收到无线电信号之后,就会根据提前制定的方案,安排避险和躲灾。】

    【这套系统至今还在使用。已经挽救了许多人的幸福家庭。】

    【有一年浔洲面临突然的海上风暴,掀起的大浪遮天,有百米之高。】

    【大浪之下,浔洲百姓都躲在安全的避难所。大浪之后,虽有水灾,仍能有条不紊,待排出积水后,迅速恢复生活。】

    【如果不是预警机制,大浪袭来就会卷走无数人。更不用说房屋倒塌和财产损失了。】

    【天灾应急管理司的职责不止是海浪,还包括天气预测、节气播报、水量预估。】

    【有了这些,田间农事就再也不会耽误了时节了。】

    【如果预测一年为旱年,祁王还会下拨补助,调配农田用水,防止粮食干旱。】

    要不是朱高炽在场,朱棣肯定又要蹦起来了。

    但是他得端着。

    这个老四,这套什么天灾应急管理司,是好事啊!

    虽然大明也有类似的机构,但已经接近于摆设了。

    对天家固然还有些用处,对百姓却是只有制定个年历的用途了。

    “老大,咱们治下,发生过天灾多少次了?”

    朱棣的问题朱高炽心惊啊。

    “大小天灾不等,未曾统一计算。我大明幅员辽阔……”

    “行了行了,不知道就说不知道。”

    朱棣不想听朱高炽废话。

    他心里明白,有些灾情是地方上瞒着不报。有些灾情是层层级级报了又报。

    奏章呈上来,必然要在路上花费些时日。

    等奏章到了京城,灾情的情况又不一样了。

    有的地方蝗灾,两三日便吃净了地里的粮食。

    可是两三日,奏章还没能到他的书案上。

    再派官员去治蝗?

    比亡羊补牢还要晚。

    年年都在说治蝗,可是蝗灾该来的还是会来。

    百姓没了口粮,官府没了税收。

    朝廷的日子都会难过起来。

    倒不如老四这般,人人各司其职,人人都能过安心日子。

    “不知道这个叫无线信号的,需要几日时间才能从浔洲送到京城啊。”

    朱棣随口的感慨,朱高炽便是心惊。

    从天幕中的演示来看,瞭望塔发现海上风暴,已经是临近浔洲了。

    到风暴席卷浔洲,左右不过一个时辰。

    这一个时辰的时间不仅能消息通达,更能民众统一躲灾。如若这力量用在军政战事,那可是了不得。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8784/28375775.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